见他们出来了便问起太皇太后如何了。
“乌库妈妈有些困了,便先让我们出来了。”胤禛说。
文珊点头,说:“那你们先回咸福宫吧,额娘在这再待一会。”
胤祥没被通传正一个人在咸福宫里无聊地等着两个哥哥回来。
胤祥近日努力练习走路,但目前还是只能做到扶着东西颤颤巍巍地走几步,所以现在大多时候还是在塌上坐着。
“四哥,太皇太后情况如何了?”胤祥看到两人一前一后进来就迫不及待地问。
胤禩坐到胤祥身旁,随手插了块蜜瓜,慢吞吞地吃着:“不大好,张太医说可能就是这两天的事。”
胤禛默不作声,在他们两个对面落座。
今天太皇太后把他们叫过去也可以算是临终的交代了。
胤禩拿着那一摞太皇太后给他的人脉看,胤祥好奇也凑过来看了几眼。
“这上头的人倒是又多又杂,翊坤宫,延禧宫,永寿宫……连御膳房和四执库都有。”胤祥挑了挑眉,“八哥你这没回来几年人手铺地这么广。”
不愧是八哥。
结交人脉这一块他和四哥加起来都比不上八哥一半。
胤禩大略看了看就把这份名单交给了胤禛,没想到胤禛根本没有要看的意思:“这是乌库妈妈给你的,收好吧。”
就像乌库妈妈说的那样,人各有所长,在人情练达玩弄人心这上头他不如八弟。
胤祥听了有些惊讶:“这是太皇太后给的?”
那就说地通了,这么深厚的底蕴确实要在宫中浸淫数十年才能有的。
胤祥没怎么同文珊去过慈宁宫,对文珊和太皇太后之间的感情有些模糊,于是不禁疑问道:“太皇太后怎么会把她经营这么多年的人手交给八哥?”
“不是交给我,是交给额娘。”胤禩垂着眸说,“不止这些,还有乌库妈妈这么多年的积蓄都留给额娘了。”
胤祥震惊,他两世加起来也没见过太皇太后几面,从别人的嘴里听到的更多一些。
人人都说孝庄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是大清的定海神针,不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根深蒂固,一力扶持了皇玛法和皇阿玛坐稳皇位,是个很了不得的人。
但是他没想到这一世太皇太后竟然会如此疼爱额娘。
胤禛看他震惊的样子剥了个橘子递过去:“额娘和太皇太后感情很深,你还小有太多不知道的事。”
胤祥若有所思,看来在他没来的这几年里宫里真的有很多变化。
太皇太后的病从她交代完胤禛和胤禩之后就突然急转直下,像是突然泄了一口气就挺不住了。
文珊开始从白天到晚上都留在慈宁宫,把胤祥也送到了景仁宫让敏贵人帮忙照顾着。
如今整个后宫都颇有些寂静无声的味道,六阿哥和小公主接连夭折,眼看着太皇太后又不好了,连御花园里都不怎么能见得到人,整个后宫一瞬间像是空了一般,没人走动了。
文珊在慈宁宫住了几天,直到一个雨天康熙冒着雨赶了过来。
秋雨寒凉,康熙进来的时候衣裳湿了一些,苏麻喇姑上前说伺候康熙去换身衣裳,康熙摆摆手急忙问:“皇祖母情况如何了?”
他刚刚接到消息说是太皇太后不好了,这才赶紧赶过来。
“太医在里面救治。”文珊眼睛红肿着眼下还有乌青,一看就是好几天没怎么睡好觉了。
康熙去里头看了一眼,太皇太后气若游丝太医正在扎针想最后提一提太皇太后的精神,起码能让皇上说上几句话。
太医们忙成一团康熙便先退了出来,抬手唤了唤文珊。
“朕听说皇祖母曾说过不想同皇玛法一同葬在昭陵,想葬在皇阿玛的孝陵附近?”
文珊点了点头:“太皇太后说文皇帝逝世已久不必再去扰他老人家安宁。”
康熙没再说什么,只嗯了一声。
文珊能看的出来他的为难,这于礼法上不合,但是不答应又于孝道上不合,确实是有些两难。
“皇上,太皇太后醒了,正让您进去说话。”苏麻喇姑挑了帘子从里间出来。
康熙赶忙往里面去,太医们都已经退了出去,太皇太后强撑着眼皮靠在枕上,看到康熙进来了笑了笑,说:“皇帝来了。”
“皇祖母。”
苏麻喇姑给康熙搬了个凳子,随后也悄悄退了出去。
“哀家这几日总想起从前的事。”太皇太后目光飘忽,“想起你刚登基的时候才八岁,如今已经是个合格的皇帝了。”
想到年幼时太皇太后对自己的扶持康熙也有些动容。
“哀家对你没什么好嘱托的,你做地很好,待到哀家到了九泉之下见到各位先祖也问心无愧。”太皇太后喘了几口气,又说道:“哀家如今只有一件事想求一求你。”
“皇祖母但说无妨,只要孙儿能办到,必定尽力。”康熙说道。
太皇太后撑起身子,看着康熙说:“文珊陪伴哀家多年,哀家拿她就当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如今也不免要为她打算打算。”
“如今养在咸福宫的这三个皇子,还望皇帝能划一个到文珊名下,给她一个终身的依靠。”
第44章
康熙想过太皇太后会为文珊求点什么, 但是没想到会求一个这么大的恩典。
文珊能养着三个皇子除了他对文珊有几分情分之外也已经是他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格外宽厚了,虽说没有一个记在她名下但是抚养这么多皇子也已经是整个宫里独一份了。
若是再把其中一个的玉牒改到文珊名下,就有些打破了康熙想要平衡后宫,稳住太子地位的安排。
“皇祖母。”康熙想了想, 虽说眼看太皇太后已经是弥留之际但还是说道:“胤禛和胤禩都是孝顺的, 哪怕没有这个名分也会奉养宣贵妃的。”
胤祥还小所以康熙没把他算进来。
“那哪里能一样。”太皇太后强打起精神,“他们三个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母在, 待到日后出宫开府要接文珊去荣养的时候, 哪一个的府上都有两位,到时文珊不免尴尬, 过地也不会痛快。”
老实说,在康熙眼里其实太皇太后是有些得寸进尺了,文珊本就没有子嗣若是没有这几个养子日后是要在寿康宫和太妃们一起度日的, 能够被儿子接出去荣养已经是太皇太后百般为她筹谋的了, 如今却又开始打算着日后不愿与胤禛几个的生母同府而居。
但是太皇太后的话他也不是半分都理解不了。
说地也确实是实话。
太皇太后也看出了康熙的犹豫,继续说道:“哀家的话皇帝可能不爱听, 或是觉得有些过分偏疼她,只是一点……这些年来文珊替皇帝陪在哀家身边尽孝, 从不曾倦怠过一日, 只是看在这个的份上皇帝就该赏她些什么。”
太皇太后是强撑着力气说了这么长的话,中途边说还有些使不上力,康熙眼看着自小带大自己的祖母临终之际这样殷切恳求也是于心不忍。
加上太皇太后也没打算着只靠情分就打动自己这个孙子,所以最后还是搬出了孝道。
自从康熙亲政以来他们祖孙之间就没有之前那么亲近了, 康熙也不常来慈宁宫, 确实是文珊时常侍奉在侧,对外才能说皇帝忙于朝政,有贵妃代为尽孝。
康熙被踩住了痛脚, 太皇太后又到了弥留之际,所以康熙只能松口说会给文珊一个孩子,但是哪个待日后再定。
算是给这事留了点回旋的余地。
太皇太后见他答应才终于放下心来,往外头看了一眼说:“可惜了,没看到今年的雪。”
……
文珊在外头焦急地等了快一盏茶的时间康熙才从里头出来,文珊看他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不好了,当下就不管不顾地往里面奔去,结果被康熙一把拉住拦下了。
“皇祖母已经去了,准备丧仪吧。”
文珊顿觉头晕目眩,站都站不稳,好在康熙眼疾手快扶住了她,揽她在怀里扶到一旁坐下。
“我要去再看一眼老祖宗。”
文珊坐了一会才缓过神来,拉着康熙的手臂泪眼婆娑地哀求。
康熙叹口气,抬手让她进去了。
康熙二十六年,历经三朝沉浮的太皇太后薨逝。
康熙辍朝百日为太皇太后服丧,正式定下了太皇太后的谥号为“孝庄文皇后”,康熙守灵多日,甚至水米不进。
最后是也哭地虚脱的文珊和钮祜禄贵妃轮番去劝才让康熙回养心殿歇了一天。
胤禛和胤禩也每日来给太皇太后守灵,皇子公主们就跪在嫔妃的另一侧,太子领头跪在前面都暗暗垂泪。
文珊本来也没什么食欲,吃不下东西,但看着孩子们也一跪就是一天还是强打起精神做了些素食给胤禛和胤禩。
其他的皇子公主也有各自的额娘照料。
“额娘,您也多少吃一点吧。”胤禛看着文珊不过几日就瘦了一圈,心疼地说道。
胤禩也劝道:“您一日就喝了点水,多少用一些吧。”
文珊摸摸他俩的头:“额娘实在是吃不下,你们俩正在长身体,快吃吧。”
胤禛和胤禩没办法只能各种法子都上了才勉强让文珊用了点东西。
晚上还得守灵,所以嫔妃们也没离开,御膳房和各自的小厨房送了饭食过来大家就都在偏殿将就一二。
文珊是带着胤禛和胤禩去了慈宁宫的一个小房间里吃的,她常来慈宁宫对这太熟,所以没有在偏殿。
看文珊不在惠妃便说起了她的闲话。
“本宫听说太皇太后临终之前向皇上求了要把四阿哥,八阿哥和十三阿哥其中一个的玉牒改到宣贵妃名下?”
惠妃是纯纯地看热闹,说完目光就往德妃,良贵人和敏贵人身上打转。
德妃带着五公主似乎是没听见一样,只喂五公主吃晚膳,而良贵人和敏贵人一向和文珊关系不错所以也没什么反应,各自忙自已的事。
钮祜禄贵妃照顾完十阿哥便抬头说道:“这么多皇子公主都在这,惠妃你说这些做什么?”
平妃也附和说:“太皇太后丧期还没过,惠妃姐姐如此议论太皇太后,是大不敬吧?”
只有一些小一些的皇子公主被各自额娘带着在偏殿用饭,大阿哥和太子以及三阿哥都在别处,所以平妃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大阿哥也没办法帮自己额娘分辨。
“平妃说地也太吓人了,我不过随口说一句罢了,太皇太后灵位在上,谁自然都不敢不敬的。”
惠妃见众人都没有议论这事的意思也发觉了现在不是好时机,所以果断选择赶紧退场。
而文珊这边胤禩也问了这事。
文珊有些惊讶:“你们怎么知道的,这是太皇太后临终的话只对皇上说了,我也是苏麻喇姑私下告诉我太皇太后会和皇上求这个恩典才知道的。”
“宫里早就传遍了,额娘。”胤禩说,“也就是您整日为乌库妈妈伤心所以不知道。”
太皇太后下午薨逝,晚上这个消息就传遍后宫了。
自然不会是康熙散播的,那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是太皇太后故意让大家都知道,虽然康熙在她临终前的承诺八成会履行,但是也难保,所以太皇太后选择把这消息散出去,这样康熙就被架了上去不会也不能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