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二婚家庭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珠珠月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0 KB   上传时间:2025-08-10 13:01:29

  林川柏只能苦笑着安慰他娘道:“晓晓妈妈能赚钱,你不用担心,她能付得起这个工资,如果靠我的工资,确实负担不起。”

  他现在去医院,大家见到他,都会说一句,“林医师好福气,媳妇这么能干,你们家早就是万元户了吧!”

  严主任这些和他不对付的人也尖酸刻薄的刺上一句,“有些人,靠家里婆娘就能吃上饭,当然不在乎医生这个工作,不像我们,是家里的顶梁柱,都靠我们养家糊口!”

  林川柏对这些话,也只有一笑置之,有时候还会和江梨调侃,“以后我干得不顺心,就回来靠你养我了。”

  江梨会摸着他的脸亲上一口,“是不是有人说我们家老林什么了?别担心,凭我男人这张俊脸,上哪儿没饭吃?”

  林川柏无奈,他真要靠脸吃上软饭了。

  江梨要去省城的事,不敢让家里三个孩子知道,免得他们闹得要跟自己一块去,她可是出门办正事,哪有功夫带孩子。

  但是林麦冬还是听说了,她主动找上江梨,“大嫂,我放暑假了,让我跟我一块去省城吧,来回车费我自己出,不用你掏钱。”

  她来了这里两年,一直在这个小地方打转,没机会走出去,现在手里有几百块钱,趁这个机会,就想去看看八十年代末大城市的景象。

  另外她也想躲开林父一阵,他现在整天阴魂不散的出现在自己身边,就想把她的私房钱挖出来,林麦冬才不会那么傻,把钱交给他保管。

  等从省城回来,她就有理由说自己钱花光了,到时候林父再生气也没办法,只要不再追着她要钱就行。

  江梨考虑后点头应下来,对她说,只要她爹娘同意,自己就带着她一块去。自己还要带一批内衣坐火车,她如果可以帮忙扛货,到时候车票住宿自己都给解决了,不用她自己出钱。

  林麦冬一口答应下来,兴匆匆的准备着行李,打算去刷新副本了。

第55章 在路上(捉虫)……

  王启明是提前一天到林家,林麦冬看见他来,下意识就想把人拦在门外,被林母挥手赶走,王启明才能进得来。

  林母很喜欢王启明,觉得他斯文白净又很有礼貌,何况他还是大儿媳妇的表弟,待他自然更加热情几分,不仅给他泡红糖水,还一定要给他煮一碗待客的长寿面,王启明推都推不掉。

  江梨要去省城参加展销会,要带一批内衣产品过去,光靠她一个人肯定不行,后来江母提到江梨表弟王启明放暑假了,他又是高中生,普通话肯定没问题,可以叫他跟着去搬货扛货。

  小舅夫妻俩听到江梨要带儿子出门长见识,哪会反对,王启明也很兴奋,他还想着趁这个机会去参观省城的大学,为明年高考填报志愿作准备。

  林麦冬不知道他也要跟着去啊,她还以为只有自己跟大嫂两个人,虽然不想和这个狗血文男主有什么牵扯,但是也不会因为他就放弃这次去省城的机会。

  江晓晓见到小舅舅来很高兴,她拉着王启明的手,带他参观自己的房间,还把自己的收藏品拿出来同他分享。

  她指着装在铁皮饼干盒里的鹅卵石、糖纸、纸飞机、汽水瓶盖、洋画等东西,问小舅舅喜欢什么,大方的表示可以送他其中一样。

  见王启明把视线放在旁边装着蝈蝈的小竹笼上,她连忙过去拿起来护在怀里,紧张地道,“这个不行,蝈蝈是林叔叔抓给我的,不能送你。”

  王启明逗她,“我只喜欢蝈蝈怎么办?”

  江晓晓眼神左右游移,伸手把饼干盒盖上,收到自己床底下,然后拿着蝈蝈笼子就要离开房间,“我要去喂小花吃东西了,它如果没有吃到小鱼干,会生气的。小舅舅,拜拜!”

  说着扭头就跑走了。

  王启明只觉得十分好玩,跟着出了房间。

  院子里双胞胎围观小花吃猫饭,还时不时要伸手撸上一把,小花不耐烦的“喵”了一声,舔了几口猫碗,转身窜了出去。

  “唧唧,唧唧唧——”

  小花被声音吸引,在朝它走来的江晓晓身前停住,它定晴看着竹笼里那跳窜的小东西,立刻生了兴趣,伸出爪子就要抓去。

  江晓晓连忙把蝈蝈笼子藏在背后,训斥小花,“你太不乖了,不能吃蝈蝈!”

  还作势要打它,小花吓得一溜烟又从侧边跑走了。

  星星连忙跑过来,要检查江晓晓的蝈蝈有没有事,他抱怨道:“小花太坏了,把蟋蟀吃了,又想吃蝈蝈,我都不喜欢它了!”

  之前江晓晓抓了一只蟋蟀养起来,就是被小花偷吃了,江晓晓为此大哭了一场,林川柏才去抓了一只蝈蝈回来哄她。

  月月也过来了,“小花还小呢,它是小妹妹,爸爸说我们要好好教它,它长大以后就会懂事的。”

  王启明听了这番童言童语“扑哧”一声笑出来。

  三个孩子都朝他看去,江晓晓给双胞胎介绍,“这是我小舅舅,他可厉害了,他可以吃很多很多的大包子,跟大老虎一样,嗷呜嗷呜吃东西!”

  江晓晓为了形容包子真的很多,还用双手从左到右在半空中画出一个大圈来。

  王启明有一次把家里给的一周的伙食费,全花在买课外书上,后来生生饿了两天,喝了两天水,人撑不住,就想到去小姑家蹭饭,那天早上江家还剩了点稀粥,江母又去路口买了二十个小笼包回来。

  结果王启明太饿,配着稀粥,一口一个小笼包,一口气吃了二十个,不仅江母看愣了,在一旁的江晓晓也看得呆住,还吞咽了一下口水,可怜的朝外婆看看,说她也想吃。

  王启明才后知后觉得发现,自己吃太多了,可能把江晓晓的份也吃掉了,他顿时有些羞愧,江母倒是立时宽慰他,“没关系没关系,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一点,有没有吃饱,我再去给你下一碗面条吧?”

  王启明连忙说不用了。

  小笼包不大,成年男子一口气吃二十个也正常,只是在江晓晓这样的小朋友看来,那就是很厉害了!

  双胞胎听她这么一说,也带着钦佩的目光看向王启明。

  王启明被他们看着头皮一紧,脸瞬间就烫起来,没想到去年干过的一件糗事,还会被小朋友记住,翻出来重提。

  “哈哈哈,大老虎?”林麦冬也从房间里走出来,听了一耳朵后,忍不住出言嘲笑道,“饿死鬼投胎还差不多!”

  王启明听了她的话,面色有些不好看。

  他想不通,自己又没有得罪这个校友,为什么她一直针对自己。自从知道自己表姐是她大嫂,大家也算是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了,在学校里,他还主动和林麦冬打过招呼,谁知林麦冬的反应是冷哼一声,翻个白眼就从他面前走过去了。

  王启明自认为在学校里还挺受欢迎的,毕竟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师长和同学公认的好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林麦冬这么不待见自己。

  虽然两个人关系尴尬,却还是要一同上路。

  江梨这次带了八百个文胸,现在货运不方便,路上时间长还不准时,她只能装编织袋里自己带过去。

  八百个文胸九十斤左右,分了五个大编织袋装,江梨自己扛了两个,王启明两个,林麦冬一个。

  林麦冬看到江梨出来的一刻,还是吃了一惊,只见她像老年妇女一般把长发梳得溜光,全盘到脑后,上身一件碎花衬衫,下身蓝色大袴劳动裤,脚踩偏带布鞋,和平时时髦洋气的形象大相径庭。

  江梨招摇也是在家里,出门在外小偷扒手这么多,专门盯着穿得好的乘客的口袋,她可不得低调一些。

  三轮车送他们到县城客车站,再坐客车到慎州,又再叫了三轮到了火车站,一路上三个人就像路上常见的小商贩,胸前挂着行李包,肩膀再挂着两个又大又重的编织袋,艰难行走。

  林麦冬算是拿的最少的,但是十几斤的文胸重量,也把她累得够呛,这和她想像中出门公干兼旅游的情景完全不同。

  “大嫂,我们一定要带这么多内衣过去吗?不是可以等人家下定单,我们再发货过去吗?”林麦冬忍不住问。她其实还想说,如果没人要,那他们不是还要再带回来,想着要再扛一趟回来,她觉得肩膀上的编织袋更重了。

  江梨:“到时候如果有观展的人想要少量先进点货回去,省城离我们太远,货不够都没办法及时补给,还是多带点过去有备无患。”

  王启明借机嘲笑林麦冬:“你就背一个,我姐背两个都没喊累,真是个娇小姐!”

  林麦冬听后,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不过她现在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

  到了拥挤嘈杂的火车站,林麦冬发现他们的造型,已经彻底融入周围的环境中。

  站前广场是一片沸腾的海洋,人流像开闸的洪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又向不同方向流去,有像他们一样,手里拎着红白蓝条纹的蛇皮袋,里面东西装得鼓鼓囊囊;也有人挑着箩筐背着包袱的;还有一些成群结队,衣服还打着补丁,背着简单铺盖卷、提着网兜脸盆出门务工人员。

  一路上,江梨不停叮嘱两人,让他们看好自己的带的东西。

  江梨出门前,把以前用过的布腰带拿出来,那是一条三尺宽,用两层布料缝起来,中间有一排排间隔,专门用来塞钱的带子。

  她绑在腰间,再隔一层背心,裤子拉上去盖住,外面再用衬衫遮住。如果是在冬天就更容易隐藏,冬天穿得多,腰部鼓一点也看不出来。

  以前她跑广州,都是用这带子装钱,有时候要装的钱比较多,就用一件缝满口袋的布背心穿里面,一叠叠人民币一排排插在口袋里。当然坐车的时候,还是要和同伴轮流休息,免得衣服被人划破,把钱偷了。

  在蒸汽火车的轰鸣中,江梨三人随波逐流,被汹涌的人群挤到了站台,一条长长的绿皮火车,每个车厢的门口都拥挤成一团,大家相互推搡想抢先上去。

  林麦冬觉得这比她前世春运时坐火车遇到的人还多,王启明额头都是汗,又热又累,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边站台广播已经在提醒,“由慎州开往XX方向的XXX次列车,马上就要开车了!还没有上车的旅客,请抓紧时间,凭票排队,检票上车,送亲友的……”

  江梨让王启明把编织袋放下来,让他先挤上去找到座位,等王启明终于突破重围,从车门挤上去,穿过车厢内放置行李和来回找位置的乘客,他看着手里的车票,找到他们的座位后,连忙和这节车厢的其他乘客一般,先把窗门拉上去,探出头找人——

  林麦冬两辈子都没背过这么多东西,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三个编织袋和自己一袋行李运到车窗下面的,她已经累到麻木。

  “快,把袋子递上去!”江梨催促了一句,林麦冬才反应过来,把编织袋托举起来,递给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外的王启明。

  十六斤重的编织袋,她托到一半就要掉下去,江梨帮着扶一把,才能让王启明接住,把袋子一个一个的接过去,往座位上面的行李架子上塞,车厢里,已经在人因争抢行李架上的空位发生争吵了。

  等编织袋全部放上去后,蒸汽火车又一阵轰鸣,提醒车门即将关闭,那边门口还有十个人堵着。

  江梨对林麦冬道:“爬上去,让阿明拉你一把,放心,我会在下面托住你的。”

  林麦冬看到旁边车厢,一个男人正抱一个孩子举起来,车窗里面有人伸出手来接过去。

  难道让她和孩子一样,从车窗里进去?

  “啊?啊!”林麦冬还没反应过来,王启明已经探出来拉她胳膊了,一时间,她一只手被王启明拉住,另一只手扒住窗沿,双腿离地乱蹬,直到屁股被人用力一顶,她半个身子钻进车窗,再被王启明像捞鱼一把扒拉下来……

  林麦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幸好出门前听大嫂的话,把裙子换下来穿了裤子出门。

  她愣愣的站在座位前,听着车厢内各种方言的吵嚷声。

  这边江梨也从车窗外爬进来了,她不用表弟拉,自己双手扒住窗沿,再一个跳跃,就窜进来了,她以前出门,可没少扒火车窗户。

  上车后,他们还要坐再13个小时火车,明天上午七点才能到省城。

  林麦冬没坐过绿皮火车,但听过绿皮火车很多传说,有形容它是‘乡愁的载体’、也有说它是‘青春的回忆’,但真的坐上这列“时光列车”,她知道前人那些回忆全都是经过美化的!

  火车“哐当哐当”向前行,车厢里没有空调,只有车顶几台缓慢转动的摇头电扇,在闷热的空气中徒劳地搅动着。

  一股浓烈的、复杂的、几乎有形的气味顽固地钻进林麦冬的鼻腔,有汗液的酸咸味,茶叶蛋和葱油饼味道、塑料凉鞋和人造革包的鼻化工品味道,还有随风灌入的蒸汽车头喷出的煤烟味。

  林母本来要准备点吃的东西,让他们带在路上吃,江梨觉得带的行李太多,就不让她准备了,林麦冬的包里,倒是被林母硬塞了几个鸡蛋和菜饼,不过她现在一点胃口也没有。

  他们虽然有座位,座位也十分拥挤,对面一个乘客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孩子一直不停地在哭,哭得林麦冬更加没有精神了。

  这时火车广播提醒,前面车厢可提供晚餐,有需要的乘客自行前往,江梨对他们两个道,“走,我们去吃点东西。”

  林麦冬吃不下,但能暂时离开这个环境去透口气也好,她跟着一块去了,车厢内过道都坐满了人,还堆着形状各异的行李包裹,他们跨过‘人山人海’才到达车厢餐厅。

  餐厅里空气终于好一些,这里不像普通车厢有那么多人,毕竟这年头出门,舍得在餐车吃饭的人不多,大家都是自带干粮出来的。江梨以前出门的时候,也舍不得到餐车上吃饭,都是带了几个菜饼,再去接点开水就能解决,现在有钱,她没必要太节省,该花就得花。

  江梨见餐厅里的这些人都是很慢的吃着面前一两份饭菜,似乎怕提前吃完了,乘务员就要来赶人。

  好几个人都是随身带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人造革公文包,有的紧紧抱在怀里,有的压腿下,江梨猜测他们都是‘跑供销’的慎州商人,包里应该就是挂靠在集体企业处得到的合同、公章和介绍信,还有现金。

  江梨自己胸前也挂着一个包裹,里面就有她挂靠的毛巾厂的介绍信、合同章,还有二轻局开的证明,如果这些东西丢了,那她麻烦也就大了。

  餐厅里的这几个供销员,彼此也不认识,但生意人善交际,他们带着一丝警惕与试探打着招呼,用的都是慎州各地的方言。

  “你是跑哪边的?”

  “哪个厂子好说话,合同签下来没有?”

  “兄弟你是做纽扣的?和你打听一下,你们那边有没有作坊生产打火机?”

  江梨听到打火机三个字,耳朵顿时竖起来,见他们声音渐小,她忍不住,去找餐车乘务员要了两瓶啤酒,再要了一盘卤肉和花生米,走了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二婚家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