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明对这个展销会没有兴趣,他又不可能在省城买房子,他今天仍旧选择继续去省城其他大学校园参观。
报纸上说这次的住宅展销会历时七天,今天是第一天,参展的群众比轻纺工业品展销会时要多得多,毕竟买房是头等大事,几乎都是全家一起出动。
住房难问题困扰着城市居民几十年,以前只能靠着单位福利分房,许多家庭都是几代人挤在狭小房子里,子女成年后,结婚生子更是住不开。
随着国家新建一些住宅出售给了私人,再加上特殊时期被挤占、接管的私房逐渐发还,省城的私房数量大为增加,前两年本市房管局也恢复了房产交易所,这次的住宅展销会,也是房管局牵头主办的。
展销会主要展出的是商品房,有现房和期房,约有1000多套,现场来参观和咨询的人太多,江梨和林麦冬到了后都挤不进去。
这些商品房的位置不在市中心的地段,都是围着市中心延伸建成的,也是城市接下来住宅区集中开发的位置,江梨好不容易挤进去,拿了资料出来看。
这些商品房面积有四十几方到八十几方,以两室一厅的六七十方为主,三室一厅八十方以上的极少,单价在每平方两三百区间。
“大嫂,这些房子都好便宜啊,要不你多买几套?”跟着过来的林麦冬知道价格后,眼睛都亮了。
一两万一套的房子,简直跟捡来的没两样,当然,这是因为她知道大嫂有这实力,才这么说。
这些房子以后都是能涨到两三百万以上的,如果有商铺,她还会鼓励大嫂也买一些,有这些固定资产在,以后直接可以躺平。
她这话被旁边的人听到,立刻引来他们的不满——
什么叫好便宜?一两万的房子,不是一两百,一家人要几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买这么一套房,几乎是倾全家之力,还要负些外债才可以,他们真是听不得有人吹这牛皮。
“小姑娘,听你口音勿是本地人嘛,个么会跑到我们江州来买房子?”
“看你年纪,也不像已经工作了,是跟父母工作调动过来的吗?如果没有江州户口,不好在这买房的。”
林麦冬听了旁边人的话,心里疑惑,既然是商品房,那就是自由交易了,难道现在也有限购政策?
江梨去咨询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发现确实有买房限制,有部份房源是优先面向单位集体购买,剩下其他的也是本市户口和本地住房困难家庭优先。
工作人员就说:“虽然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但我们肯定优先解决本市居民住房问题,另外外地购房者,买了房子也不能在本地落户,粮油配给、子女入学、医疗福利等,你们都没办法享受,这个你们要自己先考虑清楚的呀。”
虽然江梨也没有多囤住房的打算,她现在虽然有钱,都要用在投资生意上面,买那么多房子有什么用,放着还容易破败,她暂时是不考虑,只是她没想到,不仅不能多买,想买一套合适的都困难。
倒是有几个地段和楼层房型都不太受欢迎的特殊房源,可以接受外地户口购买,江梨也没有看上。
林麦冬又想了一个主意,“大嫂,这种商品房过几年会越来越多,越盖越好,如果没合适的,也不用急着买,我觉得你可以找找有没有景区旁边的小别墅,那个以后肯定是有市无价,现在先买上一套放着,可以自己住,也可以投资。”
林麦冬的大言不惭,仍旧要被身边经过的人听到,这回倒是没人对她的话给予评论,都是摇摇头走开,心里就嘀咕一句,“这个姑娘儿脑子不灵清!”
工作人员听到她的话,也是轻轻一笑,“年纪不大,志向倒不小,都想买小别墅了,告诉你呀,不是以后有价无市,现在也没人卖老别墅,那些房子大部份都是国家资产,怎么可能会对私人出售。”
江梨也没想过能在省城买别墅,她现在能买到一套合适的商品房就很好了。
她终于挑到了一套八十几方三室一厅的房子,在城西地段,这种大面积的房源极少,还有购房限制,她都想着要不要以林川柏的名义购买,林川柏和双胞胎的户口还有省城,他工作调动到县城后,还没有办迁户,现在在县城办的是暂住证,领取的还是省城的粮票供应和副食品补贴。
双胞胎要在县一小读书,因为不是本地户口,也是要办借读手续的。
“你是……江同志?”展销会上有个穿白衬衫带工作牌的男人认出江梨,脸上有些惊奇,但一时又不知道怎么称呼好,他来到江梨面前,带着一脸笑容打招呼。
江梨也一眼就认出对方了,她惊喜道:“月月舅舅,你好你好,怎么这么巧,在这里碰到了。”
林麦冬也过来了,她没有见过纪博文,听了江梨介绍,也笑着和前大嫂的弟弟打了一个招呼。
纪博文是房管局的干事,今天来展销会帮忙,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双胞胎的继母和小姑,他还记得自己去慎州时,江梨待他也十分热情,临走还送了他好多当地特产,他拿回来后,还被父母说了一顿,怪他拿了人家这么多贵重的海产品,让他下次过去,一定带点东西作为回礼。
这次见到江梨两人,他表现得也很是热情,还请两个人去后面职工休息室坐坐,他拿过来两瓶开了盖的汽水,还细心地插上吸管递过去。
江梨两人连忙道谢接过,天气本来就热,展销会里人多空气不流通,就更加闷热了,现在来这里休息一会儿,纪博文不仅给她们开了风扇,又送来汽水,两人终于觉得能缓口气。
“姐……”夫字硬生生的咽了回去,纪博文有些尴尬地改口道,“月月爸爸也没有说你们要来省城,早知道我去接你们了,你们这次过来,是办事还是旅游?”
江梨笑着把自己参加展销会的事和他说了。
纪博文脸上带着惊奇和敬佩,“江同志,你真是太能干了!既然你们都来了,也不要急于回去,你们来这里参展,应该也没有时间去省城各个地方逛一下吧,再多留几天,我让我爱人带着你们到处走走看看,我爸妈知道你们来了,肯定要请你们上家里坐坐,对了,你们现在还住在招待所吗?我们家里还有一间空房,要不你们今天就搬过来吧?”
江梨连忙说不用,她还有一个表弟一起,而且老家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回去处理,她也不能离开太久,下次有机会,再带孩子上来玩,再时候一定去纪家拜访。
纪博文遗憾道:“如果不能多留两天,那就晚上去家里吃顿饭,这个你们不能拒绝,你们都是月月和星星的亲人,来了怎么也要上家里坐坐。”
林麦冬看着江梨,她倒是没有什么不方便,大嫂这个身份比她尴尬,大哥这个前小舅子也太热情了,看来大哥上段婚姻真的是和平分手,不然前岳家也不会还把他们当亲戚处。
江梨想想,便点头应下,“行,我和麦冬上家里认个门,去拜访一下伯父伯母。”
纪博文见江梨答应地爽快,也很是高兴,他父母一直担心姐夫再婚后,后娶的妻子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善待双胞胎,虽然他上次见过江梨一面,回去和父母说她为人热情大方,看着还不错,但是父母总还是不太放心,如果有机会让他们见见,能也安他们的心。
纪博文这时才想起来问江梨两人,怎么想到来逛住宅展销会?
江梨道:“我和老林商量想在省城买套房子,孩子们现在还小可以在县城上几年小学,等再大一点,还是想让他们出来在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纪博文听到这话,脸上惊喜是一点也藏不住,上回姐夫送双胞胎过来的时候,他爸妈还问过,有没有考虑调回省城工作,姐夫当时说暂时不考虑,他爸妈还劝过,没想到姐夫还是有这个打算的。
江同志现在都来看房子了,如果房子有了着落,他们应该会更早上来吧。
纪博文略带急切道:“那你们有没有看中哪套房子?”
江梨说了自己看中一套城西八十几方的房子,不过有户口限制,可能购买不了。
纪博文沉吟一下道:“没事,问题应该不大,月月爸爸是省城户口,夫妻双方有一方是本地户口,就能买限制房。”
他想了一下又问:“八十几方的房子,总价要在两万五左右了,展销会的房子,是要一次性现金结清……如果你手头钱款不够,我这里还有……”
能主动提出借钱的,这是什么好前小舅子啊,林麦冬在一旁听了,暗自感慨。
江梨连忙说:“不用不用,我在展销会上收了一些订金,资金倒是够的。”
她带了一些现金上来,虽然在展销会上购买材料和设备的时候,用了一部份付订金,但是她也收了一些内衣的订金,再加了卖了带上来的八百个文胸,有四千多,钱也差不多够了,正好花完了,坐车回去时,无钱一身轻,就不用提心吊胆怕碰上扒手了。
今天展销会上参观人员很多,他担心江梨看中的房源被其他人先订走,带着江梨先去把这个事办了,先把房子预订下来。
等办好预订手续,纪博文这边还要忙着接待工作,江梨和林麦冬先行告辞,约好晚上再上门拜访。
从展销会出来,两人没有马上回宾馆,而是去了市中心的著名景点参观,江梨这次上来,还带了一个照相机,在展销会的时候,她就让林麦冬帮她拍了不少照片,这些都是以后宣传可能用到的。
今天出来玩,也正好可以拍一些纪念照回去。
林麦冬很喜欢帮人拍照,还指导江梨在各个景点做出不同的摆拍造型,江梨觉得自己思想已经算是挺开放了,但是和这个小姑子比起来,明显不及,她甚至都觉得小姑子有点人来疯,还让她大叫比剪刀手跳起来抓拍,江梨最后拒绝了,她倒是拿过相机,给小姑子拍了几张跳跃起来的照片,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成功抓拍下来了。
林麦冬指着依湖而建的那些欧式风格别墅群道,“大嫂,这里的别墅买了绝对不亏,以后几个亿都买不到,可惜现在也没什么人卖。”
江梨笑了,几个亿?小姑子当真的?
她们一路逛过来,这块是景区湖边比较安静的地方,干净宽敞的街道一旁种着香樟树和银杏树,靠湖边的是柳树,这些漂亮的别墅她也喜欢,这里以前应该是果党高官和省城资本家、大商贾的住所,现在这些别墅外面,有挂着街道办事处或XX故居的牌子,还有几户二楼小阳台上晒满各色衣服,应该也有私人居住,估计都是以前单位分配给职工的住房,一幢别墅里住着好几户人家。
江梨娘家的住房条件还可以,这得益于江父当初有魄力的借钱把隔壁的私房一块买下来,把房子打通了,后来生了两子一女,各自结婚生子,还能保证每家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林家的住宅条件要更好一些,毕竟是自成一户的独立一进老宅子,不仅有铺面,房间也多,还有单独的院子,院子里还有自家打的水井,这在自来水还没安装到户的时候,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都不用去外面辛苦挑水回来。
所以后来江梨迟迟没有在县城买房,也是眼光高了,对一些狭小破旧的老房子有些看不上。
今天在展销会上,对比小套型,她觉得八十几方那套房子已经很好了,但是现在看见眼前这些别墅建筑,不用林麦冬怂恿,她也有些心动。
两个人后来又去了丝绸街,江梨那天在展销会上想买些真丝乔其纱回去做衣服,后来光顾着买材料和设备,把这事忘了,她不仅在丝绸街带走了好几包面料和服装,两个人还继续去了百货商店,打算回去前买点东西送给家里人。
江梨让林麦冬也选一样礼物,感谢她这两天在展销会上跟着忙前忙后,林麦冬连忙说不用,江梨说,那就回去再给她包一个红包。
但是礼物还是可以选,她本来就要给每个人送一份,因为跟着自己上来就收不到,那不是吃亏了,见江梨这么说,林麦冬也就大方应了,后来在商场里给自己挑了一款卡其色的风衣。
风衣要一百八十,林麦冬问了价格以后,马上表示不要了,她没想到这么贵,售货员说这是进口面料,防风防水。
江梨摸着面料,倒是想起那天在展销会上也看到过差不多的面料,如果自己生产做女式风衣,那成本可以压缩到十分之一,这利润可不少!
但她又摇头把这个念头甩开了,风衣市场不大,如果做风衣,不如直接做雨伞,她在展销会上,同样发现可以做伞面的布料。
现在市面上都是黑色布伞为主,只有少量的‘水客’带来的台省那边色彩鲜亮的折叠伞,大家也叫这个为“洋伞”,这个雨伞就是伞骨要联系外厂加工有点麻烦,如果再生产雨伞,这个摊子更大了,她也要考虑要不要分出一部份精力来做这个事。
逛街的时候,她脑子里转的还都是生意经。
江梨让售货员给林麦冬找一件合适她尺寸的风衣,直接付钱,林麦冬倒有些不好意思。
江梨在商场一路买买买,给林川柏的、给孩子的、给父母的,如果不是林麦冬提醒她明天交付房款的钱够不够时,她还要再买下去。
江梨今天是把所有钱都带在身上的,现在现金放在宾馆里也不安全,刚才没有直接交付房款,也是想再给自己一天考虑的时间,毕竟是买大件资产,不能头脑一热就把钱付了,那要后悔也来不及了。
而且交钱之前,她还要先和林川柏打电话说一下这事。
两人逛了一圈回来,先把买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回宾馆,王启明也已经回来了,江梨问他去大学校园逛得怎么样,他有些激动地道,省城的大学都很好,校园很大,风景很好,里面还有英语角和文学角,他今天去旁听了一下,觉得增长了不少见识。
王启明轻轻握拳道,“我一定要努力考到省城大学,高三开始,我要更用功才行。”
林麦冬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她知道如果自己这个蝴蝶翅膀扇得不太严重,他应该是能来这边上大学的,不然怎么能遇上他的白月光女神,而自己这个出门来省城打工的高中校友,又怎么会对他这种能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纠缠不休。
想到这,林麦冬连忙“呸呸”了两下,把这个念头从脑中赶出去,这是书里的女配,不是她!
江梨笑着对表弟道:“不错,如果能激励你更加用功读书,就不算白来一趟。”
她想了想,又问林麦冬,“要不你明天也去逛一下大学校园?”
小姑子来一趟,跟着她去展销会帮忙,又去逛街,还没有时间去大学里熏陶过,作为一名准高三生来说,这应该是不能错过的行程。
林麦冬对大学校园一点兴趣也没有,她以前又不是没去过,更漂亮更现代化的校园都逛过,不过她觉得如果自己说不去,好像和高中生的人设不符,显得自己没有上进心一样,她说:“大嫂,我明天还要再陪你去订房子呢,你带这么多钱在身上,身边没人陪着不安全吧。”
王启明立刻道:“没事,我陪着表姐。”
等他反应过来又连忙问江梨,“姐,你看中合适的房子了?真要在这里买房啊?”
江梨点头。
王启明兴奋道:“那挺好啊,我如果能考上省城大学,在这里也不是孤身一个人,还有姐和姐夫你们都在。”
“对哦,你还可以时常过来蹭饭,我大嫂每顿是不是还得给你备着二十个包子才行?”林麦冬道。
江梨见再聊下去,两个人就要掐起来,打断道:“赶紧准备准备,差不多时间要出门去拜访月月外公外婆,迟到就不好了。”
纪博文知道江梨表弟也在的时候,邀请的时候,就让她一定要把表弟一块带上。
江梨拎着百货商店里买的营养品和儿童服装上门,纪家两位老人已经听儿子说过他们要上门,早就烧好一桌菜等着,等他们来的时候,又是一阵热情的寒暄。
纪家老人年纪比林父林母大一些,有着知识份子的涵养和气度,但又不失热情,双方这次见面,对彼此印象都不错。
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到江梨买房的事,纪家老人对此特别重视,是所有人里面,最希望她能早点定下来,不会改变主意的。
如果他们能在省城买房,那距离外孙外孙女回来就不远了。
纪父还问儿子,“你们房管局有没有优惠政策,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
纪博文苦笑道:“我也去问过了,房价上没有优惠。”
江梨道:“纪伯父,我了解过了,房价不算高,这还是因为老林省城户口,名下没有房子才能享受到的福利,如果我以外地户口去购买,不仅买不到这种限购房,还要双倍的价格才能买到。”
纪博文道:“是啊,主要是现在商品房还太少了,现在城建局已经在规划建造更多商品房住宅,如果能再等等,过两年会有更多的房源出来,到时候价格有可能会便宜一些。”
他这话刚说完,就收到他妈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纪博文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江梨他们早一日买房,双胞胎就能早一天回省城,他这话说了,不会让她改变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