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将月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1 KB   上传时间:2025-09-30 21:33:05

  当初赵进山来余安访查,林秋然还问了孩童读书的事。赵大人说胥州和京城的书院好,汤圆今年四岁, 过了年五岁, 合该送去书院, 让先生给他读书启蒙。

  当然这只是两年前赵进山说过的一句话, 赵进山现已不在胥州任职,就连余安知县李大人都升迁到别处, 京城书院还似不似从前那般好,林秋然也不知。

  平日林秋然有教汤圆背些诗, 做算术题, 当然以玩乐为主。在她心里,汤圆是个孩子,在家教两句诗, 背是会背, 可还是不识字不会写,也不懂诗意。

  打算要趁早做,林秋然想过几日就去京城,先安顿下来, 再在京城开家金鼎楼。这事早和史掌柜说过, 这个月也一直交代酒楼的事。

  她想去京城,除了因为汤圆,还因为金鼎楼的生意不错, 在县城已是最大的酒楼了。县城人就这么多,再加菜色再扩大规模,客人也就那么多,所以林秋然想去别处看看。

  还有便是, 去年年底萧寻寄回来一封信,信中说他一切都好,只不过战事吃紧,他得常驻西北不能回来。

  字迹的确是萧寻的字迹,信中萧寻还说他升官了。本来萧寻就不常回余安,林秋然亦不想在余安干等着,倘若萧寻能从西北回来,有官职在身,根本不会常回余安。

  难道要让她守着公婆,守着汤圆,守一辈子吗。且不说二人感情没深到那个地步,就算再深,两地分居,日子能过多久。

  萧寻去打仗,不得已离家,那是去保家卫国,林秋然无话可说。但他若不上战场时还要留在京城胥州等地,让林秋然自己一人撑着家里,她不愿意。

  钱她不缺,那样还不如和离。

  史掌柜不提这事还好,一提林秋然就忍不住皱眉。

  随着汤圆慢慢长大,会跑会跳,会笑会撒娇会说话,孙氏萧大石对他也越发疼爱,这和林秋然的想法不同。她觉得男子不必过分娇气,该读书识字知礼懂事,但孙氏和萧大石觉得,汤圆还小,考虑这些为时尚早。

  虽然说最后的结果是二人同意带汤圆去京城,可是二人依旧会唠叨。

  孙氏这几日常念叨,去京城人生地不熟,现在不太平,若是路上遇到匪盗怎么办,路上出了事怎么办,还怕到京城水土不服汤圆不习惯云云。

  孙氏本想让林秋然等萧寻回来再说,仗不可能打一辈子,让萧寻来接多好。

  林秋然理解他们不愿离开故土的心,可是今年这个时节走是最好的,刚过了酷夏,天气不热赶路舒服。

  也不过冷,路上受冻。

  汤圆四岁,五岁就能启蒙,他们到了京城还要安顿,得找住的地方,再打点书院。

  如果等明年后年甚至于萧寻回来再过去,林秋然既担心启蒙的时间晚了,到京城还有不少事,金鼎楼要开分店的。退一万步讲,信是年前寄的,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萧寻现在是否活着林秋然都不知道,怎么等?

  若是汤圆平平无奇,林秋然也愿意他一世安稳,随便一家私塾书院读书认字,跟史掌柜学管铺子,日后接手金鼎楼,一辈子不愁吃喝。

  可是汤圆很聪明,这么小就有自己的主意,背诗一遍就能记住,教算数学得也很快,既然如此,合该给他更广阔的天地任之翱翔,而非在余安过安稳日子。

  萧大石对汤圆是不那么精心,却娇惯,孙氏对汤圆又精心又娇惯。

  这么大的孩子总有淘气胡闹的时候,林秋然这种时候还得被迫承担起那个唱白脸的角色。

  想到这儿就有些远了,林秋然道:“我虽走了,铺子还在。若有什么事,就写信给我。”

  婉娘是留在铺子的,还有两个林秋然新收的徒弟在这儿,林冬暂且也留在这里。

  还有萧大石,他虽然答应林秋然带着汤圆去京城,但他不愿去。

  林秋然想着田地得有人打理,金鼎楼也在,一家人都走也不知何时回来,留金鼎楼在这儿的确不放心。

  所以,萧大石这回先留下,等那边安顿好再写信,让他过来。

  金鼎楼就交给史掌柜,林秋然庆幸当初给了分成,不然史掌柜把活辞了,再找一个为铺子打算的掌柜很难。

  伙计还是原来的老人,陆凡为人稳妥踏实,赵兴机灵还擅泡茶。

  林明要跟着林秋然一起走的,铺子就少个人,林秋然前些日子又买了两个小厮,留下帮忙做杂活。

  婉娘现在会做菜,一直本本分分,林秋然本想同史掌柜一样给点分成,但婉娘没要。

  做人要有良心,更要知足,林秋然愿意把做菜的手艺传给她,就很不错了,做徒弟的哪能要师傅的分成。

  她拿工钱就好,若真像史掌柜一样为铺子做了事,她再拿钱才能心安理得。

  金鼎楼林秋然是这样安排的,林冬婉娘主厨,她的两个徒弟在旁帮忙。前堂史掌柜主持大局,赵兴几人也信得过。

  有事写信很慢,还是得靠他们自己。不过林秋然觉得出不了大事,因为金鼎楼菜价便宜,味道又好,在余安县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自前年难民进城后,金鼎楼每月都会在城东城西布施,百姓也念着酒楼的好。

  再有现在余安的县令是从前跟林秋然相熟的王大人,去年他还是县城主簿,现已升官,有什么事史掌柜可以去县衙。

  金鼎楼林秋然很放心,只是和这些人共事这么多年,有情分在,马上就要走了,林秋然心里舍不得。

  林秋然笑了笑,她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以后还会回来的。有什么事给我写信,铺子的事你们和史掌柜商量着来,等我到京城,给你们寄特产回来。”

  史掌柜笑了一下,“那临走前得有饯行宴,我做东,这林娘子千万不能推辞!你就放心吧,金鼎楼有我们几个在,肯定没事。”

  史掌柜肯定好好管,他一月能拿十一二两银子,在这一行,已经顶天了。

  去年他家里还换了宅子,虽然管这么大的酒楼,经手那么多钱,可酒楼是林秋然的,方子也是,主次他分得清,能给他五分的利润算林秋然心地好。

  像陆凡他们几个,在跑堂这行的工钱也不少,毕竟这活儿谁都能做。

  赵兴也知足,当初从茶楼离开,别的伙计不愿等早早走了,但生意又关门,没活做,换来换去钱拿的不多,就他干了这么久。

  还有难民来的一个月,多少人没活干,他该好好干活,拿该拿的钱。

  史掌柜让林秋然放心,赵兴陆凡也说会好好干活,金鼎楼长久,他们的好日子也长久。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多谢。”

  林秋然打算三日后走,吃过饭后铺子就留给史掌柜他们收拾,林秋然带着林冬几个走了。

  林明赶马车,现在驴车多是萧大石用,有马车自然是怎么方便省事怎么来。

  一到家,林秋然就看汤圆在前院门口等着,见林秋然回来了一下站了起来,“娘,你总算回来啦!”

  这会儿都快过戌时了,以往这个时辰汤圆已经睡下,林秋然看了眼他肚子,还是鼓鼓的。

  林秋然问道:“怎么还没睡?”

  汤圆:“娘,我还不困,刚玩了徐叔叔送我的九连环和鲁班锁。”

  徐远珩一两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给汤圆带奇技淫巧的小玩意,普通人家这么大的孩子,还在门口玩泥巴呢,汤圆却有这些,还跟史掌柜学会了拨算盘。

  史掌柜一个大的,林秋然给他买了个小的。

  林秋然摸摸汤圆的脑袋,“平日也玩,怎么不见这般晚睡。”

  汤圆看了林秋然两眼,“还为了等娘。”

  林秋然:“还有呢?”

  汤圆诚实道:“今日肚子有点撑,我实在睡不着,不过牙已经刷了。”

  林秋然又瞧了眼他的肚子,跟西瓜似的,“下次说前面的话时,你把肚子收收。”

  汤圆低头看了眼肚子,他说怎么每次吃多,娘都能看出来呢,“娘,你真是慧眼如炬,我晚上没忍住又吃了一个牛肉饺子,你手艺可真好,让我吃三个忍不住吃第四个。”

  孙氏惯着孩子,受不了孙儿想吃却不能吃。

  林秋然道:“觉得撑就多走走动动,晚些睡。”

  汤圆嘿嘿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

  林秋然无奈笑道:“并非不给你吃,只是吃多了难受的是你自己。”

  家里开酒楼,哪道菜都好吃,汤圆自小嘴刁,林秋然也知道好吃的谁都喜欢,可林秋然担心他重口腹之欲,日后吃不下别的苦。

  若书院的饭菜不好吃怎么办,难道就不吃了?汤圆小毛病不多,挑嘴算一个。

  汤圆点点头,他想起自己犹豫吃不吃时祖母说吃吧,牛肉不常吃,过了这回不知等到什么时候去,他就没忍住,不过他没把这事怪孙氏头上,“娘,是我没忍住。”

  林秋然笑了笑,“那正好收拾去京城的东西,就当消食了。”

  汤圆欢呼,“娘,去京城!京城好吗?”

  林秋然拉着汤圆的手进屋,“娘也不知道,肯定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娘知道的好地方有,京城的书院好,先生好,能教你的东西更多。京城吃食也多,你杨大娘说的好吃的羊肉在京城就能吃到。京城去哪儿都方便,人也多。”

  “不过肯定不如在余安自在了,你祖父这次不跟着去,你上个月不还去老家的小溪沟了吗,京城或许没这些。”

  庄子里没准有,但林秋然要买宅子、铺子,庄子肯定得放在最后才能买。

  在余安汤圆能算得上富家少爷,可是京城有权有势的人多,官员也多,家里这点家底算不上什么。

  汤圆不太懂,他道:“不管好不好,娘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如果不是林秋然耳提面命,不许让他进厨房,他肯定也要跟着去的,厨房多好呀,都是好吃的。

  林秋然笑着道:“那你收拾你的东西,看看带什么衣裳带什么玩具,捡需要的带。”

  路途遥远,带太多不方便。

  汤圆如今年岁还小,就是和林秋然一起睡的,东西也都在这屋。

  林秋然给他找了个木箱子,他的东西都放这里面。

  汤圆拿的第一个就是萧寻回来时给他带的能上发条会动的小狗,第二个是小木鸟,这两样被他玩得光滑发亮。

  其实他不太喜欢这些,但这是爹给他的。

  萧寻去打仗的事林秋然没瞒着孙氏他们,也瞒不住。等汤圆知事后,林秋然也没想瞒着孩子。

  汤圆问过他爹在哪儿?为啥别人爹在,他爹不在。

  英姐儿的爹赵实晚上总来接婉娘母女,那时汤圆见了几次后就问了。

  孙氏想骗他,哄着说:“你爹出远门做生意去了,过些日子就回来。”

  林秋然却道:“你祖母年纪大记错了,你爹去西北打仗了。你看街上的摊贩行人,还有这鳞次栉比的楼舍了吗?我们在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因为你爹和别的叔伯们守卫疆土,不然外族打进来,没他们也没有我们安稳的日子。”

  孩子小,但并非什么都不懂,家里瞒着外面却瞒不住。好好讲道理就能听,何苦骗他。

  林秋然是实话实说,又有一次汤圆问她,是在萧寻寄了信之后。

  汤圆瞪着大眼睛,疑惑道:“娘,你是不是骗我的,其实爹已经死了。”

  汤圆去外面玩,那日时候有人跟他说,他爹十有八九就是死了,打仗受伤很容易死的。汤圆以为林秋然不告诉他,是怕他伤心,其实他没见过,不知道爹多好,他想告诉林秋然,有他在,爹在不在都成,娘不必伤心。

  林秋然愣了片刻,捏捏汤圆的脸颊,“别咒你爹,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年前收到信,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汤圆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收拾东西,他把小狗放箱子里,想了想又拿出来放床上,他今晚还要抱着小狗睡觉呢,小狗摆好,汤圆回头问林秋然,“娘,去京城能见到爹吗?”

  林秋然道:“这个娘也说不准,但十有五六能见到。你若见到你爹想说什么?”

  林秋然偶尔都忍不住抱怨,怪萧寻。

  觉得他不能回来,汤圆长大他缺失太多。偏偏世事无法两全,像汤圆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家国大义,总是排在前面。

  林秋然怕汤圆心里不满,怪他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