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今年四岁,哪有那么大力气扶起一个老人,估计的确是扶了,但老人家自己也站稳了。
林秋然笑笑道:“你没摔倒就好,身子没什么事了吧,我们就先走了。”
吕郑一直看汤圆,目光根本舍不得移开,他道:“我没事,今天多亏了个孩子,感激之情实在难以言表。敢问娘子家住何处,改日我登门道谢去。”
汤圆不太好意思,往林秋然怀里躲了躲,“娘,我就扶了一小下。”
林秋然摸摸汤圆的脑袋,道:“这孩子也是随手一帮,既然你已道谢,其他的就不必了。”
这老人家看起来就非富即贵,看着不像是讹人的,随手的事,哪里能以此来邀功。
汤圆在林秋然身边,很安心,也不怕人了,他也道:“老爷爷,我就随手扶一下,举手之劳,你……不必挂怀,不用放在心上的。”
汤圆以前没说过这话,所以并不熟练,一边说还要一边想林秋然怎么说的,这对他来说都是新词。
吕郑在心里不禁想,这孩子养得可真好。哪怕不是吕家的孩子,他也喜欢,还是打心眼儿里喜欢。
吕郑义正词严道:“那不成,那我岂不成了忘恩负义的人了。”
林秋然道:“老人家,就是件小事,你不必如此放在心上的。外面天也冷,你年纪大了,赶紧回去吧,省得受了风寒。”
而且,汤圆在外面也久了,林秋然也想早点带孩子回去。
林秋然觉得有些怪异,尤其刚才从茶楼店小二那儿得知,萧寻立下战功,在京城都有威名。
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看这老人衣着打扮不像是缺钱的,可林秋然也害怕出事。她微微点头示意,招呼着孙氏,赶紧带着汤圆走了。
孙氏也加快脚步,在茶楼耽误一会儿,在外面又耽搁了一会儿,时辰已经不早了。
林秋然不再让汤圆满街跑,抱着他回了客栈。
到了客栈之后,林秋然就让汤圆自己玩儿,她往家里写信。
孙氏就守着孙儿,在一旁也不吱声,林秋然铺了信纸磨墨写信,信中给萧大石报了平安,又嘱咐萧大石去林家村说一声,还言明等这边安顿好了,就给萧大石接过来。
萧寻的事自然也说了,林秋然在信中嘱咐,要低调行事,萧寻的事不能大肆宣扬。
就连汤圆,林秋然都没当着他面说过这些。
她也只知道萧寻打了胜仗,越朝打了胜仗,但还没班师回朝,林秋然不想汤圆满是希望最后又失望。而且这孩子现在学话,尽管不懂什么意思,也会学,告诉他不成。
孙氏本来想说的,但看林秋然没提,她就没插嘴。
中午简单吃过饭,林秋然哄汤圆睡下,他睡着的样子很可爱,睫毛长,脸颊带着粉色,跟桃子似的。
嘴巴闭着,鼻尖还带着刚从外面回来的冻红色。
林秋然让柳娘送信,而后把门关严实,“信送了,给爹报了平安,还说萧寻立了功。”
孙氏立刻就道:“没想到萧寻还挺有本事的。”
儿子出息,孙氏自然高兴。
林秋然也挺高兴,还有些意外。从孙氏和萧大石来看,二人就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儿子却很是出息。
起初林秋然也没想过萧寻是这样的,当初知道有孩子后,也没见过萧寻,就照着孙氏和萧大石想以后孩子的样子。
萧大石个子不矮,五官还算端正。从孙氏脸上能出来她以前容貌清秀,不过岁数大了,也劳累,看着就是普通人。
二人的性子也是安分守己不争不抢,而萧寻长得却好看,最好看的鼻子如今遗传给了汤圆,汤圆现在能看出腿长个子高来。
萧寻的性子有点像孙氏和萧大石,但又不是一模一样,而是继承了他们二人好的地方,把这些发扬光大。
虽也老实,却不固执死板,虽然本分,却知逆水行舟往上走,不是庸碌无为之人,若是那种看她能赚钱,就理所当然过好日子的,林秋然不喜欢。
从萧寻写的信中可以知道,他才学识字,孙氏和萧大石在他幼时并没有让他念书上学,而萧寻自己却知道读书。
这个年岁不比幼时,学东西很慢,林秋然会简体字,学繁体字还觉得难呢,萧寻能坚持下来很有毅力。
林秋然既惊喜又诧异,谁喜欢碌碌无为的人呢,她自然也喜欢有作为的男子的,在这上面,萧寻做得就不错。
林秋然笑着道:“是呀,不过战事未停,我们该买宅子买宅子,该做生意做生意,别的事儿我们就当不知道,对外也别说和萧寻有关系。”
林秋然想得多,听到萧寻立功固然高兴,可是,升官就意味着他成了别人的眼中钉,树敌也多,这种时候低调小心都不够,怎能嚷嚷着告诉别人,他们是萧寻的妻子、亲娘、儿子。
孙氏点了点头,她还真没想到这个,“我知道,肯定啥都不说。”
孙氏希望萧寻能干,虽然她以前没想过这些。可林秋然都这么能干了,萧寻肯定不能太差,不然在家里啥话都说不上。
孙氏这会儿又觉得留在余安好,这都不打了胜仗,估计很快就回来了,要是等着萧寻来接多好。
她道:“秋然,不然咱们就先在客栈住着,等萧寻回来了,没准儿圣上就赏宅子了。”
升官发财,这个词都是连在一块儿出现的。萧寻升官,肯定有赏赐的。
林秋然道:“娘,这不好吧。我们也不知何时打完仗,要等多久?万一一年半载不回来,难不成这一年多我们都在客栈住着?京城的宅子价钱是高,可住客栈也不便宜,买了日后但再往外卖也是好卖的。”
客栈肯定不如在家舒服,而且左左右右住着什么人都有,他们一行人女人孩子多,肯定不能常住的。
若本来家里就住京城,哪怕萧寻不在有赏赐也会送到家里去,可萧寻是外地的,这些东西不会特意送到余安的。等着那个,耽误时间。
而且林秋然私心还是希望有自己的宅子,倒不是说萧寻靠不住,林秋然是愿意相信两年时光萧寻初心不改的,但别人总归没有自己靠得住,而且,宅子谁嫌多呀。
孙氏听林秋然这么说,觉得也有理。这边住的什么人都有,没在家住着安稳。客栈就只有屋子的一扇木门,家里有大门有院墙。
孙氏:“嗯,听你的。”
林秋然看了眼汤圆,想了想还是和孙氏说了,“娘,这回我打算买个大一些的宅子,也多买些仆从,最好来宅子中有几个院子。汤圆也大了,不能总跟着我睡。”
孙氏立刻道:“你不愿意带着,就我带着睡呗。”
林秋然无奈一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汤圆他是男孩子,这么大该有自己的屋子了。我知道萧寻这么大的时候肯定是你和我爹带着,只不过当初在萧家村,也没条件,只能那样。
现在家中也有钱,就没必要非得跟着大人睡,他自己睡能自己穿衣自己叠被子,就算日后去了书院住,也能把自己照顾好,不用我们担心。”
和孙氏说这些,林秋然也犯愁,她不知道该怎么说,说轻了怕不管用,说重了又怕婆婆多想。
孙氏一直没说话,神色也没变,林秋然又说了几句好话,“我知道您疼汤圆,事事为他考虑。不过雏鸟总会离开爹娘的羽翼,谁都不能照顾他一辈子。”
这个林秋然看得开,她也疼汤圆,但孩子总会长大,小的时候可爱,能亲亲抱抱,大了就不合适了。
一个年岁有一个年岁的可爱之处,幼时像只小鸟,长大了顶天立地。林秋然不会因为汤圆日后长大了不这么黏人而伤怀,她更希望给汤圆铺路,让他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得越远越好。
至少萧寻幼时没去过的地方,让汤圆去。
林秋然既然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直言不讳了,“你有时太惯着他了,好多事他都是能自己做的,像吃饭穿衣叠被子,甚至收拾东西都有模有样了,不用大人帮忙。而且出门在外,他自己都很懂事了,不要这要那的,你又何必再提借客栈的厨房给他做些吃的呢。”
生怕他想不起来,生怕不娇惯。
林秋然无奈道:“在外不方便是一回事,而且他也能跟着大人一块吃饭,我们都吃得,他怎么就吃不得了。本来他就挑食,时间久了,他就把这当做理所应当。”
若是女儿,娇惯些也无妨,可汤圆是男孩子,男孩子本来就皮实,他现在小,就有主意,日后懂得只会更多,更有主意。
林秋然:“还有今儿,且不说汤圆没撞人,就算撞人了,您作何替汤圆道歉,就倘若他撞了,该自己道歉,我们不能什么都替他做。”
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汤圆的错,这也不好,但这和娇惯孩子没什么关系,林秋然不打算一块儿说。
汤圆还在床上睡着,如今他才四岁,按周岁算还没满三周,以后的日子还长,等七八岁的时候,主意更大,小孩子嘛,听话懂事养成好习惯,这是要紧的。
或许这会儿说惯坏太严重,可防微杜渐,等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也晚了。
林秋然道:“当然我有时候也忍不住惯着他,你若见了也得提醒我才是。”
孙氏听林秋然这么说,第一反应其实是有些委屈,她疼孩子还能疼出错来了。
可转念又想,的确是林秋然管孩子管得多。以前在余安,秋然白日干活,晚上回来还要照顾汤圆,教他这教他那的。
好多时候她和萧大石惯孩子,都是林秋然开口制止。汤圆被说得直哭,那会儿孙氏还打岔,“还是个孩子呢。”
林秋然这种时候也会耐着性子和她讲道理,“娘,我管孩子的时候,你们不该插嘴。否则有你向着他说话,汤圆就觉得有依仗,以后就不拿着大人的话当回事了。”
孙氏听话,心里却不太认同,反而觉得林秋然太过严厉。这么大就送来京城读书,而且还教他算数背诗,多辛苦,哪里用得上。
可现在看,汤圆性子很好,这不是她和萧大石的功劳。
孙氏抿抿唇,林秋然是孩子亲娘,为汤圆做尽打算,不会害汤圆的。
孙氏一想自己做的事,是不对。
孙氏面露难色,“我有时就忍不住,说话做事之前也没想过,那人穿得那般好,怕惹事……你说今儿我是不是还说错了,汤圆都没撞人,我就给人道歉去。”
孙氏这会儿想起来,觉得她有点多嘴了,好在汤圆小,不太懂这些。事都没问清楚呢,就去道歉了。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在外人面前,有些事最好是问清楚,我们做错了我们道歉,我们没错,何必道歉呢。是非对错,不能让汤圆受委屈了。”
孙氏点点头,“是是……”
林秋然握住孙氏的手,这两年孙氏不做活,手细腻了不少,“等买了宅子,您也选个院子,离汤圆近点好,远点也成。”
孙氏点点头,“我这儿还存了些钱呢,先买宅子用。”
孙氏这两年也不怎么花钱,和萧大石吃家里的用家里的,她把五十两全带来了。
林秋然给收下了,家里不缺这钱,但怎么说呢,让孙氏自己出点钱,住着也舒服安心。
她道:“好,那我就先收着,要是缺钱用钱你再跟我说。”
林明和林夏中午没有回来,等汤圆醒了,孙氏还给道了个歉,本来林秋然觉得不用,汤圆忘性大,但孙氏坚持。
汤圆听了愣了片刻,“没事啦。”
孙氏忍不住笑。
林明林夏一直到傍晚才回到客栈,二人一回来就和林秋然说看宅子的事了,京城大,这也看了几日了,像林秋然想要的这种占地的几亩十二三亩、又有花园又有院子的,按大小位置,价钱在一千六百两到三四千两不等。
好自然是极好的,毕竟大,里面还多是仿江南园林的建筑。花草树木多,分成数个小院子,好看极了。有一间宅子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值好些钱,当然这些不算在宅子中,因为不是人人都喜欢,这钱不是人人都认的
当然更大的也有,还有一些被抄家然后又放出来的官员世家府邸,十八九亩大几十亩的,里面有的雅致有的富丽。
当然价钱也更贵。
那些萧家暂且用不到,林秋然也不作考虑。
孙氏没想到会这么大,十几亩地多大她还能不知道吗,家里都能这么大。
几千两银子那可是,以前孙氏只想几千两银子一辈子都花不完,谁知道来京城,买个宅子一下子就花完了。
孙氏不禁想,在余安家里最开始买的宅子才三十七两,五十两,在京城却买不来什么。
钱可真不禁花。
林秋然道:“成,明儿我去看看。”
看着差不多就给定下来,也省得家里一直在客栈住着,等宅子的事定了,就能琢磨落户籍、给汤圆找书院的事了。
林明:“我约了明日上午,总共四处,大娘子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