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石没话说了,买就买,本来家里也轮不着他做主,他就算不点头,又能如何呢。
林秋然有些诧异,孙氏答应在她意料之中,但她以为萧大石会多问几句,没想到什么都没说,就点了点头。
林秋然说道:“也就看看,不一定立马就能定下来。”
孙氏:“不着急,咱们多比比,好选个合心意的。”
三人歇了一刻钟,便起身离开饭馆,找了个牙纪看宅子。
三四十两的看了四处,价钱差不太多,可是大小位置却不同。一处大是不假,可是邻居太多,左右都是租户,还有好几个人租一处宅子的,院子里堆着好些东西,看着乱七八糟的。
还有的位置不错,邻里打听着也还好,可是宅子比萧家现在住着的还小。三间房竟然要四十两,萧大石想不明白,何必放着大的不住,花钱住小的呢。
林秋然问了问牙纪这个小一些的宅子,她觉得还不错。
她觉得首要考虑的不是房子大小,若想住大的何不在村里住,有宅基地,想盖多大都成。县城里的地方金贵,自然不一样。她觉得位置最紧要,位置好一点,做什么都方便,邻里关系好,更安全。
就像那些好几个人都一处的宅子,鱼龙混杂,租户今天住着,明日就可能搬走,跟他们做邻居,家里有什么要紧东西被偷了都没处申冤去。
而且家里没个男人,住那处也不合适。若是孙氏和萧大石哪日回村,林秋然都不敢一个人看家。
牙纪道:“这家别看要的多,跟刚才的那处只隔了三条街,却不仅是位置好,你们进来看,井、厨房灶台屋里、墙角啥的都干净,原来主人家爱惜呀。前头是坊市,买什么都方便,后头还有好些铺子,若是有钱租一间做个小生意啥的,多好。”
牙纪笑着道:“贵自然有贵的好处,贵的道理。你想刚才那个二十五两,是便宜不假,可你们也看见了,乱,啥人都有。不管是白日晚上,都不消停。这边住着的都是当地百姓,和善。”
林秋然在心里点点头,他们过去的时候,还有一个醉醺醺的男子去了隔壁,除此之外还有一股子味道,臭烘烘的。
不过在牙纪面前不能表现得满意,林秋然皱着眉道:“好也不能一下子多十五两,再精心也是旧东西。这处能不能给说说,便宜些。”
牙纪说道:“倒是可以替你们问问,不过我这也不保准。”
林秋然点点头,四十两还是太多了,除了这钱,还得给牙纪一部分钱,现在家里什么都算上,也就三十二两银子。
如果是能讲到三十五两,他们再凑一凑,估计能行。
林秋然道:“我住在萧家村,我爹娘常来城里卖菜,就在城南街头,你若有消息就告诉他们。“
牙纪看孙氏和萧大石一脸老实相,估计家里是林秋然做主,就是不知道是女儿还是儿媳,“成。”
等牙纪走了,林秋然道:“娘,若是价钱能便宜三四两,中间钱也便宜一些,你再跟我说。要是只便宜个一两,那边没诚意,咱们也不当冤大头。”
做买卖就是这样,卖家觉得好,那也得有人买才行。有价无市有市无价,买卖都成不了。
孙氏也不懂这些,反正林秋然交代她干啥她就干啥。
回去的路上,萧大石还问:“秋然,要不等再攒攒,也好买个大一点的。”
林秋然道:“咱们家就三个人,三间房足够住。倒不如先买下来方便攒钱,孩子大了钱也有了。”
萧大石一听觉得也有理。
说实话,如果是有挖金子捡灵芝,林秋然也想不出来县城买房子。别看在王家一下子赚了九钱银子,可买调料啥的也花了不少。
就盼着今儿来寿宴的宾客,家中有不差钱的,正好赶上办事,她也能再接一单,多攒些钱。
林秋然跟着孙氏萧大石去往牛车那赶,今天忙了一天,就不走回去了。萧大石本来想说自己走回去,但是孙氏拉住他的手没让他说话。说也白说,秋然肯定不会让萧大石自己走的。说了还惹秋然生气,多费那口舌干啥。
再说萧大石也累,他干的都是重活,搬东西打水,可不轻巧。
三人在这等牛车,等了满四个人了,又等一会儿也不见来人,车夫不打算等了,他不想牛太辛苦,“老伙计,走吧。”
走出去些,孙氏揉揉耳朵,“秋然,我好像听见有人喊你呢。”
林秋然下意识往后看,城门口于娘子朝着这边招手,她身边的丫鬟高喊:“林娘子!等一会儿!”
第十五章 驿站做菜
孙氏拉拉林秋然的手,“秋然你看,那是不是于娘子!”
林秋然点点头,她跟赶车的道:“大伯,能不能给我们停一会儿。”
今儿坐车回来的就四个,林秋然跟同车的娘子道了两声对不住,等牛车停下,林秋然慢慢下车,于娘子也带着丫鬟追了上来。
于氏拍拍心口,松了口气道:“还好是赶上了。”
王家老大虽是主簿,可是家里却没马车,马车一辆一百多两银子,哪里买得起。于娘子可是带着丫鬟,走过来的。
今儿宴席结束,李氏和王主簿直夸菜不错,王主簿还说过两日知州来县城巡查,县令正愁不知怎么招待,大酒楼知州恐怕不乐意去,倒不如在驿站里好好招待一番。
今儿的菜就很好,味道鲜美,菜的样式也多。
王主簿发话,赵娘子都不敢说什么厨子不行,事关她夫君前程,赵娘子比谁都仔细,赶紧让于氏找林秋然去。
赵氏这会儿知道急了,“人是弟妹找来的,家住哪里可知道,快些寻,没准儿没走多远能赶上。”
于氏还气呢,她道:“大嫂不是觉得什么厨子都行,没东西也能空手变出来。”
赵娘子认了错,“弟妹,昨儿是我没吩咐好,是我不对。事关老爷的前程,也和余安县有关……弟妹骂千万别往心里去林娘子那边多给些工钱,都行的。”
赵氏本已经找好一个厨子,也是照着林秋然给的菜单做的,若是林秋然做不来就顶上,谁知林秋然的确有本事。
于氏哼了一声,大伯好了,家里才能好。不过她只知道林秋然是萧家村的,又有身孕,离得远回去也不方便。
她打听了打听,才知道申时有回萧家村的牛车,林秋然有孕在身,估计要坐这个。
紧赶慢赶到了南城门口,于氏看着牛车已经往前赶了,车上坐了四个人,其中穿着蓝色布衣的,正是林秋然。
于娘子赶紧让丫鬟喊,这才把人留下。
于氏歇了口气,林秋然看她样子,不像是饭菜出问题,她道:“不知于娘子追过来,所为何事?”
于氏看了车夫和车上娘子一眼,低声道:“林娘子,能否借一步说话。”
林秋然跟着于氏去了旁边,于氏压着声音道:“下月初一知州赵大人来余安县巡查,听说赵大人是个清正的父母官,县令正发愁怎么招待,今儿我大伯尝了你做的菜不错,问问你可愿意去。”
若林秋然点头,连试菜都不用。
于氏道:“你若愿意,工钱一日给你四钱,做些好吃的家常菜就行,不用过分奢靡,但是味道得好。”
工钱是于氏算着来的,已经不少了。做席面给九钱是因为桌多,十六桌一桌十几道菜,一下耽误一日半,而去驿站做饭,就一桌,活计也轻巧。
不过要是去了也是实打实待一日,做不了别的,若只给一钱二钱银子,想来林秋然不愿意来。
于氏还算了一笔账,若是去县城最好的酒楼,张罗一桌上好的菜肴得一两银子,还只是一顿饭,但请林秋然做,虽工钱占大头,可自己备菜,加一块儿却是用不了那么多的。
林秋然这回没讲价钱,给知州做菜,说不准连着做好几日,她道:“成,只是家常菜吗?”
于氏点点头,这是王主簿的意思,赵大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既然决定不去大酒楼了,那就简单到底,若在驿站还弄些山珍海味鸡鸭鱼肉,人肯定看得出来,那和去酒楼也没什么区别。
于氏后知后觉地想,区别还是有的,酒楼的饭菜还不如林秋然做的好吃呢,还贵。
林秋然道:“既然是家常菜,当日我过去再想做什么菜也来得及。于娘子,我是直接去驿站还是?”
于氏点点头,“去驿站,自有人接待你,工钱就当日结吧。”
林秋然点点头,县城驿站,也不怕扣她工钱。若是这个事儿办得好,说不准多留两天,多攒些银子。这才从王家离开便又有了活儿,可真好。
林秋然回到车上,牛车慢慢悠悠往萧家村赶,孙氏和萧大石没问什么事儿,一旁的婶子虽心里好奇,但也没多问。别人家的事儿,瞎打听啥。
不过她心里一直琢磨,刚和林秋然说话的娘子衣着体面,看着家境不错,难不成萧家在县城还有亲戚?
回到萧家村,林秋然把车钱给付了。
等到了家,孙氏赶紧把门关上,问林秋然于娘子追过来到底啥事,别是饭菜出了问题。
林秋然道:“下月月初知州来余安巡查,知州清廉,县令大人便想让我给做些家常菜,一日给四钱银子。”
孙氏震惊地张大嘴,“知州!”
他们这些小百姓见主簿都觉得是个大官,知州可比县令官还大呢。
林秋然点了点头,“得初一早上过去。”
孙氏问:“那可还用提前定菜去?”
操持于家庄和王家席面都得提前定菜,那是因为人多菜多。
林秋然摇摇头,“不用,说是做些家常菜就行,当日我问问忌口就行了。”
家常菜她看着来的就行,不过别看于娘子说做几道家常菜就行,可真若炒个菜炖个肉端上去就行,那也不会来找她了。
他们要的是看起来是家常菜,可吃起来却要好吃,还得是非同一般的好吃。外表普通,细尝别有洞天。
孙氏是没想那么多,她就是单纯觉得林秋然做菜好吃,准备的那些东西还怪有用的。
家常菜谁不会做,想做的好吃,还是得下功夫,别看当初花了两钱银子买那些香料,这不就看出回报来了。
孙氏笑了笑,“那些香料啥的还有吗,要不明天我再去买点儿?”
林秋然道:“也行,就按我那日买那么多就行。”
其实还剩一些,足够用,但多备着一点总归是好的,有备无患嘛。她觉得光有香料还不够,林秋然这回准备吊高汤。
还有三日才初一,林秋然也不急。这两天她累得不轻,先回屋歇着去了。
萧大石这头没啥事儿,就去河边捞鱼了,这回捞了两篓子鲫鱼,孙氏瞧着家里蒜不够,拿了四个鸡蛋两根粉肠还有钱去于婶儿家换蒜了。
孙氏很感激于婶儿,要不是于婶儿帮忙的,就没有去于家庄的活儿,更不会去王家,给知州做饭更是想都不用想。
孙氏到了于婶儿家说明来意,于婶儿立刻去挖蒜,说什么也不要东西,钱更不用说了。
孙氏好说歹说才把钱和东西都留下,“你就收下就行了,鸡蛋不值钱,肠是秋然做的。现在秋然做菜往城里卖,用蒜多,你这样,我下次哪儿好意思过来。”
于婶儿叹着气道:“又不是多金贵的东西,家里又吃不完,咱们两家,你还用给钱。”
孙氏笑了笑,“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亲近更该给。”
于婶儿打听了打听买菜生意如何,孙氏道:“生意还成,不过得看老天,爷他爹要能捞到鱼就能赚钱,捞不到那也没办法。”
全靠老天赏饭,这几日是还不错。没鱼也有别的活儿,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去县城家做菜的事儿,孙氏没说,她跟于婶儿关系好是好,可是也怕于婶儿不小心说漏嘴了,招人记恨。
于婶儿:“慢慢来就是,秋然身子咋样,可别累着。”
孙氏不知为何于婶儿突然问起这个,“还成,也没害喜。”
于婶儿小声道:“你们后院住着的那个李翠花嘴可真是太碎了,说前阵子看见你们去医馆,说秋然这胎保不住……”
孙氏这回是真想快点搬走,这人嘴里都没好话,保不准哪天就使坏。
心可真是坏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