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很喜欢林秋然,能干大方,不管她是不是穿越而来,蒋思捷都敬佩她。
如果她不是穿越来的,刚成亲和萧寻没什么夫妻情分,得知夫君死了,却还愿意留下孩子照顾孙氏和萧大石两个老人,自己做生意赚钱养家,一般人很难做到。
如果林秋然是穿越来的,面对这种情况,要给一个陌生人生孩子,怀胎数月受尽生产之苦,假如是蒋思捷,她自己是做不到的。
相比之下,她就算不走原书的剧情也很幸福了,爹娘宠爱,在难情严重时送她南下避难,为她打算,给她选了一个品性样貌家世都不错的夫婿,日后吃喝不愁。
得益于二老的眼光不错,成亲后夫妻关系还算和睦,婆家也善待她,往后的日子自己慢慢过呗,她不可能总在蒋尚书和她娘的羽翼之下。
蒋思捷笑了笑,她刚点了几道菜,这会儿得慢慢等上菜。
等菜上好,蒋思捷尝了尝。
吃过她眼前一亮,这家酒楼味道好,跟她从前在余安吃的一样。蒋思捷是好吃之人,本来还想着京城已经没什么好吃的,几家不错的铺子也都吃腻了,府上人做菜她也不太满意,日子难熬得很。
这回金鼎楼在京城开了分店,菜单上这么多菜,好一阵子都有东西可吃了。
等她出门赴宴,还能告诉相熟之人,这家酒楼的菜好吃。以后也能带夫君过来,尝尝这家的手艺。
这也不全是给铺子招揽生意,她自己也喜欢的。
蒋思捷吃完饭没急着走,在铺子歇了一会儿,这会儿铺子人少,也没人来催她离开。
她是想着和林秋然说几句话的,可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妥,也没什么必要。二人就见过几次,交情不深,都有自己日子过,不打扰比较好。
但蒋思捷心里还是有点好奇,所以等铺子快打烊的时候,她就去马车中等着了。
蒋思捷心里期盼能遇见,若遇不到,以后有机会再说。京城大是大,可有时候也小,总能遇见的。
夜色深沉,空中偶尔吹过几阵冷风,蒋思捷手里捧着鎏金手炉,把车帘掀开了一小道缝。
巷子里很静,不知何时驶过来一辆马车,停在了酒楼后门门口。
车上下来一大一小两人,关系亲近,应该是父子俩,脸型鼻子很像。
小孩在院子门口玩了一会儿,男人就在旁边看着。蒋思捷估摸着就是萧寻,的确还原了纸片人,宽肩瘦腰,尖下巴,眼睛狭长,挺立的鼻子,脸也白,长得怪好看的。
有点建模脸,和书里描绘的一样,这还是蒋思捷第一次看萧寻。她脑子里把林秋然和萧寻放一块儿,嗯,两人也相配。
看了一会儿,门口走出来一人,正是林秋然。
她穿得简单,大约是忙生意,穿了窄袖衣裳。她头发挽起,首饰简单典雅。
男人冲林秋然笑了一下,林秋然和他说了句话,不过蒋思捷离得远,没听清说了什么。
很快林秋然上了马车,男人忙捞起孩子,抱着朝着马车追去。这一家三口很是和睦,很好很好,大冬天看得蒋思捷身体暖暖的。
等马车驶走,蒋思捷也让车夫回府了。
*
车上,萧寻问:“今日生意不错?”
林秋然道:“嗯,有起色了,估计今儿打烊也晚。”
林秋然没等打烊才离开,不过这几日回府也是晚的。她忙也不觉得累,脸上高兴,萧寻自然能看出来,想想为何高兴,就能猜出今日金鼎楼生意好来。
林秋然道:“京城人比余安多多了,估计再过一阵子,该客如云来了。”
这是来京城的好处,地方大,若酒楼生意好,在京城别的地方可以开几个分店。
不像余安,一个就差不多了,再多没那么多的客人。林秋然是这样打算的,家里有钱,她反正要打理家产,投生意能做,开铺子也可以做。
汤圆不懂这些,反正林秋然高兴,他就高兴啦。
半响,他想到一件事儿,“娘,你忙完回来我和爹来接你,那等我上学读书了,也是忙完回来,你和爹会去接我吗?”
汤圆马上要去书院了,他虽兴奋,可长这么大毕竟头一次离开林秋然,早出晚归,没说害怕,但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林秋然笑了笑,“前十日去接吧,往后也该适应了,就让小厮去接。”
汤圆点了点头,“行!”
萧寻不能保证日日有空,可若有空他肯定也会去的。
汤圆又往林秋然怀里钻,他还不算大,这样撒娇也很可爱的。
时间过得也快,在汤圆掰着手算上学日子时,先到来的是他的生辰。
这个朝代小辈是母在不过生的,人只有过了五十岁才过寿。不过对林秋然来说,汤圆来到这个世界对她的意义非凡,让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不算过生,就做些好吃的汤圆喜欢的菜,煮碗长寿面,送上个小礼物,一家子都在,就很好了。也不是去酒楼张罗一桌,闹闹腾腾。
今年徐远珩也在,去年因为家里生意走不开,去金鼎楼方便,可如今再去iu不太方便了。
林秋然打算就在家里过,她没有邀请安阳侯府的人,孩子还小,家里简单热闹一番就差不多了。
离生辰还有几日的时候汤圆每日都很高兴,他还选了个漂亮的匣子把送给徐远珩的礼物包好。
萧寻在一旁看着,难免有些吃味,汤圆还小大人似的安慰他,“爹,你不要胡思乱想。我送徐叔叔是因为徐叔叔要出远门,带着这个就能想起我。爹你现在时常陪在我身边,要出远门的时候我也会送的。”
萧寻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那好,一言为定,千万别忘了。”
汤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萧寻还以为得拉勾上吊的,可汤圆早就过了拉勾上吊的年岁了。
萧寻觉得林秋然把孩子养得很好,孙氏也这么觉得。这几日比之前天气暖和些,孙氏偶尔出门,跟差不多年岁的老夫人说话,时常能听到抱怨。家中孙儿淘气不堪,也不好好读书,不管这其中有没有夸张,反正汤圆还没有让人忧心的时候。
林秋然不在家的时候,汤圆也理解,不会哭着喊着找,不会打搅。
林秋然这些日子常在金鼎楼,晚上很晚才回来,晚饭都是孙氏等着萧寻回来跟汤圆一块儿吃。
萧寻对孩子也很有耐心,不过孩子长大了,管得就少了,不用他花太多心思。
就像如今,萧寻成婚了,孙氏也显少和他说什么。都这么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有什么事夫妻间能商量着来。
但今儿孙氏忍不住开口了,汤圆被小厮带着出去玩了,林秋然也不在,正好说话。
孙氏说道:“汤圆马上就要去读书了,他在的时候家里有个开心果,他若不在我还真不习惯。”
萧寻尚未反应过来,孙氏就接着道:“不然等秋然那边不咋忙了,你俩也商量着再要一个,给汤圆添个弟弟妹妹。你看汤圆多可爱,再来一个肯定活泼可爱,日后也有个弟弟妹妹,不然等你们岁数大了,汤圆一个也孤单。你说就算生下来,府里下人这么多,也不用秋然操心。”
萧寻咳了一声,他觉得林秋然现在没这个心思。
萧寻是喜欢孩子的,看得出林秋然也喜欢,不过汤圆终于长大了,轻巧了,难道又要多一个?
这事自然是依着林秋然,萧寻觉得够呛,本来怀汤圆的时候他就不在,也没帮上多少忙,如今汤圆长大了,他不能说为了热闹,就再要个孩子。
萧寻想,今日孙氏和他说,若只说二人没考虑清楚,或许孙氏过些日子就和林秋然说了。
想了想,他道:“我在战场受过伤,身子一直不太好,没说是怕您担心。”
孙氏脸色微变,低下头去,“……哦,嗯嗯,那要不让汤圆认徐公子做干爹?”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汤圆生辰
这就是孙氏要和萧寻说的另外一件事, 以后不能要别的孩子了,就汤圆这一个,更得认亲饿了。
徐远珩对他们好是实打实的, 萧寻不在, 对秋然好对她都好, 每回带礼物也有她的份, 不能白白受这好呀。
这都几年了,而且当初难民进城, 还是徐远珩带着他们避难去,不然那时孩子小, 受到惊讶咋整。
徐远珩有大恩于萧家, 让汤圆认个干爹不过分。孙氏怕萧寻小气,不答应这事。
萧寻的确没往这方面想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孙氏见他愣神, 说道:“哎, 不能看你现在成伯爵了,做了官地位比远珩高,就觉得以后用不着他了。大恩咱们不能忘了,不能做那种发达了就瞧不起人的人。”
孙氏不识字, 说不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词, 但道理她是懂的。从小她就教萧寻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能做。
萧寻无奈一笑,“娘, 我没那么想,我只是在想何时认亲比较合适。”
既然决定认亲,那就不能马虎,不能敬个茶喊声干爹就算认了, 那样太过儿戏。要跪下磕头,要告诉萧家亲朋,还得邀请人主持宴会。
总之不是说认就认的小事。
孙氏乐了,她道:“这倒是,得选个好日子,你跟秋然商量商量。汤圆生辰远珩他不是要过来吗,正好问问他的意思,若是不乐意咱们也不勉强。”
不管认不认,以后两家就当亲戚处着,日后关系会越来越亲近。而且孙氏也有自己的私心,以前担心徐远珩和林秋然说什么做什么,背着萧寻做坏事,如今萧寻回来了,她希望家里日子安稳。
若认了干爹,那就只能是干爹,哪怕走得近些外人也不会说三道四,还能给徐远珩提个醒,汤圆有爹娘,林秋然有孩子有夫君,就算你喜欢,也得注意分寸。
萧寻点了点头,“我知道。”
孙氏笑了笑,“其实我也就是希望多个人疼汤圆。”
萧寻也笑了,说道:“我明白的。”
萧寻其实没别的意见,而且他都不敢保证以后西北不会打仗,也不敢保证自己次次都能活着回来。
应大哥不在了,那场面回想起来依旧触目惊心。年后林秋然又去了一次,留了些钱,不过才过去一个多月,应家人还没走出来。
有徐远珩在,其实他会更放心。孙氏说这个他只是突然听到有些意外,以前没往这方面想过,并没有不满。
当爹的,谁不盼着自己孩子好。
晚上林秋然回来,一家吃过饭,汤圆玩了一会儿就早早睡下,看孩子睡熟了,萧寻就和她说了此事。
林秋然听完诧异道:“认干爹?”
萧寻点了点头,“嗯,徐公子对家中很是照顾,对汤圆也好。我和娘的意思,要不要让汤圆认他做干爹,当然不是冲着徐家家财去,就是日后有个名头方便孝顺,不辜负他这么多年对汤圆一直这样好。”
萧寻觉得徐远珩对汤圆好是不求回报的,可回报是他家应该做的,汤圆还小,都知道回礼送东西,他们做爹娘的不能不懂事。
林秋然看了萧寻几眼,见他神色坦荡,脸上也没有不奈之色,放下了心。
她说道:“两边认亲,不能只我们愿意,得问问徐公子的意思。如果他嫌麻烦,我们也不能勉强。”
萧寻点了点头,孙氏也是这么说的,他道:“我明白。”
林秋然又看了他两眼,萧寻不由问:“怎么了,今天一直看我。”
屋内烛火昏黄,萧寻的神色很柔和。他好像一直这样,没什么脾气,性子很好。
林秋然低头笑笑,然后看向萧寻,“我听汤圆说他给徐公子准备了礼物,为了以后徐公子出远门就能想到他,你是不是吃味了?”
萧寻诧异地看向林秋然,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林秋然挑了挑眉毛,这自然是汤圆说的了,说来萧寻回来才一个多月,血脉相连是容易变得亲切,可汤圆最信任的人还是林秋然。
东西已经做好了,是只玉石小狗,汤圆让林秋然看看够不够排面,他这是头一回送东西,怕徐远珩不喜欢。
林秋然记得汤圆是没这个东西,自然而然就问到东西是怎么做的,这才得知是萧寻帮着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