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出去看了看,板车上什么都有,笼子里是鸡,还有新鲜的菜。孙氏想着到了县城,院子的地也没种,先把家里的带过去,能省钱。
其余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凳子、筐子、箱子……林秋然看了看,于婶儿一家也过来了,于婶儿还带了一捆柴火。
林秋然道:“李叔于婶儿,今儿辛苦你们过来。”
于婶儿家两儿一女,都还没成亲。最大的儿子十六岁,最小的十三,闺女八岁,模样和于婶儿很像。
李叔摸着脑袋,有些不自在,于婶儿笑了笑,“有啥辛苦的,他爹,你快去帮忙。”
李叔带着俩儿子帮着搬东西,于婶儿欣慰地看着林秋然,“你们这挺好的。”
她跟孙氏关系一向好,眼看着孙氏和萧大石从丧子之痛里走了出来,以后就要住进县城了。于婶儿欣慰之余,更感叹不容易。
也是林秋然能干,带着孙氏和萧大石卖菜做席面。可是林秋然也是刚没了夫君,为了孩子撑起一个家。所以萧家赚再多钱,于婶儿也不眼红,那是人家自己的本事。
林秋然笑着道:“还得多谢婶子帮我跟于家说,不然也没后头的机会。”
于婶儿大大咧咧道:“哎,那是靠你自己,你不说我都忘了这回事儿了。”
林秋然心里划过一股暖流,有的邻居,比亲戚还好。
林秋然回屋看看用不用帮忙,那边动作快,本来东西都是装好的,直接搬上车就行。搬完,她和孙氏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见没什么遗忘的东西,把院门锁上就启程了。
月明星稀,天上几朵淡淡的乌色的云,离十五很近,月亮胖胖的。
萧家村一片漆黑,村里人还都在睡梦中,根本不知萧家要搬家。只有他们披星戴月地赶路,从萧家村到县城有十里地,孙氏让林秋然走累了就坐会儿,林秋然也不托大,走不动了就坐会儿板车。
卯时过半,一行人进了城。
这会儿街上已经有人摆摊了,林秋然还没这个时辰来过县城,看着这边满是烟火气有些新奇。
小摊贩叫嚷着卖东西,行人或走或驻足。一会儿可以出来买些早饭,搬家得开火,但人多,又要收拾东西,还是出去买些比较好。
等到了萧家,林秋然拿钥匙开门,又把东西都搬了进来,就算是搬家了。她以前听人说搬家还会准备一些物件,比如梯子寓意登高,糖果寓意甜蜜,这些可以等以后富裕了,再搬更大的宅子弄。
现在简单搬进去,林秋然就很满意了。
于婶儿把柴火放在厨房,“添柴添财,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孙氏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秋然,快开火!”
搬新家得在这边开火,林秋然烙了两张鸡蛋饼,又让孙氏去买了豆浆油条来,一群人坐着吃了。
来得早,于婶儿一家吃完,说道:“秋然,让他爹帮着拼拼家具,我和桃花也去城里转转,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
林秋然:“婶子,中午早点回来吃饭。”
于氏点点头就出去了,天已大亮,林秋然让孙氏萧大石先收拾着,她出门买肉去了,中午做菜的肉还没买的。她在村里待了一个月,这回来到城里买东西,尽管比不上以后,林秋然还是觉得满足。
乔迁得有鱼,她买了一条五斤重的鲤鱼,还买了一大块五花肉一会儿好做宝塔蒸肉。
青菜带过来了,想了想,林秋然又买了只鸡,三个肉菜三个素菜,人多吃得肯定也多。
等她回去,屋里床已经拼好了,被褥孙氏都给她铺好了。
林秋然看了两眼没管,去厨房烧火做饭。
厨房有大灶,从家里还带了铁锅,在炉子上用就成。
林秋然看了眼水缸,里面水是满的,想来是于婶儿儿子打的,倒是勤快。
她先炖的肉,五花肉是要整块炖的。等炖好之后再切、淋酱汁上锅蒸。
宝塔肉形如其名,样子好看,但做出来却不容易,选一整块四方的五花肉,从最外层切片,到另一面不断,从外向里切,一片连着一片,最后由里向外拼起来,才有宝塔的形状,最考验刀功火候。
毕竟肉炖的太烂切不出来,太硬味道则差。
好在林秋然做这个次数多,熟能生巧,而且她炖了三块,一块不成还有两块备用呢。再不成,可以做酱蒸肉。
米饭也做了,掺着红薯米,为了好吃,她又加了些糯米。
上午,刘氏过来了,她也带了捆柴火,进来好好看了宅子一遍,就去给林秋然帮忙去了。
林秋然未见余氏,松了口气,她怕她娘答应了却食言。
刘氏心道,都嘱过了,再带来不是添堵嘛。她往灶膛添了把火,火旺旺的,以后日子才旺!
等五花肉炖好,林秋然把鸡也炖了,切小块放香料慢慢炖,里面又放了土豆、豇豆这种配菜。
人多,尤其于婶儿三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林秋然怕菜不够吃。
临近中午,于婶儿带着女儿回来,手里还拎着两包点心,“我看着不错,给你们也买了一包。”
他们本就是帮忙的,谁知还留饭,她是邻居,若留饭,只送柴火就不妥了。
林秋然觉得这样有来有往也好,日后她想让于婶儿帮忙,也可以说是因为今日帮忙的恩情。
人齐了,也开饭了,凉菜拍黄瓜往上一端,然后就是宝塔肉蒸肉、红烧鲤鱼、炖鸡块。
一道炒茄子,一道炒豇豆,菜便齐了。
几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儿,萧大石把酒也拿了出来,跟着李叔一人喝了两杯。
谁都没在饭桌上提萧寻,这种高兴时候,提萧寻做什么。
人死如灯灭,怀念也得有个头。于婶儿是觉得,提起一回就会让孙氏他们又想起自己儿子没了,让林秋然想到自己夫君不再,那哪儿是安慰,分明是往那伤口上撒盐。
所以,像李翠花那样的人才实在可恶,嘴上说着为你好,可句句戳人伤疤。那是图啥,看别人想起伤心事儿自己心里就好受了?明知萧家看重林秋然肚子里的孩子,却非说林秋然胎像不好,去县城看大夫,巴不得孩子没了。
如今,也算是扬眉吐气。
饭菜好吃,于婶儿几个孩子正是能吃的年纪,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大鱼大肉,鸡也有,不过于婶儿来之前敲打过,不能狼吞虎咽,也不能把菜全吃光了。
不过林秋然做得多,乔迁饭大家吃得尽兴。
吃过饭,于婶儿想帮忙刷碗,孙氏没让,林秋然还偷偷塞了十文钱给她,“婶子,今儿多谢你和李叔,钱你拿着坐牛车去。可不能不收,不然我还得送你们到村里才放心。”
于婶儿笑了笑,“成,以后有啥要帮忙的就直说。”
刘氏林秋然也给了钱,她也不想刘氏大老远走回去。
刘氏今儿是真放心了,拍拍林秋然的手,“用娘干啥就说一声,好好过日子。若是遇见合适的,看看能不能接受你有孩子,还是得找个依靠。”
林秋然点点头,她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却没想孤独终老。这个,她会考虑的。
人都走了,孙氏和萧大石收拾碗筷,林秋然有些累,便回屋歇着了。
于婶儿一家在县城逛逛,不常过来,到县城也算见见世面。差不多到时辰了,他们就往牛车那儿赶。
一家五个人,都不用等别人,直接就回村了。
坐在车上,于婶儿还是感叹萧家不容易,林秋然把老家钥匙给了她一把,让她帮着照看,虽然没啥东西,可菜园子里还有菜呢,太嫩的胡瓜豆角孙氏没摘,长大了直接吃就是,不然一直长得老了。
于氏不禁想,秋然这孩子是真不错。
回到家,她在萧家外头转了一圈儿,看李翠花在后头看,鬼鬼祟祟的。见她来了,还打听了一句,“他们家人呢?咋一天没见着了?”
于婶儿道:“今儿搬家,搬走了。”
李翠花一愣,搬家,莫不是萧家村都待不下去了了,“搬到哪儿去了?”
于婶儿笑了笑,“县城,以后就去县城住了。”
第二十二章 生意
李翠花愣了愣, “你说啥?搬县城去了!你可别胡说,萧家连个抗事儿的男人都没有,哪儿来的钱!”
李翠花声音拔高了许多, “还搬家, 别又是身子不好, 去县城看大夫去了。你这说瞎话的本事……”
于婶儿哧了一声, 道:“也就你天天盼着萧家过得差,以前没钱咋了, 秋然手艺好,县城的人都请她做席面, 再冲娘家借些钱, 咋就不能买宅子了。别看萧寻走了,可秋然却是个好福气的,萧家一家福气都好, 这不, 今儿早上搬走了。别看有人儿子多,那不也没搬去城里住。”
于婶儿也不想说太多,省着招李翠花记恨,这如今搬走了, 离得远远的, 李翠花就算想使坏也没办法,挺好。
也不知道她咋想的,就那么见不得萧家好。难不成是觉得, 萧寻走了,没看到萧家散了,反而立起来心里不如意?
这人咋那么坏呢。
于婶儿往后稍了两步,李翠花没瞧见, 她脑子都顿住了,咋可能呢,咋可能搬走了呢。
上回她问林秋然,林秋然还说是身子不好,去县城看大夫,敢情是骗她的!李翠花想了想这几日,萧大石和孙氏几乎天天出去,推个车带俩大桶,准是桶里有好东西。
他们一家去县城好几次了,有几回还坐牛车,要是没钱,怎么可能坐牛车呢,这是偷偷摸摸赚钱去了呀。
这一家子心眼子可真多呀,李翠花心里气得不行,如今孙氏和林秋然不在,她有气也没处撒去吗,看于婶儿还在为萧家说话,她咬咬牙道:“人有钱又如何,那也不是你的钱,用得着你在这儿吆五喝六?这可是好性子,比我家的畜生都好使,在这儿乱吠!可是畜生看门护院还有骨头吃,你这么为他们说的话,也没见赚钱的时候带着你呀!”
于婶儿真是被这话气笑了,她道:“你这话说的,谁家赚钱不可着自己先吃饱了。咋啦,赚钱给自己花还有错了,你有钱给你儿媳妇买点心,也没见你给村里人吃,你都做不到,还让别人做。成日见不得别人好,偏就不如你意!”
说完,于婶儿还忒了一口。
李翠花气得不轻,手指着于婶儿直哆嗦。于婶儿懒得跟她计较,扭头就走了。李翠花精神恍惚地回了家,她儿媳肚子大,过些日子就生了。肚子尖尖的,看着像是男胎。
儿媳问她咋了,李翠花摇摇头。
李翠花心道,没事没事,林秋然肚子里也不知道是个啥,准是丫头片子,萧寻没了,孙氏就盼着是个儿子,要是生个丫头可就笑话了,没法传宗接代,萧家不还是断了香火。
李翠花忽然想起来,萧大石一家搬走了,本家知道吗。有钱咋了,叫他们有钱,不给外人花,还能不给亲戚花。
县城。
孙氏把从村里带来的菜给邻居送了些,刚搬过来,也认识认识。再说她和萧大石肯定有回老家的时候,能托着邻居照顾林秋然。
有句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
一家娘子姓许,一家姓陈,头一回看性子还不错,总之先送些,若是日后不好相处就离远点儿,也不妨碍什么。
等她回来,林秋然也醒了。
孙氏端来瓜果,“我出去买的,你快吃。”
上午没空,孙氏下午才闲下来,以后就是要过日子的,吃的喝的都得备着。在县城比村里方便,想买啥都容易,就是不咋便宜。
村里几乎没啥花销,但来城里,总想啥都买点儿。一不注意,就把钱花出去了。
林秋然点了点头,“不急,一会儿再吃。娘,我也不太累,我们合计合计,明日摆摊的事儿吧。”
萧大石主要干力气活,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孙氏卖,所以林秋然和孙氏商量就行了。
早先林秋然就让孙氏跟常来买鱼的顾客说了,明日不仅摆摊,还会上新菜。
林秋然打算多积累客源,日后好开铺子的。终于搬来县城了,也方便,得好好想想怎么做这生意。
孙氏卖了这么多天的菜,也有些头绪,她道:“秋然,你说现在不用推车来回跑了,省了花在路上的时间,早起街上就有肉菜卖,让你爹早起买去,买回来做好,我跟你爹去卖,住在县城方便,啥时候回来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