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还以为是哪家掌柜的,“娘,你跟着说一声,一会儿忙完了我过去看看。”
孙氏点点头,出去上菜的时候瞥了眼泔水桶,心道可惜了。
蒋思捷没吃完的菜都进泔水桶了,若家里养狗,还可以喂狗,可萧家没狗,剩菜自家肯定不会吃。哪怕看着没动过,那也是剩的,若是以后来了帮工,看着剩得多想带回去也不成。
如果真的端走,客人还会担心会不会换个盘子再上,这种情况能避免还是要避免的。
做食肆,就是要让客人吃着放心。后厨做菜看不见,前头得干干净净。
林秋然觉得家里没男人,养条狗也成,不管是放在铺子还是家里都好,毕竟出来担心家里,回家担心铺子。若是养条大狼狗,也省着闹事儿。再有她有孩子,若通人性,也能护着孩子。
不过现在生意忙,养狗的事儿以后再说吧,食肆都忙不过来,哪儿有心思再去找狗。
一个中午很快忙完,林秋然吃过饭洗了把脸就去了旁边茶楼,做饭少不了油烟,这个时代又没抽烟机。
好歹是见客,总得收拾干净些,到了茶楼,是一个丫鬟带她上楼的。
昨日蒋思捷只在车上看了看,能看得出林秋然怀孕了肚子大,别的因为天黑并没有看清。
但今日林秋然从门外进来,她看得很真切。林秋然身上穿着布衣,头发用布巾包着。
她额头鬓角微湿,神色从容,再加上林秋然长得很漂亮,柳眉杏眼,未施粉黛,这样看有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肚子大,更添婉约清丽之感,整个人的气质显得分外柔和。
像母亲,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一点。
蒋思捷声音不由轻柔了许多,“你就是林娘子吧,我姓蒋,名思捷。”
林秋然听见姓蒋,但没往点心铺子想,因为五芳斋都是徐家出面,应该找不到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蒋小娘子应该知道,我是萧家食肆的厨娘。”
蒋思捷嗯了一声,“先坐吧。”
她看林秋然眼中并无诧异,大概率是没听过她的名字,假如真的看过原书,眼里怎么都会有些吃惊的,看样子,林秋然是把她当作来谈生意的了。
蒋思捷道:“林娘子可能误会了,我不是来谈生意的,只是听闻你家里的事,心里敬佩,所以想和你说几句话。”
第四十四章 家信
林秋然先是一愣, 然后点了点头,不谈生意也无妨,多收了钱, 就当收钱陪人说说话。
她还以为席面或是酒楼老板过来谈生意呢, 想想萧家食肆刚开业, 一个日赚一二两银子, 酒楼饭馆的老板想必还不放在心上。
再有她和徐远珩牵扯多,跟她做生意也会看徐远珩的面子。而且食肆太小, 东西再好吃也就她一个厨子,林秋然在余安虽小有名气, 但影响不了大酒楼的生意。
都是女子, 林秋然对蒋思捷的防心没那么重,尽管蒋思捷姓蒋又带着丫鬟,可神色不像不怀好意的。她出门孙氏萧大石都知道, 而且就在隔壁, 这间雅间的窗户也都开着,不跟着说会儿话,钱收着不安心。
蒋思捷看了一眼林秋然的肚子,问道:“可能喝茶, 有什么不能吃的吗?”
林秋然道:“少喝些无妨, 不过我刚吃过饭,茶点就不必了,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吧。”
蒋思捷笑了笑道:“我也刚从萧家食肆吃过, 这会儿也不饿,那我就随意点两样点心了。”
茶水和点心点了还没上来,蒋思捷看了眼窗外,又看向林秋然, 她开口道:“林娘子的手艺真好,我在别处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做菜好吃简单,但把简单的菜做好吃不容易。”
骤然被夸,林秋然有些不好意思,“每个人做菜味道都不一样,还有就是刀工火候都得控制,差那么一点味道就会差很多了。”
林秋然没说太多,因为蒋思捷看起来不像是会自己做菜的,说了也没用,而且事关秘方,影响铺子生意,她不敢说太多。
蒋思捷也没有深问:d“那林娘子是怎么想到的来县城开食肆的?”
林秋然对蒋思捷没什么防心,也愿意陪她聊会儿天,但不代表她问什么林秋然就要说什么。
她低下头,话里三分真七分假,“都是走投无路,我夫君前些日子走了,家里就剩公婆,他们俩年纪也大,我肚子里又有个孩子,只靠种地养活不了一家人,就来个县城找活干。别看现在是间食肆,但其实昨儿才开业。”
蒋思捷听完心里难受,有点喘不上来气。在书中见到的只是一行行文字,几行笔墨就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哪怕她穿到书中,可身边的人、丫鬟依旧依着规矩办事,还是给她一种这儿的人都是纸片人的感觉。
但是来余安之后不一样,孙氏会提醒她点的菜有些多,怕她一个人吃不完。而林秋然是真真实实地活着,真实地经历这些苦难。
看书的时候心疼男主,觉得他太苦了,可现在又觉得他假死,他的家人却真当他死了,这个时代不仅是死了夫君儿子,还少了壮劳力。
貌美的年轻寡妇,上了年纪的公婆,肚子还有个孩子,老弱孕三种,又是这样的时代……
蒋思捷咬着下唇道:“我说话有些直,你千万别介意,他人都走了,何苦还要生下孩子呢?你如今这样辛苦……”
林秋然摸摸肚子,“也是一个念想……当初也想过回娘家,可我嫂子想让我嫁给一个鳏夫,那边还有俩孩子。我公婆就我夫君一个孩子,既然嫁过来,我夫君还走了,我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林秋然说完笑了一下,“好在是有生意做,不然一家几口真要喝西北风去了。”
这话也是三分真七分假,她对萧寻没感情,对孙氏和萧大石也是在那之后慢慢相处才有感情的。当初为了一个立足之地,不想被迫改嫁,再有就是有了孩子之后家里不缺吃少穿,这才让林秋然下决心把孩子生下来。
说为了萧寻,是让日子好过一点,传出去也有美名,外人想欺负她家得掂量着点。
蒋思捷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她心里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她想告诉林秋然萧寻还没死。
可话到嘴边,她又咽了下去,若是说了,她该怎么和林秋然解释她一个不是余安的人知道萧寻这人,还知道他没死呢。本来今日找上门就很唐突了,若说了显得她别有用心。
而且,蒋思捷不得不多想一些,若真的因为她穿书扇动蝴蝶翅膀,让孙氏萧大石活了下来,林秋然也没打掉孩子改嫁离开,那萧寻现在有没有活着……蒋思捷也不敢打包票了。
不也有那种文,说男主用自己的命,换取重生的机会,让身边人都回来。她都能穿越,这也不是不可能。
萧家的日子终于好了,不再摆摊,家里有了铺子,生活慢慢回到正规,这时说萧寻还在自然是喜事。
且不说信不信,倘若林秋然信了,多一份希望也就多一份失望,林秋然就会一直抱着孩子父亲会回来,她夫君会回来的期望,若到时候萧寻没回来,那林秋然又该怎么办?
蒋思捷深吸一口气,那样她反倒做了坏事。
蒋思捷看了看林秋然的肚子,如果是因为消息是假的,孩子出了事儿,她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原谅自己。
既然如今孙氏和萧大石还活着,林秋然也好好的,不如就这样吧。书中萧寻还往家中传信来着,要是真活着萧家早晚会知道这消息,也不急在这一时。
倘若林秋然真是穿越的,时间也会证明一切,她等着就是了。
蒋思捷说道:“林娘子重情重义,我甚是钦佩,我相信好人有好报!以后若有要帮忙的,可直说,千万不要客气。我虽不是本地人,可也会在胥州住些日子。”
林秋然没怎么往心里去,就点了点头。蒋思捷是有些口音,不似本地人。看起来尚未成婚,但不清楚她和蒋家有没有关系。
林秋然如今就是市井小民,在哪儿都得过日子,如今做这些也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宅子铺子,都是她的名字,孙氏和萧大石从未争过什么,二人对她很好,省吃俭用,只想把钱留给她和孩子。
哪怕她日后再嫁人,林秋然也想给孙氏和萧大石留些东西,好好给他们养老送终。
要说苦,怀孕干活是辛苦,可往后怀孕上班的大有人在。
蒋思捷没说别的事了,看样子只是好奇,林秋然估摸着蒋思捷应该是哪家小姐出门游玩,女孩子尚未嫁人,看的话本又多,对身世可怜的妇人总能抱着两分恻隐之心。这个林秋然也管不着,在这边说了会儿话就回去了,晚上铺子还得做生意,她得回去睡觉了。
蒋思捷还想给钱来着,林秋然没收,无功不受禄,再说萧家现在不算缺钱。
一处宅子一处铺面,每日都有进项,在县城三口之家这样,日子算不上富裕,但已经很舒服了。
孙氏一直盯着茶楼,瞧见林秋然平安回来松了口气,“找你干啥,可是生意上的事儿?”
林秋然摇摇头,“没有,就说了几句话。”
她没有和孙氏说二人在茶楼都说了什么,不然孙氏听了又该难过了。家里日子终于好了,孙氏和萧大石不似刚知道萧寻走时总是哭郁郁寡欢,林秋然何必提不高兴的事儿,她还是很满意现在生活的。
而蒋思捷好好算了算书里和现在的日子,本来这个时候孙氏和萧大石已经死了,萧寻的确往回传消息,可是命运无常,二人没来得及听就过世了,消息再早一点,两人都能留下条命。
假如萧寻没死,消息不日就会传回余安,到时一家人肯定欢欢喜喜的。
若是因为改变剧情,把萧寻搞死了,那人死不能复生,她到时候再过来看看萧家,能帮就帮。
这些林秋然不吃,她有点犯困,孙氏道:“你先回屋睡觉去吧。”
孙氏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林秋然,月份大了还要干活,孙氏觉得辛苦。可又没别的办法,对萧家来说,现在是来钱最快的法子。
林秋然的确想过她不做活,像给于婶儿家出主意似的,让孙氏萧大石卖一些小吃。
让孙氏做萧大石卖,她就安心养胎。反正也有香料方子和五芳斋的分成,家里肯定不缺钱。可那样一来,两人辛苦不说,林秋然也没法心安理得地花他们两个赚的钱。
再有就是小吃多,但不好选,比如说奶茶烧烤鸭货在现代的小吃街很火爆,但来这儿之后不一定好卖。
太新奇了不行,做出来反而不容易接受,而且缺东西,耕牛不能宰杀,牛肉贵还不好买,牛乳更是了。
像鸭货就更难弄了,一只鸭子价钱不便宜,就两个翅膀一根脖子,林秋然上哪儿弄那么多鸭子去。就算弄来别的肉怎么办,都是钱买的就不要了?而甜辣口味和猪肝猪耳朵并不搭,不如老老实实做卤味。
和街上卖的味道大差不差,好吃一点就够了,烧的菜符合大众口味,生意还不错。
那些小吃,林秋然没想出几个能在街上卖的。
而别的菜比如说小酥肉,林秋然也想过放上来,但是费油,不配火锅放在食肆也不太搭,不如来些好做好吃的炒菜。
再有就是太新奇的东西拿出来,孙氏和萧大石也会怀疑,如今暂且能说娘家学的,她也才嫁过来,说在娘家学的孙氏不会去特意验证。
做菜可以好吃,但太稀奇的就不行了,有钱赚林秋然就不弄乱七八糟的了。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这也是为何蒋思捷没发现太多现代东西的原因。
至于以后,林秋然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她心里把孙氏跟萧大石当亲爹娘,那自然也得为他们考虑打算。
以后这个铺子肯定要培养出一个靠谱的厨子,能干的帮工,得力的掌柜,那就不需要家里人干活了,可以让孙氏和萧大石收钱。
到时候孙氏和萧大石就能安心养老,林秋然就带着孩子时常回来看看。
林秋然不排斥嫁人,但得遇见合适的。但不管嫁不嫁人,她都想给孙氏萧大石一间赚钱的铺子,然后分开过日子。
如今在一块儿过,可林秋然觉得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倒也不是孙氏和萧大石对她不好,只是老人和年轻人生活习惯不同,住不到一块儿去。
其实孙氏和萧大石已经很尽力地迁就她了,可各种小事上,三人生活习惯还是不一样,就拿一些小事来说,以前日子差,吃不完的也吃,如今还是这样。这事儿林秋然就说了很多遍,还是没用。
其他事上,二人也会忍不住唠叨。
二人是好意,可时候多了也会烦。俩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只要把身子养好,还能活几十年呢,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只为她和孩子打算。
但林秋然现在还不打算分开过,毕竟家里就一处宅子,只能住在一起。
下午林秋然睡了一觉,等醒来的时候赵广才找了过来。
赵广才看着食肆,暗自惊叹,他还带了个人过来,是给林秋然找的跑堂,今年十七岁,叫陆凡。人高瘦高瘦的,衣着干净,长得还不错。
相比于掌柜的,跑堂更好找,只要机灵、手脚干净、看着干净能见人就成。
跑堂干的活比刷碗工干得多,午时前就得过来,早晚都要忙,定的工钱是一日十二文,但还是比婉娘的少一点,还是包早晚两顿饭,别的不包。
工钱按月算,能请假,但一月假不能超过四日。跟别处比,萧家食肆的待遇算是不错的。
赵广才和林秋然道:“我先找了一个,若是你这忙不过来再跟我说。”
林秋然点点头,经赵广才这儿找的都签了文书,多一层保障。倒也不用林秋然费心,赵广才就能把这些事给办妥,拿钱自然好办事。
等赵广才走了,林秋然交代陆凡该做什么,上菜端菜,忙的时候得收桌子,要看客人需要什么,酒水米饭,不能等着客人说。
萧家食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尽量照顾客人的感受。
林秋然道:“不可和客人起冲突,尽量笑着,也得盯着谁没结账,说话要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