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将月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1 KB   上传时间:2025-09-30 21:33:05

  要是十二三个想去挤一挤,那点的菜也多,非要食肆的菜,也不是不成。

  好商好量,这边也好说话。

  晚上,史掌柜和陆凡在点菜的时候就和客人说,“二楼已经装潢好了,有四个包间,若是想定席面,可以去食肆二楼。菜单也有,不合适的还可以换。”

  有的客人就是晚上过来解馋吃口饭,跟友人喝点小酒,对这不感兴趣。

  有啥好去的,雅间还不如一楼有烟火气呢。

  但有的客人还真来了兴致,问道:“都有啥菜呀?”

  史掌柜说了几个,“有松鼠鳜鱼,宝塔肉,剁椒鱼头、回锅肉、鲍鱼红烧肉、红烧狮子头……”

  客人愣了愣,眼里放光,他道:“食肆好像没这些菜吧。”

  客人看看左右友人,今儿他们来了四个人,点了五道菜,尽管食肆菜量大,可想多尝几样菜,几人一合计就点了。

  那几个,听着就很好吃。

  史掌柜笑着道:“是没有,这是我们食肆厨娘为二楼准备的新菜。一楼主营家常菜,量大好吃管饱。二楼接宴席,若是谁家孩子满月、有人不远千里过来,都能为之接风洗尘,一楼的菜虽也好吃,可总得让外乡人见见咱们余安的菜色。”

  史掌柜笑呵呵的,“我们厨娘的手艺尽可放心。”

  “哎,有理有理。可余安本地的都没吃过,便宜外乡人干啥,这是得提前订?”

  史掌柜察言观色,看几人有定的意思,说道:“自然,上面都是大桌,能坐十一二个人,这装潢费事儿,所以二楼订桌不仅看先后,还得依着人多人少。要是只点个五六道菜,来别的单子,就得往后挪。食肆嘛,开门赚钱的,这也没办法。”

  毕竟以后人多,还得请个跑堂。

  几人闻言有一些犹豫,其中看菜单的那个还拉着人私语起来。

  门外又有客人进来,史掌柜道:“几位慢慢看。”

  说完,史掌柜就去招待别的客人了。

  等史掌柜再来这边上菜,几人把他叫住,“明儿晚上吧,我们十个人,在二楼吃一顿,菜单就按照这张的来,能把白切鸡换成这个小鸡炖蘑菇不。”

  白切鸡,一听没啥味道,换成炖菜好。

  这个菜单上总共十二道菜,香辣口味,有卤肉拼盘、凉拌木耳、蒜泥白肉,热菜有剁椒鱼头、回锅肉等,白切鸡是林秋然想着清淡解腻解辣写上的。

  这一桌十六道菜,给了个吉利的价钱,一千二百八十八文,吉利是吉利,不过平均下来一道菜有八十文了。

  当然也有更贵的,比如说鲍鱼红烧肉那桌,一千六百八十八文。

  史掌柜道:“好嘞,二楼才开始营业,头三天便宜一百文,客官这得付个定金。”

  几个客人也痛快,总在食肆吃,也不怕食肆团了钱跑路,当即付了一半钱。

  一个晚上就定出去两桌,另一桌说是要宴请,那人就选了最贵的鲍鱼红烧肉那个,里面河鲜海鲜多,还有一道林秋然很喜欢吃的,干贝鸡蛋羹。

  很鲜嫩,入口滑弹,比普通鸡蛋羹好吃多了。林秋然总吃孙氏做的,但很多时候都蒸好了,口味大打折扣。

  至于为何交定金,自然是怕客人不来了。

  鲍鱼干贝都是干货,要提前泡,很多菜都得提前买的,不来了这桌菜怎么办,菜钱谁出。

  给了定金就不一样了,林秋然可以用很多好东西,那次买牛肉吊的高汤一直冻着,眼下可以放些干虾海鲜。

  这次做菜,林秋然就打算用高汤。二楼才开始接生意,招牌得不打出去怎么行。

  晚上收了一两银子的定金,席面都在晚上,萧大石上午去买这些东西,还得快点买。鱼这次就不能买鲤鱼了,得用鳙鱼,这个鱼摊有,价钱不算贵。

  干鲍鱼、干贝等干货也要买,肉除了五花,还有猪腿肉……好在铺子人多,萧大石可以放心出门采购,中午之前必须得买好。

  为了方便林秋然准备,买回几样就得送回来,不能半天都在外面跑

  二楼跑堂的活儿可以先让萧大石孙氏顶上,人多林夏也能帮忙。如今这个时代,想要吃饱饭就得做活,就别说童工不童工的了。

  林秋然都嘱咐了林夏几句,“机灵点儿,二楼离得远我这儿也顾不到,送完菜就出来,开着门送。有事往下跑,盘子碗远没有人重要。”

  嘱咐最后那句是因为,有一次林夏帮忙上菜,脚下打滑,本来摔了盘子能稳住,结果为了稳稳端着盘子人倒了,腿上青了好大一块儿。

  食肆的客人还算懂礼,但也有喝多了酒的耍酒疯,虽然最后多是被家里人拖走,也没损坏食肆什么东西。可林夏年纪小,又是女孩子,总归得小心一点。

  林夏哎了两声,眼里有两分喜色。说实话,林冬都能炒土豆丝了,现在又学做了手撕白菜,有模有样都能给客人做菜了,她还跟着史掌柜孙氏干活呢,还都是杂活。

  林夏很着急,这回她也能帮忙了。

  嘱咐完了,等一天忙完,林秋然坐着驴车,跟一家人回家。

  有驴车,她轻便多了,但萧大石又多了一项活,收拾驴棚每日喂驴,早晚都得等林秋然。不过捡鸡蛋打扫洗衣的活儿都被林夏林冬包揽了,比以前轻巧多了。

  梳洗的时候,林秋然和孙氏说了找赵广才看新宅子的事儿,孙氏听后点点头,额头皱纹都舒展开了,“家里是有点小了,换一个也成。”

  于婶儿家也打算看宅子了,她下午过来了一趟,直接来了食肆,送来了这些天的分成,总共是四两银子。

  酱饼生意不错,也就来县城干两个多月,赚的钱却不少了。他家人多,也肯干。这些日子都是于婶儿多做,分两拨,也往别处也卖。

  只要有手艺还肯干,不愁赚钱的。

  这两日于婶儿还往摊子加了热汤,因为天太冷了,主意是于婶儿想出来的,做好后还问了问林秋然,林秋然就教了她做胡辣汤,也能给摊位多添点进项。

  分成就算了,她家里人多也不易,萧家不差这些钱,以后只要酱香饼的分成就是,虽然没写文书,但是于婶儿品性好,信得过。

  于婶儿都想让大虎看看,若是当初不给了分成路走窄了,现在还能有这些东西!不是李家帮忙,而是萧家日子好,拉他们一把!

  现在李家手里有二十多两存钱,于婶儿这回过来除了打听宅子价钱,还问了孙氏萧寻的事儿,孙氏不吐不快,都跟着说了。

  于婶儿听完人都惊呆了,“我说有回李翠花来摊子这儿找我,原来在这儿等着呐!”

  她也不咋回村,得知李翠花萧伟还被仗刑不禁想她图啥,不过早先十几年李翠花就看不惯孙氏,这回好了,不仅被打了,还要卖地凑钱。

  因果好轮回,卖的地还被萧家买了。

  人被打了,估计得养好些日子,家里要凑的钱太多了,依李翠花那个偏心劲儿,不把家里闹得不可开交才怪。

  县衙这几日一直有人来跟着说案情的进程,昧下的五两银已经还上了,但是还有罚的钱,钱什么时候交上什么时候走人。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估计家里也不想在牢狱待着,不然也不会急得卖地。如今萧寻有官职,以后是能彻底放心了。

  老宅那边搬家的时候就闹掰了,就算回来也没啥牵扯,

  于婶儿:“你说她图啥!”

  孙氏也是才知道,状告官员、昧下银子都得罚钱,她道:“我听县衙的人说,官府收上去的钱会给他们一部分做奖赏,还有嘉奖,好处挺多的。”

  要是真成事了,萧家的铺子怕是没了,李翠花一家能得不少钱呢。

  也难怪,不然谁愿意费力不讨好呢,萧伟把五两银子花了个干净,估计想着告了萧家,有大把赏钱,不缺银子花。

  于婶儿长舒一口气,“还好萧寻争气,秋然也机灵。”

  孙氏点点头,“就是萧寻回来了,这边不太够住,家里也打算再换个宅子。”

  于婶儿并没有打听食肆赚多少钱,只是赞同地点点头,“萧寻回来人是多了,等孩子生下更住不下了。”

  就要是在村里,成亲可以多领宅基地,能自己建。而且村里屋子大,屋子一分为二住也行,县城就不行了。于婶儿突然想起今儿是来干啥,她不就是为了问宅子的事儿嘛!

  她俩儿子一个闺女,眼下大虎还想娶媳妇,租宅子姑娘不乐意嫁,买太小的还不成。

  她跟孙氏打听,“你家现在宅子多少钱?”

  孙氏说:“家里住的这个?当初花了三十七两,什么都算上得三十九两了。”

  买大一点的,位置更好一点了,价钱肯定更贵。于婶儿道:“那还得再等等,没事儿,男人先立业后成家。”

  家里存的还不够,得再攒攒。

  孙氏听出来于婶儿钱不够,她和于婶儿关系不错,可钱都在林秋然那儿,要是借十几两,家里也不好拿出来,遂没开那个口,只告诉她去找赵广才,这人不错。

  于婶儿就更不会开口了,刚教了热汤的做法,再借钱,还是算了吧。萧家人好,那也得过自己的日子,救急不救穷,李家买宅子差一半去了,要是差个三五两于婶儿也就开口了,差得多不如慢慢赚。真借了钱,自己心里也憋闷,总惦记这事儿。

  把于婶儿送走,孙氏还给她装了些馒头和红烧肉,萧寻说了,那日出门给了三斤酱饼。

  都是看着长大的,孙氏也希望桃子他们多吃点。

  礼尚往来,才是相处之道。

  送走于婶儿,孙氏就去忙了,明日两张席面,今儿晚上可得准备不少东西。

第五十五章 看新家

  两桌席面相当于多做两桌菜, 而且菜数多,不仅两桌没什么重样的,跟食肆一楼的菜也没重的, 也就是说每道菜都得费心。

  备菜就是功夫活儿, 好在现在食肆厨具齐全, 这边以前就做酒楼, 厨房也大,不然还不一定忙活得开。

  今儿晚上要把该泡的食材给泡了, 菜干、糯米、鲍鱼、干贝……后两样是晚上萧大石出去买的,他还买了冻虾回来, 不算新鲜, 但是在这个时代,新不新鲜不是特别要紧的事儿。

  最多就是几天前,不可能是好几年前的。

  卤味每晚都是先卤好, 天冷之后卤汤也成了老汤, 往日卖猪肝、猪耳朵、猪头肉的卤味拼盘,现在席面菜单也有,但多了粉肠,明儿上午林秋然再做。

  所以猪小肠也得买来, 这道菜从前在王主簿家做过, 但是比较费事儿,可味道好,所以二楼菜单林秋然就给加上了。

  而且做一次能顶好久, 若是烟熏风味更加,还能久存,所以林秋然打算明日多做些。

  猪肉小肠已经买来了,由孙氏林夏清洗, 今儿晚上准备得差不多,人也累了,关了铺门,一家人就回家了。

  有时食肆关门早,有时候关门晚,全看客人什么时候吃完。今儿就晚,但五个人一块儿也热闹,林秋然坐着驴车,怀里抱着汤婆子。

  路上偶尔看见这会儿回家的行人,但今天不多,都行色匆匆急着回家。街边还有尚未化干净的积雪,林冬沉稳,一直在扶着车。林夏蹦蹦跳跳的,说在食肆前堂的趣事儿。

  到了家,萧大石卸栓车喂驴,林夏高高兴兴去捡鸡蛋了。

  一天没回来,家里黑漆漆的,显得有些冷清。林冬抱着柴火去厨房烧水,还把两间屋子的炉子都生上,林秋然屋里多点了个炭盆。

  家里如今只做早饭,柴火用得比铺子慢多了。林秋然歇了会儿,等水烧开舒舒服服泡了脚,这才上床睡下。

  被子柔软,脚下还有汤婆子,就是肚子大不容易翻身,不过她睡姿好,一夜无梦。

  次日是个晴天,不过如今就算天晴也是冷风呼啸寒风阵阵,只有中午会暖和点儿,但阴面也是极其寒冷的。

  吃过早饭到了食肆,一群人就开始忙活了,今儿婉娘来得也早,切菜炖菜,发面蒸饭。上午不仅要做中午的,还要为晚上两桌宴席做准备。

  这期间的活儿林秋然觉得还是比较治愈的,该准备的菜比较好,一个盘子一个盘子装着,放在一旁的架子上,一个盆里装着一样颜色的菜,像摆放整齐的菜摊水果摊。

  看了就很舒心。

  现在用得多的有大葱大蒜,该切末的切末,该切段的切段,蒜粒还有切片的,每日做的菜多,葱姜蒜往往都是上午先准备好了,放在罐子里,用的时候直接用勺子舀就是。

  一次备差不多一日的量,到晚上用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