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然是怕,虽然赵广才说风险极低,可是刚因为税钱弄了一出,风险低也不是没有风险,萧寻现在还有官职,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她也不差这一两银子,不能被人抓到把柄。
说起萧寻,也不知道他何时回来。估计是赶不上搬家了,要不是有食肆,估计又和上回回萧家村一样,到家发现人全走光了。
宅子已经定了下,原主人住得很珍惜,家里只要简单收拾打扫一番就行。
萧大石请人算了个日子,下月初三搬家。
因为都在县城,可以让萧大石抽空过来把东西往新家搬搬,等初三一早再把剩下的零碎搬过去,在那边开火烧个饭,也不会耽误铺子做生意。
本来林秋然还想要不要歇业一天,不过一想萧家也没什么亲戚,就于婶儿那边关系亲近。不过十月份才来暖房,暖房又得上礼,这才多久,哪儿好意思一直收人礼钱。
食肆这边相处得多,可伙计嘛,我不好收礼钱。
等搬完告诉一声得了。
上回搬家还有林秋然她娘刘氏来过,刚过去不久,林秋然觉得可以等搬完后让人给带个话,就不必暖房来了。
村里谁家有事消息传得很快,李翠花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加上萧寻回来,人死而复生那么稀奇,估计很快就会有传到林家村。
刘氏知道了没准儿会过来一趟,还有便是林秋然快生了,刘氏当娘的肯定不放心。
林秋然是挺乐意刘氏来的,却不想跟余氏打交道。
到时候拦着就好,该孝敬孝敬,但是别的事不要想。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食肆生意不错,但不是日日都有人在食肆定宴席,较为清闲的时候,林秋然做香料,月底的时候给徐管事送了去。
这回要的比上次多,单从这儿看,能看出香料生意不错。
林秋然借机问徐管事徐远珩可回来了,徐管事摇可摇头,“二公子这些日子有点忙。”
以往都是两三个月回来一趟,上个月回来专为了蒋家的事。
林秋然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想感激徐远珩只能等他回来再说了。
十月初二晨起,林秋然走得晚些,看邻居家烟囱冒烟,敲门给她们两家送了食肆的菜和馒头,都是肉菜,是没卖完的,不是客人吃剩下的。
虽然放了一晚,可确实实打实的肉,冬日菜放一晚上不会坏,热一热就能吃。
现在买肉得花钱,这些日子肉价还涨了,不过不影响食肆生意。
但普通人家还是计较这几文钱的。
两人一个劲说不要,林秋然道:“这个是食肆没卖完的,带给孩子们吃。”
林秋然朝二人笑了笑,“在这住了这么长时间,承蒙两位姐姐照顾,我们明儿要搬走了,如果是有这么高,有些瘦、背还有点驼、姓刘的老太太找上来,你们就告诉她我搬到东阳街第二条巷子第三家去了。”
刘氏这些日子一直没过来,林秋然怕她找上门走空了。
许娘子愣了下,又点点头,“好。”
林秋然又想起来一人,“还有我夫君。”
不过萧寻不大可能找人问,估计会直接去食肆。
许娘子看了眼萧家院墙,道:“好说,你们这是要搬家?”
林秋然点点头,“老家来了亲戚,家里住不下。”
搬了家,要准备过年,林秋然也要准备生孩子了。
第五十七章 涨工钱
要准备产房, 林秋然还想请个奶娘,平日也能帮忙带孩子。
其实也能自己喂的,其他时候让孙氏帮忙看, 因为现在食肆人多, 哪怕二楼有客人, 还有萧大石林夏呢, 孙氏完全可以做别的事去。
就像婉娘,来干活把孩子带着, 弄孩子饿了就要去喂,当然, 她是母亲, 很喜欢自己的孩子,林秋然见婉娘照顾英姐儿时脸上总是带笑,哭闹也不恼, 还是很幸福的。
但时间久了也疲惫, 而且林秋然还不习惯当母亲。
最要紧的是生意不能停,林冬能撑到她出月子就不错了,在这期间二楼不接待客人,要是后头因为带孩子顾不上二楼, 这些日子的回头客估计都跑光了。
她打算出了月子就忙食肆的事, 婉娘的活计跟她比起来轻巧,自然能喂孩子。林秋然觉得怀孕生产就很累了,请个奶娘, 孙氏跟着照顾,她能睡个好觉。
再有便是隔辈亲,萧寻不在家中,还差点出事, 孩子就是寄托,孙氏和萧大石对孩子,怕是要当成眼珠子。
林秋然怕自己喂,平日让孙氏带,被俩人惯坏了,既然决定把孩子生下,那就好好养大,不仅是不愁吃喝,还要懂事知礼,不能惯成熊孩子。
习惯要从小养成,萧家的家境不错,萧寻也做了官。若是男孩以后送去读书考取功名,若是女儿也得为她以后打算。
林秋然请人来带,她给银子,自然是她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说奶娘哪里做得不好比说孙氏方便。
所以每月给月钱,请奶娘来,肯定比自己一边忙生意,一边照顾孩子轻巧得多。
孙氏向来听她的,跟着抱怨几句累,这事肯定是依着她的。萧大石古板些,但现在变了不少,估计不会有什么意见。
萧寻那儿就算意见,林秋长也无所谓,孩子是她怀她生她受苦,这么点事儿,有什么不成的。
林秋然把这笔钱留了出来,买宅子一百三十六两,买地八十两,家里还有八十多两银子,其中一部分是食肆利润,留了大半做应急用。
还有一部分是五芳斋的利润,豆糕生意勉强,但每月也有几十两银子到手。
请奶娘一个月差不多二两银子,林秋然打算请一年,那就是二十四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夏林冬年纪还小,自己还是孩子呢,在看孩子上帮不上太多,不过却能照顾林秋然。
孩子由孙氏奶娘轮流看,林秋然也会带。
稳婆和大夫林秋然以前看得差不多了,这个月给个定钱就行,这上头也得花个三四两银子。坐月子的东西也得准备好,都得用新的,不能等正月了再弄,当然也得花钱。
差不多是三十两银子。
奶娘可以这个月看看,倒也好找,不管是村子里还是县城的,找生产完的健康妇人,给钱就行。在这个时代,奶娘也是一个行当。
这样自然就没法喂自己孩子了,自己出去赚钱,孩子抱到别人家吃两口。贫苦人家,赚钱都是难事儿,自然顾不得这些。
许娘子不知林秋然心中所想,笑着点点头,“这好说,要是来了我跟她说。”
许娘子心里也感叹,萧家刚搬来没多久吧,又要搬走了。这边也没人来看,估摸着不会卖,那肯定是赚了钱,不过她却不眼红,萧一家人早出晚归她都看在眼里,都是辛苦钱。
挺好,不过不知道萧寻做什么的,不总回来。但总而言之家里有个男人还是好一些,许娘子为林秋然高兴,不过也仅限于此了,两家就是邻居,关系还没好到对方乔迁要去暖房的地步。
许娘子把碗里的肉菜倒到自家碗里,洗干净后
还给了林秋然,“什么时候搬?用帮忙不。”
她意思一下,要是用帮忙就搭把手,萧家家境好,没准以后有用得到的地方。
林秋然笑着道:“明天早上,不用,都搬得差不多了。”
东西差不多都搬过去了,不过林秋然还怎么没怎么去看过,都是萧大石和林夏过去收拾。
二进的宅院,有门房、前院,后头还有主屋厢房,院子是石板铺好的,也有树木水井,后头一个小院子,比这边大不少。
林秋然依旧住东屋,这回三间主屋中间不再是厨房了,林秋然打算收拾出来做书房,孙氏二人还住西屋,这样也省着隔壁有动静,吵到她睡觉。
现在忙食肆的事,认字也耽搁了,以后有机会还是要认字看书的。以后孩子长大了,书房也能用得上。
林冬林夏就住东边的厢房,厢房东西各两间,二人同睡一间就够。
另一侧的西厢房做了厨房和库房,不算小,库房挨着厨房取用东西也很方便。
前院的屋子也是三间,但纵向没主屋长,从前院到后院得从旁边的回廊过来,前院前面还有影壁,不像现在住着的,一开院门就看见正屋,私密性很强。
萧大石总说新宅子,以前是不够住,现在是住不过来。不过林秋然心里是打算等萧寻回来,可以借口她她一个人怕挤,让萧寻来这儿睡。
初三是个阴天,一家天没亮就起来,搬了个家,在新家开了火,把早餐分完就去了铺子。
家里离食肆并不远,一大早也算不得折腾,林秋然就比平时早起了两刻钟。
搬完后跟铺子里人说了,史掌柜几人合计着,带头送了些柴火,跟萧大石认了路。以后有事食肆没人,也能找到家里。
添柴添财,柴火又不贵,送一些寓意也好。
算不上温锅,但也是一番心意,林秋然中午加了几道菜,就当请几人吃温锅饭了,婉娘都没回去,就让她娘抱着孩子先回去了。
一桌八个人,十道菜。
吃过饭后,史掌柜想收拾,林秋然和几人道:“先不急着,趁着搬家人都在,我还有一件事告诉大家,这月开始,打算给大家涨工钱。”
林秋然还话音落下,几人愣住,眼中透出喜色。
月初的时候史掌柜盘了上个月的账,他管这些,自己也盼着发月钱嘛,账理得很快,初一上午大早过来理完账,下午就把月钱发了。
他们还没干上俩月,但月初发钱,已经发了两个月的工钱了。冬日是各种生意的淡季,有些铺子冬季用不了那么多人,还辞人呢。
就像刘大娘的活儿,孙氏就能干,很是来之不易,能按时发月钱,每个人都很欢喜了。
没想到还要涨。
林秋然笑了笑,她初一看了账本,如今铺子里花销都算在铺子里,比方说让萧大石买什么,都是去找史掌柜拿钱,然后记账。
这样跟家里用的钱分开,比较方便。
上个月月初卖牛肉赚得多,之后等二楼装潢好,也接宴席。虽然不是日日都有,但有的时候最多能有四两利润。
平均到每天有二三两,上个月利润就有六十多两银子,这也是食肆开业以来赚的最多的一个月。本来该有更多,但后来买了茶、酒,都是贵的,尤其是酒,下去不少银子。然后还要留一半,供下个月用,到林秋然手里的有三十两。
食肆赚多少,史掌柜一清二楚,别人也能看出个大概,不能光自己赚钱。
史掌柜一开始看这数还有些诧异,他又重新算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算错。这在食肆里,算很不错的了。
流水更多,快二百两了,铺子可真赚钱呀。史掌柜挺高兴,二楼装潢还是他和林秋然说的呢,不过赚钱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钱是萧家的,他就是个给人干活的。
史掌柜在心里叹了口气,不过还是为林秋然高兴,说到底他说的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食肆生意好,主要是因为林秋然的手艺好。
史掌柜很快就想通了,心情都平复了,结果听见林秋然说要涨工钱。
他月钱一两,在掌柜的行当不算多,但后头能涨,全看干成什么样。半年涨一次就挺合适了,干三五年,月钱能到二三两。
总不能刚来不久,就涨月钱吧。所以即便出了主意,他也没想着会涨钱。
史掌柜诧异地看向林秋然,林秋然比之前胖了点,神色很柔和,她道:“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铺子生意好,大家都功不可没。不过活有轻重之分,涨的钱也不一样,以后机会还多,大家做好自己的事儿,工钱肯定还会涨的。”
林秋然也不想他们互相打听别人工钱多少,没什么好处。好好干活,才是要紧事。
陆凡使劲点点头,“多谢林娘子!”
婉娘道:“我会好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