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将月去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01 KB   上传时间:2025-09-30 21:33:05

  今儿萧大石又捞了三十多条鲫鱼,养在桶里还活蹦乱跳的,她打算明儿还做蒜香鲫鱼,留一条中午吃,今天做席面,于家就有蒜香鲫鱼,看得她都有点嘴馋。

  天黑下来,林秋然把蒜瓣儿放在碗里,让孙氏烧了热水,平日不做那么多菜,不觉得多热,但今日实在太热了,头上包了头巾都觉得油乎乎的。

  在家里洗澡不太方便,可今天不洗,林秋然怕是一晚上都睡不着。孙氏就烧了一大锅水,提进去换了两次水,林秋然总算是洗干净了。

  把头发绞干,这才睡下。

  次日一早,萧大石天刚亮又去了河边,但今天他就捞到两条,桶都空着。

  这些天都是前一天捞鱼养着第二天卖,保准每日都有鱼做有钱赚,今儿没捞到,耽误的时间还这么久,萧大石心里自责,到家一直低着头,长吁短叹的。

  萧大石:“今儿就捞了两条,肯定不够卖的。”

  林秋然安慰道:“爹,兴许明儿下雨,也卖不了鱼。两条够咱们家里吃就成,再说,我也做了好几天,歇一天正好。”

  萧大石知道林秋然是安慰他,儿媳妇有本事,都是他不争气。

  林秋然倒是无所谓,本来也没觉得卖鱼这门生意能做多久,如果哪日天气不好或是捞不上鱼,生意就停了。

  她把昨儿捞的鲫鱼给做成蒜香口味,装到木桶里,再由孙氏和萧大石搬上车,“你们今儿不用买肉了,买点豆腐吧,咱们吃鱼换换口味。”

  她留了一条鲫鱼中午吃,打算蒸一点米饭,用带着蒜末的汤汁拌饭,味道肯定不错。今日萧大石捞上来的一条鲤鱼,一条鲫鱼,鲫鱼留着晚上炖汤喝,鲤鱼四五斤重,明儿中午吃,孙氏和萧大石这几日也辛苦了。

  林秋然觉得可以做个大鱼泡饼,正好家里还有油,多些油可以把饼烙得金黄酥脆。

  萧大石被安慰了一通心里轻快了点儿,他和孙氏道:“秋然真是个好孩子,想得也透彻。回来不买肉就买点水果,我看家里的水果吃完了。”

  孙氏道:“我买点蜜瓜,我看秋然喜欢吃甜的,葡萄酸没瓜爱吃。”

  萧大石重重地点头,“明儿我先去捞鱼,再去林子里看看,说不准打点东西,也能卖钱。”

  二人去了县城,还是前日的摊位,已经来过几次,萧家的摊子都有回头客了。

  一把车停下就有人过来,头一个客人买了两条还问:“昨儿咋没来?”

  孙氏一边称鱼一边道:“我儿媳管做席面,昨儿有人家的办事儿,过去那边帮忙了,就没空做鱼来卖。”

  那人点点头,“原来是大师傅,怪不得做菜这么好吃。”

  孙氏笑笑,想起林秋然叮嘱的话,“若是家里办事儿,可以找我儿媳,她手艺没得说。”

  客人点点头,拿了鱼就走了,孙氏收了六文钱。

  过来好几个客人,不过也只是问问,没有人家里要办酒席。其实请师傅办席面的在少数,像村里办事儿都是找妯娌、娘家人帮忙,有点肉菜也就成了,除非像于家那样有钱的,才会雇师傅过来烧。

  城里大约比村里好些,可像样的席面师傅有,也远近闻名,谁家请客办酒席都是请他们。林秋然初来乍到,并不好做。

  等把鱼卖完,二人收拾收拾,准备去买果子和豆腐。这个时节水果多,孙氏挑了一个椭圆的梗新鲜的蜜瓜,付完钱听有人在后面喊阿婆。

  只不过在县城人生地不熟,孙氏没想着是喊她,自顾自往前走了一段,这人追上来,拍拍孙氏肩膀,“大娘,您这腿脚真好使啊,是你儿媳做席面吧。”

  孙氏赶紧点点头,“是是!我刚才没当是叫我,我儿媳能做席面。”

  “大娘,这儿人多,要不去别处说话?”

  这姑娘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孙氏点点头,就找了个安静的巷子。

  孙氏:“我儿媳能做,就是不知你们这是办的啥事,前些日子我儿子没了,儿媳肚子里有孩子,怕你们忌讳这个。”

  就拿成亲来说,别说做席面的,就是给做嫁妆被子的都要找全福人,全福人那是夫妻和美儿女双全的。林秋然新寡,肚子里又有个孩子,大多数人家都是不愿意的。

  不过孙氏觉得这也没啥说法,当初林秋然和萧寻成亲,也找的全福人。可是萧寻不也没了吗,但有人忌讳,就得把这些说清楚,不然做了菜,最后发现林秋然是寡妇,到时候赔钱不说还得罪人。

  小姑娘点点头,“无妨,我是王主簿家的丫鬟,过几日是我家老太太六十大寿。方便的话明儿过来试试菜,若是成就把这事定下来。”

  试菜肯定是要试的,除非是有名气的大师傅,不然谁知道做的菜合不合胃口。别人家说好,自家未见得喜欢。

  寿宴在七日后,府里是打算大办一场的。就是不知道这位妇人的儿媳能不能做,做出来怎么样。

  孙氏道:“原来是王主簿家,我们明儿上午过来成不。”

  小丫鬟道:“成。”

  这还真是应了林秋然说的话了,没准儿明儿就下雨有事,这还是好事儿。

  孙氏和萧大石问了些话,把该问的问清楚就赶紧买东西回家,这耽误了一会儿,回家就有些晚了。

  林秋然等得有些着急,一边帮忙往屋里搬东西一边问:“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晚,是不好卖吗?”

  孙氏笑了笑,“没有,鱼可好卖了,是有别的事儿耽搁了。你猜怎么着,我和你爹都收摊走了,县城主簿家的丫鬟追上来问你管不管做席面,说她家老太太过六十大寿,说明儿去试菜。你说可不是巧了,你爹早上没捞着鱼,我还以为明儿没事干。”

  孙氏说道:“她问我我就给你应下来了,明儿去瞅瞅?”

  有机会林秋然肯定去,“去,那娘跟我一起去吧,爹在家也歇一天。”

  出个门而已,就不用家里人都过去了。再说,林秋然也怕村子里有人找她,家里没人跑了空。

  孙氏觉得成,“就这么着,还有你看这瓜好不好,一会儿切了吃,今儿卖了二百零三文,我又买了瓜跟豆腐,和你爹在外头吃了饭,还剩一百八十四文。”

  林秋然依然拿了大头,剩下的零头给孙氏留着。出门在外总有用钱的地方,再说了他俩也帮忙卖鱼,也辛苦。

  把铜板收好,林秋然开始琢磨明儿试菜做什么。

  上回去于家庄,林秋然就简单做了道素菜,但胜在菜味道好。素菜做得好吃更能显出厨子厨艺来,再有便是村子里财力有限,大鱼大肉做得出来,却未见得能摆上席面。

  可县城不一样,又是主簿家,怎么也有些家底,肉菜肯定得有。主簿家……嘴肯定更挑些,见识也多,一般的菜恐怕看不上。

  她问孙氏:“娘,那边可说了为何找我?”

  是因为做鱼还是去于家庄做席面?

第十章 主簿家

  这个孙氏还真问了,“说是府里二娘子去于家庄吃席,觉得味道好,这才和家里老太太提。”

  那丫鬟跟孙氏说:“别的师傅做的菜吃过,老太太不满意,前几日我们二娘子回娘家,给她伯父上礼,说那席面好吃。”

  今儿又吃从外面买的鱼,说味道一模一样,便差她出来问了。

  林秋然点点头,觉得那日的菜好吃……那日,林秋然想了想,觉得红烧肉和八宝饭最好。

  这红烧肉里面有个红字,按理说白事不该做,可于家老爷子喜丧,主人家也没避讳,这才有这道菜的。红烧肉最软烂,年纪大的牙口不好肯定喜欢这道菜。

  林秋然决定明儿试菜做两道,一道红烧肉,若是主簿家调料多,做出来的味道肯定更好。

  八宝饭时间长恐怕不成,另一道菜林秋然得仔细想想,这是寿宴,总得有摆盘好看的,一看就知道为了祝寿。

  林秋然回想自己以前做的菜,还真想出来了一个,可以做福袋。有福气,不仅样子好看还好吃。

  福袋就是和面做饼,中间是口袋宛若布袋形状,然后用红糖汁或是酱汁在上面写福字,里面填馅料,多是细丝状,还可以把一些象征着长寿的菜放进去,开口处用面绳或是豆腐丝系上。

  林秋然以前总往这里面放京酱肉丝,装菜费事儿些,不过自己裹弄脏手,客人吃着方便。按人数做,一桌十人就做十个,十二人就做十二个。

  摆上去满满当当,又有福字,看着很是喜庆。

  林秋然暂且打算做这两道菜,若是明儿到王家人家另外要求做什么,她再改做别的。做红烧肉少不了山楂干,这个林秋然给找了出来。

  除此之外,林秋然还带了些银子,半两碎银子,还有一些铜板。她还没去过县城,趁这个机会可以去走走转转,问问那边宅子都多少钱。

  林秋然把这两样东西备好,又问孙氏,“娘,咱们村有没有去县城的牛车啥的?”

  孙氏差点忘了,还真有,不是农忙时节的话,有家里养牛的就没啥大用。就有人赶牛车去县城,一人收个两文钱,省着走路。

  不过坐得人不多,毕竟两文钱不便宜,没啥要紧事就走过去,要么是家里有点子钱,才会坐牛车的。

  孙氏以前不坐牛车,但林秋然有孩子,坐牛车省劲儿,“有,我一会儿问问啥时候走,明儿咱们坐牛车去。”

  孙氏去问牛车的事儿,林秋然在家熬鱼汤。

  鲫鱼萧大石给收拾了,不算大,煎鱼一层厚油,中间撒些盐,这样能避免把鱼皮煎掉了。

  林秋然把鱼放进去,锅里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这会儿也别急着翻,等稍微定型再说。

  等了一会儿,林秋然用铲子一铲,鲫鱼完整地翻了个面,煎出来的这面颜色金黄,还滋滋冒着油。

  等另一面也煎好,林秋然把鱼盛出来丢在碗里,又在煎了两个鸡蛋,煎完鸡蛋把豆腐也煎了。这些煎过后倒热水,烧出的汤就是奶白色,林秋然是想着一条鲫鱼太少,为了汤的颜色好看,这才加了鸡蛋豆腐。

  煎好之后把这些盛出来,锅里也不剩什么油了,林秋然又把鲫鱼回锅,用铲子捣碎,鸡蛋豆腐也都放进去。她从炉子上拎着热水壶浇上去,只听哗啦啦一声,水冲散鱼肉,汤瞬间变得浓稠。

  锅里混着鱼骨鱼刺,林秋然等把锅烧开,加了些盐调味儿,又用漏勺把鱼骨捞了出来,鲫鱼刺儿多,她也不想喝口汤还得吐刺。

  把汤煮开后放上一把从后院薅的小油菜,再撒上一把葱花就成了。

  鱼汤煮得多,林秋然不打算再做粥,就和面擀了把面条,这面条可比汤面鲜美得多。

  面条刚下进去,孙氏就回来了,她道:“秋然,明天早上咱们卯时过去,下午牛车过申时回村。”

  还是那个价钱,也不给便宜。要是孙氏一个人,她肯定舍不得。但是林秋然要去干活,走去县城累得不行哪儿还有力气做菜,肯定得坐车。要是放着林秋然一人坐车,孙氏走着,她还不放心。

  林秋然:“那早点儿起,娘吃饭了。”

  孙氏往锅里一看,里面鱼汤颜色好看,鸡蛋豆腐都是金黄色的,还滚着小青菜面条,闻着就香,“你吃这个,我和你爹喝粥。”

  林秋然道:“做得多也没煮粥。”

  孙氏:“哎,我们都喝粥喝惯了,别的吃不惯。”

  林秋然,“娘,这么多我也吃不完,一块吃吧。没有多少面,吃完早些睡,明儿咱们还得去县城呢。”

  孙氏没辙,只能坐下吃,嘴里还不忘嘱咐,“下回你做自己的就行,我和你爹吃别的。”

  林秋然没接话,她不乐意吃独食,还是一家人一起吃比较好,“你们快尝尝。”

  孙氏给自己和萧大石盛的,碗里没鸡蛋,她吃了面条,入口筋道,还有鱼汤的咸甜,豆腐也好吃,这可比她给林秋然做的鱼汤好喝多了。

  萧大石就一句话,“秋然手艺好。”

  吃过饭林秋然早早睡下。

  次日,孙氏到了时辰喊她,林秋然梳洗干净就带着昨天晚上准备的东西,跟孙氏去村口坐牛车。

  孙氏还给她煮了三个鸡蛋,带着路上吃。

  人不多,算着她们总共四个,但是这么一回也能收个八文钱,来回翻个番,也是赚的。

  坐牛车自然比走着快许多,等到了县城城门,牛车就停了。

  林秋然把钱付了,孙氏道:“大哥,我们下午还过来,若是来得迟,可得等会儿我们。”

  孙氏也不知道到啥时候,万一要坐一桌子呢,半天恐怕不够。

  庄稼汉点点头,牵着牛去找喝水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