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很早之前远古做菜烹饪用的厨具,金就很好理解了,金子放入鼎中,或是金的鼎,有点像聚宝盆,也有招财之意。名字还算大气,至于熟客,反正铺子就在这儿,又没搬走,菜还是一样的,多来几次熟了就也记住了。
史掌柜觉得这名字不错,“成,到时我找人做牌匾,得两块吧。”、
说着,他往外望了一眼,虽然两间铺子挨着,可是有两堵墙呢。墙有承重之用,不能给拆了。
林秋然点点头,“装潢还找从前的人,不过找之前得拿些礼物去徐家一趟。”
当初是徐管事牵线,再招人,不能越过徐家直接找那几个工人。
两间铺子挨着,只要外面看起来一样,那就是一间。林秋然以前出去吃饭也不是没遇见过这种。但院子能打通,林秋然想把厨房好好弄弄,弄得大一点,切菜的在一块儿,炒菜的在一块儿,砂锅全部放好,多打几个炉子灶台。
现在厨房有些乱,要是想收拾,赶着食肆一楼装潢一块儿都弄了。
工人做这些,跟他们说就是,就是得掏银子。
史掌柜的确比以往尽心,他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还有菜价……”
林秋然:“菜价就不涨了。”
不能装潢花钱了,就涨菜价,把钱都算到客人头上,本钱总能赚回来,不能操之过急。
史掌柜说道:“那还有一事,刚在县衙,林娘子和王主簿说帮着想办法,可往后几日二楼都有席面,只留林冬姑娘一人恐怕做不来。”
林冬点了点头,她的确做不来。
林秋然道:“明儿就让隔壁茶楼的小赵过来干活吧,那边若是用菜,我在这儿做好了给提过去就是。”
那边要的菜有的食肆没有,林秋然要特地做,她道:“到时钱象征收一点就行了。”
本来也不是为了赚钱,既然如此,得让李县令他们觉得,她是帮忙解围的,不是为了赚钱,不然还以为她占便宜了。
史掌柜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成。”
还缺个伙计一个洗碗工,等铺子快装完再找也成。茶楼那边还有几个伙计,也可以问问,要是愿意等一个月,品性又好,弄过来也不错。
不过刚来工钱肯定不多了,史掌柜一开始也就一两银子,陆凡也是慢慢才半两银子的,一开始也只给十二文一天。
要是愿意就干,不愿意跑堂好找。
林秋然觉得给史掌柜分成这步棋是走对了,有他在,她能少操不少心。她会做菜,但开铺子还是慢慢摸索的,史掌柜经验丰富,有他在就容易许多。
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史掌柜不得不多为铺子考虑。
而陆凡听着林秋然和史掌柜说这些,既着急又插不上话,他是铺子的老人了,有这胡萝卜吊着,做事肯定更尽心。
林秋然在县衙的时候就和赵广才说了要买人的事,他说这几日看看,有消息就告诉她。
林秋然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回去,把这事告诉孙氏他们。
*
萧大石今儿也回来了,地种完了,他人也黑了不少。本来林秋然晚上回来没发现萧大石回家了,可她到家的时候,从鸡圈那边出来一个人,就看得见眼睛和牙,给她吓了一跳,“……爹回来啦?”
萧大石咧嘴一乐,“回来了,你给的钱没花完,剩了二两。”
买种子贵,但请人种地却很便宜。
林秋然道:“剩下的你拿着吧,用钱的地方多。爹,正好有事和你们说,你来正厅吧。”
萧大石疑惑,啥事儿啊。
林秋然去厢房喊孙氏,汤圆还没睡,她顺便把汤圆抱上了。
孙氏瞧出林秋然高兴来,估计是把隔壁买下来了。林秋然走在前头,抱着汤圆,汤圆啊,家里真的要有大酒楼了。
到了正厅,几人围着桌子坐下,林秋然要忙铺子的活,孙氏白日要看着汤圆,萧大石回了萧家村,以前在食肆还能一块儿吃饭,现在每日见面的次数并不多,说话就更少了。
林秋然道:“我把隔壁茶楼买下来了,花了一百三十两,还有一两三钱的税钱。我想着把两边都装装,一块儿做生意,家里算是多了间酒楼。”
“名字也得改一下,以前不是叫萧家食肆吗,我打算以后叫金鼎楼。”林秋然说道,“爹娘要是有更好的名字,也可以说说,现在牌匾还没做,来得及。”
萧大石迟疑道:“不叫萧家食肆了啊。”
他觉得叫萧家食肆也没啥不好,大了就不叫了?孙氏在桌下掐了他一把,“秋然,这个好,挺好听的。”
林秋然看了眼萧大石的神色,把目光移开,她深吸一口气,笑着道:“娘觉得好就行。还有,这回史掌柜出了不少力,所以我想从下月开始,给他铺子一分的利润分成。”
一分是百分之一,假如以后铺子某个月的利润是一百两,史掌柜就能拿一两银子。
当然现在铺子每月利润不足一百两,这个月估计还成,二楼很满,但整月算利润,所以得从下个月开始,林秋然也没急着和史掌柜签文书。
以后铺面扩大了,利润也会多的。
萧大石皱着眉问道:“月月都给?”
林秋然耐心解释,“爹,若不月月都给,那岂不就相当于就给了一两银子,也不叫分红了。给这个,铺子生意好,他拿的钱也多,肯定会为铺子打算的。”
萧大石疑惑道:“可请他来不就是做这些的吗,他不干谁干。”
林秋然无奈笑了笑,她道:“爹,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请他来是为了算账,当账房先生的,他还兼了跑堂的活,一开始工钱比别人多,那是因为掌柜的行情就这样。当掌柜的赚的比别人多,随便拎出家铺子都这样。但不能说掌柜的就该做这些,二楼装潢是他提的,不是他的铺子,本来没必要做这些的。”
林秋然也不知怎么和萧大石说,就像采买也不该史掌柜来,现在都是他盯着。凡是林秋然托付他的,都会帮忙,再有从前装潢的时候,他也看着的。
人情是人情,但不能当作理所当然。
孙氏看萧大石还想说,忙道:“是该给的,不能寒了人心才是。”
萧大石闷头嗯了一声,反正家里听林秋然的,孙氏也这样说,那他能说啥。
林秋然:“嗯,以后家里用钱就不能从铺子拿了,我是这么想的,每月给你们一人二两,不够再和我说。”
以前铺子是家里的,多少都是家里的,只要账目对得上就行。但现在不太一样了,还有史掌柜的一份。买个小东西拿几两可能不在意,但这样久了,对铺子发展没好处。
林秋然看账本,萧大石买东西都是从铺子拿钱,愿意找史掌柜不愿意找她,但买的很多是给家里用的,还有毛驴草料呢,以后得分开。
她想过钱这事萧大石应该是因为不好意思跟她提,所以林秋然才想着每月也给他们拿钱。
不管是为食肆还是为家里,又或是回萧家村种地,总之都干活了。
孙氏点点头,“也成。”
多了花不完他们也不乱花,最后都是给汤圆攒着,况且林秋然白天不在家,买个东西再找过去也麻烦,耽误事儿。
林秋然点了点头,“这就没别的事儿了,爹也早些休息。”
今儿孙氏看前半夜,林秋然把汤圆给了孙氏,汤圆在她怀里听着她说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他比刚生下来重了不少,就像这个时节的笋,长得很快。
听许娘子说,还是个会抬头的笋,只可惜林秋然在家里的时间不长,没看到。
林秋然亲了下他脸蛋,家里说事儿,差了汤圆怎么行。
林冬林夏那边都是她管着,有事她告诉就是,一个在家里看孩子,一个去铺子。林夏年纪太小,重的活林秋然不想让她做,今年就先在家看着汤圆吧。
等大一些了再安排她做别的事,林秋然没想让林夏像林冬一样学做菜,因为她性子活泼,怕耐不住性子。
家里还缺个管家事的,也缺个能干的男子。
萧大石年纪大了,多个男人能拉车打水劈柴。
林秋然这般想着,出正厅出来,天上月明星朗,夜风凉却不冷,家里办成一件大事,林秋然心里高兴,很快就睡下了。
一早跟汤圆道别,林秋然就去了铺子。
史掌柜今儿顶着俩黑眼圈来的,他昨日太高兴,回家后和娘子说了不少豪言壮语,说把这铺子做成县城最大的酒楼,又说好好干,不能辜负林秋然一片心意,然后高兴得一宿没睡着。
婉娘虽睡着了,今儿来得却比平日早,她一直很羡慕林秋然,能把一间食肆经营得这般好,她是没史掌柜的头脑,所以就想好好干,争取涨工钱。
林秋然还见了新来的伙计,叫赵兴,比陆凡大一岁,但个子不太高,还很瘦,面相不错,眼神灵透,像只机灵的金丝猴。
口齿伶俐,见了林秋然就道:“林娘子,我是新来的伙计,叫赵兴。”
林秋然和他道:“史掌柜应该和你说过,不必一直待在铺子,上午巳时过半来,做完走,下午申时过半来,也是做完就走。刚来是按日给工钱的,一日十二文,你若做得好,工钱肯定会涨的。每日包中午晚上两顿饭,跟我们一块儿吃。试用一个月,干得好就能留下。”
现在铺子没那么忙,这人也不是赵广才帮忙看过的,所以要有这个。
赵兴点点头,“我晓得,会好好干活的。”
林秋然听他口音不像本地人,但不管哪儿的,只要能好好干活就行。
该干什么史掌柜跟赵兴说了,他从前每月八钱工钱,不算少了,但干了一年多才这么多的,刚来茶楼的时候月钱也不多。
史掌柜还跟他说,以前陆凡就这么多,两个月就涨到半两银子一个月,而且食肆管饭,茶楼是不管的。史掌柜还说食肆饭菜很好吃,不过他以前没来这儿吃过,也不知是真是假。
都做食肆了,味道应该不会太差。
茶楼的其他伙计史掌柜也问过,但没人愿意过来。现在用不了那么多人,要等一个月才能上职,而且工钱太低了。有的人受不了刚来的工钱,找别的活儿干。也有一开始看茶楼干不下去就找活的,早就走了。
不愿意也没办法强求,另一个伙计只能托赵广才了。
林秋然跟赵兴说完话,史掌柜就把人带走了。这几天二楼客人多,赵兴熟悉了熟悉菜价菜单,中午就上手了。
史掌柜盯着赵兴干活咋样,赵兴也在观察食肆。林秋然是东家也是厨娘,大堂的事儿是史掌柜管,得听他的。
他还暗自观察食肆生意,要是生意不好,他这干不了多久又得走人,得不偿失。
好在食肆生意不错,他现在只管上菜,算账还不用他,都是陆凡和史掌柜来。
能干下去。
史掌柜给赵兴分了沏茶的活,二楼也让他看着。他以前在茶楼干活,就管沏茶端茶送水,对茶叶很了解,不同茶叶冲泡多久口感更好,连茶叶好坏都分得清。
而且茶楼是雅致的地方,来喝茶的客人多是谈事儿的,赵兴很会察言观色,再有他身材瘦小,从人群中走得很快,端东西也稳,上二楼也比史掌柜大个肚子方便多了。
这人不错。
赵兴忙了一上午,觉得食肆生意也不错,那边也要装潢,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
食肆说管饭,也不知道什么饭。
赵兴看了眼厨房,上菜闻着是挺香的。
没客人了,林秋然和婉娘把厨房简单收拾的收拾,把剩下的菜盛了。
今儿剩了红烧肉,还有一只姜母鸭。趁着二楼接席面,她做多做了鱼蛋汤,这不是鱼籽,也不是鱼泡,而是把鱼肉剁成的茸,然后在反复摔打上劲儿,做成兔腰兔一样大小的鱼丸。
汤中放了紫菜和盐,鱼蛋弹牙,汤也很鲜美。
今儿是有人点了粤菜那张菜单,这是林秋然新加上的菜,早春的小鱼小虾很好吃的,还有小白菜和肘子肉做的蒸饺。
这边不常吃肘子,但林秋然烀了两只猪腿做馅儿。
用的是还不到巴掌大的小白菜,洗得干干净净,肉馅儿是用肥瘦相间的肘子肉和鲜肉混着焯过水的白菜做的,馅儿又鲜又香。
林秋然在面粉中加了些澄粉,包的柳叶大饺子,上锅一蒸,面皮白净,薄薄一片几乎能透光,翠绿的的饺子馅儿在里面安静躺着。
这个林秋然管它叫翡翠蒸饺,也就这个时节有新鲜小白菜,再过几天就不做了。林秋然还挺喜欢春天的,菜多,但冬日东西能放住,现在肉都是早起买,卖不完的也都吃了,卤汤头一天用完,林秋然也不敢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