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他从末世来_分节阅读_第411节
小说作者:竹茶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9 MB   上传时间:2016-03-18 04:12:22

  据说中间这个大树下滴小门就是古墓丽影里面朱莉追着一个小女孩而进入古墓滴入口,阳光依稀照耀下来精美滴浮雕,绿色滴塔布隆寺又是一棵巨树,深入地下滴根系足以粉碎坚硬滴石头,多么完美滴融合,出口是西殿。

  19世纪被法国人发现后。百年老树早将神庙紧紧缠着,因此放弃修复,保留了原貌。树根放肆地不断延伸,绕着屋檐、探入石缝、将老庙牢牢裹着,几乎要相信,神庙是从树根里蹦出来的,然后它们缠着。就这样缠着。

  这里的树分作两种,较大棵的是木棉树,他比较粗大且呈淡褐色。而且有多疖的树根。较小棵的则是绞杀榕,他树根呈灰色也比较细,但是四处纠结缠绕。

  塔普伦寺,它的许多宫墙、城门为参天的巨树所盘据,当地人称为蛇树(kapok)的根茎,穿绕在梁柱、石缝、屋檐、门窗之间。

  巨树在庙的空隙间盘根错节生长,种子遇水发芽生命力强,鸟类啄食树的果实将种子分布在神殿各处。树根深入建筑的石缝中向四方扩散,巨根抓紧破庙。这也见证了吴哥文明的衰亡败落的时光。

  当年法国人据说就因为树根盘根错节的太严重,决定放弃整修,只稍加修葺让他保持原貌。于是形成今日被巨大树根盘踞的神庙。

  入口处,迎面耸立的是一尊高大的四面佛,进了城门,其实还看不到古迹。感觉是像走进一片密林之中,顺着小路走往塔普伦寺的路旁,有一棵树身有二、三十公尺高,树干上有被烧焦一大块的怪树,据说。这是一种当地人称它为油树的植物。

  烧它的原因,是要让它滴出油来当做点灯的燃料,而且只要不过度,它就可以源源不绝,就像是一座天然的加油站。

  除了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象外,庙内的各种浮雕也极为精采,而神殿内供奉的则是智慧女神,据说是加耶活罗曼七世依据母亲的容貌所雕塑。除了特别的逾城出家山形墙外,还有不少好看的雕刻,包括佛陀的事迹,还有大地女神普黛维手握发瓣的形象。

  塔普伦寺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建物叫敲心塔,最初是特别为国王设立的建言室。特殊的椎状建筑设计使两旁回音大,中间回音小。如果站在塔里背靠在墙上仰望天空,然后拍打自己的胸膛,整个塔内就会发出宏亮的回音。

  塔布隆寺是奢耶跋摩七世为母亲而建的寺庙,是一座佛教寺庙。不知道这是不是跟皇帝母亲笃信佛教有关,带有佛教印记的物品,大到寺庙小到饭钵,无不圆融通透。

  想来醛耶跋摩七世国王应该是个心思缜密、敏感且温柔之人,塔布隆寺在他的主持下既反映了佛教的精神,又充分运用了高棉的建筑语言,且符合主人的身份,建造得柔美、华丽,女性气息十足。

  塔布隆寺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同,只是少了微笑的脸。吴哥寺华丽,巴戎寺阴郁,它们都属于神,没有半点人间烟火。因为有生命的参与而活泼。整座寺庙都被巨大的树木包围,密密麻麻的树根如巨蟒,紧紧缠住它们能抓住的一切,与古庙纠缠千年,直到成为一体。

  入口这里的巨树遮天蔽日,那些树根大的夸张。本该非常宏伟的寺庙现在却被一棵棵大树垫在了脚下。也许也只有这么巨大的自然力量才可以与佛抗衡。这些树根花了几百年的时间,缠绕着;穿透着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石塔和回廊,缓慢的包裹着。

  埋葬着寺庙。佛也有佛的无奈,云落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从发芽到挤开石缝直至最后舒展开身躯,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佛一样值得敬畏。天地间孕育神灵,亦繁衍生灵。他们在这里几个世纪地交织着,产生出如此精绝的景象,妖艳的为吴哥画上了谜魅的妆容。

  热带的气候让它的生长格外有力,树根像一只张开的手紧紧地抓住石墙,然后深深地扎入土地。枝桠高高地伸向天空,有些还插入较低的护栏,让它破碎,跌落。

  那些空心树没有一片叶子,只有惨白惨白的支干,石头的存在让它的呼吸变得非常困难,仿佛死去一般,但雨季到来时又会恢复生机。几百年后,丛林渐渐将这里覆盖,更多的石头被树切割,战火中它变得更加破败不堪。

  既然这样,人们也没有将它遗忘。过去,很多贫穷到一无所有的人,不惜触犯神灵,砍下佛头,换取生活所需。现在,这里被游客攀爬,翻越,做成了一张张图片,从而吸引更多的人。

  为了保护精美的雕像不被更多的破坏,各国文物保护组织来了,他们除去了长得过于高大的树。顺便,丛林中名贵的树木也被砍了下来,做成了家具和地板放在富人的花园里。住宿的饭店里,从天花到地板全部是蚁木做成的房间,甚至连台灯座都是木头的。

  如果庙里很安静,如果在一个阴凉的雨后,坐在树荫里也许可以听到树与石头的对话。可惜满地游人的喧哗打破了这一切。

  像在华国的任何一个景点一样,大家在比谁动作快,争着与那些纠缠的树合影,其实只是树的脚丫,抬头看,古树参天。曾经愉悦和荣耀的舞台,成为了一片废墟。庙已经破败,一地乱石。

  看来树与石缠绵了几百年的风景终究敌不过人类的贪婪。不知道这里还能拍几部电影,还能保守多少人的心事,还能磕破多少个膝盖,或者已经是所剩不多的幸运者,还可以聆听一首哀伤的歌。

  圣剑寺在1927年至1932年曾被修缮过。它是在12世纪时,阔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就成了国王临时的住所,也就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在寺中有一块碑文,是阔耶跋摩七世的儿子所写。

  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众神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但在湿婆派主持时,他们被毁坏。

  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从中央圣塔开始,四条狭长的走廊向各个方向延伸,并带拱顶。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

  修理圣塔寺的国际遗迹基金会并没有清理南面的寺庙,南面的遗迹则一直深埋于从林中。圣剑寺中间部分高,代表了宇宙的中心——须弥山。根据考证,吴哥王朝的皇族在15世纪时曾弃吴哥城而去,而圣剑寺的香火却一直很旺。

第八九九节 传说中的少女

  女王宫,(banteaysrei,即“女人的城堡”之意),又称班迭斯雷寺,位于柬埔寨暹粒省,距著名的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

  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v)王朝完成。

  该寺以朱色砂岩构成,充满精致的浮雕,有“吴哥艺术宝石”之称。规模与尺寸较其它吴哥古迹的建筑为小,一般认为即是“女人的城堡”之名称由来。

  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banteay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这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

  关于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质疑,有学者认为这样高超的工艺远远超越了其他10世纪建筑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纪的作品。

  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窟其他古迹的修复工作中。

  小贴士:鉴于其极其鲜艳的色彩,女王宫最佳拍摄时间是上午9点到10点、下午4点到5点两个时段。

  但上午的最佳时段总是挤满了旅行团,如果上午去提前1小时左右到达。晴朗的中午应该避开这里,在毫无遮蔽的红色砂岩建筑中穿行会感觉像在碳火上烤一样炎热。

  据碑文所载,女王宫始建于公元967年,于吴哥王朝阇耶跋摩五世(公元968年~1001年在位)统治时期建成。原名“湿婆宫”,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湿婆神。

  女王宫坐西朝东,长200米,宽约100米,内外有3层红砂石砌成的围墙,从大门到中门约50米。大道两旁竖立着两排对称的2米多高的朱红石柱。第二道围墙正东有3个石拱门,中门两侧各有一根竹节状石柱和一根镂花石柱,上面是一个山形门眉。

  刻有许多武士像,描述的是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第三道围墙正东也是3个拱门,中间拱门也有镂花门柱和双层山形门眉。拱门之间有两扇窗户,每扇窗上嵌有5根竹节状的窗棂。石门里是女王宫的中心部分,3座朱红色的钟形寺塔由一条巨大的石基连接在一起。

  两面有对称的配殿,还有石台石屏,所有建筑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画饰。3座并列的寺塔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每座塔的东、南、北各有1门,门高仅有1.2米,门上有7头那迦蛇翘首警戒,所有朝圣者必须弯腰屈膝才能入内。

  每个门前都有石雕守护神一对,两侧墙上都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身饰璎珞的仙女浮雕。这3座钟形寺塔中,中间一座最高,约10米,里面供奉着湿婆神。南面一座供奉的是梵天神,北面一座供奉的是毗湿奴神。

  寺塔高5层。每层都饰有各种神鬼罗刹雕像,形态各异。塔基及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大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在中间寺塔右侧的一座巨大的神龛上,完整地保留着一幅石雕“战象图”。

  这幅图把当时高棉人民抗击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再现在石壁上。寺塔各层门前都有一对守护狮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盖上,右腿半蹲式。头部有的像猛兽,有的似鬼怪,外形彪悍勇猛,是婆罗门教三大神主的守卫者。

  女王宫浮雕上的女神建成于公元967年的女王宫是当时吴哥唯一非国王所建的主要庙宇。它的建造者是罗真陀罗跋摩国王的一位大臣yajnavaraha。

  根据奠基石的记载。yajnyavaraha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一名慈善家,救助人民于病痛、冤屈或贫苦。庙宇的周围原来是一个名叫isvarapura的市镇。

  女王宫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湿婆神,原名tribhuvanamahesvara—三重世界的主宰—即它供奉的主神湿婆。然而现在女王宫的建筑看来分为两部分:东西轴以南的部分供奉湿婆,而以北的建筑供奉毗湿奴。

  庙宇现在的名字“女王宫”可能来自于建筑墙面装饰的精致浮雕及建筑规模的小巧。有人也猜测此名得自浮雕上的女神。

  女王宫建筑布局整齐、和谐,造型奇特,自成一格。整座宫殿以及围墙全部用朱红沙石砌成,有的石块重达数吨。

  整个建筑奇巧别致。关于女王宫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它是女人建造的,因为每块石头都雕有玲珑剔透的各种花纹图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只有心灵手巧的女子才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另一种说法是,这是一座后妃居住的宫殿。吴哥王朝时期,柬埔寨经常与邻国发生战争,因此在远离吴哥王城的地方建造宫殿,为在战争期间藏匿后宫佳丽。

  女王宫于11世纪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国王主宰了改造工程;根据一段12世纪的铭文记载,女王宫被赐予僧侣divarakapandita并供奉湿婆。

  直至1914年女王宫才被西方人发现。1923年法国作家马尔罗从女王宫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轰动一时。马尔罗很快被逮捕,失窃的女神像也随即被送回柬埔寨。

  此事件激起了人们对女王宫的兴趣,随后清理了女王宫的建筑,在1930年代对女王宫的修复中原物归位法也首次在重大工程上派上用场。人们起初根据女王宫的精致浮雕猜测其建筑时间较晚,1936年发现了奠基石之后才推翻此假设。

  2000年至2003年,为了防止雨水浸蚀,柬埔寨和瑞士合作的女王宫保护工程给建筑安装了排水系统。人们还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建筑被周围的树木破坏。然而女王宫一直不幸地蒙受文物盗窃的破坏。

  20世纪末柬埔寨当局移走了一些雕像原件而用复制品替代,盗贼们就将目标转移到复制品上。女王宫的一件湿婆及其女性化身乌玛的雕像被移至金边的国家博物馆保护,却在博物馆内遭到破坏。

  材料: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运输、建筑,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

  浮雕:女王宫的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女王宫浮雕刀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

  其中的阿卜娑罗姿态优雅,与吴哥寺的阿卜娑罗浮雕齐名。编辑本段建筑材料和风格女王宫的瞿布罗女王宫大量使用红色砂岩作为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可以被像木头一样雕刻。砖和铁矾土只是用于围墙和一些结构元素。最为知名的是其精致的砂岩楣石和山形墙。

  山形墙跨立于四方形的门框之上。女王宫的山形墙比起门框来显得特别大,气势磅礴。在高棉建筑史上,女王宫第一次将神话故事雕刻在山形墙上。楣石横跨两根门柱之间,一些用于支撑上面的结构,一些则纯粹为了装饰。

  女王宫的楣石上均饰有精致的浮雕,足以和神牛寺的9世纪雕刻匹敌。值得细看的浮雕包括呲牙裂齿的怪兽卡拉(时间的象征)、庙宇的卫兵、女神和飞天、假门假窗等等。实际上浮雕几乎装饰着建筑的每一寸表面。编辑本段建筑布局。

  大门的山形墙女王宫和多数高棉庙宇一样面朝东方。踏入最东边的瞿布罗(拱门,gopura),便可见一条67米长的铺道一直通向女王宫的主建筑群。主建筑群由三层院落(enclosure)围成。

  神庙在最内层的院落内,神庙的东北方和东南方有两座通常称为图书馆的小型建筑。

  女王宫原本在现存的三层院落之外,另有一道围墙将神庙与市镇相隔。这道外层的围墙现在仅存拱门(即最东边的瞿布罗),原来可能用木材建成。人们认为按照这道围墙计算,女王宫的面积约500平方米。

  大门的山形墙上雕刻着印度教中守护东方的因陀罗——他端坐于长着三个头的白象之上。

第九〇〇节 从过去到现在

  第三层院落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5米,由铁矾土建成,东西轴的两端分别开了两道瞿布罗。两道瞿布罗的山形墙均第三层西瞿布罗山形墙已不在原位。

  西瞿布罗的山形墙现由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描绘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修罗孙陀(sunda)和乌普孙陀(upasunda)两兄弟争夺飞天提络塔玛(tilottama)的故事。

  东瞿布罗的山形墙散落在地上,描绘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恶魔掠走罗摩的妻子悉达的故事。院落内的壕沟被铺道沿东西轴切为南北两半,环绕着第二层院落。

  第二层院落的外围是一道东西长42米、南北宽38米的铁矾土围墙,内围是一道边长24米的正方形砖墙,外围墙的东西轴开有两道瞿布罗。外墙西瞿布罗的山形墙上雕刻着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杀死其兄波林的故事。

  内墙已经坍塌,仅剩东边的瞿布罗和西边的一座砖砌神殿;东边瞿布罗山形墙上外侧(朝东一面)雕刻着舞蹈的湿婆,内侧则是杜尔嘎。院落里又有一圈铁矾土的走廊,现在已经断续地坍塌。

  崩密列(bengmealea),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

  这座寺庙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建造这座寺庙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

  崩密列不属于常规的吴哥景区范围内,所以一般的旅游团行程中很少会包括这个景点,因为确实有些太荒僻了。

  崩密列在废弃的庭院和塔之间。树木草丛茂密地生长着。很多年来,这里一直都是难以到达的地方,不过最近铺筑的道路使得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编辑本段景区特点。坐汽车到从吴哥古迹主景区过来会花费不少时间,汽车能快些,而“tutu”会很慢。

  当云落到达崩密列的时候,发现如今的崩密列很像当年外国探险家发现吴哥时的样子:寺庙坍塌严重。被树木掩映,无路可走。

  如果没有导游带领,云落根本不知道如何穿过这片巨大的废墟。看过电影《古墓丽影》的朋友对塔布笼寺一定还有印象,它给人的感觉是奇异,而崩密列带给你的则多是震撼。

  随着深入崩密列所在景区,您还会发现栈道。这条栈道也和一部电影有关,它是在拍摄电影《虎兄虎弟》时搭建的。由此可见,吴哥古迹中的很多景点都是深受电影导演们厚爱的,因为这里所透露出的神秘感绝对是世界罕有的。

  当您跟随着当地导游爬窗户。走屋脊,穿房屋的时候,你会发现永远有惊喜在前面,而且也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着的是怎样令人惊喜的景色。如果您热爱探险,那崩密列绝不如错过。

  这座建于jayavarman5时期的印度庙宇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是吴哥建筑群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筑的庙。这是一座破败、隐秘,未经修缮的寺庙,这座神庙从来没有完工。原本应该有浮雕的寺墙上都空空如也。

  正由于它的原始风貌,有人说这里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崩密列的护城河长1.2公里。宽0.9公里,它和吴哥寺几乎一样大的规模,但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

  由于比较荒僻,所以很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夺,但寺庙的神秘气氛仍旧在森林深处弥漫。

  初到暹粒,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贫穷。一下车就看到黝黑的大头娃娃们赤脚在乞讨,一双大眼睛看的人好心痛,刚开始还给一点小钱,后来云落发现这里像这样的小孩实在是太多了,给谁都不合适。

  金边市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住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她的味道,虽然只是在车上看了看金边,但是这里寺庙的规模和风格都让人眼前一亮。到暹粒的时候天色已暗,公交车公司已经和拖拖车司机们说好,拖拖车会拿着写你名字的字条,免费送你去市中心。

  司机超级热情,搭载云落几个到了一家叫iwinhostel的旅店,三个人一间12美金。电扇热水wifi,女老板美丽而干练,几个男服务员都看上去非常老实大厅里可以上网,喝酒,吃饭,看柬埔寨动画片。

  其他推荐:tasom的双人房,8美刀一晚,房子很好看,天天清洁,然后还配有wifi、热水、小冰箱、电视、风扇和丰盛的早餐。云落住的地方离夜市(nightmarket)不远,洗干净后,云落组了个六人团去夜市吃饭。

  云落先去取了个钱,这里大部分取款机都不支持银联,只有在夜市尽头有一家嘉华银行可以。这里的人口复杂性比越南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大的多,云落一起吃饭的有澳大利亚的,英国的,日本的,华国的,摩洛哥的,桌子上还有壁虎。

  晚上云落遛弯的时候,云落才发现云落有多么爱这里的夜市,你能想到的混乱元素,这里应有尽有,强盗,小偷,醉汉,站街女,外国痞子,毒贩,gaybar,ladyboys开的餐馆,各种不安分的刺激和无穷无尽的游人的喧哗,构成了这里的美不胜收的夜景。

  很多人都说这里很乱,确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然云落每晚都逛到十二点多,但是安全第一,大家出门之前还是多叫上几个人。

  第二天在门口租了一美元一辆的自行车,开始了吴哥的三日游,吴哥窟离云落住的地方大概5公里,分为1日游,3日游(推荐)和7日游,价格分别是:20美元。40美元,60美元。租拖拖车价格大概是40~50刀一天。

  云落按照最经典的线路,先小圈,后大圈的骑行了三天,具体路线为:第一天:小圈:吴哥寺-通王城(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宫殿、战象台阶、癞王台阶)-周萨神庙-茶胶寺-塔布茏寺-斑黛喀蒂-巴肯山。

  第二天:大圈:圣剑寺-龙蟠水池-塔逊-东梅奔-比粒寺-皇家浴池-豆蔻寺。第三天:吴哥寺-女王宫-崩密列(因为路程和价格问题,云落后两个地方都没有看成)。

  如果大家要租tubtub车。除了和他们将外,去之前一定要自己规划好行程,一般是先小圈,后大圈,什么时候看日出,什么时候看日落,提前安排好。一般看日出在吴哥窟西边,进西门,找个地方坐下就好。具体地点跟着人流就能看到。

  看夕阳有三个地点,每天都可以换一个地方,打一枪换一个点。如果做tubtub车,司机都会告诉你的,他们英文很好,而且对路线非常的熟。但是你们要知道,日出日落这种东西像爱情,是要靠缘分的。不可强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3页  当前第4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7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他从末世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