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到常浩南的此番表态,一众大佬还是齐刷刷地重新把目光汇聚到了讲台上——
大家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了。
能说出这种话来,显然意味着早有准备。
“说说吧。”
坐在中间位置的首长露出一脸饶有兴趣的表情:
“你有什么计划?”
常浩南赶紧又换了一页:
“效应靶场的这组靶标针对性实在太强,之前是仗着在戈壁滩又是新地方,外国的卫星不会过于关注所以才能保密,但现在这么显眼的一个弹坑摆着,对手很快就会调来专门的SAR卫星,看明白这实际上是模拟的一个航母编队,而用战术导弹攻击这种编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所以我的建议是,直接公开承认,我们成功试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当然对于导弹的具体性质不用多提……”
这突如其来、以至于有些离谱的提议,让下面的十来号领导全都没反应过来。
好一会之后,首长的表情才稍稍由震惊转为疑惑:
“如果按你所说,那对方很快就会推测出,我们正在研发一种用于反舰的中程弹道导弹?”
这次测试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多,而且每个都是过去求之不得的撒手锏项目——
高超音速武器、反舰弹道导弹、分导式多弹头……
有点像是穷人乍富之后的感觉。
在真正装备部队之前,无论透出去哪个,都会让对手提前有所准备,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而常浩南却十分看得开:
“一方面,东风21丁的研发很快就会走入快车道,下一步要么是打击地面的模拟移动靶标,要么就是直接打击水面靶船,无论走哪个选项,一旦进行试验,都必将大白于天下,哪怕现在公开承认,也只不过是早上个一到两年而已。”
“另一方面……公开承认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发进度,也算是一个很好的诱饵。”
“用整个项目做诱饵……”
首长微微眯起眼,目光中闪过一丝精芒:
“那你准备吊起多大一条鱼?”
常浩南这会儿也不再卖关子:
“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干扰美国的整个反导武器研发路线。”
这一次,不仅首长本人。
而是满座哗然!
让大家消化了一会儿这个消息之后,常浩南继续解释道:
“反舰弹道导弹会给美军,尤其是美国海军带来前所未有的空防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势必会把巨额资源投入到海基标准3,或是THAAD这类重点面向中程导弹的反导拦截系统当中去,以尽可能削弱我军的区域拒止能力。”
“但这类依靠动能杀伤器,并极度追求有效射高的导弹在大气层以内的机动性很差,理论最小射高基本都会在80-100km这一级别,完全无法应对我们下一步重点研发的吸气-超燃冲压式和火箭助推-滑翔式两类高超音速武器。”
“换句话说,他们现阶段在应对反舰弹道导弹这方面的投入越大,未来能够用于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和装备资源就越少,至于反舰问题……”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一下,看了一眼眉头都快拧到一起的海军领导:
“无论吸气式还是滑翔式,这两种高超音速武器都可以搭载同样的SAR雷达导引头,并且攻击隐蔽性和突防能力还要更强,所以完全不必担心。”
第1238章 最坚之盾
说出这段话的时候,常浩南突然感觉到一阵神清气爽。
非要形容的话,就好像是……
别人求而不得的女神,而我却可以站起来蹬……
咳咳。
东风21D这种武器,搁在其它哪个国家不得当神器供起来?
诶,我就直接拿它当个烟雾弹来用。
众所周知,谎言中掺杂着部分事实,才最具有迷惑性。
别说美国人,就连自己人恐怕都想不到。
当然,常浩南之所以提出这样一条建议,肯定也不只是为了爽。
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过度刺激美国人。
哪怕在如今这条时间线上,2006年这会儿,美国的综合国力也仍然处在遥遥领先的地位。
只不过没有上一世那么夸张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华夏突然掏出来了高超音速导弹这类在短时间内完全没有应对手段的武器,很大概率会引发对方的强烈反弹。
虽然相互撕破脸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但对于占着后发优势的华夏来说,显然还是晚一些更好。
而如果抛出反舰弹道导弹这个看上去像那么回事的项目,就相当于给了对方一个宣泄的渠道。
中程导弹能不能拦截?
确实能。
当然拦截率是另外一回事。
但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美国人自己肯定觉得能。
作为重活一世的人,他可太熟悉大洋彼岸这个老对手的德行了。
跟那些优越感莫名其妙的老欧洲还不太一样。
想要和美国人好好打交道,就必须要让他们占据一定的心理优势。
哪怕是错觉都行。
可一旦这种心理优势消失,对方就会光速化身魔怔人。
就像前世的2016年以后那样。
而反舰弹道导弹,就正好处在美国人那个微妙的心理阈值范围内。
好比陪领导打球。
重点是要让人有一种“拼尽全力后可以战胜”的快感。
所以,常浩南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对方觉得“只要我们大力发展中末端拦截系统,就可以把华夏人举全国之力研究出来的撒手锏武器给兑掉”。
等过上几年高超音速武器和第四代战斗机这些真正的狠活到位之后,想吃后悔药也已经晚了。
完整听过常浩南的想法之后,整个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
一来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吸收上述内容。
二来,整个计划确实牵涉众多。
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改变过去几十年间华夏在军队建设,尤其是武器装备建设方面的宣传策略。
在1980年5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的“580任务”结束之后,华夏再未大张旗鼓地公开过重点武器型号的研制和测试过程。
无论是巨浪一号、东风5甲,还是更后来的东风31,都是处在一种“外界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我就是不说”的微妙状态。
最开始,这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保密就是保落后”的无奈之举。
比如东风31在99年第一次试射时,其实根本没有达到8000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门槛,只能覆盖到极为有限的重点目标。
这种信息一旦被泄露,对于强敌的威慑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不过,时至今日,这种宣传策略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惯性。
即便理智让所有人都承认,常浩南的计划确实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并且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但想到要公开承认尚处在研发过程当中的武器细节,还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好在,最后还是表示赞同的意见占了上风。
而整场报告也随之进入了尾声……
“浩南同志。”
就在常浩南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又突然被首长从身后叫住:
“后续宣传层面的事情,会有相关部门的同志负责完成,在美方做出具体的反应动作之前,应该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你操心的事情……”
这句有些没头没尾的话让前者有些茫然。
而首长则很快图穷匕见:
“还记得我之前在阎良和你说过的事情么?”
常浩南顿觉头皮发麻:
“首长……您……”
他本来想问“您认真的?”,但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太合适。
别人什么级别的领导,难道还能跟你开玩笑不成?
所以前所未有地卡了壳。
好在首长也没准备等他的回复,而是直接继续道:
“妇联的同志已经侧面询问过那位姚同志的意愿,听说她是非常愿意的……而你之前也说没有意见,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嘛。”
“今天会后,就会有组织部门和工会的同志直接联系你,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你直接和他们对接就好。”
事已至此,常浩南心里也清楚,以自己目前的情况,这属于早晚的事情。
无论出于什么角度考虑,组织上都不会放心他长期单身下去。
或者倒不如说,能等到现在才真正给压力催婚,已经算是动作比较慢了。
于是,只好点了点头:
“好,我会和家里人还有师……还有姚梦娜同志商量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