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慢慢同学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00 KB   上传时间:2025-03-10 19:49:46

  “前街宋家生了个闺女,听着左手左脚各少了个小手指,他家那媳妇怀孩子的时候怕胖,不好好吃饭,瘦得麻杆似的,肯定是有影响了。婆婆怪罪,月子里只要宋成文不在家,就只给喝小米粥,不下奶,孩子指靠着小米汤活着,可怜见儿的。

  东院他王婶去下奶,说那媳妇儿累脱相了都。

  县里的工作也让家里给卖了,户口转回咱们生产队上,原来还是知青,多少有个盼头,这回真成农村户口了……”

  夏梦生了,生的那天洛清微知道,难产了,在家生了一天没生下来,送到卫生院去,夏梦说啥不让她近身,非让唐大夫给看。

  唐大夫不擅长妇科,卫生院也没有接生的条件。平时大部分人生孩子就是找接生婆在家里生。讲究点的,去县医院生,真没有到卫生院生孩子的。

  还是护士赵美琴,自己生了三个孩子了,有经验,学护士的时候也在妇产科实习过。也是实在没法子了,她上的。跟宋家找的接生婆一起,侧切把孩子取出来的。

  孩子生下仨小时,就出院回家了。

  就那么个折腾法儿,她不遭罪谁遭罪。

  都是该的。

  

第23章 可不是要工作啊

  “为啥工作都不要啦?”

  大嫂问呢,其实大家都好奇。好好的正式工作,还能卖了?哪头大哪头小啊。

  二嫂知道,“这个我知道,供销社里都传遍了,说是那谁不愿意跟宋成文领结婚证,非说办过酒席就是事实婚姻了。老支书怕她有外心,而且,听说在县剧团,也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

  那人,在农场的时候不就弄得沸沸扬扬的,改不了。

  老支书怕人再跑了。干脆给调回家里。

  那工作是卖给俺们主任家的闺女了,听那个话儿,得花大几百。”

  老支书的手腕多硬啊,这么大的生产队,大几千人,管得服服帖帖,整个金家园子公社,也是跺跺脚,地都要抖三抖的存在。

  夏梦的那只会靠男人的小手段,怎么可能逃出老支书的手掌心。

  “总算是宋成文那小子到底没丧了良心,没嫌弃那孩子。在县城里想法子买奶粉往回送,得空就回来看老婆孩子,对那媳妇儿也好,吃的用的可着劲儿的往回倒腾。

  八成我还是年岁小,经得少?咱也是不明白,咋就那么宝贝那媳妇儿呢?”

  大伯母是想不明白,那么个名声,真就一点儿不介意?不就是脸比别人好看点儿嘛,就那么招人稀罕?

  这世上就没有空穴来风的事儿,老支书要是不抓着点实证,能下这么大决心?

  她就看老太太,那意思,您活得时间长,经的多,许是见过?

  老太太白了她一眼,没个正形的,“我也年岁小,活得时间短,没经过。”

  逗得妯娌几个笑倒在一起。

  小媳妇儿们听明白婆婆和奶奶说的是啥了。

  只放假回家的俩大姑娘,不是很懂。

  沈云跟大伯母娘家嫂子的侄儿见过面了,死活不乐意,说人家三块豆腐高,脑袋大脖子粗,不像个人样儿,看得反胃,要天天生活在一起,她受不了。

  沈宝仓本来是不同意攀那高枝儿的,可听她这么一说,也生气,“你不乐意就不乐意,怎么能那么说人家孩子呢?能不能留点口德。”

  大伯母也生气,一是气闺女说话太气人,再一个也是气自家嫂子,怎么给介绍个那样儿的。工作再好,样子拿不出手,也不行啊。管怎么着得是个普通人样子吧,不然亲戚朋友见了,不得以为他们两口子卖闺女,图点啥呀?

  “你太夸张了,舅妈我们又不是没见过,长得多体面的人,侄子能差哪里去?再说大舅家的表哥表姐都长得好,亲表弟不可能差那么多吧?”

  三哥沈海训沈云,不乐意就不乐意,也没说相亲就一定要成,干啥把人埋汰那样儿。

  沈云老冤枉了,“我真没夸张,他就长那样儿。要不信,你们自己去看,反正过年他肯定回家。”

  大伯母其实心里信了八成,为啥的?还不是那孩子的亲妈,就长那样儿嘛。一米五还得是虚报两厘米的身高,得有一百五十斤的体重,肥头大耳,三层下巴。

  长得是不行,但人家是省城大领导家的闺女,那不奔着人家的家事娶的嘛。

  “行了,没相中就算了。还提什么,回头我告诉你舅妈一声就完了。眼看着二十三了,你就得瑟吧,剩到家里,等着我拿擀面杖出去给你找去。”

  洛清微没听懂,以为是这边的方言呢,“为啥要拿擀面杖找?”

  大嫂给她解释,“出去看上哪个男的,一擀面杖打晕了,拖回来……”

  哎呀,是这个意思啊。

  说得还怪逗的。

  沈云气的,“你们当嫂子的,就这么笑话我吧。哼,等你们把孩子生下来,我偷着掐孩子,给喂辣椒水。”

  难为她怎么想出来的这个报复的招儿,嫂子们才不害怕呢,“都是你亲侄,你随便掐,就看你舍不舍得了。”

  ……

  “哪个狠心的妈,怎么舍得下的?”

  洛清微在办公室刚坐下,一口热水没喝上呢,当初跟她一车来农场的杨柳抱着个布包袱来了。说是在火车道边上捡了个孩子。

  也不知道啥时候扔下的,孩子冻得脸都紫了,剩下一口气儿。

  没忍心,给抱回来了。

  还有气儿呢,救吧。

  好一通忙活,把孩子给救过来了,到福利社买了一袋奶粉,赵美琴看着给喂上。

  孩子身上,包袱上,一点特别的胎记,标号啥都没有。包袱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深蓝底碎花布,家家都有的。

  是个健康的男婴。

  大眼睛骨碌碌的转,也不像是智力不全的,绝没过满月的孩子,也看不出来啥。

  这都养了几天了,怎么就给扔了呢?

  “去派出所报案吧。”

  肯定的,不报案咋办,谁也不能不黑不白的养个孩子。杨柳是单身,也不能说人家好心捡个孩子,就赖到她身上。就在知青院住着,她有没有怀过孩子,又不是看不出来。秋收的时候,她为了评积极分子,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跟疯了似的,身体差一点都扛不下来。

  可是报案了,这么大点儿的孩子,派出所也养不了。谁家都有这个那个不方便,没法抱回去养。

  推来推去的,所长就商量洛清微,“要不先在卫生院养几天?我们这边先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孩子家长。实在找不到,再看看给孩子找一个合适的人家。咱农场这么大,能找到愿意养的。你们先受累几天。”

  洛清微能说啥,眼看着这么大点儿孩子推来推去的?

  “我这上着班呢,我家沈默也一天到晚的在谷场上值班,我公婆在火车站,现在一天几趟车的粮食往外运,一直到白菜土豆进京,他们也是没白没黑的忙,您非说让我抱回去,这不是给我奶奶找活儿嘛。老太太都七十了,看个喂奶粉的孩子,多累呀……”

  看是可以看的,沈家人多,没分家,眼睛多,人又善,看几天不是问题,但这个困难,也得让所长明白不是。

  “是是是,这不是腌菜收拾秋正忙的时候嘛,十里八村的,都知道,就你家老太太儿孙最孝顺,啥活儿不用干,闲着的时候多,当是我求着老婶子帮个忙了,好不好?

  这样,等忙过了冬天这一茬子事儿,我跟厂长申请,看看能不能把小沈调来咱派出所,行不行?小沈的优秀,有目共睹,本来也该是咱们公安系统的人嘛。”

  洛清微一听,就明白,老所长肯定是知道点儿啥了。那他跟刘厂长的关系,肯定很近。

  要不然,口气不能这么大,说调人就调人。

  哪那么容易啊。

  从农场工人,到警察,可真不是一句话的事,要走的手续,正经不少。少了哪层领导的签字,都调不动。

  “看所长您说的,我可不是帮着我男人要工作啊。就是没把您当外人,跟自家叔叔大爷是一样的,报怨两句难处。”

  哎哟,老所长心说,我可当不起你的叔叔大爷。

  但人家孩子这话说的好听,他就这么听着呗。

  

第24章 看孩子很容易?

  “留下吧,我只当是练练手了。这一转眼,自打沈莲长大,二十来年没哄过这么大的孩子了。快让我抱抱,哎哟,这孩子,大眼睛,虎头虎脑的,长得真好。啥爹妈呀,这么好的孩子也舍得扔了。”

  老太太看到抱回来的孩子,听着说了原由,挺乐意带的。

  她天天坐炕上闲着没事儿,找村里的老姐妹儿来家打水浒牌。忙起来的时候,人家或是有活儿,或是看孩子,就她又不用干活儿,又没孩子看,天天坐着听广播,自己摆牌消磨时间。

  闲得说帮着切点菜吧,还把手切了,住好几天院。儿子、儿媳妇更不让她干了。

  六个孙子孙女,都是她带大的。孩子长到四五岁上,实际就不用怎么看了。这会儿的孩子,都是粗生粗长,能走能跑的,知道到点儿回家吃饭,天黑回家睡觉,就不用管了。

  自打大孙媳妇怀孕,她就盼着哄重孙,这提前来一个,也行啊,能看。

  “这么大的孩子,好看,三个小时喂一次奶,看着换尿布就行,不爬不动的,就躺着。洗洗尿布,我当活动腿脚了。要不然炉子也不灭火,水壶坐上,啥时候都有热水,不遭罪。”

  才入冬,人家几个孙子早早就给东屋盘上了炉子,就怕老太太冷着。炉子里架着木头,不烧大火,就小火不断,不冷不热,刚刚好。烧水壶一直放着,随时有温水用。一早一晚烧大火的时候,烧开水,把暖水瓶就灌满了。老太太洗脸洗脚,洗自己贴身的衣服,从来不沾凉水。

  自家院子里有水井,几十年的老井,不用去生产队大井里打水,家里谁有空,都能打水,水缸总是满的,用水很方便。

  尿布洗出来,放炉子边上干的也快。

  洛清微两辈子也没带过这么大的孩子,她也没在妇产科待过,上辈子乔夏到家的时候都快四岁了,能自理。

  在她看来,一个月科里的娃,除了哭,什么都不会表达,怎么着了全靠猜。麻烦死了。

  要不是为了沈默工作能进一步,她是没脸把孩子抱回来麻烦奶奶的。

  可在老太太嘴里,听着咋那么容易呢?

  “有啥不容易的,一摩挲就大了。”

  连好信儿听说沈家捡了个孩子,来家里看热闹的老太太们,都这么说。

  她也是很服气。

  也是怪,在卫生院和派出所的时候,孩子哭过几回,她手忙脚乱的喂,换尿布。孩子还是哭。赵护士说是她不会弄,孩子不舒服,可是赵护士上手了,孩子也哼唧。

  抱回来,放老太太手里,再没听孩子哭过。

  哼唧两声,老太太就知道孩子想要啥了,是饿了,还是渴了,还是要换尿布了。

  洛清微都看傻了,坐在东屋里不走,观察老太太带娃,“奶奶,你这也太厉害了。是不是能听到孩子脑子里想啥呀?”

  这话问的,给老太太乐的,“听啥呀,你看得多,也能看明白。我自己生的两个,再加上六个孙辈,这就八个了。都知道我在家不下地干活儿,活少,村子里谁家实在忙不过来,也爱把孩子送过来。

  这四五十年,看过没一百也有八十孩子。这么大的孩子,就那几个事儿,啥看不懂的。”

  要么沈家在村里人缘好呢,大伯娘当家处事处得好是一方面,老太太和善也是一方面,就说帮着看孩子的人情,大不大吧。哪个当爹妈的能不领情。

  “那也得是您精神头儿够用,真关心孩子,还得善于观察才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