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在县城没法用吧,听说县城没有基站,小灵通在市里才有基站信号来着,我们老师主要工作地点还是在市里的主校区,因为要给我们夜校培训班上课才会来县城的。”
“不对吧,我听说的是,在市里基站覆盖的地方,信号会比较好,超出基站覆盖范围信号就会减弱,到我们这里不是没有信号,是信号太弱了。”
“那跟没有信号有什么区别?”
“可老师刚刚接到电话了,我们县城现在竟然也能接收到小灵通信号了吗?”
“不知道,也没听说啊……”
“要是我们县城也能建了基站,能接收到信号,为什么新华书店那边没有小灵通卖?”
“为什么小灵通要在新华书店卖?MP3、MP4、录音机、学习机那些,还能说是帮助学生学英语的学习工具,可电话跟那个不沾边吧?应该在电话营业厅卖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听说新华书店是县里某个领导的小舅子开的,这么说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懂了懂了。”
赵如月听到班上同学的话,终于解开了在县城很少看到手机的疑惑。
不过现在老师能接电话,是不是说明,县城也有基站了?
如果是真的,她或许可以找请范小蓉帮忙买一个寄回来。
老师出去打了十几分钟电话才回来,下课后拖堂了二十分钟把耽误的时间补上。
上完课,赵如月和她的同学们没跟以往一样抓紧时间收拾东西赶回家。
而是围着老师问起她的小灵通。
这个问:“老师,你的小灵通是在市里买的吗?能不能说一下多少钱?让我有个奋斗的目标。”
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那个又问:“老师,你的小灵通在县城信号怎么样?我也想买一个,就是担心买回来信号太差没法用。”
“老师,听说小灵通可以玩游戏,是不是真的?”
“不会吧,那么小个屏幕怎么玩?”
“怎么不能玩了?听说可以玩俄罗斯方块、贪吃蛇和推箱子!”
“哎呀你想玩游戏去游戏厅玩去!老师你的小灵通一个月的月租是多少钱?跟固定电话比起来,哪个更划算点?”
一群人叽叽喳喳,让他们老师恍惚以为自己教的不是成年人,而是一群表达欲旺盛的小学生。
“好了好了,我一个个回答,我的小灵通是在市里买的,花了八百块钱,还送了八百块钱的话费,月租二十,每个月打电话超过套餐规定的时常就要另外花钱……”
赵如月一听,觉得这个价格还挺便宜,她可以给堂妹夫妻俩都送一个。
离开教学楼后,赵如月在校门口上了郑秀的车:“郑师傅,麻烦你等下开车的时候,跟我一起注意一下路边的公用电话亭,遇到就停一下,我想下去打个电话。”
以前赵如月管郑秀叫郑姐,后来她们开玩笑,郑秀学着老派干部的语气说:“这位同志,在工作中,请称呼我的职务,郑师傅!”
赵如月笑得不行,说:“哪有师傅这个职务?等我学成出师,是不是也成赵师傅了?”
郑秀憋着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点头说:“当然,到时候让你家宁师傅和小秋小夏都多叫几声,让你过把瘾!”
两人在车上笑过一通,赵如月玩笑地叫她几次郑师傅后,慢慢就习惯了,现在也一直这么叫。
连带着其他乘客听到了也跟着这么叫她,把郑秀乐得不行。
她们很快遇到了一个电话亭,赵如月下车从书包里拿出电话卡。
这通电话是给范小蓉打的,她现在总是下意识地觉得,电子产品在羊城买更便宜,所以想先给范小蓉打个电话问问。
电话通了之后,跟赵如月跟以前一样,跟对面说:“你好,麻烦帮我找一下范小蓉,我五分钟之后再打过来可以吗?”
以前接电话的人都是应一声‘好的’就挂掉,这次却用有些微妙的语气说:“你找范小蓉啊?她不一定在。”
赵如月听出不太对劲,还以为范小蓉现在工作的地方,有人知道了她以前在鹏城经历的事,把这件事传扬开了。
有些担心地问:“请问她今天是晚班吗?还是厂里有什么事不方便?如果现在不方便的话,我明天再打来。”
“明天她也不一定在,最近厂里要派人去小榄那边的分厂带新人,她被选上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可以跟我说一下你的名字和联系电话,等她什么时候回来了我再跟她说一声,让她给你复电。”
接电话的人多说了这几句,赵如月仔细分辨才听出来,这次接电话的人跟以前接电话人,虽然都是年轻女性的声音,有些相似,但她们声音确实是不一样的。
而且赵如月大概在十天前收到过范小蓉的信,她没在信上提到过分厂的事。
厂里领导派人去分厂,也不可能一拍脑门决定就马上让人去,肯定有个提前选人、准备的过程。
范小蓉在工作上有变动,也不会不提前跟她说。
赵如月听出不对劲,直接拒绝了:“谢谢,不过不用了,我给她在羊城的亲戚打电话,让她亲戚帮忙转告一声,也是一样的。”
说完赵如月也不听电话那头的人又说了什么,直接挂断了电话。
第100章
“喂?喂!”电话那头的人听到电话挂断后嘟嘟嘟的声音,气急败坏地用力把话筒拍进话筒槽,低声骂道,“呸!真是死脑筋,干什么非要找范小蓉买,同一个厂子,找我拿货优惠不也一样!”
另一头,赵如月又打通了范小蓉她小姨的电话。
果然,范小蓉的小姨也没听她提过什么分厂的事。
“她租的房子就在我家租的房子楼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见面,真被调去分厂的话,我们不可能不知道的,她今天上晚班,等她回来,我问问她怎么回事,到时候让她给你打电话。”
“好的,麻烦你了。”赵如月挂了电话,心想:还真是有猫腻,范小蓉明明在厂里,接电话的人却对她撒谎。
难道那个接电话的人跟范小蓉有矛盾?
可是赵如月还是想不明白,就算她们之间有矛盾,对自己撒谎又有什么好处?
接电话的人不会忘了,只要范小蓉还在厂里,自己就算今天没能联系上她,改天换别的方式也能联系上她吧?
反正给堂妹送东西的事不用着急。
赵如月挂了电话就上车回家了。
回到家后,发现家里有一点不一样。
“这么快就把电话装上了?”她惊讶地围着电话看了一圈,问道,“现在可以用了吗?”
“可以,我去营业厅问的时候,听他们说现在装电话只要一千出头,我感觉很划算,就付钱了,也没想到现在效率这么高,当天就能来装,以前装老宅的那台,等了多久来着,一个月有吧?”
“不到一个月,但也差不了几天,可能那时候镇上还没有营业厅,是县城派人来装的所以比较慢?”
宁绍明说:“过去那么多年,我也记不清了。”
赵如月拿起话筒,想在给范小蓉的小姨打个电话,告诉她们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但是想想都这么晚了,人家可能明天还要上班就没打。
“房子的事,我今天跟如玉见了一面说好了,她到时候带着她老公一起跟我们去签合同交钱,我想着她帮过我们不少忙,这次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怎么也得送点东西表示表示。”
宁绍明也赞成她的话:“是这个道理,你觉得送什么合适?”
赵如月就把上课时发生的事告诉了他:“送小灵通比较时髦,还很实用,我和你也买一台,就说有优惠,顺手给他们买了,这样他们看到我们自己也有,也不好拒绝,东西才送的出去,不过其实我自己也是想买一部回来用,移动电话确实更方便。”
“早知道小灵通那么便宜,我们是不是不装固定电话也可以?”宁绍明现在倒是觉得电话装太快了。
不会是营业厅那边的人知道县城能用小灵通了,以后会影响到固定电话的使用率,所以效率才那么高吧?
“装都装了,就别去想它划不划算,越想心越赌,对身体没好处,你往好了想,等买了房子和烤箱,把县城的店开起来,手头有余钱后,我们也买一台电脑,等那时候固定电话用不上,可以用来给电脑拨号上网。”
实不相瞒,赵如月盯着这个小生意很久了。
下载十首歌就收五块钱,别人买一台MP3,不可能只下载十首歌。
现在网速虽然比较慢,但她可以提前把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剧下载到U盘里,再复制到人家的设备,速度不知道多快。
等到把买电脑的钱赚回来后,这就相当于是无本买卖,他们家孩子学会了都能操作。
以他们在这个小镇的落后程度,赵如月觉得这个生意估计能做个十年八年的。
赵如月这么想,也就这么对宁绍明说了。
宁绍明跟她不一样,他不太了解这个东西,听她描述的时候,感觉云里雾里的。
赵如月说半天,他来一句:“不太懂。”
把她噎得梆梆梆敲了他几下:“我改天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关于计算机的书回来给你看。”
“给我买那些,还不如买几本食谱。”
“少来,这是强制性的命令,你必须看,要不以后你不会玩电脑,我跟几个孩子都在网上跟人聊天,也没人搭理你,你就在旁边干看着吧!”
她这么一说宁绍明就急了,也觉得什么书都能看得下了。
再不懂电脑,他也听说过电脑里有个什么网,可以跟天南海北的人聊天。
到时候万一有不要脸的勾引他老婆怎么办,危机感让宁绍明决定好好学习,最好学得比老婆还好。
然而这注定是不可能的了。
赵如月说买就买,第二天就去了新华书店,把计算机相关的书买了好几本带回来。
宁绍明还在哼哧哼哧慢慢啃书的时候,她看得飞快。
很多东西,赵如月觉得自己一看就会了,甚至还蠢蠢欲动地想着,要不要自己装一台电脑,避免被坑的同时,也能给家里省点钱。
以前她极少有这样的自信,可能是在家里闺女经常特别直白又毫不吝啬话语地夸奖她,还总是用崇拜的眼神看她。
也可能是在夜校系统的学习,夯实了她的基础。
现在赵如月觉得自己像是从飘荡小船上下来,走到岸上的人,双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不再虚浮,让她不知不觉中对自己多了许多信心。
而且两个人私下比谁对看完的书了解透彻时,赵如月屡屡获胜。
虽然赵如月觉得自己借着自己上辈子对电脑的了解赢宁绍明,有点欺负他的意思,让自己稍稍有点心虚。
因为宁绍明上学时成绩比她好来着,她偏科太严重了。
但转念一想,欺负自己老公算什么欺负。
她转头就把这点心虚抛到脑后了。
两人正看着书,小卖部老板娘的孙子跑来叫她:“如月阿姨,有你的电话!”
“来了——”赵如月高声回应后,放下书站起身,“应该是小蓉的电话,我去跟她说一声我们家的号码,等会儿回家里聊。”
她这次要问小灵通的事,要是在小卖部那边说,免不了又要被问东问西。
虽然她知道怎么应付那些大娘大婶,但是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上面,总感觉亏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