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而赵如月娘家那边,人家可从来没给他们惹什么麻烦。

  就说现在跟赵如月关系最不好的大姨子,之前虽然跟她闹得不太愉快,但是赵如月大姐的两个闺女一有空就来店里帮忙,她大姐也没说过什么。

  有时候还会让孩子来的时候,顺便给带一些家里种的鲜嫩的青菜。

  而且乡下孩子懂事早,别看这两个小姑娘一个不到十五岁、一个刚满十三岁,她们干活的麻利程度,可不比宁丹萍差。

  原本他和媳妇儿也想给她娘家的几个孩子工钱,但是那几个孩子说什么都不要,家长也不许他们收,还不许他们留下吃饭。

  所以宁绍明只能换着花样多做点好吃的零食投喂。

  宁绍明话音刚落,宁时秋和宁时夏再次点头:“我们也听妈妈的。”

  赵如月双手放他俩头上,把他们头发都揉乱:“你们两个机灵鬼,不让我都听你们的就不错了!下次遇到这种事,不许自作主张!”

  他们很多事情她可以不管,放养式地让他们自己发挥,自由生长,但是涉及到她的事,她总能管一管吧?

  两个孩子不好意思地笑,跟她保证以后不会这样了,有什么事想请妈妈帮忙,会提前跟她商量。

  赵如月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听进去了,不像有些孩子,一件事需要反复去教、反复去提醒很多遍都不一定能往心里去,做出的保证也一样,说过后转头就忘记。

  心里不由感慨,自家的两个孩子确实是来报恩的。

  赵如月不跟哥嫂商量了,直接对她哥嫂说:“绍明平时拉去夜市街摆摊装东西的平板车,应该也能拉电视,你们用那个车把这台拉走吧。”

  等赵如月把后壳装上,宁绍明很有默契地转身,去帮他们把平板车拉出来了。

  他擦了擦板子上面的灰后,不由分说地直接把那电视往车上一搬。

  “好了,你们拖回去,晚点我去摆摊前把平板车送回来就行,明天我们抽空一起去营业厅找人拉闭路线,我去找人给家里装电话的时候看过,闭路费一个月二十六块钱,直接交一年有优惠,只要两百二十六块。”

  赵鸿发和陈芳妮看看跟在他们身边,一脸期待的自家孩子,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跟妹妹妹夫道谢后,赵鸿发硬是给了宁时秋和宁时夏一人一百,才在自家孩子的簇拥下,拉着平板车往家走。

  他们离开前,赵如月拉了一下嫂子的胳膊,小声说:“嫂子,你等等,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陈芳妮停下脚步:“什么事?”

  赵如月问:“买电视的钱省下了,你们要不要再买一台影碟机?”

  自家两个小机灵鬼没弄到这两台电视之前,赵如月是这么想的:去市里买电视时,顺便再买一个影碟机送给娘家。

  毕竟娘家几个孩子总来帮忙,却不收钱,她总不能理所当然地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影碟机的价格也降低很多,便宜的一百多就能买到,她送一个两三百的影碟机,再送几张小孩子还看的电影碟片,也算是对娘家人的感谢。

  不过现在送了电视,计划就又赶不上变化了,她再送影碟机她哥哥嫂子肯定不愿意再收。

  现在娘家买电视机的钱省下了,倒是可以劝他们买一个影碟机,赵如月自己也打算给自家买一个,碟片她就可以多买几张送他们看。

  影碟机对现在的人吸引力还是很强的,除了影碟机,还有音响,对现在的人吸引力也尤其大。

  至于原因,赵如月自己也不太清楚。

  她只知道,除清明和中元节之外,每逢过年过节,谁家要是有个影碟机和一对音响,肯定要从早上开始,一直开着放歌到晚上。

  每当这时候,那户人家就能收获无数邻居和过路人羡慕的眼光。

  陈芳妮听了赵如月的话,也是狠狠心动了。

  他们前阵子卖葡萄卖了不少钱,手头比以前松快很多,而且买个影碟机可比买电视便宜得多。

  一想到以后自己家一下子就拥有了电视和影碟机,陈芳妮这心就无比火热,感觉日子更有盼头了:“我回去跟你大哥商量一下,要是我们决定买的话,明天就把钱拿来给你。”

  “行。”赵如月目送她走远,也转身回去捣鼓自己家的电视了。

  她回到家里问宁时秋和宁时夏:“你们打算把电视放店里还是后面家里?”

  宁时夏说:“放店里吧,给家里的店多吸引一点人来,我看小卖部就是这么做的。”

  宁时秋却摇头:“我觉得最好别放店里。”

  “为什么呀?”赵如月的想法跟女儿一样,她以为儿子应该不会看不出电视放在店里的好处。

  宁时秋解释道:“你们看那家用电视吸引人的小卖部,虽然也吸引很多小孩,但是也成天有一堆奶奶大娘在那里坐着不走。

  我有些同学跟我说,她们都不敢进那家小卖部买东西了。”

  赵如月有点明白了:“她们说你同学闲话?”

  “对,”宁时夏表情一言难尽地说,“那些奶奶大娘总爱对她们指指点点,一会儿说这个小姑娘生得圆润屁股大,以后好生养,一会儿又说这个太瘦,看起来病恹恹的以后难嫁了。

  我同学听着觉得不舒服,还跟她们吵过架,结果没吵赢,还被气哭了,反而又被她们说脾气大,以后去了婆家要被婆家嫌弃,被老公婆婆收拾,现在只要不是非常着急要用的东西,我同学她们宁愿拐去更远的地方买。”

  宁时秋顿了顿,有些欲言又止,又觉得自己接下来的话,说出来好像不太好。

  赵如月察觉到了:“你想说什么就说,说不对也没事的。”

  结果这孩子说出来的话,也不是不对,就是比较现实。

  “我还觉得,我们家卖的东西,不适合让客人在店里久待,要不然店里的桌椅就不够用了,客人看店里没位置坐,可能会转头去别人家吃。

  妈妈你想想,本来客人很快吃完就走,有电视他们就要一边看一边吃,吃得很慢,吃完后可能还想看,就一直占着位置,很多人都是我们家的熟客,你们哪好意思赶人家?”

  赵如月早有心理准备,依然难免被儿子的商业思维惊讶到。

  宁时秋还在继续说:“让人家走的话,哪怕语气再委婉,人家心里可能也不好受,原本爱来的我们家吃东西的人,以后可能就不来了,反而得不偿失。”

  宁时夏也听懂了:“那我也觉得放堂屋更好,可惜以后爸爸妈妈和小春哥丹萍姐闲下来也不能看电视了。”

  因为就算人少的时候,也会零星地来客人,有些客人在店里看不到人,不好意思喊,他们得在店里候着,不能因为哪个时间段客人少就不管了。

  苍蝇腿也是肉,更何况客流少的时间段进店的客人数量,陆陆续续加起来也不算少。

  赵如月想了想说:“这个好办,我做个可以移动的架子,等客人少的那个时间段,再把架子推出来,别的时候就放在后面的堂屋里,也不用买电视柜了。”

  宁时秋眼睛一亮:“妈妈这个主意好!这样就能避免人多的时候客人占位不走的问题,也能让人少的时间多来一些客人,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爸爸和小春哥休息?”

  宁绍明道:“不会,人少的时间段,就算有电视吸引人,也不会比人多的时间段更多,一个厨子完全能应付得过来。”

  “那就这么决定了,我下午去县城就买轮子、角钢、角码固定件和螺丝,那些东西便宜得很。”

  其实她还会组装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大锅’,但是想想买材料太麻烦,闭路费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就算了。

  赵如月拿出卷尺和纸笔,量好电视的长宽高后,一家人就在堂屋里围着电视商量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架子。

  忽然听到外面宁时春喊:“小秋,你同学叫你去学校一趟。”

  赵如月疑惑道:“不是放假了吗?奖状都领了,怎么还要去学校?”

  宁时秋站起来往外跑,没一会儿又跑进来推自行车:“妈妈,之前学校订的英语学习报到了,老师让我去一趟,帮忙给订购的同学送去。”

  “英语学习报?”赵如月仔细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今年暑期放假前,学校让学生带了个通知回来给家长。

  通知上打给内容大概就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自愿订购英语学习报,带回家在暑假的时候看。

  因为学校是第一次订这个报纸,所以会把八月以及往前几个月的一起发下来,八月往后的月份会每个月按时发放。

  说是秉持自愿原则,不强迫学生订购,但是又让老师在班上口头跟学生说,这个英语学习报就是今年的寒假作业,返校的时候要上交几篇英语读后感。

  赵如月看订那个英语报也没多少钱,孩子自己也想看,她家买一份回来,两个孩子都能看,相当于打五折,于是就给孩子订了。

  赵如月赶紧起身拿着儿子的鸭舌帽追出去:“那么热的天,你别忘了带上帽子。”

  出去一看,宁时秋已经自己戴了个小斗笠,看到她出来就说:“不用了,戴那个不顶用,我戴竹条编的斗笠还更凉快些。”

  “不怕同学笑话你?”

  “怕什么,等他们被晒得一脑门汗,羡慕我都来不及。”他说完猛地一蹬,飞快骑着自行车走了。

  赵如玉在身后直喊:“你慢点,注意安全!”

  宁时秋的声音远远地传来:“知道了——”

  等他们商量好架子的样式,宁时夏又困得睡了个午觉醒来,宁时秋才带着厚厚一摞的英语学习报回来。

  看到屋里只有她一个人,问道:“妈妈和爸爸去哪了?”

  宁时夏小小声地回答:“还在睡觉。”

  “那我先整理一下报纸。”

  宁时夏立刻丢下手里的书跑过去:“我帮你,要怎么整?”

  “把报纸一张一张展开,一期报纸有三张,按照报纸右上角的编号叠放整齐,这边是正面,这边是反面,正面朝上,先是H24、H23、H22……然后G24、G23、G22……这样整理,整理好之后,第一期的第一张A1就在最上面了。”

  “好,我知道了。”

  报纸整理到一半,赵如月睡醒了,走出来看到两个孩子面前放着的报纸。

  那堆报纸看起来厚厚的一摞,要是光看数量,赵如月觉得这钱花得还挺值:“八个月的报纸就有这么多啊?”

  “妈妈你醒了,这报纸一星期出两期,一期有三张,一次发八个月的量,确实挺多的,”宁时秋看到她醒了,高兴地问,“等我和小夏把报纸整理好,你能不能帮我用针线把报纸订起来,就像书本那样,这样拿着整齐方便一点,也不容易弄丢。”

  “可以,我去找找合适的针线。”赵如月针线活还是不错的,她这一代人,小时候物资还比较匮乏。

  家里没有多余的布做被套的话,就要每年都要把被面拆出来两次,把被面拆洗干净,再重新把被芯缝到被面里固定好。

  缝制固定被面和被芯的那种线比较粗,也比较适合用来缝订书本纸张。

  她找出来后,看两个孩子还没整理好,顺手拿起几张帮着一起整理。

  宁时秋以为她知道要按什么顺序来整理就没多说,但赵如月以为是按照日期来整理的,仔细找半天才找到日期。

  结果一看那日期,赵如月不由皱眉道:“2003年6月1日,星期日,小秋,你老师是不是给你拿错报纸了?怎么是2003年的报纸?”

  她看着日期所在的那个小角落,位置那么刁钻,字体那么小,要是不认真找,还真发现不了它。

  宁时秋拿起第一张标着A1的报纸,上面的日期果然写着2003年1月5日,再看最后一张,2003年8月31日,中间抽检了几张,日期都是2003年。

  宁时秋懵了,竟然是去年的报纸,还说什么订购……哪家报纸是这么个订购法?

  回过神来,他放下手里的报纸,又带上他的小斗笠:“我去看看其他人的报纸是不是也这样。”

  他跟几个同学分头送报纸,他记得自己都送给了哪些人。

  找过去后一问,那些同学也没注意到日期:“我还以为没有日期,就是按照那个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编号来排顺序的。”

  好几个同学都这么说,原本宁时秋还以为学校是给错了的话,现在他觉得根本不是给错了,而是故意的。

  那个字母和数字组合的编号也许就是个障眼法,让他们整理的时候去看编号,而不是看日期,这样就很难发现这是过期的报纸。

  要不是妈妈仔细,连他也不会注意到,那个用超小字体印在不起眼角落的日期。

  估计像他妈妈这样,会帮忙整理的家长很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