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做东西已经不像刚开始时那么保守,做多少能卖完,他心里早就有数。
只是宁绍明仍旧低估了自己店里卖的东西,在镇上的稀缺程度。
整个镇子就他们家这么一家店,卖每天新鲜现烤出炉的面包,独一份的生意,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够卖。
有老熟客听说消息迟了一点,赶过来想买,已经没有了。
催着宁绍明赶紧再做点。
宁绍明说:“现烤要挺久的。”
客人知道他家下午就会把电视和影碟机推到店里看,才掐着点来的,有些客人跟他一样。
听到宁绍明的话,他们直接往椅子上一坐说道:“没事,我时间多得很,听说刚出炉的才最好吃呢。”
宁绍明看看了看时间说:“那行,我现在做。”
幸好他也不是没有准备。
他提前放了一些面团在冰箱里,现在拿出来,盖着干净的纱布放在室温下缓一缓,很快就能用了。
本来这些面团是想着,下午做一些,晚上带到夜市街卖。
现在只能是卖不完再带去了。
赵如月也暂时闲了下来,她干脆带上竹斗笠出门一趟,去做昨晚没能做的事——去镇上的回收站。
昨晚本来就要去看看有没有坏掉的MP3、MP4,但她爸突然来了,两人商量家里批发东西回家卖的事耽搁了。
赵如月这会儿带着闺女去。
到了地方,就见闺女熟门熟路地进去大声喊:“老板!老板快出来!”
“来了来了!”老板端着碗出来,看到宁时夏就问,“你又攒够破烂来卖了?这回怎么不是跟你爷爷一起来?”
宁时夏:“我跟我妈妈不是来卖东西的,我们是来卖的东西的,你这里有MP3、MP4没?我妈妈想买几个回去研究研究。”
“哟,还说什么研究研究的,你妈妈是科学家啊?”
宁时夏叉着腰抬着小下巴:“我妈妈不是科学家也会研究这个,她可厉害了,全天下、全宇宙最最厉害,不信你拿出来让我妈妈试试!”
一听宁时夏说到买东西这事,回收站老板就肉疼。
早知道那两台电视宁时夏的妈妈真会修,自己找过去花点钱让她妈妈帮忙修多好,转手一卖,没准能挣个一千块钱。
结果被那两个小屁孩捡漏了。
这会儿他手头上确实收到了几个坏掉的MP3和MP4,但他不想卖:“没有,我们这里有这些玩意儿的人不多,我哪能收得到?你们想买得去县城找找。”
宁时夏信以为真,只好遗憾地说:“那好吧,不能见识我妈妈的修理绝技,是你的损失,妈妈我们走吧?”
孩子看不出来,赵如月却看得出来老板没说实话。
但人家的东西不愿意卖,她也不能强买强卖,只能牵起女儿的手打道回府。
好在赵如月下午去县城后,看完张彦君推荐的那栋房子,又让郑秀带自己去县城的几个回收站逛了一圈,确实收到了好几个。
张彦君推荐的房子确实不错,首先层高不低,足有三层。
其次总体面积不算小,而且前后院,竟然种着两个树龄看起来有几十年的老树,这些树拆迁的时候也会得到一定的补偿。
最后楼龄挺大的了,这户人家应该是改开后最早一批发家的人,不然那个时候靠着死工资,在县城建不起三层楼。
那时候建房子的成本低,现在卖家不会再回来了,只想早点处置掉,再加上楼龄比较大,价格刚好在她和宁绍明能承受的范围内。
赵如月把钥匙还给这栋楼的邻居小卖部老板娘,顺便就在她这里给委托人打了个电话,想问问还有没有讲价的空间。
她跟委托人打了招呼后,对委托人说道:“我觉得这房子不错,不过就是楼龄太大了,需要修整的地方比较多,屋里很多东西都坏了,我们处理起来也要花钱,麻烦帮我问问房主,价格方面,能不能再少一点?”
委托人说:“我可以帮你们转述,但是也希望你们能尽快做决定,不然我的假期结束,可就找不到时间回来处理这件事了。”
说完后挂了电话,小卖部的老板娘还问她:“现在的人都喜欢去买小区房,钱不够贷款都买,你怎么偏偏要买这种老房子?”
赵如月当然不会跟刚认识一天的人说实话:“我们也是听说现在要在县城有房子,孩子才能来县城读书,才起了来县城买房子的念头。
但是我跟我老公收入不稳定,存款也不多,担心贷款买商品房以后还不上,不敢冒险就只能来找这样的房子了,买这个旧是旧了点,以后压力也小啊。”
“也对,你们夫妻俩是有远见的,在县城读书确实比周边的村镇好,等以后孩子有出息,再让孩子自己买商品房,我跟我家孩子也这么说,父母的能力就到这里了,以后要他们自己努力才行。”
赵如月随便跟小卖部老板娘扯了几句,就说还有事离开了。
她一走,老板娘就拿起了电话,拨通跟赵如月同样的号码。
对着电话那头的人说:“我问过了,来看房的人说是为了孩子读书,手头存款又不多,才想买这边的房子,她看房看得特别仔细,还问我院子那两棵树能不能砍,砍了会不会不太好,有点担心把树砍掉会影响风水,又想给孩子腾出大一点的地方活动。
我觉得应该她是诚心想买,不诚信哪会问这些。
你想想,我们这一片,看起来虽然破旧,但是县城的示范性小学和初中都能读,为了这个来买房子,准没错的,也就是现在知道这个的人少,才都嫌弃这里。
你给国外打电话的时候跟那谁说,价格合适就卖了吧,他不愿意分开一间一间租给别人,也没人愿意多花钱直接租一整栋这种破房子,这房子吧,留着没人住也容易破败,以后更难出手了。”
电话那边的人说:“行,我会跟他说的,那就这样,挂了。”
“等等,我帮他管钥匙和看房子的费用,最后一个月怎么算?”
“不够一个月也给你一个月的行不行?”
又白得一个月的钱,小卖部老板娘高兴得眉开眼笑:“哎呀,这才叫大气!那挂了。”
晚上,郑秀先去接赵如月,然后拐到夜市街接宁绍明。
两个孩子最近几天都不跟着他们来县城了。
因为他们每天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家看电视、看影碟、听音乐、看漫画书、看故事书,还有写暑假作业,竟然感觉自己时间不够用。
原本说好的,每天接送妈妈上学的计划,执行得略显敷衍,就看着她和宁绍明上车,然后站在门口挥手说再见,就当是送他们上学了。
赵如月回到家,两个孩子已经自己洗好澡。
宁时夏现在也学会自己洗澡了,只是人小,偶尔给自己搓得不够干净,赵如月隔个几天还得专门给她仔细搓一搓手肘之类的地方。
赵如月走进院子的时候,宁时夏刚从洗手间出来,看到她就扑了上来:“妈妈终于放学了,我可想你啦!”
“真的吗?”赵如月故意做出伤心的样子,“今天都没人送我县城上学,我看别人的爸爸妈妈都有孩子接送,就我没有。”
宁时夏可不会上当,她对妈妈班上同学的情况那叫一个了如指掌:“妈妈骗小孩,你班上的好多叔叔阿姨都没有人接送,我全都知道!”
赵如月继续装:“可是我被你们惯得都习惯你们接送我了,今天没接送,我好伤心,怎么办呢?”
她一说自己伤心,宁时夏就着急了:“妈妈你不要伤心,我今晚给你讲故事,讲好几个好不好?”
赵如月看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也跟着装得一本正经:“好,等我洗完澡就去找你。”
洗完澡到女儿房间一看,没人,宁绍明悄悄给她指了指他们的房间,:“在我们房间里等你呢,还不让我进去,说今天是专门给妈妈讲故事,别人不能听。”
赵如月看他语气酸溜溜的,没忍住,捂嘴笑了好一会儿才进去。
本来还以为女儿会坚持不住睡着,没想到竟然坚持着没睡。
看到她进去就拍了拍身边的枕头:“妈妈快来躺下,我要开始讲故事了,今天换我讲故事哄你睡觉。”
“好,我来了!”赵如月过去躺下,开始听故事,“可以了,我躺好了。”
宁时夏翻开她的故事书,认真地指着目录,学着老师的语气:“好的,那么亲爱的小朋友们,不对,亲爱的大朋友,我今天给你讲的故事是《拇指姑娘》,从前…………”
讲完一个,她没讲过瘾,讲了一个又一个,她爸爸洗完澡,也不能进来听专门讲给妈妈听的故事专场。
宁绍明拿她们娘俩没办法,只能在堂屋里,边算着今天的账目,边等待女儿的指令。
中间宁时秋从自己房间出来上厕所,路过堂屋,父子俩对视一眼。
宁时秋赶紧假装打了个哈欠:“好困啊好困,上完厕所得赶紧睡觉了。”说完拔腿就跑。
只有妹妹这个小傻瓜,才会以为大人睡觉前,也需要讲睡前故事哄着睡。
宁绍明:“……”
过了大概不到半个小时,房间的门忽然被打开。
宁绍明转头看去,就见赵如月小心翼翼地抱着女儿出来,憋着笑,用气音小声对他说:“咱宝贝闺女说好的哄我睡觉,结果故事讲着讲着,声音越来越小,倒是自己把自己哄睡着了。”
宁绍明放下手里的账本走上前:“这小胖墩现在挺重的,我来抱过去?”
“不用,我抱得动,换来换去孩子容易也醒,”赵如月抱着孩子走了几步,突然想起忘了一件事,“光顾着逗闺女玩,忘了把给我爸批发的东西送过去了。”
宁绍明看了一眼时间:“这个点他们应该都睡了,明天早上我出门买肉再顺便送过去。
对了,我刚听小秋说,你给出的那个主意开始见效了,小秋把家里的碟片全送了过去,一张没留,说先在那边放,他也带着小夏去凑热闹。
现在小桥街上的孩子都爱去你娘家看电影,估计我们大桥街的孩子也快了。”
第105章
暑假期间开小卖部不算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现在的小孩子们,在暑假根本没有零花钱。
要是在上学的时候,如果早餐不用到外面买着吃,镇上的家长大部分会早上给孩子两毛零花,下午上学又给两毛。
不过择日不如撞日,既然遇上了机会,赵如月娘家人也不特地选什么好日子。
东西一到位,全都整齐地摆到赵如月帮他们用角钢做的架子上,直接就开张营业了。
赵如月她妈也受了他爸的启发,想卖点什么东西,想了想去,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干脆试着熬了一锅红糖马蹄糖水。
晚上把糖水拿到赵如月那边去冰,早上去把糖水拿回来。
放到差不多中午的时间,开始卖的时候,糖水里的冰只剩下一层冰渣。
吃起来冰冰凉凉,又甜滋滋的,味道很好,又不是特别冰,很受小孩子的欢迎。
因为价格便宜,时不时还会有大人买来喝。
现在天气热,她的糖水一毛钱一杯,反而卖得比零食还要好。
她卖的糖水也不局限于马蹄,往糖水里放什么,全看家里种的东西还有什么。
所以也就红糖花钱,虽然价格便宜但也有点赚头。
不过他们菜地里的菜还需要人侍弄,家务要有人做,儿子儿媳也需要去地里干活,家里需要留一个大人看着。
她跟赵斌就轮流在家里管着小卖部和家里的孩子,顺带做做家务,糖水每天只卖一锅,卖完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