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赵如月还给她兜里塞了不少零食,直到把她的两个衣兜装得满满当当的,才放她出去。

  赵思莲离开后,跑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拆开红包,看到里面的一沓钱感动不已。

  她数了数里面的金额,然后悄悄把四十五块钱拿出来,只留下五块钱,回去应付她爸。

  其他人给的红包,她也是一样的操作,自己留下大部分,只在红包里放稍稍的一点。

  去所有亲戚家拜年后,回到家,她先观察一下她爸在做什么,然后趁他没主意,溜回自己的房间,把分出来的那一部分钱藏起来。

  再溜出外面,装作刚回家的样子,把红包拿出来给她爸。

  赵鸿利把所有红包拆开,发现这么多红包的钱加起来竟然还不到五十块。

  他非常不满地质问:“今年你拿到的红包怎么那么少?今年那些亲戚这么小气吗?还是你自己偷偷藏钱了?”

  赵思莲在他面前撒谎已经是脸不红心不跳:“我一到家就被你发现了,怎么藏钱?你还好意思怪我,怎么不怪你自己去年不给别人家孩子红包,让人家去年亏了,亲戚长辈们今年还愿意给我红包就很不错了,你还好意思嫌少!谁乐意年年在你这里亏本啊?你今年又给别人家的孩子包多少红包钱了?”

  这话说得赵鸿利哑口无言,他也有些恼羞成怒,却不敢跟以前一样动手打孩子。

  因为赵思莲不但会去找人给她撑腰,还会罢工,不给家里挣钱。

  反正她一个小孩子去亲戚家蹭饭,别人不会说什么,甚至她去别人家蹭饭的时候,帮别人家做家务、做农活、洗衣服什么的,别人还觉得划算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赵思莲从会走路就开始学着干活,种田、种菜、洗碗、洗衣服、喂鸡喂猪喂鸭喂牛全都做得很好。

  可赵鸿利一个大人,就没法这么干了,他也没那么勤快,去年又跟他大哥闹得有点僵,没法过去蹭饭了,竟然真的只能靠小小年纪的女儿来养。

  “我就说了一句,你有一百句话等着,没私藏就说没私藏呗,说那些做什么!行了,你玩去吧,这些钱我帮你收着,等开学还得再找点钱凑一凑,才够你上学的费用。”

  赵鸿利觉得麻烦死了,要是女儿不用上学就好了,天天在家干活挣钱多好。

  可惜学校不同意,说什么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让孩子上学还犯法。

  赵如月送走最后一个来拜年的小孩的时候,时间也到中午了,一般小孩子都是早上来拜年,过了中午就不会有人再来了。

  吃过午饭,郑秀的车在门口停下。

  纪慧萱拿着相机下车,笑着跟赵如月打招呼:“小秋妈妈,新年好!”

  赵如月一家四口也异口同声地跟她打招呼:“纪老师新年好!”

  纪慧萱早就离职不当老师了,但是赵如月一家还是习惯这么叫她。

  不止他们,以前她教过的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们,在街上看到她也是习惯性这么叫。

  纪慧萱提醒过几次,但大家都改不过来,也就这么算了。

  之前调查组来调查过后,镇中心小学的那个副校长被查出确实贪污了不少钱,职位被一撸到底,听说还会被判刑,不过这案子估计要到明年才有结果。

  倒是宁绍贤那个案子结案了,宁绍贤因为只是有贩。毒意向,没有进行贩。毒行为,加上认罪态度良好,又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只被判了三年。

  纪慧萱在赵如月县城的店开业不久后,办理完离职手续,就把照相馆开起来了。

  她按照赵如月当初给的主意,在照相馆开业后,每周选两个或者三个工作日,在附近的村镇到处跑,上门给别人拍照,顺便宣传一下自己在县城开的照相馆。

  本来纪慧萱刚做这个的时候,别人还不太相信她,后来赵如月提醒她去印一些名片,名片上印她照相馆的门头,再写上地址、姓名、电话之类的。

  这名片一印一发,就显得纪慧萱比以前专业可靠了不少。

  村镇上,很多人只在电视、电影里见过别人发名片,乍然有人给自己发,就感觉很新奇,也觉得这个摄影师小姑娘高大上了起来。

  再一看,名片上有照相馆的图片、地址、电话什么的,比空口白牙说自己有一家照相馆可信多了。

  凭着这个,她的上门拍照生意很快顺利地开展了。

  现在纪慧萱赚到的钱,比以前当老师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就是有时需要到处跑,更辛苦了些。

  今年纪慧萱没回老家过年,自己一个人在县城的出租房里过,过年正是挣钱的好时候。

  纪慧萱就打算趁着过年期间,去公园之类的地方摆摊帮人拍照挣钱。

  不过大年初一这天去公园的人少,怎么也得到大年初二之后,该走的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小孩子和大人又都有空去玩,公园里的人才会多起来。

  赵如月知道纪慧萱一个人过年,本来还想邀请她来一起过,但纪慧萱拒绝了。

  她就想着照顾一下纪慧萱的生意,请她今天来镇上帮自己一家人拍照。

  这也是早就决定好了的,每年都至少要拍一次全家福。

  纪慧萱给赵如月一家人拍了全家福,又给他们拍单人照。

  拍照的时候,有路过的街坊觉得过年拍张照片纪念一下也挺有意义,就跑过来问:“纪老师,现在一张照片多少钱?能不能去我家,也帮我家人拍几张?”

  纪慧萱笑道:“还跟以前一样,不过等会儿我还要去郑师傅家,你要是能等的话,我给郑师傅家人拍完就去你家。”

  “能能能,我回家跟家里人说一声,你可不能让别人插队啊!”那人一边说一边往自家的方向跑。

  纪慧萱摆手道:“放心,有这么多人作证呢,你家排第三个,不会让别人家插队的。”

  本来纪慧萱只是想着在县城也没别的事,才应邀来帮忙拍照,结果一来,一个下午竟然也挣了不少。

  还有人下午没排上,跟她约好初二甚至初三再来。

  初二那天,赵如月一家四口带着年礼回她娘家吃饭,送的东西基本上跟大年三十那天送给公婆的差不多。

  只不过送的时间不一样,她娘家离得近,平时见面不少,没有远嫁的人那种心态,所以回来主要的目的还是跟远嫁平时不方便回娘家的堂姐妹们聚一聚。

  赵如月的小妹赵如媛也算远嫁,今年赵如月可算见到她了。

  以前一年到头,也就他们夫妻俩送她家大女儿和大儿子来娘家这边念书的时候,还有年前接两个孩子回去过年,或者年初二的时候能见几次。

  要是赵如月还在打工,一年估计也就只能在年初二的时候见一次,如果两个人之间谁那一年又不能回来的话,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次面。

  去年她小妹赵如媛家的小儿子才几个月大,不好奔波,赵如媛就没能回来。

  所以算起来有整整两年了,她们才见了一次面。

  她妹妹婆家那边追生儿子比较厉害,有一个儿子还嫌少,现在还在奉行多子多福那一套。

  因为第一个孩子是女儿,赵如媛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没被罚款,生这个小老三被罚惨了,两个大的也顾不上,只能把他们送到娘家这边来读书。

  赵如月抱着她的小儿子问:“这次能待几天?”

  赵如媛:“两三天吧,你妹夫说提前回去开工,老板给封大红包。”

  “我听妈说,你这次要接彩柔回去,不让她继续在这边念书了?”

  赵如媛问:“咱妈跟你说了?”

  赵如月点头说:“嗯,老太太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要哭不哭的样子。”

  林彩柔是赵如媛的大女儿,很小就送到这边读书,可以说是娘家这边的老人一手带大的。

  那孩子乖巧听话、学习成绩还好,邓细妹看起来对所有孩子一碗水端平,全都疼,但实际上最疼的就是这个外孙女。

  “唉……我们也是没办法,以前在这边读书没有择校费那些,现在听说户口不在这边的好像都要开始收择校费了,而且彩柔快要上初中了,她学习成绩好,我婆家那边是属于省城管的,要是她小升初考得好,没准能考上省城的初中,到时候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更好。”

  她嫁的地方是靠近省城的村子,虽然被划分到省城下属的县管辖,但是孩子确实也可以考省城的学校。

  “这倒也是,省城的教育水平肯定是最好的,哪怕不是省城最好的初中,也比镇上的好很多。”赵如月其实可以理解她的决定,她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

  赵如媛看了看姐姐手上的金镯子和金戒指,还有脖子上的项链,耳朵上的耳钉。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出了口:“姐,你跟姐夫今年挣的不少吧?”

  赵如月注意到她的视线,摸了摸手上的戒指。

  其实这些首饰,是她看宁时春给孙佳佳买首饰价格不贵,才想起来买的,买黄金总比把钱存着贬值好。

  赵如月平时也不戴,也就是过年想喜庆一点,才戴上了,她觉得有点招摇,但宁绍明非要她戴,还觉得她戴的少了,家里还收着一些没戴过的。

  “还行,我们俩辛苦一年,现在也算熬出来了,你姐夫有一段时间,忙得人都一下子瘦了好几圈,给我吓得不行,生怕他累出病来。”

  “你手上有没有闲钱能借我点?国豪想承包村里的水塘,养小龙虾,以后往省城供应,我们有点存款,但是不太够,我公婆出了点,我回来打算跟爸妈借点,但是还是不太够,还缺五万块钱。”

  “养小龙虾?”赵如月回想了一下,没想起上辈子他们做过这个,难道是没凑够钱?

  赵如媛看姐姐没有马上拒绝,仔细地说起来:“我们以前就只去省城卖点家里种的蔬菜水果什么的,分到的地少,挣得也不多,他们村里的水塘原本是租给别人养鱼的,但是后来养鱼的太多了,好几个人亏本,他们就不租了。

  国豪听他现在的老板说,现在省城的夜市摊开始红火起来了,养小龙虾肯定能挣钱,他就想着把别人不租的水塘租下来,养小龙虾。

  我们家里有一辆三轮摩托车,到时候可以用那个运货,要是养小龙虾亏了,还不上钱,我们就把那辆三轮摩托车先给你们抵一部分,剩下的我们俩去打工还,肯定不赖账,我们可以给你和姐夫打欠条。”

  亲姐妹,话都说道这儿了,如果自己没有钱就算了,可五万还没自家一个月的利润多,赵如月拒绝也说不过去。

  而且这是她妹妹,不是她姐,如果是她姐,她不敢借这么多。

  但赵如月也没马上答应:“一下子借这么多钱,我得回去跟你姐夫商量才行。”

  赵如媛也表示理解,毕竟那可是五万块钱,普通家庭攒也得攒好几年。

  就算她姐夫妻俩现在做生意,挣得比别人打工多点,也不一定有那么多闲钱的,听说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钱都要投在生意里,手上闲钱不多很正常。

  两人说到这,其他堂姐妹也来拜年吃饭了,她们只好先把这事放一边,跟堂姐妹们聊天。

  晚上赵如月回去后,跟宁绍明说起这事。

  宁绍明想了想说:“这钱倒是能借,不过这事不能只让你妹妹出面。”

  赵如月知道宁绍明的意思,如果只有她妹妹出面,万一以后还不上,妹夫一推二五六,说是她们姐妹之间的事,他不知道、不知情,他不管。

  那这五万块钱要么要不回来,要么就全压在她妹妹身上了。

  她这个当姐姐的,以前跟妹妹关系那么好,难道真能为了对她来说不算什么的五万块钱,硬逼着妹妹还债或者把她告上法庭?

  最后这五万块钱就成糊涂账了。

  赵如月说道:“我明天先给如媛透露一下你的态度,我妹夫要是懂事,也是真心想踏实地做那个生意,明天肯定找机会来一趟,把这事仔细地跟我们再说一遍。”

  要是他不懂事借钱这事就拉倒。

  好在林国豪并不是不懂事的人。

  赵如月跟赵如媛说:“你姐夫不太了解哪方面的事,所以有点犹豫。”

  林国豪和赵如媛很快就提着东西上门了。

  赵如月看他们还提着东西,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家子姐妹,怎么还带这些?”

  她可没想过还要收妹妹的礼。

  赵如媛也知道,今天只要摆出个端正的态度,好好跟姐姐姐夫谈一谈,很大概率能借到钱。

  可他们也不能真的就空手上门:“我们来请你们帮忙,总得有个态度不是?”

  赵如月侧身让他们进屋:“就你最爱讲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