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时春太老实,接了那通电话,叶菁说的却不是镇上‘一房换一房’那件事,而是宁老二生病了,跟黄秀华一样的病,现在正在县城的医院里住院。
“二婶说,丹洁还小也需要人照顾,这大的小的都需要人照顾,她那边忙不过来,想问问我这边有没有人有空,去个人帮帮忙。”宁时春以为叶菁问他这边的人,指的只有他家的人。
于是他依旧特别实诚地回答:“我跟二婶说镇上生意忙,我又要干活又要带店里刚招来的新厨子,抽不出空去,而且我没提前请假,也不能随便旷工。
我家里其他人也都忙,丹萍要上学,我妈下地干活了,我妈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我根本联系不上,爷爷还要照顾奶奶,没人有空去。
要是我奶奶没病成现在这样,倒是有可能什么都不管了,直接跑去照顾二叔。”
赵如月没忍住笑了,叶菁直接被老实人戳了心窝子,这算不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跟老实人耍心眼,结果人家根本没听出来她话里暗示的意思,叶菁听了那些话,可能还会以为,宁时春是在嘲讽她和宁绍德,最后那句话。
叶菁其实就是想通过宁时春暗示他们,让他们主动发挥一下兄弟姐妹的互帮互助作用,去探望、去帮忙吗,出钱出力。
可这时候叶菁才正眼看这边的亲戚,才知道这边的亲戚们也有利用价值没用了,人已经全得都被她和宁绍德得罪完了。
他们夫妻俩现在需要人帮助,倒是知道找这边的人了,怎么不去找她娘家人呢?
“我说完她就直接挂电话了,三婶,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电话被挂掉之后,宁时春反复回想自己说的话,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实话,应该没有哪里说错呀。
赵如月说:“没事,不用管她。”
宁绍德生病了,不代表以前他做的事就可以一笔勾销,让所有人都不计较。
赵如月想着,他要是真死了,自己倒是愿意去给他上几支香,吃几顿白席。
为免宁时春这个小辈搞不清楚长辈们目前的关系情况,哪天着了叶菁的道。
宁绍明直接跟他说:“以后她再打电话来,你别接,要是直接来找你,你就推说你什么都不懂。
她让你给我们转话,你也别应,我跟你二叔他们家已经彻底闹掰了,以后除了家里要办老人的丧事,其他时候不会再跟他们往来。”
宁时春果然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他确实不知道家里长辈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宁绍明和赵如月很理解他为什么会露出那样的表情。
他奶奶生病的那段时间,不需要他去照顾,只让他在刚进医院的那天去了一次,还有住院期间去探望了两三次。
以往他在镇上看到别人家,兄弟姐妹之间闹矛盾后,哪怕背地里骂骂咧咧,见面还是会装着没事的样子,照样往来维持着表面和谐,就像当初他们家还没分家时那样,那种情况,宁时春以前在家没少见到过。
但宁绍明一说,他就明白了,也没问为什么,长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三叔,我记住了,以后我也会远着他们些。”宁时春只是老实不是傻子,该站在哪一边,他还是拎得清的,根本不用多想。
毕竟二叔二婶一向很看不起他家人,他跟二叔也没多少感情,不像三叔,在他小时候经常带着他玩。
“对了,”宁绍明又提醒了一句,“跟你妈说一声,别让你爷爷知道这事。”
宁绍明知道,别看他爸现在也对宁绍德做的事很气愤,但那毕竟他亲生儿子,等时间久了,宁绍德要是病得看起来凄凄惨惨的,老人难免会想起自己孩子的曾经好来,又心软。
他妈现在这样,得时时有人看着,他爸不怎么能出门了,没人特地跑去跟他说,他就不会知道这件事。
宁绍明说完就去做饭了,赵如月去接两个孩子,回来的半路上,遇到宁美婷脚步匆匆地往自己家的方向走。
赵如月就叫了她一声,宁美婷看到她,往她这边走:“在这里遇到你正好,我不用继续往你们家走了,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声。”
赵如月猜:“是不是二嫂给你打电话了?”
“对,你怎么知道?”宁美婷问完就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看我这脑子,她肯定也给你们打电话了,你们是怎么想的?去看看还是?”
“绍明说不去,以后老二家的事,跟他没关系,他不管,我听他的,大姐你要去啊?”
宁美婷也是很纠结,要不她就在接到叶菁的电话之后,肯定马上就联系宁绍明了。
“我没想好。”宁美婷对宁绍德的感情也很复杂。
以前总是听她妈说,二弟以后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人,让她对二弟好一点,等二弟以后闯出来,有出息了,有她二弟在,她婆家人绝对不敢轻视她、欺负她。
后来事实却不是这样,二弟读书出来后,参加了工作,端着铁饭碗,用老一辈的眼光来看,应该也算是闯出来,有出息了吧?
可她却一直没能靠上二弟一点,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帮衬娘家,而被婆家人瞧不起。
也就是从老三打工回来那年开始,三弟和三弟妹过年给了她不少东西带回婆家,给她两个孩子的压岁钱也多,让她在婆家人面前长脸,后来三弟夫妻俩生意又做得好,她在婆家才算直起腰板来了。
可当初宁美婷妈说的那些话,听了那么多年,难免收到了影响,让她形成了一种,要是不对老二好,知道老二遇上事不去帮忙,不去看一眼,心里就会忍不住产生愧疚的感觉。
宁美婷也挺了解自己,要不是之前老二对她妈太过分,现在她接到二弟妹的求助电话,没准还真会去跟二弟妹一起轮班照顾老二。
赵如月看宁美婷这么纠结,却不好发表自己的想法。
她没法给宁美婷出主意,也不能给她提建议,这事得完全看宁美婷自己想怎么做。
不管宁美婷去不去看望宁绍德,赵如月和宁绍明都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大姐是大姐,宁绍德是宁绍德,大姐没做过什么不好的事,反而帮过他们。
他们也不是小孩子了,不会因为一个没对不起过他们的人跟他们不喜欢的人继续来往,就跟那个人也绝交。
宁美婷纠结了一天,最终还是决定不去了,只让人帮忙给叶菁捎了三百块钱。
结果钱捎过去没多久,就听人说,叶菁娘家那边的人说她闲话,还说叶菁嫌弃她给的钱少,是打发叫花子,给钱吝啬就算了,还不帮把手,这还是亲姐呢之类的。
同样没去看望,还一分钱不给的宁绍明几个人,叶菁的娘家人反而不敢多说他们什么,当然有可能也说了,但别人没传给她听。
但只是知道自己被人当软柿子捏,也把宁美婷气坏了。
听到闲话的第二天,宁美婷直接杀到医院,骂了叶菁一顿,喷了叶菁一脸唾沫,还硬生生把那三百块钱要回来了,同时决定以后也不再走这门亲戚。
不过她跑这一次,也让赵如月知道了宁绍德的现状。
宁绍德被人送到医院的速度比较快,没耽误抢救,所以他的情况要比黄秀华好很多。
只是说话的时候有点轻微的含糊迟钝,脑子反应变慢,有时候一件事问过了一次,过了一会儿又问。
如果没见过他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不仔细观察的话,可能看不太出来。
宁绍德生病这件事,对于赵如月一家最大的影响就是,她平时更注意家里人的身体保养了。
尤其是对宁绍明,现在她比去年年底体检结果出来的时候,还要更紧张他的身体。
黄秀华的病虽然不会遗传,但引起这个病的一些症状,比如高血压、高血脂,是会遗传的,患上的风险,也比父母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概率更高。
宁绍德以前在黄秀华的偏心下,吃得脑满肠肥,他们夫妻俩都特别胖,都超重了,还以此为荣,再加上宁绍德心眼小、嫉妒心强、情绪又不是特别稳定,会引发现在的问题,赵如月完全没感觉到意外。
上辈子他也脑梗了,但并不是这个时候,而是在他五十来岁的时候。
宁绍明倒是不胖,平时情绪也比较稳定,但上辈子他太累了。
为了多赚点钱,去大排档工作,每天下午上班到凌晨。
下班的时候,刚好也差不多是早餐店开始备餐做早餐的时间了,他又在下班经过的一家早餐店做兼职,帮人家做包点。
常年日夜颠倒的作息和劳累,让他的身体熬不住了,也犯了这个病。
只是那时候他们都忙,上班时间正好错开,哪怕住在一起,每天也几乎碰不上面。
他犯病的时候,没人发现,等赵如月接到大排档老板打来的电话,询问她宁绍明怎么不去上班,赶回出租房查看的时候,人已经悄没生息地走了。
所以赵如月怕死了那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管他管得最严。
她宁愿少挣点,也让他多招几个学徒,把学徒带出来,多给人点工资,好让宁绍明轻松一点。
好在他们两个,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宁绍明没觉得被管着不自在没自由,他就乐意让媳妇儿管着自己。
虽然宁绍德的情况比黄秀华好很多,但他出院后,也没法继续上课了。
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再进行教学工作,而且这个病发作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只是每个人体质、日常保养、作息习惯等等不一样,因为这种种条件,复发的时间间隔会有所不同。
所以宁绍德的单位,十分有人情味地,把他调到了学校后勤比较轻松的岗位。
这岗位对于不差钱,只是想有一份工作混混日子的人来说,也许是个不错的岗位。
但对于叶菁和宁绍德来说,被调到闲职无异于晴天霹雳。
不能在教学一线教书,首先课时费肯定是没有了,绩效更少了,想评更高的职称也难了。
事业约等于是停滞状态,只能在那个岗位待着养老,等退休,工资待遇完全跟以前没法比。
而他们还刚买房,都还没来得及装修。
这下还房贷的压力,全都压在了叶菁的身上。
叶菁感觉天都塌了,压力前所未有的大。
于此同时,镇上还不断传来好消息。
榕溪镇河对岸的村子附近山里,一个被村里人称为大漏斗的地方,被确认为天坑地貌。
天坑底下的风景神秘奇险,仿佛童话中的地底原始森林世界,震撼人心,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市里打算将天坑开发为景区。
这事赵如月记得,上辈子也有。
但没他们榕溪镇什么事,因为上辈子县里是直接从县城修了一条路直达那个村子。
不过即使修了路,从县城到那个村子的距离也挺远的,开车需要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从村子去天坑景区又要坐将近一个小时的车,县城到村子的路还行,但从村子到景区的路就不怎么样了。
这段路在山区,偶尔会有落石,山路还弯弯绕绕的,有几年下大雨,引发了泥石流,前往景区的路还被截断了,景区只能停止接客,先把路清理出来,耽误了不少事。
这辈子这件事却也不一样了,这次竟然也捎带上了他们榕溪镇。
说是要把榕溪镇打造成一个古香、古色、古朴的旅游古镇,跟对岸的天坑联动起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可玩性。
他们的房子和他们这些原住民本身,以后就是古镇景点,属于景区的一部分。
村集体跟开发公司一起合作开发景区,他们这些原住民以场地入股,也就是以房子入股,以后每年都能得到分红。
他们本身配合景区,做出相应的装扮和言行,也算是一份工作,又能有一份收入,甚至可能还会给他们交社保。
至于具体的情况,还得开会商量后才能定下来。
赵如月想到火车站新址,心里暗自猜测,这些改变是不是跟火车站新址距离镇上比较近有关。
外地的游客如果坐火车来,等到镇上的那段路修好后,游客出了火车站,花不了二十分钟就能到达镇上。
到了镇上再去码头坐船,要不了十分钟就能到达对岸那村子,花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坐船还能游览江上与两岸的风景,他们榕溪镇的这条江风景还是挺不错的。
这样一来,游客又能多一个可以玩的项目,还能继续扩展一些别的,比如钓鱼、吃现钓现宰的河鲜、坐船去上游看瀑布、去浅水区域捞鱼、撑竹筏玩等等渔家乐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