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空山澜月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61 KB   上传时间:2025-05-02 10:11:31

  “昨晚有警笛声?”王海燕是真不知道,“我昨晚睡得死,我家那口子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都不知道。”

  “真的假的?”其他人表示不信。

  “骗你们有什么好处?”王海燕自己都后悔睡得太死,错过一场热闹。

  她听其他人聊才知道,昨晚警察把梁国兵还有在他家玩牌的人抓了不少。

  对门赵鸿利的大嫂说:“昨晚我小叔子也去了,今早还没回来,他媳妇儿说要回娘家多住两天,两个孩子我现在帮忙照顾着。”

  王海燕听她们说完心有余悸:“我家那个昨晚也去了,幸好他没被抓。”

  她说完还不放心,特地回房间看了一眼,确认宁绍贤确实在床上睡着才放心地出来,问赵鸿利的大嫂:“赵鸿利被抓了,你还不赶紧叫他媳妇儿回来想想办法?”

  “怎么叫?她娘家也没电话,那村里连个小卖部都没有,只能看看谁去走亲戚,让别人帮忙捎个话了。”

  赵鸿利的大嫂想到大年初一那天,赵鸿利打媳妇儿那事就糟心。

  那事还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家娘家人交代呢,他媳妇儿回娘家那天,赵鸿利也没给什么东西让她带去娘家。

  她家那口子原本想着,等过两天逼着赵鸿利带着礼去道歉,然后把人接回来,结果赵鸿利竟然被抓了。

  赵鸿利的大嫂叹了口气说:“我家那口子今天一大早,跟昨晚家里有人被抓的人家,一起去镇上的派出所了,等他们回来再看看情况吧。”

  镇上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大家也多是不懂法的人,谁也不知道事情到底严不严重。

  她们在这边正热火朝天地聊着。

  就听到另一撮也凑在一起嘀咕的男人里,有个男的提高了声音,对着某个方向大声打招呼:“哟,老钱终于舍得出洞了?”

  其他人立刻不约而同地往老钱那个方向看去。

  老钱就是昨晚两件引得警车出动的两件大事的主人公之一,娶了傻姑娘当媳妇儿的那个男的,他姓周,但外号是老钱。

  老钱耷拉着脸,倒三角眼掀起眼皮看人的样子,带着一丝让人不爽的不屑:“初三当然要出来把家里的霉运扫掉。”

  那些男人调侃道:“我看你还是被扫了,你家里正走财运,可别别把财运给扫走。”

  “老钱昨晚挣了多少钱啊?说出来让我们羡慕一下呗!”

  老钱也不傻:“甭管多少钱,反正够我娶个正常的新媳妇儿,你们羡慕不来!”

  赵如月听到这里心里有些复杂,也许对那个姑娘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可老钱这种买老婆的人,没受到惩罚,可真是让人心里窝火。

  她不想再听下去,自家门口的地也扫得差不多,把垃圾装起来,提着往街上倒垃圾的地方走。

  不巧,扔完垃圾准备回来的时候,遇到了她大姐。

  赵如艳果然跟她控诉起宁绍明昨晚不帮忙的事。

  赵如月尝试着跟她讲道理,可完全说不通,她就揪着这事说个没完,非得让赵如月回去数落宁绍明一顿,还想让宁绍明跟她道歉。

  “不可能!”赵如月听到后面这个要求,也没耐心跟她说了,直接直截了当地拒绝。

  赵如艳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妹妹,不相信妹妹竟然会拒绝自己的要求:“你说什么?我就让你回去说说他,让他跟我道个歉都不行?你还记得我是你姐吗?”

  “你是我姐也不能不讲道理,那件事说一千道一万,也是买卖人口的人有错,我家绍明没帮是对的,帮了才是助纣为虐!”

  赵如艳指着她:“你你你,你可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可是你亲姐,你竟然不站在我这边,以后你在婆家受委屈,可别想我帮你说话!”

  “我也用不着你帮我!”赵如月心说,以她姐现在这种心态,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上辈子她怎么没发现自己姐姐竟然是这样的呢?

  不过上辈子昨晚那两件事都没发生,也许她姐在别事情上也这样,但没跟她有冲突吧。

  赵如月坚决拒绝赵如艳的要求后,直接转身走了,把赵如艳气够呛。

  这天不管哪个亲戚来问她昨晚发生的事,她都要在人家面前先指责妹妹妹夫一顿,然后才开始说昨晚上的事。

  整个过年期间,这两件事都占据了镇上的‘新闻头条’,除非再发生别的大事盖过去,要不镇上的人都会一直讨论。

  玩牌被抓走的人大部分被关了几天就放出来了,只有提供场地并且带头赌的梁国兵几人还在被关着。

  上辈子梁国兵在镇上跟打游击似的,警察一来他们就跑,还会到处挪窝,一连十几年没翻车过。

  镇上不少人每年出去打工挣钱,到了年底,那些钱全填进了他的赌场。

  尤其是那些单身汉,一个个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不管父母,最后混成了老光棍,媳妇儿也娶不上。

  这种单身的只害自己,结了婚的就是害人害己了。

  不少对夫妻就是因为男的去赌而离了婚,孩子从干干净净的宝贝,变成脏兮兮的小乞丐模样。

  赵如月隐约觉得,梁国兵被抓,跟昨晚来解救被亲生父母卖掉那姑娘的警察,可能有点关系。

  不过她没有证据,私下跟宁绍明讨论一下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过年期间虽然没有活干,她也不能真的什么也不干,年后要建房,总得先想想自家的房子要怎么建。

  还有房子建好就要开店了,总不能等事到临头再去想开店卖什么。

  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还要多在街上逛逛。

  春节很多店和摊子不做生意,但也有一些人想赚小孩子压岁钱,以及过年需要临时卖礼品走亲戚那些人的钱。

  以前到街上逛,只需要关注自己买的东西,然后货比三家。

  现在带着不一样的目的去逛街,就要仔细观察镇上的店铺和小摊都卖些什么,生意怎么样,还有别人是怎么做生意。

  看事情的角度也从顾客,转换成店家。

  从初三到初六,有时候是赵如月和宁绍明一起,带着宁时秋和宁时夏兄妹俩上街逛,有时候是他们两个轮流带着去逛街,把两个孩子高兴得晚上睡着了都做美梦笑出声。

  毕竟逛街嘛,也不可能总是只逛不买,有时候想问店家一些问题,最好先跟店家买点东西。

  大人没有想买的东西,肯定就是给孩子买了,尤其是他们想开的还是餐饮店,去看的大部分店都是卖吃的。

  随着年味越来越淡,街上开门做生意的也越来越多,两个孩子能吃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短短几天,他们几乎把出生好几年都没能吃个遍的东西,全都尝了一遍,每天三餐还正常吃,一个年过完,吃得小脸肉乎乎,越发可爱了。

  大年初六开市,鹏城有发开工红包的习俗。

  所以年初五,一些想领开工红包的打工人背上了行囊,再次登上远行的车。

  吴丽和黄文发夫妻俩也选择在这一天出发,这次他们从被老乡带出去打工的人,变成了带人出去打工那个‘老乡’。

  宁绍明大年初一时,给之前工作那个酒店的经理打电话拜年,顺便问他酒店还缺不缺人,得到了经理肯定的答复,经理还让宁绍明只管介绍人过去。

  他跟黄文发两个给经理的印象很好,因此经理也比较愿意招他们这边的人,

  不过经理也让宁绍明把酒店的情况和要求说清楚。

  虽然这一点宁绍明早就跟想去的人说过了,但是他打过电话后,仍然特地往有意向的人家里都跑了一趟,顺便统计出要去的人,把名单交给黄文发。

  黄文发也不嫌带人去麻烦,毕竟带去的人成功入职的话,介绍人也会有一笔介绍费,普通职位一百,有手艺有技术的甚至能拿到三百。

  宁绍明不去,介绍人就是黄文发。

  这一批去的人不少,凑一起都能包一辆长途车了。

  要是这一批去的人都能留下来,黄文发能拿到不少钱。

  只是黄文发依然很遗憾好兄弟选择留在老家,不再一起出去闯荡。

  临走前还反复问了好几次,把宁绍明都问烦了,那点离别的愁绪荡然无存,催着黄文发赶紧走:“上车吧上车吧,别啰嗦了!”

  只是等他们的车开走了,看着他们那些站在原地,哭着目送车子离开的孩子。

  那股惆怅又在心里升腾,同时对自己的选择越发坚定。

  去年他的孩子,也是这样目送他们离开,当时他都不敢回头看。

第58章

  ‘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

  倒车的提示音,在被整理平整的空地上回响。

  宁绍明站在大车的左后方,挥着手指挥:“后退,再往后一点,还要往后一点,可以了可以了!”

  倒车提示音停下,大车停稳,车门打开。

  宁绍明不抽烟,但口袋里也放着两包好烟,见着人就发一根。

  他掏出兜里准备的烟,递给司机:“辛苦了兄弟,大过年的还来给我家送货,等会儿别急着走,一定要在这里吃过晚饭再回去啊?”

  司机客气了一句:“那多不好意思,我家里也做饭了,卸完货开车回去,还能赶得上晚饭。”

  宁绍明又劝:“开车多费精力,在这里吃一顿,开车到家也快消耗完了,家里做的可以当宵夜嘛,今天我刚好跟人买了一只羊,一半炖一半烤,人少了吃不完多可惜,这东西就得吃新鲜的才好,留第二天吃就不新鲜了。”

  司机吸了口烟,还有点矜持地想了几秒,才点点头:“也行,兄弟你点点货,不对的话,我好及时跟老板说,你们这里有电话吧?”

  “有,我家就有电话,兄弟往这边走,那边有桌椅,你喝点茶水歇口气。”宁绍明引着司机到临时搭建起来,准备做厨房的棚子里,给他倒了杯茶水。

  昨天初五,宁绍明一大早把黄文发一行人送走后,又马不停蹄地去找人来自己的宅基地这边,修整出一块放钢筋的地面。

  还顺便搭建起两个小棚子,一个小棚子是临时厕所,被建在下风处。

  一个就是这个充作临时厨房的棚子。

  白天这棚子充作厨房,给帮忙建房的人提供两顿饭,还有干净的茶水。

  晚上宁绍明要睡在这里看东西,要不他们家的钢筋很容易不翼而飞。

  近些年社会风气不太好,小偷小摸的可不少。

  安顿好司机,宁绍明陪着聊了几句才去点货,卖钢筋的老板对待自己老家的人,还是比较靠谱的。

  送来的东西数量和质量都没有问题,宁绍明点了货后,很痛快地签了收货单。

  尾款他直接去镇上的邮局给老板寄过去,然后把汇款单复印一份交给司机,让司机带回去给老板,这批货就算两清了。

  请来帮忙的人把钢筋卸下后,又去忙活别的。

  这几天主要是打地基,他们家以后有可能还要往上建第二层、第三层,甚至第四层,所以地基也是按照最多四层的来挖。

  镇上的自建房不像有钱人的乡下豪宅,没有电梯,建到第四层已经算很高了,目前家里房子建到第四层的只有两家。

  一家就是这个在县城站稳脚跟的卖钢筋的老板家,另一家就是家里开医馆的,赵如月她三叔家。

  建三层的倒是多点,但也只是比建四层的多了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