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拆掉砖瓦房建楼房的人家都只建两层,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钱不够还硬建两层,建成个毛坯房再把旧家具搬进去,就住进去了。
只装个大门,连房间门和窗户都装不起。
窗户只能用篷布封起来,房间的门就用布做个帘子挡挡,建好房子还得出去打工挣装修钱。
宁绍明昨天找人来宅基地划线分区的时候,跟着来看热闹的邻居看到他划那么大一块地方建房,还劝建那么大不如建两层,上层主人,下层做开店做生意,空出来的地方用来当菜地种菜。
那么大一片地,种出来的菜吃不完还能挑到集上去卖。
镇上不少人就是这么干的,这样做确实节省成本,但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营业区域和生活区域容易混在一起。
开店肯定需要囤一些原料,减少房子面积,意味着存放原料的地方不够,甚至根本没有单独的仓库,那势必会侵占家人的生活空间,比如客厅和孩子的房间。
房子居住起来,舒适度大打折扣,孩子也无法拥有个人的隐私空间。
很多家长往往不会注意这些,但赵如月在做房子规划的时候,特地跟宁绍明提过。
他们俩也问过孩子对新家有什么想法,女儿希望可以继续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可惜被两个无情的大人拒绝。
宁时夏只好改成:“希望房间大一点,还要有一个可以放很多很多玩具的大柜子。”
这个要求得到了父母的同意。
儿子的想法却出乎两个家长的预料。
虽然宁时秋小时候威胁爸爸不改建个干净的好厕所,他就不拉粑粑,这事时不时会被拿出来开玩笑。
但是这次建新家,他提出的想法依然跟厕所有关。
他希望不要让外人用自家的厕所,厕所会被弄得脏脏的,他不喜欢。
宁时秋很喜欢看书,赵如月还以为他会要求他们,给他房间做一个可以放很多书的大书柜。
宁时秋的这个要求不过分,宁绍明和赵如月就答应了。
所以他们家虽然只建一层,但也设置了两个厕所。
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店里。
房子整体是回字形,左右两边各建两间小房间,当做存放原料的仓库。
左边靠近树林,右边靠近马路,房子中间是空地,可以种菜。
店面在前排临街的位置,他们自己住的房子在后排靠近树林的位置。
可供进出的门有两个,一个就是店面,但是客人进店后只能待在店里,不能到后面去。
因为店面通向后面生活区的门,设置在收银台后面,一般是不让客人进出的。
另一个门开在靠近树林的左边两个小房子中间,方便家人不用经过店面也可以进出。
靠近马路的右边墙面没开门,这边靠近马路容易引起过路人注意,所以以后要靠着墙支个遮阳挡雨的棚子,在棚子下摆几张桌子,给客人提供位置坐。
请来帮忙的人按照画出来的线,开始热火朝天地干活。
宁绍明则钻进棚子里,边跟送货司机聊天,边准备晚饭。
打算用来烤的羊肉先加入调料和香料,以及去腥的东西腌上。
他们这里的羊多是山羊,比起绵羊膻味稍重些,需要多种香料去掉膻味。
不过刚宰杀不久的羊肉很新鲜,用来炖煮的那一半就不用焯水,浮沫也不多,煮开后把那丁点浮沫撇掉,就可以换成小火慢慢熬。
一个小时后,羊汤的香味渐渐浓郁起来,在整个工地弥漫。
原本已经离开棚子,在工地上到处溜达的送货司机都忍不住回来了,嘴里喝着茶水,视线却一直在往汤锅那边瞄。
宁绍明打开汤锅看了一眼,时间没够,汤炖得还不够火候,但现在喝也不是不行。
炖煮期间不放盐,宁绍明盛了一碗羊肉汤,往里放少许盐、切好的葱花香菜,递给悄悄吞口水的司机:“兄弟帮忙尝尝够不够味,要是喜欢吃辣的,那边还有我自己做的辣椒油,可以按照口味自己放。”
司机嘴里说着:“哎呀那怎么好意思,别人干活的还没喝上,我倒是先喝上了。”他的手却一点没迟疑。
接过汤碗,吹了吹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冲着宁绍明竖起大拇指:“好喝!你这手艺可真不错!”
宁绍明手上处理着要烤的另一半羊,嘴上谦虚道:“还好还好,勉强学过一段时间,这不,我打算房子建好,在这里开个店卖点吃的,不然也不会那么着急,元宵都没过就找人来建房。”
“我说呢,怪不得那么着急拿货,不过要不是你着急拿货,轮不到我来这一趟,也喝到那么好喝的羊肉汤,以前往这边跑的是另一个司机。”
宁绍明看他碗里的汤快喝完了,又给连汤带肉舀了一勺:“多喝点,有人爱喝我这厨子才高兴呢!”
司机乐得笑眯了眼睛。
宁绍明趁机问:“兄弟,你干这一行那么久,认识不少同行吧?”
司机咽下嘴里的肉点头说:“不敢说认识多少,但干一行干久了,多少也认识一些。”
“能不能帮个小忙?”宁绍明拿出一沓名片,“也不用特地帮,就是遇上了同行,给张名片,告诉他们一声,我这店是正经做生意的店,不会坑人,路过的时候要是渴了饿了,可以停下歇歇脚。”
不管以后这边发展成什么样,现在这位置确实不如老宅那边。
想要把生意稳稳当当地做起来,光是跟位置好、人流量大的店一样守株待兔可不行。
宁绍明和赵如月商量的时候,就想到了运货的司机。
这边临近进出镇子的马路分岔路口,小车不多,但拉货的车子不少,很多司机跑车的线路,短时间内几乎不会变动,看起来不是稳定客源,实际上还挺稳定的。
这部分人消费能力也不弱,而运货的司机在途中,除了害怕车祸和车子出故障,最担心的就是停下吃饭的时候,货物和油箱里的油被偷,所以他们选择停车吃饭的地方也很谨慎。
在确认某个地方比较安全后,只要那里吃的东西还行,他们跑这条线时,就会一直优先选择那个地方。
所以这些运货的司机要是能被拉拢过来,也算是一个稳定来客渠道。
而让他们的同行介绍他们来,跟等着他们自己发现自家店比起来,肯定是前者让对方建立起信任的速度肯定更快。
宁绍明的这个请求,对于这司机来说,确实就是个小事。
看在他态度一直很好,还有好喝羊肉汤,和看起来应该也很好吃的烤羊肉的份上。
司机接过那一沓名片,应下了这个小请求。
第59章
“妈,我回来了!”自行车还没在家门口停稳,坐在车后座的宁时夏就对着家里大声喊,“我爸给装了好多羊肉!”
赵如月听到声音从厨房里出来,接过女儿怀里抱着的一个不锈钢保温桶,再把她从座位里抱下来,然后才去前面自行车篮里取出另一个保温桶。
宁时秋把自行车停稳锁上,跟在她们身后往家里走。
今天宁绍明不回家吃饭,在工地陪着去帮忙的亲戚和邻居一起吃,他们娘仨不去。
不过羊肉在本地不是常见的肉,宁绍明做了稀罕的肉也惦记着家里,特地让孩子们带回来两份,一份炖的、一份烤的,给家里加餐。
饭桌上,王海燕看着家里吃饭的这些个人,边吃边叹气。
别人家几乎一家子都在,只有她家是孤零零两个人。
等老二一家回县城,家里吃饭的人就跟去年一样,只剩下八个,但去年是老三家只有两个孩子在,而今年是她家只有她跟女儿在了。
梁国兵被抓到现在也没放出来,听说要被关好几年。
宁绍贤刚有一点爱赌的苗头,那点苗头就被狠狠掐掉了。
他又想起去鹏城打工这事,想去碰碰运气,看看自己能不能遇到贵人。
宁绍贤觉得三兄弟里,自己才是脑子最灵活、最会来事儿的那个。
老三这样的都能遇到贵人,没道理自己不能,于是兴冲冲地跟着一起去了。
这次宁绍贤也是跟着黄文发去的,还带上了他儿子宁时春。
王海燕平时跟他经常吵架,可突然见不到人还真是不习惯,她其实不太希望丈夫去,觉得家里怎么也要有个男人,这个家才有主心骨。
她是想着让儿子去,儿子的工资交一半给家里,那也是不少钱了。
等女儿初中毕业,儿子在那边也站稳了脚跟,再让儿子带着女儿去,也给家里交一半的工资。
一家四口,有两个人在外面挣钱就够了。
这样他们两口子在家,就算不用干活,一个月也能有至少一千块钱入账,她都不敢想那样的日子多好。
可惜她男人跟去了,老子带着儿子,儿子势必要听他老子的,那儿子的工资没准要落到她男人手里。
宁绍贤每个月能跟老三夫妻一样,给家里寄四百块钱都是她春节烧高香了。
王海燕光是想想自己损失的钱,心疼得吃肉都不香了。
黄秀华自从春节被王海燕顶嘴一次,现在也不爱搭理她。
看到王海燕这幅样子,她觉得晦气,往自己碗里夹了点肉和菜,就端着碗到门口,跟邻居们边唠嗑边吃去。
除了宁丹萍,其他人也不跟王海燕搭话,这时候谁跟她搭话,谁就会被她满嘴的抱怨烦死。
宁丹萍要不是她女儿,怕不搭理她要被骂不孝、自私、白眼狼,也想端着碗出去吃了。
现在她作为唯一一个搭话的人,也在被王海燕数落这挑剔那,别人还不能插嘴,帮宁丹萍说话。
谁帮宁丹萍,她一句:‘我教育自己女儿关你什么事,这么爱管,你带去帮我养呗?’就怼过来了,而且还真做得出来去给宁丹萍收拾东西,把她赶到别人家的事。
这一点家里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大家都不敢管。
吃完饭,赵如月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
老二两口子回房间收拾东西,叶菁收拾好衣服,去后院往年存腊肠的地方看了一眼,最后一次确认,今年是真没有腊肠,才悻悻地回房。
她有心想在宁绍德面前说一句,他爸妈今年真吝啬,真就连腊肠也不给准备一点。
可一想到分家这事,她因为偷听到老两口的话,导致判断失误,在宁绍德面前说过他爸妈的坏话。
以至于现在在宁绍德面前低了一头,就硬生生把那些抱怨的话全咽下了。
她不知道,宁绍德其实也在心里嘀咕,今年不能带腊肠去,又得多花钱买肉吃。
以往他们带去后,一天切两节腊肠,在煮饭时放进去跟米一起煮,米饭会有腊肠的香味和油润。
米饭煮好后,把腊肠拿出来再跟青菜一起,简单炒一炒,又是一道肉菜。
省着点吃的话,能剩下两月的肉钱。
他思来想去,还是不甘心就这样回县城。
收拾好东西就去找他妈,最后多要了几十斤大米、好几斤新鲜青菜、干菜和腌菜,心里才舒服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