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东西搬完的时间,做了几个硬菜,用来招待赵如月娘家来帮忙搬家的兄弟们。
下午客人本来就少,到三点多的时候,几乎没有了客人。
赵如月和宁绍明干脆挂上闭店休息的牌子,陪着赵如月娘家来帮忙的兄弟吃饭。
席上没人问赵如月和宁绍明为什么突然就搬家了,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大家吃吃喝喝聊聊天,吃得差不多就散了。
他们临走前,宁绍明把特地留的热狗面包分别打包起来,给他们各带了几个回去给家人孩子吃,也算是道谢。
中途吃到四点半的时候,赵如月去了一趟小学门口。
小学四点半就放学,但她忘了,现在的小学放学后有文体活动。
其实就是让每个班的学生各自派班干部,去体育室拿体育器材,各班自己组织着玩。
有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篮球、跳绳等等,每个班换着来。
赵如月来到学校门口,看到儿子正跟同学打羽毛球,问了一下门口的保安,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
好在有家长提前来接的话,学生也能提前走。
赵如月想着来都来了,还是提前把孩子接回去吧,省得两个孩子跑回老宅那边,发现房间里什么都没了着急。
宁时秋以前没上过学前班,六岁直接上的一年级。
他上下学有表哥表姐和邻居哥哥姐姐带着,还从来没被家长接送过。
乍然听到他妈妈来接,感觉还挺新奇。
他把自己的拍子交给别的同学,收拾好东西跑去学前班那片区域找妹妹。
学前班的老师不太放心,跟着他们一直到校门口,确认来接孩子的确实是他们的妈妈,才放心把孩子交给她。
宁时夏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妈妈来接让她很开心。
她牵着妈妈的手一个劲地蹦跶。
“妈妈,你以后还来接我们吗?”
看着两个孩子期待的眼神,赵如月想了想说:“哪天店里不忙,我跟你们爸爸就轮流来接你们。”
宁时夏欢呼:“太好啦!”
宁时秋也抿着嘴巴,脸上的笑容很灿烂。
回到新房这边,赵如月让他们去自己收拾房间。
床铺她已经铺好了,大件的东西也归置好。
原先暂时放在他们房间柜子里的冬季厚衣服、被子,全都搬到了她和宁绍明房间的柜子里。
两个孩子只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收拾他们的私人物品。
这对于宁时夏和宁时秋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
两人很兴奋地放下书包,跟舅舅们打了个招呼,就快速跑回自己的房间开始收拾。
赵如月也不管他们收拾成什么样,房间乱不乱。
反正他们喜欢并且以后自己能找到自己的东西就行。
两个孩子把这当成了游戏,玩得废寝忘食。
以前宁时秋一回家,肯定先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完,同时监督妹妹也把作业写完,然后才会去跟朋友玩。
今天连他也完全忘了还有作业。
直到赵如月眼看着天越来越黑,两个孩子还想不起来吃饭,进他俩房间里,把他们逮出来,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饿了。
“真好玩!”宁时夏吃着饭时,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们明天还能收拾屋子吗?”
赵如月被她这话逗得忍俊不禁:“今晚开始,你们就住在自己的房间,不止明天,后天、大后天,你们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宁时秋惊讶道:“妈妈,我们搬家了吗?”
“你们妈妈在回来的路上,没跟你们说?”宁绍明看向赵如月,他还以为她说了,两个孩子才这么高兴呢。
赵如月还真忘记说了,不过现在说也来得及:“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搬到新家,以前住的房子分家的时候,你们爷爷奶奶分给了你们二伯家,以后那就是你们二伯的房子了。”
她说完有些紧张地看着两个孩子的反应,担心他们对以前的房间有感情,会因此而难过。
可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只有父母在的房子才是他们的家,才会让他们有归属感。
两个孩子从家里开始建新房子起,早就做好了会搬家的心理准备。
听完她的话后,他们开心地欢呼起来。
赵如月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知道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了。
吃完饭,宁时秋终于想起自己还有作业没写。
他一把拽住吃饱就要飞奔回房间,想继续捣鼓自己房间的妹妹:“先写作业。”
赵如月见状担心了一下,怕女儿生气,两个孩子闹起来。
结果女儿一点也没生气,乖乖地点头跟哥哥一起写作业去了。
因为要一起写作业,两个孩子没去他们自己的房间,一起去了书房。
但宁时秋一坐下来,把手放到桌子上,就感受到了这个书桌和椅子,很适合他们用。
有专门的书桌学习,跟趴在箱子上、椅子上或者家里的饭桌上写,感觉很不一样。
那种感觉宁时秋形容不出来,就是觉得不用总是担心趴久了脖子、腰和后背泛酸,坐着很舒服。
桌子上还有台灯,打开后光线比老房子那边的灯泡更亮一些,但又不至于刺眼。
他以前在老房子那边看书,灯光太暗,看一会儿就觉得眼睛酸涩。
这一切让他很开心,也让他觉得学习变得更有意思了。
宁时夏年纪小,还不懂这些,只一心想着快快写完作业,然后继续回去收拾自己的房间。
她怀着这种着急的心情,刚开始写的时候就没什么耐心,把老师布置的生字写得扭七八歪。
宁时秋把注意力从桌椅和台灯上收回。
一看妹妹写的字,立刻板起了脸:“怎么写得乱七八糟的,不许写成这样,老师说字如其人,你以后要长成那样吗?”
说完仍旧板着脸让妹妹返工。
坐在一旁边算着账,边看他们写作业的赵如月那心一下又提起来了。
结果,又是虚惊一场,毛躁的小闺女挠挠头,看看被自己写得乱七八糟的字,还有些不好意思。
她吐了吐舌头说道:“我认真起来一定能写好,以后长得美美的、还要特别厉害,像电视里的女侠一样,刷刷刷一刀砍一个。”
她说完之后,竟然真的静下心来,一笔一画地认认真真起来。
赵如月悄悄瞄了一眼,女儿认真起来后,确实写得很好。
原来他们从小练字就那么认真了,怪不得长大后,几乎每个人见到他们写的字都夸好看。
赵如月低头,看向自己面上的账本。
孩子们自己就能把自己的学习顾好,她在这方面没经验,不给他们扯后腿就不错了,帮不上多少忙。
既然这样,她就在别的地方使使劲,尽量给他们创造好一点的环境吧。
赵如月把视线放回账本上。
第一天客人格外多,把她和宁绍明累得够呛,不过回报也很丰厚。
因为没有房租,水电也便宜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天下来,扣掉成本,赚了三百出头。
这些钱放在城里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他们这个物价不高的小镇,真的很可以了。
只是昨天是时机刚好,集日撞上学生返校。
今天就没那么多了,扣掉成本,只有一百多,差一点到两百。
之后不送煎蛋,这样普通的日子可能还会降一点。
但不出意外的话,每天应该也能有一百多。
这个收入,在镇上几乎是普通人收入的五到十倍!
单逢集日的日子,暂时还没遇上,赵如月认真又详细地把每天是什么日子都记录好,等以后记得多了,总结一下,就能预估每个月能赚多少。
不过每个月赚的钱也不是一成不变,现在是天气暖,但没有盛夏那么热,炒米粉和煮米粉比较好卖。
等到夏天,菜单就得变一变了。
赵如月思索着,把这一点写在了自己的备忘录上,晚点跟宁绍明商量一下。
他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等事到临头,生意被影响,才着急忙慌地去做改变。
第71章
两个孩子终于有他们自己的房间。
之前一直想搬家后也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睡的宁时夏,也没再闹着要跟他们一起睡了。
洗完澡,根本不用人催,就爬上了自己的小床,开心地表示以后都要自己睡。
他们夫妻俩也终于有了些私人空间。
宁绍明洗完澡回到房间,赵如月就把整理好的账本给他看。
宁绍明看到账本上的利润也很高兴:“果然做生意比给人打工赚到的钱更多。”
坏处是要自负盈亏,但是也更自由,还能陪伴家人。
这让宁绍明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看完账本,赵如月把账本收起来放到床头柜的抽屉里。
接着跟他说起夏天新菜品的事:“听说夏天汤粉不太好卖,等天更热一点,我们要不要把汤粉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