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就是在忙着对宁时春恨铁不成钢。
因为宁时春不听她的话去做,她就一直在门口盯着,念紧箍咒一样念叨他。
宁时夏一看她堂哥都被念到两眼无神了,回头再看看她哥,也是一脸无奈。
她眼珠子一转,拽着黄秀华的袖子说:“奶奶,别人现在都不爱跟我玩。”
这话立刻把黄秀华的注意力拽走一半:“你朋友不是很多吗?为什么他们不跟你玩了?是不是你做了什么得罪人家?”
宁时夏说:“不是我得罪人家,是我没有《百变小樱》的卡片,人家都有,他们就不愿意跟我玩了,奶奶你给我点钱去买小卡片吧?”
黄秀华不想给,什么小卡片,听起来不当吃不当喝的,买了有什么用?浪费钱!
她板着脸说“他们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们玩,找没有卡片的一起玩不就行了?”
以前她一板着脸小孩子就害怕,偏偏宁时夏知道自己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家,她已经不害怕了奶奶沉下脸了:“不行,所有人都有,就剩我没有了,奶奶给我点钱嘛?”
黄秀华现在除了装出一副很凶的样子,确实不能也不敢揍她屁股了。
只能继续黑着脸说:“等你爸妈回来,找你爸妈要钱买去,奶奶没钱。”
宁时夏:“我爸妈没钱,他们挣的钱,建房子、装修、开店都花光光啦。”
“那找你爷爷要去,你爷爷有钱。”
“我爷爷也没钱,他还让我帮他捡破烂呢,奶奶你给我一点吧,只要五块钱就够了,求你了求你了求你了,给我吧给我吧给我吧……”
“五块钱!卖那什么卡片的人,怎么不去抢!”
一时间身份倒转,‘念经’的人变成了宁时夏。
宁时春乐得在厨房里转身对着墙偷笑,黄秀华被宁时夏烦得不行,赶紧往店外走:“我去县城好几天,家里的田地和菜地还没去看过,我得看看去。”
“外面那么热,你等傍晚再去呀,我爷爷都是傍晚才去给菜地浇水,你放心,他把菜地照顾得可好了,奶奶你再待一会儿呗,我不要五块钱了,你给三块就行,我再让我哥给我两块,凑一凑也能买。”
宁时夏跟在她身后从店里一直念叨到老宅,她滑着滑板,还比走路的黄秀华轻松很多。
然而黄秀华只顾着摆脱这个比和尚还会念经的小孙女,根本没顾得上注意这些。
随着两人走远,宁时春真是狠狠松了一口气:“幸亏小夏回来了。”
宁时秋深表赞同,虽然奶奶挺疼他的,可她的疼爱让宁时秋有点承受不住。
比如在小夏还没回来之前,奶奶就悄悄给他塞钱,特地叮嘱他谁也别告诉,他拒绝都不行,非要给。
奶奶还以为自己做得特别隐蔽,没被他堂哥发现,其实堂哥都看见了,只是没往心里去而已。
但凡换个心思重的,这不是破坏他和堂哥的关系么。
他自己又不缺这几块钱,奶奶还不如把这钱给他们几个孩子平分,或者她自己全花光,谁也不给更好。
宁时秋把客人用过的碗筷端到院子里清洗。
洗好碗筷出来的时候,看到他妹妹乐颠颠地捣腾着一双小短腿跑进店里。
看到他出来,兴奋地喊:“哥,你快来看这是什么!”
宁时秋对她手里的东西兴趣缺缺:“又抓了西瓜虫还是屎壳郎?我可告诉你,不许抓蟑螂回来……”
“不是虫子!”宁时夏急得跺脚,冲过去张开小胖手让他看,“噔噔噔噔!”
宁时秋看了一眼,有些意外:“钱?”
他以为妹妹一路跟着奶奶闹到老宅,爷爷看不下去给了哄她高兴的:“爷爷给你的吧,我帮你收着还是你自己收?”
“不是不是,我说出来吓你一大跳,是奶奶给的钱!”
“谁?你说谁给的?”宁时春忍不住掏掏耳朵,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店里这会儿没客人,他也从厨房出来了,听到宁时夏的话后,果然跟宁时秋一起被吓了一大跳。
宁时夏得意地嘿嘿笑,重复道:“是奶奶给的钱!”
宁时春诧异道:“奶奶竟然会给除了小秋之外的人钱,也太稀奇了。”
他之前确实看到奶奶给堂弟塞钱了。
但他比堂弟大十岁,现在都是个大人了,不会在意这些,即使他小时候,奶奶也从来没给过他零花钱。
在宁时春印象中,奶奶就是这么一个人,好像心窄得只装得下一个孩子,一代人里就只疼爱一个。
他爸爸那一代人里,奶奶偏心二叔,在他们这一代的孩子里,她偏心小秋。
不只是他,家里所有人都习惯了她这个样子,所以小夏能在手里抠出钱来,真让他们惊讶不已。
更别说一抠就抠出了好几块钱。
“我数数,一、二、三,三块钱,咱们小夏出息了,竟然能从铁公鸡奶奶手里要到零花钱。”
宁时夏乐颠颠地把钱收起来:“哥哥,这钱我不存着了,一会儿我去买零食,我们一起分着吃,花完我改天再去找奶奶要。”
宁时春瞪大了眼睛:“你还敢找她要啊!不怕她骂你?”他觉得能要到一次已经是奇迹了。
“奶奶刚才也骂我了,但是她一边骂一边掏钱。”
那场面,宁时春和宁时秋都想象不出来。
宁时夏兴高采烈地说:“我过几天还得试试看,奶奶是不是总喜欢骂人一顿再给钱,反正试试又不费什么功夫,要是真的,以前被骂可真是白白挨骂了。”
她都有点后悔被骂的时候没跟奶奶要钱,就这么白白被骂了。
宁时夏本来还觉得奶奶骂人的样子太凶,她有点不高兴。
可是后来,看到她掏钱时一脸心痛,又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掏钱给自己的样子,那点不高兴一下就全消失不见了。
宁时夏就觉得这事很有意思:“等我试过几次,要是每次都成,你们以后也去叫奶奶要零花钱,爷爷跟我说了,我们不要白不要,奶奶的钱给我们总好过便宜别人,最后打了水漂,等以后我们长大了,多挣点钱,也给奶奶、孝顺奶奶就行了。”
她年纪小,还不太懂大人之间的事,只知道奶奶最偏心自己哥哥,但爷爷话里的别人,很明显指的不是她哥。
她以为说的是他们不认识的人,可不就当真努力薅奶奶的钱了。
宁时夏可不觉得自己长大后挣不到钱,现在她跟爷爷一起捡破烂都能买不少钱,长大后力气更大,只会赚到更多!
“奶奶多多地给我钱,然后就能等着我这个好孙女以后孝顺她吧!”
宁时秋:“……”
宁时夏:“我可以教你们,比如想问奶奶要三块钱,就跟她说要五块,准成功的。”
宁时春忙摆手:“不敢不敢,你问问你堂姐去吧。”
宁时夏攥着钱就跑自己房间去找堂姐,结果她堂姐也跟堂哥一样摆手说:“不敢不敢,等下次丹洁来,你让丹洁跟你一起去吧。”
至于小秋,他不用挨骂也能从奶奶手里要到零花钱,就不说他了。
“好吧。”宁时夏遗憾地说完,决定先自己多尝试几次,等二堂姐回来再叫她跟自己一起。
宁时秋让她先别花这钱,可以等晚上去夜市玩的时候再花:“傍晚爸爸妈妈回家,你把这事跟他们一说,他们保准也被吓一大跳。”
他们几个在店里嘎嘎乐的时候,黄秀华在老宅哎哟哎哟地捂着胸口直喊胸闷胸痛。
宁达在旁边捂着嘴偷笑,心想可算有人治她了。
老夫老妻这么多年,连他都不知道自家这老婆子还有这么一面。
不过也有可能是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她年富力强又在家说一不二,没人敢这么对着她念经一样吵闹,自然发现不了她这一面。
赵如月和宁绍明跟两个房主签好合同后,宁绍明先送赵如月回学校上课,然后自己到那一排小平房去看即将属于他们的四间房。
因为今天和明天银行都休息,他们只交了定金,还没付全款。
房子的钥匙要等到付全款后卖家才会给他们。
现在宁绍明只能站在门口,通过窗户往里看,越看越觉得这几间房子方方正正的,户型确实很好。
不但可以当商铺用,要是不嫌临街住着太吵,修一修也可以当住宅用。
放在一年前,他都不敢想自己能在县城买房子。
他跟很多镇上的人一样,满心都是去打工挣了钱、还完债,再存点钱回老家建楼房。
现在他的心境跟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看完房子,宁绍明对于房子怎么翻修,心里有数了。
这房子外面看起来比较旧,里面实际保存得还可以。
如果家里实在资金有限的话,不翻修将就着用也不是不行。
时间距离赵如月下课还早着,宁绍明又去逛了逛县城的建材市场,看看翻修材料的价格,估摸一下翻修房子大概要多少钱。
赵如月的维修店短时间内暂时开不了,至少要等到她上完一学期的课,才会去做开店的准备。
要是把镇上的店照搬到县城这里,只装修一间房也可以。
不过宁绍明的打算,是把米粉类和面包类分开,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翻修两间。
另外两间到时候再跟赵如月商量一下是不是要租出去。
傍晚赵如月下课,提前给家里打了电话,跟家里说他们快要回家了。
让宁时春先把饭菜做好,今晚吃过饭,要一起去夜市玩,等宁绍明回去再做,吃完饭再出门就有点晚了。
宁时夏有点蠢蠢欲动,想拿自己在奶奶哪里薅的三块钱去给家里买肉,想想还是忍住了。
等赵如月和宁绍明回到家,宁时夏又把那三块钱拿出来,在爸妈面前炫了一回。
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宁时夏都有点不舍得花这三块钱了,总觉得这三块钱现在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应该把它们跟相片一样裱起来,摆在她摆放玩具的柜子上,充当她的战利品!
宁时夏说干就干。
吃过晚饭,她找出之前给六一儿童节的照片做相框剩下的材料,按照钱的尺寸,做了一个相框,然后把这三块钱整整齐齐地放进相框里固定好。
宁时夏做好之后,拿出来显摆给家里其他人看。
赵如月进去看了看,觉得还挺漂亮的,跟女儿玩笑道:“这回你奶奶的钱包可真是大出血了。”
以前这老太太可是连三毛钱都不舍得给孩子,这次竟然愿意给三块钱!
而且她给小夏的这三张一块钱纸币,还挺好看,是正面印着女拖拉机手的第三套一元纸币。
这套纸币2000年已经停止流通,但是在他们这样的小镇子上,老人手里依然还零星地持有一些,他们拿着这钱在街上买东西,店家也不会不认。
七点钟,郑秀开车到门口,宁时夏今天得了好处,还知道礼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