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顾窈一直都觉着萧景珣长相清隽,很是引人注目,这会儿也没忍住多看了会儿。
“皇上这样,不知惹得多少姑娘心生爱慕呢。”
这回来万寿山贺寿的也有些勋贵家族里嫡出的姑娘,全都到了说亲的年龄。
顾窈原本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太后过寿自是喜欢热热闹闹的,得脸的贵女们都来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突然冒出这句话来。
说完这话,顾窈愣了一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臣妾瞎说的,皇上莫要放在心上,就当臣妾没动脑子胡说吧。”顾窈说完,脸颊就有些红了。她都当了娘的人了,还说这些吃味的话,她都觉着那句话像是别人说出来的。
萧景珣听着她这话,却是不依不饶抓着她的手,似笑非笑问道:“怎么,窈儿怕朕瞧上哪个?”
不等顾窈开口,萧景珣便徐徐道:“放心,有顾氏的前车之鉴,没人敢这时候动这个心思。”
顾窈听着他嘴里冷淡的说出“顾氏”二字,知道他指的是顾柔,便也觉着他这话很对。也是,出了顾柔的事情,这个时候怕是没哪个姑娘敢大着胆子生出进宫侍奉的心思来。
毕竟,若是没成功入宫侍奉反倒被皇上比作那教坊司的女子,安上个轻浮的罪名坏了名声,那往后怕是连嫁人都难了。
谁会这般想不开,拿自己的一辈子去赌呢?
顾窈笑了笑,伸手替萧景珣整了整衣裳,随意道:“皇上说的没错,如今她们都怕皇上呢。”
萧景珣听她这般说,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来:“胆子这般大,竟连朕都敢取笑了。”
顾窈连忙吐了吐舌头,叫屈道:“臣妾哪里敢取笑皇上,臣妾是说真的,皇上发作了柔常在,手段凌厉,将臣妾祖母都给吓着了呢。”
萧景珣听着,却是一笑:“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哪里会这般轻易就吓着。”
“怎么,老太太找你求情了?”
顾窈摇了摇头:“怎么会,祖母岂是那种不明辨是非的,再说,从小到大其实祖母一直都偏疼我。只是祖母嘴上虽没说,可臣妾知道她心里头到底也是难受的,柔常在再不懂事,也是祖母嫡亲的孙女儿。等回京后,还不知我那婶婶要怎么哭闹呢。”
顾窈说着,随即就温温笑道:“不说这个了,今个儿可是太后寿辰,要高高兴兴的才是。”
萧景珣抓着她的手,问道:“太后待你不好,你竟也看重这个寿辰。”
顾窈先时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等她明白过来,才忍不住抿嘴一笑:“在皇上心里臣妾就那般小心眼吗?太后嫌弃臣妾,待臣妾却也算不上怎么不好,不过是各自立场不同罢了。”
“太后年纪大了,身子也时有病痛,不管彼此有什么嫌隙,这寿辰该好好过还是要好好过的,臣妾总不会那么小心眼儿的。”
顾窈说完,想了想又说了一句:“不过,臣妾有时候私下里也会偷偷抱怨两句,更替皇上委屈,觉着太后这份儿偏心若不是向着李家而是向着皇上就好了。”
萧景珣叹了口气,道:“朕可没咱们祉哥儿这个福气。”
顾窈见他面上露出几分冷意来,怕他生气,忙将话题转移开来:“咱们祉哥儿有皇上疼爱,才是最大的福气呢。”
“这天还没怎么亮,也不知祉哥儿醒了没,还要抱着他去万寿山呢。”
萧景珣笑了:“这般大的孩子,最多穿件喜气些的衣裳,哪里用得着准备,叫他多睡会儿吧。”
顾窈听着,忍不住也笑了:“皇上就宠他吧,臣妾可不敢多说什么。”
一旁的端嬷嬷和蒹葭听着自家娘娘和皇上说起祉哥儿来,心里头才轻轻松了一口气。天知道,刚才皇上问娘娘那句话时,她们心里头有多提着心呢。
不过娘娘回话也回的真是好,毕竟太后对娘娘算不得好,娘娘若是心里头一点儿抱怨都没有,那也太假了些。
娘娘说自己会抱怨,可是更多的是替皇上委屈,觉着太后看重李家多过看重皇上。
皇上听了,心里头哪里不知娘娘的好。
而且,她们娘娘说的也随意,明显心里头真真就是这样想的。
端嬷嬷觉着,自家娘娘其实很适合在宫里头生存,性子不拧巴,又不是那种木讷的,既聪慧又贴心。她也觉着,只有自家娘娘这般,才能叫皇上如此宠着,放在心里头。
那个柔常在,纵然生的不比自家娘娘差,可若论性子,和娘娘真是没法儿比,也怪不得皇上瞧不上她。她以为按着娘娘的样子那般打扮便会吸引了皇上吗,真是愚不可及。这到头来画虎不成反类犬,活脱脱成了东施效颦,只会惹得皇上厌恶,再也不想宫里头有这么一个人。
这不,今个儿太后寿辰,这柔常在可还在被禁足中呢,连个给太后磕头的机会都没有呢。
又过了半个时辰,顾窈才去了偏殿将祉哥儿给叫醒了,叫乳娘喂饱了他,又亲自给他穿上了好看的衣裳,才将他抱在怀里出了门。
萧景珣见着她亲自抱着祉哥儿,有些不大赞同,顾窈却是道:“咱们祉哥儿又不重,臣妾就抱一会儿。”
萧景珣却是没忍住笑了,低下头去在她耳边说道:“小笨蛋,祉哥儿若是尿在你身上你难道还回来换衣裳。”
“朕可不记得命内造处给你做了两套吉服。”
顾窈半晌没有说话,下一个动作就是将祉哥儿递给了乳母肖氏。
萧景珣拉了她的手,便带着她朝湖边走去。
直到上了船,顾窈的脸颊都有些热热的,觉着她怎么还没有萧景珣想得多。
难不成,祉哥儿往他身上……
顾窈想着,就觉着自己猜对了,一时也顾不得羞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等到了万寿山,万寿山一片喜气洋洋,看着热闹极了。
第175章 寿宴
“儿臣给母后请安,祝母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臣妾叩见太后娘娘,祝太后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李太后穿着一身褚红色团寿纹吉服,坐在宝座上,身边已是坐了不少宗室女眷还有妃嫔。
此时见着皇上携着贵妃来了,众人便全都从座上站起身来,给皇上和贵妃见礼。
太后娘娘脸上带着笑,抬了抬手道:“好,好,皇帝和贵妃都起来吧。”
萧景珣和顾窈起身,然后奉上了贺礼。
萧景珣奉上的是一个拿明黄色绸缎包着的盒子,份量似乎有些重,方嬷嬷接过后,呈到了太后面前,太后打开瞧了瞧,发现里头是一尊羊脂玉打造的观音佛像,通体洁白,雕工精细,没有一点儿瑕疵。”
太后瞧着这寿礼,面上虽还带着笑,心里头却是有几分不舒坦的。按说这尊羊脂玉观音佛像也是贵重至极,可在太后心中,皇帝送这佛像,是大有深意,是提醒她不要插手后宫之事,安安静静的礼佛吗?
“皇帝有心了,这观音佛像哀家很是喜欢,就叫人供在佛香阁后头的佛堂里吧。”
太后笑着对萧景珣道,她随手合住了盖子,吩咐了身边的大宫女一句。
太后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便有些诡异。
皇上送的寿礼,按理说太后该极为珍视叫人小心谨慎送往宫里头,放置在慈宁宫的佛堂里的。
可太后却是说要将这佛像留在佛香阁的小佛堂。
这万寿行宫再好,那也是行宫,并非是长久居住之处。
早听说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间生出了嫌隙,还以为不过是传言,原来竟是真的!
一时间,在场的众人心里头都生出几分猜测和联想来。
太后像是丝毫没看见众人脸上的神色,对于顾窈这个贵妃呈上来的贺礼看也没看就叫人收了起来。
等到乳母肖氏抱着祉哥儿给太后贺寿时,太后也只笑着说了句:“这白白嫩嫩的可真是讨人喜欢,这往后呀,模样定不比贵妃差,也不知要叫多少姑娘家心生爱慕。”
太后夸了一句,却是一点儿抱一抱小皇子的意思都没有。
祉哥儿咿咿呀呀的,白白嫩嫩的胳膊晃了晃,使劲儿朝萧景珣那边伸过去。
太后看得一笑:“孩子还小,不懂得咱们祖宗规矩自来是讲究抱孙不抱子,贵妃可要教着些。”
太后的话音刚落,不等贵妃接话,萧景珣便上前一步,从乳母手中将祉哥儿给抱了过来。
祉哥儿似乎很是习惯他的怀抱,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看着萧景珣,然后,伸手抓上了萧景珣的手指。
太后半晌没说出话来,尤其在见着萧景珣低头亲了亲祉哥儿的额头,然后对着崔公公道:“既给太后贺了寿,就将祉哥儿送回秋水洲吧,叫端嬷嬷她们好生照看着。”
崔公公应了声是,就带着乳母肖氏和祉哥儿退了下去。
“皇帝你!”太后脸面上有些挂不住,嘴角的笑意也有些僵。
可见着萧景珣面上带着笑,笑意却是不达眼底时,心里头莫名就多出几分退缩来,到底将到嘴边的话又全都咽了下去。
因着这个小小的插曲,在场的人都有些坐立不安,便是之后贵妃入了座,这气氛也总有些怪怪的。
静惠长公主拍了拍顾窈的手,压低了声音道:“太后上了岁数,窈儿别和她计较,左右皇兄是个明白人,不会叫你和孩子受了委屈。”
顾窈点了点头,其实她一点儿也没有将这事情放在心上。太后不喜她,自然也不会喜欢祉哥儿,说句不该说的,她也不想叫太后抱着祉哥儿,觉着怪怪的。而且,太后那样的性子,她也怕出什么事儿,毕竟,人若是真糊涂疯狂起来,保不准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众人在佛香阁待了一会儿,期间太子携太子妃给太后贺寿,献了寿礼。四皇子和四皇子妃李桐所献的贺礼也极为贵重,太后又喜欢的不行,出了很大的风头。至于三皇子,所献寿礼中规中矩,是一卷自己亲手抄写的妙法莲花经,太后瞧了一眼,便叫人送去佛堂供着了。
众人瞧着这情形,便知道如今宫中能有机会争夺皇位的,只有太子和四皇子。
太子虽有储君之位,可先皇后成了废后,他这身份上也有了一个短板。而四皇子,虽然出身卑微,生母容妃原先只是伺候过太后的一个宫女,可如今身后可是站着李家,站着太后。不然,今日怎么能拿出这般贵重的寿礼来。
只是,四皇子这般,没得叫人觉着有些像是入赘到李家的女婿一般。
在场的人虽不敢说,怕得罪了四皇子得罪了太后,可心里头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之后,大公主和二公主还有宜和郡主进来贺寿,给太后磕了头。
而后,进来的便是李家的两位公子和李家大夫人、二夫人。
见着李家人,太后脸上的笑意立时就多了几分,招了招手将李启和李祥叫了过去。
下头坐着的众妃嫔和宗室对于太后这种做法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太后看重李家也不是一两日了,这些年若不是因着李家,太后和皇上也不会渐渐生出这么些嫌隙来,疏远到这种地步。
这李家人也真是脸大,不劝着太后一些,反倒是每回进宫都要诉说府里的苦,向太后讨要一些东西。
不说别的,单就李启和李祥,哪一个是能拿得出手的,别看这通身的尊贵气派,内里不过就是两个纨绔草包,不过旁人给太后一些面子捧着些罢了。
不然,大公主为何怎么也不愿意嫁去李家呢?
眼前这两位,如何能配得上大公主?
因着李家人的到来,太后这才有了几分过寿的高兴劲儿,一时间,殿内的气氛也跟着热闹了起来。
顾窈坐在那里,无意间瞧见李启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往萧玉寰那边儿看,那眼底还藏着几分不甘和恼怒,心中对这李启的印象就更不好了。
他这样子,活脱脱像是萧玉寰辜负了他似的。他也不掂量掂量自己,配不配得上皇上膝下唯一的公主。
顾窈皱了皱眉,有些嫌弃的将目光从李启身上移开了。
很快便到了开宴的时候,众人到了摆宴的宫殿中,太后入了主座,皇上坐在太后身边。
下首则是顾窈、娴妃、容妃等,之后便是外命妇等女眷。
男宾席上,则是太子为首,之后是三皇子、四皇子,宗室王爷,郡王等,然后是各国公爷,侯爷和府里世子。
这场面,着实是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