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阿狸小妃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70 KB   上传时间:2025-05-05 13:30:29

  承佑帝离开后,太后一语不发的坐在软塌上,好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

  方嬷嬷见着太后这般,忍不住出声劝道:“太后莫要生气,皇上的性子一向都是这样的,只要定了主意,便是在先帝面前都敢反驳一二的,您是皇上的亲娘,皇上到底还是孝顺您的。”

  太后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他是哀家生的,哀家怎么能不知道他的脾性?潜邸时,先帝偏宠王贵妃,哀家心中苦闷,皇帝便多有孝敬,从外头寻好些稀罕精致的东西来进宫献给哀家,那时候,我们母子处境艰难,可皇帝却是最为贴心的。”

  “后来,皇帝登基,他的几个兄长和弟弟死的死病的病,活下来的不过两个,一个十八岁的平王萧禟,一个才十岁的安王萧旦。当时世人都说皇帝弑兄弑弟,凶狠残暴,哀家虽不喜那些话,可心里头也觉着皇帝着实太过狠辣了几分。不知是不是皇帝看出了哀家的这些心思,那往后,皇帝虽是对哀家孝顺,却也甚少如在潜邸时那般贴心了。”

  “再后来,哀家想叫李家女入宫为后,可皇帝却将云徽那丫头赐给了平王,叫我李家唯一的嫡女当了那平王妃,哀家因此事病了一场,皇帝也不过允了娴妃进宫,可入宫这么多年,皇帝何曾看在哀家的面儿上恩宠过娴妃?至今娴妃膝下只有玉寰一个女儿。”

  “这些话哀家从来不说,便是在娴妃跟前也只劝着她要恭顺收收她那性子,可满朝都知道皇帝不给李家脸面,李家得了个承平公府的爵位,穆皇后那承恩公府都要比李家有脸面。哀家之前一直觉着皇帝便是那样冷硬的性子,可如今瞧着他对那顾氏那般上心,不仅时常出宫看她,竟还想着叫那顾孚青过继到顾家,叫顾氏有了个兄长,哀家心里头突然就觉着不顺当了,所以今日才失了分寸没忍住和皇帝说出那些话来。”

  太后神情黯然,眉眼间带着几分愁绪:“你不知道,哀家多想念潜邸时的那个儿子。”

  方嬷嬷听着太后这话,心中也颇有感触。

  这些话太后往日里从未说过,如今一下子说出来,着实叫她有些心惊。

  不过想想也是,阖宫都以为太后生性淡薄笃信佛教,从不过问后宫和前朝之事,可皇帝那样待他的舅家,不肯给李家体面,太后心中如何能没有想法。

  许是彼此都知道这些心思,所以太后和皇帝这些年并不如潜邸时那般亲近了。

  方嬷嬷着实不知该如何宽慰太后,迟疑几许,只出声道:“不管如何,皇上总是从娘娘肚子里出来的,血脉相连,皇上或多或少总是要顾忌娘娘的心思的。”

  “再说,兴许皇上也是一时对那顾大姑娘稀罕得紧,这世间男子向来薄情,况且哪里有花开不败的事情,那顾氏有得宠的时候便有失宠的一日,兴许根本就不足为虑。”

  太后眼帘低下去,眼底的愁绪丝毫都没有消散,她想了想,道:“你去将皇帝来哀家宫中的事情传到坤宁宫去。就说皇帝想要顾氏尽早入宫,和哀家起了些争执。”

  方嬷嬷听着太后这话,心下有了计较,忙应了声是便下去安排了。

  今日太后所言实乃太后的本分,可有些事情太后不能做,可皇后娘娘就没有这般的顾忌了。

  皇后虽贤良淑德,可若是知道皇上因着顾氏的事情和太后起了争执,心中定也对顾氏生出几分忌惮和不喜的。

  到时候,顾氏进宫,只要皇后不喜她,暗中动些手脚就能叫顾氏吃尽苦头,根本就无需太后亲自动手。

  只是,太后此举若是叫皇上知道了,这母子情分便愈发淡薄了。

  方嬷嬷想着这个,无奈摇了摇头,若不是前几日李家的几位夫人又进宫在太后面前诉苦,兴许今日太后也不会忍不住和皇上说这些话。太后原本也是想顺着皇上的心思捧着那顾氏一些时日的,只是今日过后,便是太后再如何捧那顾氏,皇上心中怕也都不会记着太后的好了。

  方嬷嬷如此感慨,便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

  ……

  坤宁宫

  穆皇后听了宫女的回禀,微微怔愣一下,自言自语道:“皇上对那顾氏倒真是稀罕得紧。”

  恭嫔听着穆皇后这话,挥了挥手叫那宫女退下了,对着穆皇后开口道:“皇上前脚才从慈宁宫出来,这消息怎就这么快到了娘娘耳朵里?”

  穆皇后一愣:“你的意思是……”

  恭嫔迟疑一下:“嫔妾觉着有些不对,像是有人故意将这消息透给娘娘听的。”

  听着恭嫔的话,穆皇后眸光一闪:“你指的是太后?”

  恭嫔点了点头:“咱们这位太后虽笃信佛教,成日里礼佛,可她那慈宁宫也是个密不透风的地方,哪里会那么容易就叫咱们的人打听到什么,除非,是太后故意为之,她自己不便对那顾氏有什么动作,所以想借着皇后娘娘您的手刁难那顾氏。”

  穆皇后笑了笑:“如今这个关口,本宫便是为着太子,也绝不会忤逆了皇上,叫皇上厌了本宫。太后此举,也着实看低了本宫。”

  恭嫔听着这话,也跟着笑了笑:“咱们这位太后,今日的确是失了沉稳,可见那顾氏进宫,叫太后有多不喜欢。”

  “不过这倒也有些奇怪,嫔妾记着之前太后对那顾氏可是十分不错的,还给了顾氏好大的体面,怎么突然间就不喜欢了呢?”

  穆皇后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出声道:“前个儿李家两位夫人又进宫来给太后请安了,许是又说了什么吧。”

  “娘家弟弟至今只是个承平公这样一个虚爵,没有一官半职,李家有怨言,太后难道会一点儿怨言都没有?”

  “不过本宫觉着这也怪不得皇上,李,家那些子侄可有哪个争气的?不说入不了皇上的眼,本宫都瞧不上呢。”

  “那承平公,不也是个扶不起来的?若是有志气,哪里会叫家里头的夫人时不时便进宫和大姑子哭诉。不过对本宫来说,李家这样倒是件好事。”

  穆皇后说到此处,便不再继续说李家的事情了。

  她想了想,道:“你说皇上会给那顾氏一个什么位分?”

  恭嫔浅锁眉心,猜测道:“依着皇上对那顾氏的喜欢,说不得会开恩给个嫔位,只是不知有没有封号。顾氏才进宫身份又不显,皇上便是再如何喜欢,应该也不至于对她恩宠太过了吧?宫中惯例身份不显者入宫贵人已是极大的体面了,诞下子嗣后才会进封嫔位。”

  皇后听着这话道:“今日皇上因着她和太后起了争执,太后是皇上的生母,皇上纵然一时恼怒可过后多多少少也该是会顾忌太后的心思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恭嫔想了想,却是摇了摇头:“嫔妾倒是觉着,皇上这回不会顾忌太后的心思的。”

  穆皇后一怔:“为何?”

  恭嫔低着头,想了想,才道:“因为嫔妾觉着,皇上一向是遇强则强的,更别提是对上太后了。太后拿生母的身份和孝道压皇上,反倒是将皇上推得更远了。所以,嫔妾以为,一个嫔位该是保准的,至于其他,嫔妾便不敢妄图揣测了。”

  穆皇后带着几分感慨道:“若论揣测皇上的心思,这满宫里你也是拔头筹的。”

  恭嫔听着皇后这话,忙起身跪在了地上,带着几分紧张和不安道:“嫔妾不过是因着皇儿自幼有眼疾,宫中日子艰难不得已心思细密些。如今便是想到些什么,也只求能替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驱使,绝不敢有别的妄想。”

  穆皇后听着这话,放下手中的茶盏,亲自走下软塌将恭嫔给扶了起来:“好妹妹,本宫不过随口一句话,哪里值当你这般跪着,本宫自是知道你的心思的。”

  ……

  傍晚时分,一道旨意送进了南恩侯府。

  宣旨的是御前总管崔公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有女顾氏阿窈,德才兼备,聪慧淑德,深得朕心,今特封为昭妃,常伴君侧。钦此!”

第66章 宠着

  宣完了圣旨,崔公公便将手中明黄色的圣旨交给了顾窈:“娘娘快起来吧。”。

  顾窈双手接过圣旨,站起身来,对着崔公公笑了笑,微微福了福身子:“劳烦公公了。”

  崔公公赶紧侧身避过,连连道了几声不敢:“娘娘这话真是折煞老奴了,皇上能派老奴出宫宣这道旨意,是奴才的福气呢。”

  老夫人又将崔公公迎进了屋里,早有丫鬟奉了上好的蒙顶茶上来。

  “崔公公,敢问皇上打算何时叫娘娘进宫?”

  老夫人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显然对于昭妃这个位分很是满意,说话时目光朝顾窈脸上看了看,眉眼间满满都是欣慰。

  崔公公听着这话,笑着答道:“皇上早命钦天监监正闵大人算过了,九月初三宜嫁娶、入宅、合帐、祈福,娘娘那日进宫最好不过了。”

  “礼部和内务府会一并操办娘娘进宫的事宜,这些日子宫中定也时有赏赐下来,内务府和造办处会将娘娘的冠服和一应所用之物都送来,老夫人和长公主放心便是。”

  老夫人听着,脸上的笑意愈发多了起来。

  崔公公适时起身:“老夫人若没什么别的吩咐,那奴才就回宫和皇上复命了。”

  老夫人点了点头,示意身旁的董嬷嬷一眼,董嬷嬷便塞了个厚实的荷包给崔公公,又笑着亲自将人给送了出去。

  待崔公公离开,老夫人才忍不住感慨道:“昭妃,昭妃!我还寻思着也就是个嫔位,最多皇上再赐你一个封号。哪曾想,皇上竟直接便许了窈儿你一个妃位。”

  老夫人拉着顾窈在自己身边坐了下来:“肯春受谢,白日昭只,昭者,明亮光明之意,皇上给你这个封号,可见对窈儿你的恩宠。”

  顾窈听着这话,脸颊不禁红了红,心中自然也觉着很是震惊,而且,圣旨中那“深得圣心、长伴君侧”八个字,着实叫顾窈生出几分慌乱和不安来。

  不管往后如何,承佑帝如今定是极为喜欢她的吧?不然,不会直接便给了她一个妃位,而且以“昭”字为封号。

  昭妃,深得朕心长伴君侧,顾窈在心中喃喃自语。

  ……

  旨意才送到南恩侯府,不过半个时辰功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宗室勋贵、满朝文武全都听到了这个消息,心中的震惊和诧异可想而知。

  虽然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多多少少知道皇上对那顾大姑娘的心思,可谁也没料到,皇上会直接就给了一个妃位,还封为昭妃。

  这位分越高,越是能彰显皇上对顾氏的喜欢,想到皇上自打登基后对后宫的冷淡,众人心中就更不淡定了。

  凭着这道旨意,谁也能想到这顾氏进宫后会得到何种恩宠,说不定会宠冠六宫,引得阖宫忌惮。

  事情传到显国公府,显国公府老夫人愣了好半晌,才笑着感慨道:“我早就说窈丫头深得圣心,今日一看竟真是如此,这刚进宫就得了个妃位,当日娴妃身后站着太后和李家,也不过是个妃位而已。”

  老夫人眼底闪过一抹难以按捺的激动,思忖了片刻,对着范氏道:“过些日子娘娘要进宫,你说娘娘该从哪里出门?”

  范氏听着婆母这话难免一愣,有些不大明白婆母的意思。

  老夫人直接便道:“娘娘是顾家的女儿,自该从顾家出门子的,老大媳妇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范氏听着这话,这才明白过来婆母话中是何意思。

  她迟疑一下,道:“可是,娘娘如今住在南恩侯府,咱们怎么好和南恩侯府抢……”

  范氏话没有说完,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的。

  范氏当然也想叫顾窈从显国公府出门子,可那边是南恩侯府,有静惠长公主在,她们怎么敢上门去提。更别说,顾窈显然对他们显国公府不如对南恩侯府亲近。

  所以,老夫人纵然有这份儿心思,也着实不好提,便是厚着脸皮去了南恩侯府,还不定怎么碰一鼻子灰呢。

  老夫人像是猜出了范氏的心思。

  她笑了笑,道:“我说的是顾家,如今锦丫头和她母亲不是搬出咱们显国公府了吗?原本我是吩咐人赁间两进的宅子,后来变了主意叫人给她们在外头置了个四进的宅院,一应器物俱全,景致也极好。你当我那时是钱多,想着贴补虞氏和锦丫头吗?不过是早早想到今日,为着今日做准备罢了。”

  “既有顾府在,那边又有她的继母和同父的妹妹,窈丫头有什么理由不从顾家出门子?”

  范氏一时语顿,不知该感慨老夫人老谋深算还是该感慨老夫人为着赌窈丫头能得了一个高位,不惜花了八千多两的银子,还从私库中挑出来送了好些古玩陈设去。

  幸好是赌赢了,要不然,这八千两银子就便宜了虞氏这个小姑子了。

  “你去差人叫虞氏进府来,再送份儿贺礼到南恩侯府去给了窈丫头。”老夫人吩咐道。

  范氏听着,点了点头,便下去安排了。

  ……

  次日,顾窈才从老夫人那里请安回来,虞氏便上门来了。

  许是知道顾窈被皇上封为了昭妃,过些日子便要进宫,虞氏在面对顾窈这个继女的时候,多少显出几分局促来。

  “虽说南恩侯府老夫人和长公主待你极好,可窈丫头你毕竟是顾家的女儿,如何能在别家出门子,你总要顾忌顾家的名声才是。若是你父亲知道你从南恩侯府出门子,在地下也会难过的。”

  顾窈坐在软塌上,身上穿着件鹅黄色绣紫玉兰金线镶边褙子,梳着流云髻,发上簪着一支鎏金海棠花簪子并两朵缀了东珠的珠花,举止投足,自有一股虞氏从未见过的贵气,甚至,她虽未说一句话,周身竟叫她觉出一股摄人的气势。

  虞氏心中突然一虚,下意识便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正当虞氏心中忐忑不安之时,顾窈却是笑了笑,道:“顾府在绍兴,难不成我还要回到绍兴,一路再进京吗?”

  虞氏听着这话,皱了皱眉:“窈丫头你怎么能曲解我的意思,如今我和你妹妹在外头置了宅子,有四进,一切都收拾妥当了,门口也悬了顾府的牌子,自是不需要窈丫头你回绍兴的。”

  顾窈拿起手中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多谢太太费心了,只是我从南恩侯府出府进宫便好,不必劳烦太太和二妹妹。之前二妹妹挨了二十板子,怕是还没养好吧,若是扰了她清净耽搁了她的身/子,就是我这当姐姐的不心疼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8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1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