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只有两天了。
最后关头,学校放假两天,让学生们都回家一趟,做好高考的准备。
考场就在县城高中和另外两所初中,准考证已经下发到各个同学手中,上面写的有考试时间和考场。
沈南星考的是理科。
20号,高考第一天的考试科目是上午政治,下午物理,如果是文科,下午就考历史。
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理科考化学,文科考地理。
第三天,上午语文,下午外语。
外语在今年被纳入高考科目,但除了相关的语言类专业以外,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外语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不计入高考总分。
老师们把准考证发下去,给大家都看一眼,记住自己的考场和考试时间后,就又把准考证给收上去了,帮学生们保管。
等到考试之前,再发放给学生们,以免丢失。
准考证上交之后,就该解散放学,让学生们都回家了。
老师又忍不住交代,这两天吃饭一定要保证营养,再艰苦,也不在这两天。
沈南星赶紧说:“就吃馒头米饭,7成饱就行了。有条件的吃个煮鸡蛋。不要吃太饱,不要吃生冷,不要吃肉!尤其是肥肉!”
其实并不是不能吃肉,主要是这些同学们,当真是一年到头都不一定吃顿肉,如果这两天为了高考,一咬牙吃点好的,吃点肉,尤其是肥肉,反而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
再者如今这年月,肉太稀缺,有些人家买了肉,能腌起来放很久,隔几天切一小片,一块肉能吃俩月,这么热的天,哪怕肉是腌过的,也臭了啊。
万一家里人为了给学生加营养,把全家都舍不得吃的腌肉弄一大块给学生吃……
那简直是灾难。
别觉得不可能,这种事儿年年都有!
所以干脆别吃肉了。
就吃馒头稀饭就挺好的!
“这两天注意,一定不要喝生水,喝凉白开。不要用凉水冲澡,免得着凉,也不能捂太严实,以免生热中暑。”
沈南星恍惚记得,上辈子就在这次高考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就是生热中暑了,他体质差平时就怕冷,考前放假这两天,下了点雨,他生怕自己受凉,就盖大被子,结果捂中暑了,压根儿就没能参加高考。
沈南星看向那个男生:“徐放,你这两天睡觉,只准盖你家最薄的被子!”
徐放的脸一下爆红。
沈南星又看梁嘉年:“不许熬夜。”
梁嘉年:“……”
马上就要高考,上次的活干完之后,谈礼就让陈国栋他们几个回来教室跟着一起上课。
虽然不指望他们能考上大学,那总能考个大专或者中专吧。
这会儿,陈国栋就忍不住笑:“小南姐,那我们呢?”
沈南星瞥他一眼:“你?这两天晚上睡觉,注意电风扇别对着吹。”
陈国栋:“……那不长痱子啊!”
赵立业无语:“你傻啊,不让电风扇对着你吹,你不会把电风扇对着墙吹,有点风就不热了。”
李远航:“那是不是冰棒也不能吃了?吃雪糕吧。我请客!”
沈南星:“考完试再吃。”
刘兰香也笑着喊:“行,那我可记住了,考完试李远航请大家吃雪糕。”
“班长还有我,我请喝汽水儿。”赵立业凑过来,“这段时间我跟着三哥挣钱了,我自己的钱!”
刘兰香白了他一眼。
陈国栋挠挠头:“那我请啥?要不我请大家看星星吧。”
“咦——”
沈南星也笑起来:“等考试完,我请……请大家对答案。”
“哈哈哈好!”
“这个好!”
“得等三天全部考试完哦,中间可不许对答案。”
这么说着,大家都哄笑起来,也稍微缓解一点考前紧张的情绪。
放假两天。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回家去了。
有些需要回去,带上钱、粮票,或者是粮食,不需要的就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宿舍,继续学习,等待考试。
沈南星住在县城这边,自然是不需要回去的。
不过她想去看看大姑。
之前表姐石小榕被金元宝骚扰的事情,大姑一家都没吭声,中途表哥石大勇还来看她,给她提了一篮子的鸡蛋,也都没提过一句,显然是不想让她考试分心。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金元宝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大姑表姐他们也还是没有提一句,生怕影响到她备考。
现在她知道了,必须得去看一眼大姑。
胃是情绪器官,大姑的病,最忌讳情绪上的巨大起伏。
之前给大姑开的药方和食补,是按照正常情况来的,但是被金元宝一闹腾,大姑的心理肯定承受巨大压力。
还继续使用原来的药方,怕是不行,得重新开方。
既然这样,那就全家都回去一趟。
沈南星他们刚回到家,都还没进门呢,对门的春花娘就赶紧凑上来了。
“哎呦婶子,小南,你们咋这时候回来了?不是马上就要高考吗?”
春花娘一边询问,一边帮着他们提东西进门。
谈老太:“小南他们放假两天,准备考试。”
春花娘:“这样啊。也对,复习那么长时间了,得休息休息。”
进了院子,春花娘立马就拿起扫帚,帮着谈老太扫院子。
谈老太早习惯她这人,随她去吧。
春花娘自己就忍不住:“婶儿,你这些天没回来,怕是不知道吧,你那大孙媳妇,可是个能人。”
谈家胜和方雪梅结婚当天晚上,谈老太就和沈南星谈礼一起去县城了,一直住到现在。
那方雪梅是个能人这事儿,也压根儿就不需要说,就看她这嫁过来之前,到结婚当天都能折腾出那么多的幺蛾子,也知道她这人有多能耐。
春花娘忍不住跟谈老太诉说方雪梅结婚之后在战绩。
“方雪梅回门那天,可是足足带了一整条的猪后腿,连带着后面臀尖上的肉呢,好大一块呢。你知道那肉哪儿来的不?”
“他们结婚那天,小南和三礼城里的朋友不是带来了半扇猪肉么,那天人多,秋霞也是舍得,半扇猪肉都给做了,那天厨房上她嫂子帮着给省下了一盆子肉,结果当天晚上,方家人回去,方雪梅就把那盆子肉都叫带回去了!”
“哎呦你是不知道啊,秋霞哭成啥样了。当天晚上就闹着说要分家。”
春花娘眼中八卦之光亮得刺眼:“这新媳妇都还没回门呢,这两边的亲家都没会亲家,就要分家?这咋说得过去嘛。”
“秋霞哭了半夜,到底是忍下去了。可到了回门当天,方雪梅非要拿条猪腿才肯回门,还说没有猪腿,她就拿100块钱回门。”
“可把秋霞给气得啊,好悬没厥过去。”
“为了那条猪腿,明子还跟他大哥打了一架。”
谈老太这才抬头:“兄弟俩打架了?”
春花娘连连点头:“可不么,那条猪腿是明子带回来给他妈的,说是他之前帮人家出鱼,忙活了足足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忙到天亮,人家给的酬金。他给拿回来了,结果就被他大嫂看上,要拿着猪腿回门,说有面子。”
“秋霞当然也不愿意给啊,可架不住大胜一声不吭的,拿上猪腿就走,被秋霞拦住,大胜还说结婚接亲的时候,叫小梅丢了面子,今儿回门怎么也得给撑起来。就这猪腿最合适。”
“当时明子没在家,大胜拿着猪腿就带着媳妇去娘家回门去了,就剩秋霞,坐在地上哭得叫人心慌。”
“明子带着秋梨去上班,回来一看他妈哭得饭都不吃,躺床上起不来,明子可不就生气么。他大哥嫂子一回来,他也不能冲嫂子动手,就揪住大胜,锤了几拳。”
沈南星把东西放屋里,也走了出来。
春花娘就说:“两兄弟扭打起来,大胜哪里是明子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明子撂到地上压着打。方雪梅不干了,上来就要撕抓明子,秋梨一看这怎么行,就上去拽住方雪梅的头发……”
沈南星:“……”
春花娘嘿嘿笑:“你别说,秋梨看着不中用,那发起狠来,也是叫人不敢认呢。她手劲儿大,拽住方雪梅的头发就把人给撂倒了……”
谈老太脸色不太好看。
春花娘:“后来眼看打得不像样,秋霞也不哭了,从床上爬起来去拉架,被方雪梅挠了一爪子。悦悦也上去拉架,倒是劝住了秋梨,但那方雪梅一爪子又挠过来,秋梨可不就吃亏了么,眼见这样,悦悦也不管了,打吧打吧。”
“后来还是秋霞娘家侄子瞅见了,赶紧回去叫人,秋霞哥哥嫂子侄子侄媳妇都过来,才把人给拉开。”
春花娘:“婶儿你说,闹成这样的新媳妇,您见过没有?”
谈老太:“……”
春花娘:“嘿,这搁在谁家,打成这样也都打出仇了,人家方雪梅就不一样了,一夜过去,第二天一早的,照样出来大大方方叫人,该叫爹妈叫爹妈,该叫明子叫明子,就当昨天那架没打过一样。还追着秋霞,问咱家在哪儿上工,咋记工分,说她在娘家可都是干满工分的,嫁过来婆家上工,那记分员也必须得给她满工分。”
谈老太:“……”
沈南星:“……”
这打架的事儿,前两天谈家明和韩秋梨去县城买东西,可是一个字都没提。
估计也是不好意思。
主要是方雪梅脸皮太厚,打完又亲亲热热啥事儿没发生过一样,你跟她置气,她说你小气。
韩秋梨和谈家明真要跟谈老太说的话,反而像是在故意告状一样。
春花娘又说:“小南你知道不,那方雪梅还去你爷奶家闹了一顿呢。前些天金元宝不是结婚么,你小姑家给人上了100块钱的礼!那大胜结婚,你小姑家才给上50,这不是明摆着故意踩你面子么。村里其他人也都是在说道,方雪梅就直接上门去指着你爷奶的鼻子骂,啧啧。”
这事儿沈南星倒是听韩秋梨说了。
春花娘叹气:“哎,秋霞也是命苦,为大胜的婚事费了多大劲儿,结果娶回来这么一个搅家精,以后家里日子可怎么过哟。”
一边说着,一边瞅谈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