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爱华笑道:“若是你肯再帮我,我肯定会更不错的。”
陈春花讪讪道:“你真的不用可怜我没工作,爱华,真不用的……”
姜爱华道:“春花姐,我真没可怜你,我在宁安县的确很需要有一个人帮忙盯着供应商,再处理一下杂事,不会很忙的,你不用担心无法胜任……”
因为大部分的供应商都在宁安县,F市跟宁安县之间相隔两百多公里,每次发生了什么问题她都得亲自过来处理,不但锁住了她的脚步,也带来了很大
的不便,她早就想请一个信得过的人帮忙盯着了。
如果陈春花还在油粮店上班她肯定不会打这样的主意,但她不是刚好失业在家几个月了吗?这份工作也不会很忙,连办公室也不用,她在家里办公也可以,她只需要出现问题的时候陈春花能代表她去跟供应商沟通,这就足够了。
陈春花以为她都已经找到助理了,肯定不会再需要她的帮助了,谁知道这个助理人影都没见着,立刻就出差去了河北,那这边的事还是丢到了姜爱华的身上。
陈春花看着姜爱华神采奕奕的脸,突然就不想拒绝了:“你愿意等一等我吗?”
姜爱华一愣:“什么?”
陈春花道:“姜玲已经初三了,还剩下一个学期,她就要中考了,她的班主任跟我谈了,以她的成绩,能考到F市的一中去。”
F市的一中!那可是F市排名第一的重点中学,如果考上了这所重点中学,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本科院校,这里的升学率高得惊人,而且有近半以上的学生能考上985211,每年光是考上清华北大的都有好几个。它是面向整个F市及各县招生,只有各县成绩最好的2%的学生才有可能考进一中,可以说,只要考上了这所学校,有极大的可能考上名牌大学。
姜爱华一直知道姜玲的成绩挺不错的,她以前就经常拿着自己的课本跟姜丽华请教功课,而姜丽华也不止一次夸赞过她的思维能力很强,但她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强,竟然有考F市一中的能力!
想当年姜丽华从梨花镇中学考上县一中都费了姥姥劲了,可姜玲比她还要优秀,竟然能直冲F市一中。
她立刻道:“那肯定是她中考要紧,你不必着急,等她中考完了再来上班也可以。”她到处找姜玲:“不在家吗?去哪里了?”这么冷的天气,孩子怎么不在家?而且月华也不在。
陈春花笑道:“兴德广场新开了家精品店,最近有两只猪特别火,一只黑的一只白的,月华买了一抽屉,连姜玲也顶不住诱惑,跟她一起去了。”
月华特别喜欢一些长得精美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要看到就闹着要买;而她跟着骆川去了F市创业,姜丽华又去了F师大上学,家里唯二两个会管她的姐姐都不在身边,根本没人会制止她。
姜成才对她是有求必应,许知秋会督促她完成功课,不许她考试不及格,但在经济上却从来没有限制过她,所以她花钱大手大脚的,钱包经常空空如也。
正说着,外面传来嗒嗒嗒的脚步声:“妈妈,我们回来了~”是姜玲的声音。
“春花阿姨,我们回来了~”是月华的声音。
说来也怪,姜爱华跟姜丽华叫陈春花姐姐,但月华却奇异地认为自己跟姜玲是一辈,叫姜玲姐姐,肯定就不能再叫陈春花姐姐了,所以她从小就叫陈春花阿姨,可能是因为她跟两个姐姐年纪差了一大截,平时也叫惯了,也没谁会去纠正她的叫法。
月华冲进屋里,一眼就看见姜爱华坐在沙发上喝茶,她顿时眼睛都笑眯了,飞奔过去:“大姐,你回来了~”
姜爱华接住她,今年月华的个子开始抽条了,人也瘦了不少,但跟别的纤瘦的女孩子比,她还是有点胖,她冲过来的力道不小,姜爱华吃痛:“哎哟,宝宝,你太重了……”
月华就嘟起小嘴:“我都瘦了七八斤了,爸爸说我不能再瘦下去了,再瘦就不好看了。”
姜爱华打量她一眼,发现她头发上夹着黑白猪的夹子,身上挂着黑白猪的钥匙扣,脚上的鞋也印了黑白猪的图案,而且她手里还拿着一堆黑白猪新出的产品,有贴纸、头绳、笔、笔记本、大大小小的各种发夹,不用看,这一袋东西没有100块下不来。
她再看看姜玲,她也买了同款,但只有两三样,她就叹了口气:“月华啊,你这乱花钱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啊?”
月华的眼神就心虚地乱瞄,小声道:“玲玲姐姐也买了的……”
姜爱华道:“玲玲姐年年考试第一名呢,你怎么不学学她?”
月华就小小地叹了口气,耷拉下脑袋,她学习不好,全家都知道。
姜爱华也舍不得狠骂她,自从生了童童后,月华又留在宁安县上小学,她就有点顾不上她了,把她交给姜成才跟许知秋管,姜成才自己就不成器,还能指望他怎么严格要求月华?许知秋倒是对她功课抓得挺紧的,但她是后妈,也不好管太严,怕姜成才不高兴,所以月华就这么快快乐乐地混日子到了四年级……
姜玲却很懂事地帮月华讲话:“爱华姐姐,月华人缘很好呢,她好多朋友的,大家都喜欢她,成绩不好只是她不擅长这方面罢了……”
姜玲已经15岁了,幼年时期经历父母离异的巨变,又过过寄人篱下的日子,虽然几年后妈妈就迅速在县城里站稳了脚跟,但她还是吃了一些苦头才慢慢长大的,所以她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也很懂事。
姜爱华就摸摸月华的头:“好了,姐姐不说你了,只是这个月的零花钱你超支了,没有了。”
月华立刻就高兴起来,大姐的零花钱没了没关系呀,她还有爸爸,还有许阿姨,春花阿姨也会经常给她五块十块的,而且这个月已经过去十天了,很快就过年了,到时就会有数不清的红包跟零花钱了……
第204章
过了两天姜爱华才接到娴姐的电话:“姜总,我们家里人商量过了,我家的院子就这么大,没办法增加产量了,如果……如果你们一定要要求我们另找地方,那这些费用,得你来出。”说得吞吞吐吐的,一听就知道是何广源的主意。
姜爱华已经有些不耐烦了,等了两天就商量出来这个结果,她淡淡道:“行啊,那你把这次的货做完后,以后就不用再做了,我决定在店里下架这款产品。”
什么?娴姐大吃一惊,她要取消订单?!
她不过是个手艺好的中年妇女,没什么主意,平时在家里都是听老公的多,这次的决定也是何广源做的,想让姜爱华出场地费跟新买机器的费用,何广源信誓旦旦:“她这么缺货,这些钱她不出谁出?还想让我们出吗?”
何广源在家里一直说一不二,没人会置疑的,再说了,这阵子把家里四个老人都叫过来帮忙,大家都累坏了,而何广源又一毛不拔,把人当免费工人使,所以听到他说还要租场地扩大产能,问他们的意见,四个老人不想把命交待在这里,当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此时娴姐跟姜爱华的通话他也守在旁边教老婆怎么说,结果姜爱华竟然要取消订单?以后不要了?
何广源气急败坏,一把抢过手机:“姜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们那么大的生意赚那么多钱,还缺这点子租房子的钱吗?”
姜爱华懒得跟他解释:“我给过你们机会了,你们一直供应不上,却还想把扩产的成本转嫁到我的身上,我的店是不可能等这么长时间的,这次的货发完我们不会再下订单了。”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何广源听着耳边嘟嘟的声音,气得青筋暴起:“呸!什么玩意儿!你不想要,我们还不想做了呢!老婆,以后不接他们家的单子了,记住,是我们不接他们家的单子!她想买我们也不给了!赚那么多钱,让她出点租金都不肯,这种人做不长久的,咱家的货这么好,她不要,有的是人要!”
他看了一眼晒了满院子的肉干,气上心头:“她做初一,别怪我做十五,这批货我们也不卖给她了,咱自己卖掉!就让她跟她的客人失信好了!王八蛋。”
娴姐也因为近两个月天天做肉累得狠了,此时听到不用做她家的订单了,又可以恢复成以前的生活,也是松了口气:“太好了,不接就不接吧,这段日子太累了,咱好好休息几天,等过完年后再做吧。”
到了交货的时间,姜丽华迟迟没有收到娴姐发货的信息,打电话去催:“娴姐,最后一批500件的货我们还没有收到,你们什么时候发?”
电话是何广源接的,他得意洋洋:“这批货晒坏了,没有了。”
姜丽华已经知道大姐不做他家的货了,因此这最后一批的肉干她在店里发了公告通知消费者,这将会是最后一批肉脯,以后都不再上架了,许多忠实铁粉跑来留言,纷纷表示不舍,而且非要抢到不可。
她话都已经放出去了,还约定了上架的时间,相信许多人已经在等着抢单了,结果何广源竟然耍赖不肯交货了?!
她气得要死:“你这人怎么回事?还有没有诚信了?这是我们白纸黑字签过合同订购的商品,你如果交不上货,那等着我们的客人怎么办?我要怎么跟他们交待?!”
何广智耍无赖:“不是我不想交,是真交不上了,这肉都做坏了,总不能把坏肉发给你们吧?万一客人吃出问题怎么办?”
姜丽华冷冷道:“我们公告都已经放出去了,如果交不出货的话你就等着律师函吧。”
何广智都不带怕的:“那我发一堆臭肉给你,你要吗?小姑娘,生意不是这么做的,我们的肉干远近闻名,靠的就是品质好,你们这批货就是坏掉了,我们也没说不交,你们如果等得起的话,我看看时间,再过两个月怎么样?再过两个月,我肯定给你交好的货。”
再过两个月,他怎么不说过两年再给她交?!而且他不肯交货,扯的什么鬼理由,肉臭了?十二月的天气,滴水成冰,这肉放出去立刻就冻上了,怎么可能臭掉?!他这是把她们耍了!
面对这种无赖,姜丽华气得跟他大吵一架,但挂断电话后却急需解决这个问题。
店铺的信用建立起来何其艰难,她们的网店都成立半年了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绝对不能因为交不上货失信于消费者。
姜丽华立刻就找姜爱华:“怎么办?已经跟粉丝预告还有最后500单货,确定了发售日期,粉丝们很舍不得,也很期待,早就等着抢了,现在货没有了怎么办?”
姜爱华也没想到何广源竟然这么恶心耍阴招,她跟甘依琳去他铺子里谈话的时候明明那一批肉干已经快晒干了,现在却扯这种坏掉的理由来敷衍搪塞她们。
但眼下这个问题不是吵架就能解决的,她立刻就联系甘依琳,把何广源毁约的事告诉了她:“你那边有什么进展没有?”
甘依琳道:“我在Z市这里找到一家厂子,
在当地做了三十多年的肉脯了,我吃着味道很不错,一点儿也不输给娴姐肉脯,而且因为这里牛羊多,牛肉脯在本地比猪肉脯还出名……”
眼下Z市风雪肆虐,甘依琳冻得瑟瑟发抖:“牛肉脯还有一个优势,Z市气候干旱风大,肉脯能晒得很干,保质期很长……”
姜爱华道:“他厂里有现货吗?”
甘依琳知道她的意思:“有现货,这边好些店家会到他这里来进货,他都有备,而且因为这里气候的原因,肉脯做起来很快就干了……”生产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姜爱华道:“那你先下单600份,直接发最快的快递回来,剩下你觉得不错的产品也多带几种回来,咱们做下试吃,觉得哪款好就卖哪款……”
挂断电话后,姜丽华有点担心:“姐,要是发的货不对版,粉丝们有意见投诉我们怎么办?”
姜爱华沉吟:“不能因为这500份肉脯影响到咱们店的生意了,等我们收到货后大家一起试吃评估一下,如果觉得味道差不多,咱们就把娴姐肉脯换上新产品,跟粉丝们解释清楚换货的原因,抢到这500单肉脯的客人直接免单。”
姜丽华精神一震,免单应该是解决目前困境最好的办法了,虽然会亏掉几万块钱,她们就当投流用掉算了。
这件事如果运作得当,说不定她们铺子的声誉会更上一层楼。
两天后,甘依琳用特快空运的肉脯到了,一起寄回来的还有十几种不同口味、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类肉脯。
姜爱华组织了试吃会,把骆川公司的员工也一起请进了公司里一起试吃这几些肉脯,用投票来决定要销售哪款产品。
甘依琳的选择没有错,得票最高的就是她大批量采购的牛肉脯,还有一个黑椒口味的猪肉脯味道也很不错,并不比娴姐做的肉脯差。
姜爱华略一沉吟:“咱们先把500单的活动做完,等依琳回来了再商量推广新品的事,大家干活!”
牛肉脯已经到货了,姜丽华深吸一口气,在店铺的公告里通知了最后一批肉脯抢货的时间。
时间一到,链接放上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肉脯的库存一抢而空。
姜丽华冷静地指挥员工打包装箱,全部按照订单上的地址寄了出去。
货发出去后她又在店铺的公告里发了通知,说明最后一批娴姐肉脯因为天气的原因无法按时交货,她们不得已用店里最新款的产品——牛肉脯替代,这款牛肉脯的原材料来自大草原,口感更好价值更高,同时对于抢到这次订单却不能收到娴姐肉脯的粉丝表示歉意,牛肉脯将无偿送给他们品尝并全额退回他们的货款。
虽然这是个李代桃僵的事实,用牛肉脯代替了大家吃惯了的猪肉脯,但牛肉脯的价值本来就比猪肉脯的贵近一半的价钱,抢到的粉丝都觉得占了便宜,更别说店家还全额退款了,相当于他们免费吃到了店里的新产品,而这种好事竟然让500个人享受到了。
有粉丝收到牛肉脯后拍照发到网上,写了大大的好评,牛肉脯的味道比猪肉脯还美味,而且店家非常讲诚信,猪肉脯因为天气问题无法交货,店主大可直接取消之前的公告,如实告知粉丝即可,但店主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对他们这些一直等待的粉丝道歉,还进行了补偿,这是他们开始网购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一时间,店铺的好评迅速增加,还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量,短短的一周内第二颗皇冠的积分已满,寻味戴上了双皇冠。
看着蓝色泛着银光的豪华小皇冠又多了一顶,公司的员工们超级兴奋,而且这次的好评竟然出了圈,姜爱华顺势推出最新款的牛肉脯跟另外一个品牌的猪肉脯,新品还给每位购买产品的顾客送上5元的全店通用优惠券,一时间,熟客们纷纷下单购买新品,店里的营业额再次攀登高峰。
F市淘宝的负责人也注意到了这件事,给姜爱华致电,想要把她这次危机公关的手段写进他的简报里,姜爱华只有一个要求,把她们店铺的名字带上,负责人点头同意。
她以为不过是上一次F市的简报,最多能帮她在F市宣传宣传,谁知这次的简报却直接出现在了阿里的集团新闻里,阿里觉得她们的危机公关非常出色,于是在几大门户网站上投流做了推广,一时间几大门户网站的商业版头条都是寻味的名字,寻味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火爆全网。
数不清的订单如雪花般从全国各地飞过来,网店的主页一度瘫痪到无法登入,姜爱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扩容才能勉强维持网店的正常访问,所有人的休假取消,每天上班超过12个小时,这一波狂热的流量直到持续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平息下来。
正以为大家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春节又快到了,铺子里卖的都是零食为主,正好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东西,因此店里的生意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天小幅度下降,又恢复到火爆状态。
直到年关将至,店铺里发出公告称年二十五开始不再接单并关闭了购物通道,忙乱的状态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好容易才能喘口气的姜丽华终于有空到后台看一看了,她怔怔地看着账上的数字,数了一遍又一遍,梦游般跟姜爱华道:“姐,营业额破五千万了……”
第205章
寻味从成立到赚到第一个五千万,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姜爱华见惯了后世的直播,头部主播一天就能做过亿的营业额,寻味花了半年才做到这个程度,所以她不是很惊讶,只觉得累得慌。
但别人就不一样了,这才2004年,五千万的营业额意味着什么?很多几百人的中大型企业一年也不一定能做到5000万的营业额,这简直就是奇迹。
就连骆川都惊呆了,每天看着忙得跟陀螺似的老婆眼神奇异,眼里有敬畏,有讶异,还有几分酸溜溜的。
一直觉得她挺有商业头脑的,但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厉害。
过去一年他的瓷砖公司跌宕起伏又峰回路转,最终拿下了三个大项目,营业额也有两千多万了,再加上散户的生意,勉勉强强过了三千万,但他可是养了几十号人的,而姜爱华的店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她跟姜丽华两个人,而那几个新招的人,入职不过三四个月而已……
姜丽华有很优秀的执行能力,但决策完全是姜爱华做的,可以说,她以一己之力,半年之内做出了五千万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