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蠢死了,照这么下去,姜成才卖山那几千块也不够他们糟蹋几年的。”
反正听到消息的村里人都觉得姜成才当了冤大头,竟然这样败家,难怪他家会越来越穷了。
但姜爱华可不管他们说什么,她当天就跟在罗家珍的身后开始清理荒地上的草跟杂树,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清出来一分地不到,但母女两人的手已经累出了血泡。
姜爱华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不行了,我太累了。”
罗家珍干农活是一把好手,难得见女儿累成这样,她好笑:“哪有这么容易,这块荒地上的杂树杂草这么多,割下来后要晒干,晒干后再烧掉,照我们这个速度干,只怕要干半个月以上。”
半个月以上?那可不行!姜爱华道:“那岂不是那边还没有砍完,这边已经重新长回来了,不行,我等不了这么久了,妈,我们找几天短工吧,15块钱一天,多的是人干,我们只要请10个人,五亩地而已,最多2天就能干完了。”
10个人,两天的时间,那不是要花多300块?
罗家珍自己保管的钱被娘家全要去了,不敢告诉姜爱华,但也特别心疼花出去的每一分钱,这鸡崽都还没有买回来呢,光是租地、开荒就要花掉这么多钱,到时还要买饲料什么的,剩下的三千来块钱怎么能禁得住她这样花?
但姜爱华说得也有道理,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开荒太困难了,还是得请人,姜成才回来后转了一圈,决定不用请10个,请5个就可以了,加上他们家三口人,争取在两天之内干完,实在干不完的,应该也只会剩下些首尾了,到时再慢慢收拾了。
于是姜成才用15块钱每天的价格请了村子里的五名年轻力壮的壮汉一起开荒,村里人虽然笑他们人傻钱多,但听说他招工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生怕选不上。
两天后,这五亩多地的杂树杂草终于全都被砍下来了,平铺在空地上晒,只等干透了一把火烧掉就干净了。
村长家的大儿子姜兴民也报名参加了,还是沈秀莲给儿子走的后门,现在农忙过了,儿子闲在家里没事干,两天能赚30块呢,就在眼皮底下开荒,有什么不能去的?
姜兴民看了一眼开荒好的地,其实最难开的也就是周边一圈,把簕树砍倒,剩下的都是些杂草,割一割也快得很,就是荒地中央有一块近一亩的沼泽池子,这么多年没人问津,里面泛着一层浅浅的水,里面长满了水草。
姜兴民用镰刀拨了一下沼泽池子里的水,结果不到十秒钟带上来两条拇指粗的蚂蝗,姜兴民吹了声口哨:“我滴个老天爷,这蚂蝗快半两重了吧?你看看这墨绿色,这金边……”
其他村民也围上来,吡牙咧嘴地看着,有村民有样学样,也拿镰刀拨了一下,也带出来两三条比拇指还粗的:“我靠,要真被叮上了,小命都没啊~”
其他人也啧啧称奇:“这蚂蝗长到这种个子,得长几年啊?这是捅了它老窝了吗?怎么这么多?”
农村人家,家家户户都种地,早就都见惯了蚂蝗这种生物,但普通蚂蝗很少有这种个头的,所以就是八尺壮汉看了心里也发毛。
第15章
姜兴民把蚂蝗重新弹回了沼泽地里,警告姜成才:“叫你家孩子离这沼泽远点,这随手捞都能捞到这么多,这里面怕有几千条,回头买点农药白灰之类的撒下去,药死大部分再说。”
其他村民连连点头:“把蚂蝗药死了,请个挖机过来,把这里挖成个池塘倒还不错。”
姜兴民道:“我看行,而且这泥潭子里有活水,养鱼养虾不是问题。”
姜成才回家告诫了姜爱华一番,不许她带着月华往那沼泽边去:“没吓唬你,一条半两重,要是被它咬住了,血都给你吸干,你不要过去。”
姜爱华听了眼睛大亮:“真有这么大?”
姜成才道:“骗你干什么?不信我带你去看看。”
姜爱华没有开玩笑,真的跟在姜成才身后去看了,姜成才随手一勾,真勾上来一条跟脚拇指那么粗的,又短又胖,非常吓人:“看见没有,这种型号的,被咬住了拔都拔不下来。”
姜爱华虽然躲得远远的,但眼里却精光大放:“爸,你先别药死了,我明天买块猪肝来吊一吊,看看是不是有兴民哥说的那么多。”
啥?姜成才以为自己听错了,闺女这不是吓傻了吧?
结果第二天姜爱华还真去买了半斤猪肝,切成一条条的,在家里拿了个桶就去沼泽地那里钓蚂蝗了。
新鲜的猪肝泛着浓重的血腥之气,绑了线扔进黑水里,不到十秒钟已经沉甸甸的了,姜爱华快手快脚地拉起来,全部都抖到了桶里,一边抖一边尖叫:“啊啊啊啊~好吓人啊~”
姜成才不知道女儿想干什么,不放心地跟了过来,却发现姜爱华竟然用猪肝钓蚂蝗,他一边心疼浪费掉的猪肝,一边又担心蚂蝗真的咬到了姜爱华,忍不住气道:“你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浪费猪肝?这蚂蝗又不是鱼,又不能吃,你钓它干什么?”
姜爱华吡牙咧嘴地一边抖一边道:“爸,我们先钓一钓,看一小时能钓多少,要真能钓个十来斤,我就打电话问骆川看看他收不收。”
姜成才惊呆了:“啥?这个还能卖钱?”
姜爱华道:“
蚂蝗是一种中药,小的不值钱,但个头这么大的,很值钱的。“姜爱华之所以知道蚂蟥干值钱,是因为上辈子她曾经生了场大病,去看中医,中医开的药里就有蚂蝗干,晒得扁扁的,看着非常吓人,但价格非常贵,药店卖七八百块钱一斤。
姜爱华觉得骆川有路径销草药,或许那个收药的人会对这么大个头的蚂蝗感兴趣。
姜成才听说蚂蝗能卖钱,也不反对她钓了,反正这个池子里的蚂蝗到时也要想办法用石灰毒死的,如果真能卖钱,那可太好了。
他毕竟是积年的农人了,对付蚂蝗很有经验,在桶里装了一层水,把钓上来的蚂蟥全都抖到水里去,蚂蟥的吸盘非常有力,吸着猪肝不肯放的,他就回家拿了几根线香,点燃了往蚂蝗的吸盘上烫,一烫就松嘴,刷刷刷地往下掉。
姜爱华重生后第一次用佩服的眼光看着姜成才,果然农民伯伯的智慧是无穷的呀!
父女两人在池子边钓了一个小时,还真让他们钓上来大半桶的蚂蝗,泡在水里一起蠕动着翻滚着软绵绵的身体,看着特别地恶心。
还不知道骆川要不要收,姜爱华也不敢钓太多,赶紧叫姜成才把桶拎回家了,回到家里拿个蛇皮袋套着,不让蚂蝗爬出来,放得离院子远远地,生怕月华不小心碰到。
姜爱华傍晚的时候跑到邻居家借电话打给骆川,她觉得白天打的时候他不一定在家,晚上总该回去了吧?
果然,电话响了几声就接通了,骆川低沉的声音传来:“哪位?”
姜爱华生怕骆川忘记了她,赶紧道:“骆川,我是梨花镇上社村的姜爱华,卖了你几袋子草药那个,还记得不?”
骆川当然记得,这小丫头骂人的功夫一流,他开玩笑道:“这么快打电话过来,你养的鸡下蛋了?”
晕,这才过去几天,鸡崽都没回来呢!姜爱华道:“我找你是想问一问,你收不收蚂蝗?”
骆川头皮发麻:“啥玩意儿?蚂蝗?”
姜爱华道:“对,问一问你收中药的朋友,比拇指还大的蚂蝗,他要不要。”
骆川奇道:“蚂蝗不到处都有吗?还能卖钱?”
姜爱华道:“不是那些小蚂蝗,很大的,是一种很贵的中药,很难得的,你问一问就知道了。”
骆川道:“行,我打个电话问一问吧,你有很多吗?”他住在宁安县,离梨花镇可有三四十公里的路程,来回油费也要不少钱呢。
姜爱华道:“我今天跟我爸用猪肝钓了一个小时,钓上来最少有七八斤,你说多不多?我家承包了一块荒地,里面有一个沼泽池子,也不知道多少年没人去过了,昨天开荒的时候才发现里面全是蚂蝗,而且个头老大了。”
骆川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等等,那不是吸血的吗?你们就钓回来放家里呀?”
姜爱华道:“放心吧,我爸是老农民了,知道怎么处理它们不让它们爬出来,你先帮我问一问他要不要吧,如果不要的话,我们就用石灰处理掉。”
骆川挂了电话后就给中医馆打了电话:“老方,蚂蝗你要不要?”
第二天一早,骆川就直接带着一个叫做方医生的中医到姜爱华家里来了。
骆川道:“这位是方医生,家里做中药生意的,对你说的拇指大的蚂蝗非常感兴趣,你说你昨天钓了七八斤,在哪里?”
姜爱华立刻就带着他们去后院那里看他们昨天的战果。
看到这么新鲜又肥壮的蚂蝗,方医生眼睛大亮,忍不住伸手去捞:“好啊!品质太好了!”手一伸,立刻就被七八条蚂蝗吸住了。
姜爱华汗毛都竖起来了,赶紧叫姜成华:“爸,快拿香过来!”
方医生哈哈大笑:“不妨事不妨事,你看我给你变个魔术。”他伸出另一只手,直接在蚂蝗的身上揉了揉,刚才还牢牢吸在他手上的蚂蝗登时滚成了一个圆球通通掉回了水里。
方医生给他们科普:“如果你们蚂蝗吸附住了,一直拉扯它是不会松口的,它的吸盘压力非常大,越大的蚂蝗吸附力越强,怎么扯都扯不开,但只要这么轻轻一揉,立刻就会松口卷成一团掉落,你可以当它们怕痒,清楚了吗?以后真被咬了,记住不要一直拉扯。”
围着他的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第16章
方医生随手就从地上捡了根小棍子,从桶里捞起一条蚂蝗继续给他们科普:“我们中医是怎么处理蚂蝗的呢?像这样,揉一揉,让它的身体全部蜷缩成一团,然后从它吸盘这里用棍子穿过去,从它的嘴里穿出来,这样,它的整个身体就反过来了。”一边说着,一边真的像把裤子反过来晒一样把蚂蝗串在了小棍子上,“蚂蝗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把它断成两截都有存活下去的可能,但你把它的身体这样反过来晒,它就绝对没有生还的机会了。”
“别的动物如果被从里到外翻过来肯定内脏会掉一地对不对?但你们看。”他举起手里的小棍子递到姜爱华的面前:“它的所有内脏都被包裹在一层膜里面,干干净净,一点伤也不会有,这样晾晒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它的药性。”
姜爱华仔细看了看,竟然是真的!这也太神奇了。
方医生道:“所以你们不用怕,只要找到了方法,它是最容易对付的一种动物了。”
姜成才对这个不感兴趣,他只关心方医生是不是真的要收蚂蝗:“医生,这个能卖钱吗?”
方医生瞪眼:“不能卖钱我来这里干什么?这么大的蚂蝗可是很珍贵很难得的。”
姜爱华眼睛一亮:“多少钱一斤呀?”
方医生看了一眼她家摇摇欲坠的泥砖屋,没有往死里压价:“活的,算你50一斤吧。”一斤活的蚂蝗大概能晒出4两蚂蝗干,他处理过后转手一斤能卖200。
姜爱华的小嘴张成了O型:“有多少要多少吗?”
方医生奇道:“这里已经有七八斤了,还有吗?”这么大的蚂蝗可不好找。
何止有?半个小时后,姜成才、姜爱华、骆川跟方医生一人一根竹竿,竹竿上吊着一块猪肝,排排站在池子旁钓蚂蝗。
方医生看着桶里不断增加的蚂蝗,心里有点后悔了,早知道他就压一下价了。
四人围着池子转,钓了四五个小时的蚂蝗,最后钓上来的蚂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终于停止了。
方医生道:“小的没有药用价值,磨成粉也卖不了多少钱,剩下的就不要了吧。”
但钓了这么久,两个桶都装了大半桶,最后装起来一称,竟然有38斤!
一个一亩左右的沼泽池子竟然长了这么多的蚂蝗,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了,简直太吓人了。
方医生最后付了姜爱华1900块钱,在姜家吃了顿午饭后带着骆川离开了。
姜爱华家附近没有邻居,四人钓蚂蝗的事没人发现,姜爱华闷声不响了发了一笔横财,简直不要太爽。
临走的时候,骆川看了一眼已经开荒好的地,点燃一根烟,看着姜爱华的目光比星星还亮:“准备在这里养鸡呢?”
姜爱华骄傲地点点头:“对,我把这块地买了下来!等里面的干草杂树晒干了一把火烧掉,就可以建鸡窝了,到时你记得要过来收鸡蛋。”
骆川吐出一口烟,五官变得雾蒙蒙的:“鸡毛都没一根呢,已经说到卖鸡蛋了~我最近都在本县卖货,你有什么要买的,可以打电话叫我帮你带。”
果然是生意人,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姜爱华也很会做人,她拿出100块钱给洛川:“辛苦你跑一趟了,100块钱不是很多,给你补贴点油钱吧。”
骆川看着她递在半空中的钱,忍不住一笑:“留着买鸡崽吧,走了。”
竟然没要!姜爱华惊奇地看着他一手就拎起用两个蛇皮袋套着的蚂蝗,直接扔在车的后厢上,发动车子离开了上社村。
罗家珍忍不住欢喜:“我还觉得你给多了呢,谁知道这小哥这么会做人,100块钱说不要就不要了。”刚被母亲要走1000块钱,转眼就收到一笔近2000块钱的巨款,罗家珍的心情简直好得要飞起来了。
姜爱华道:“也许是看我们家实在是太穷了,不好意思收吧。”50块钱一斤这么大的蚂蝗,那个医生肯定没少赚,只是这到底不是她家养殖的东西 ,属于意外之财,能卖多少都是赚到的,所以她也没有跟医生讲价。
不过骆川这人还不错,不像那些小里小气斤斤计较的摊贩,跟他做买卖心里舒坦。
罗家珍欢欢喜喜地去刷碗了,姜爱华看了她一眼,奇怪了,今天怎么不让她把钱放起来了?
不过加上这1900的意外之财,她手里可用的现金一下就从三千多涨到了五千多,心里又踏实了一些,她决定把养鸡的数量从100只增加到150只。
手头充裕了,她可以做的事就更多了。
砍下来的杂草杂树晒了四五天后已经干了,一家人守着烧了一天把它烧完了,草木灰收集起来当农家肥,此时的荒地烧得光秃秃的,已经像模像样了。
姜爱华在开荒的时候特地吩咐村民们保留了最外面的一圈簕树没有砍,作为天然的篱笆使用,如今只需要补种一些,把缺口堵上,完全省了扎篱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