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树这种外来物种繁殖能力特别强,周身长满了刺,一般村里人都种在果园边上当护拦用,短时间内就能繁殖出一大片,唯一的缺点就是长得太快了,需要不时修剪保持形状,但砍下来的枝条把刺削去了还能当柴使用,所以家里种了簕树的人家常年累月拿它当柴烧。
花了两天的时间补种了簕树,刚想把小斜坡上的地开出来种玉米,姜成才联系的建房师傅到了。
因为只建一间平房,所以师傅只带了一个小工帮忙。
姜爱华连忙给师傅递上了她设计的图纸。
姜家圈出来建厨房的地足足三十平米,长六米,宽五米,姜爱华在里面分成了三个区域,正对着门口的是农村家家户户都用的土灶,右手边她还设计了一个煤汽灶的灶台,预留了洗手台、切菜台还有放瓶瓶罐罐的位置,这些年已经越来越多人用上煤汽灶了,只是因为没有怎么规划过,放煤汽瓶跟灶的位置特别小,没有姜爱华画出来的大气,其实做起来也非常简单,直接用砖垒成,然后贴上瓷砖就可以用了。
第17章
厨房前半部分是都是灶,后半部分就是厕所跟冲凉房了,姜爱华设计的厕所空间特别大,蹲坑在最靠里的位置,外面一大块空地都是洗澡的地方,可以在里面放一个装水的大桶,还能放下月华大大的洗澡盆。
厕所跟冲凉房用木门隔开,这是为了干湿分离,外面设计了一个洗漱台,姜爱华还准备到镇上买一面镜子钉在墙上,一家几口都可以在这里洗脸刷牙,本来这个时代已经有这现成的陶瓷洗手台,但都长得小里小气的,价钱还不低,姜爱华看不上,还不如直接用水泥砌个大盆,把表面打磨得光滑一点更实用,到时如果能开通自来水了,把水龙头直接装在洗漱台上方,可不要太方便。
至于屋顶的位置,她还设计了一个阁楼,一来有隔热的作用,二来也可以放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阁楼的地板都是用木头,姜成才可以到山上去砍,再加工成木板钉起来,想来也不需要花费多少。
可以说这一间三十平米的小平房被她利用到了极致,连施工师傅都啧啧称赞:“你这个设计好,简单大方,又把能利用的地方全都利用起来了,就是你这个阁楼设计得有点高了,可能要比一般的房子高出近一米,这样算来顶高就有四米了,4000块钱的预算不够了呀~”
姜爱华咬牙:“最多再加1000,多的不能有了,师傅,我们都是做的最普通的东西,也不要求你贴瓷砖,只要涂个白墙,地板、厕所跟洗手台全是水泥面,用砖就可以砌成,不用太多材料的。”
师傅只能答应下来,挑了个吉日开始动工。
过了几天,镇上供电局来人给她家接线,谢天谢地,姜爱华家摸黑了这么多年,终于用上电了。
时下农村人都流行装灯泡,说灯泡省电,但姜爱华坚决不要!
她家的泥砖房反射力非常弱,灯泡发出的光根本无法照清楚整间屋子,到时肯定只有灯下那一块地方才是亮的,别的地方都黑乎乎的,她全都要装上光管,哪怕光管要比灯泡贵几倍,这钱她掏得毫不犹豫。
第一天通上电后,家里人好像都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他们家竟然不用点煤油灯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了,晚饭再也不用赶在太阳下山前吃完了,这一点小小的变化带给全家人的感受是震撼的。
以前天一黑吃完饭就准备睡觉了,现在罗家珍终于不用围着煤油灯做针线了,他们家的光管特别明亮,她就算坐在门口也能补衣服了。
不知不觉间,家里人那股一直平静如死水的心气有了些微的起伏,开始升起了对好日子的些许期待。
虽然只有两个工人,但厨房还是以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建起来了,而此时的姜家一家三口正在养鸡场里开荒种玉米。
跟村长家借了牛,哦,对了,因为姜爱华大方地给沈秀莲包了200块钱的大红包,沈秀莲投桃报李,直接把牛借给她家使,没收她钱。
有了大水牛的帮忙,开荒种玉米的地很快就犁好了,而除了那小片斜坡,其他的地,正如之前的人说的那般,全是黄泥碎石子,估计种啥都不爱长。
但五亩三分地,除了小斜坡的八分地种了玉米,中间一个一亩的沼泽池子,剩下还有三亩多的地呢,该咋整?如果也丢荒的话,那些杂草杂树很快又会长起来了。
种完玉米后,姜爱华闲了下来,这些日子天天围着园子转,思考着里面要种啥。
鸡窝是要建的,建鸡窝的材料最好是竹子,上社村盛产野竹子,只要到山边挑合适的砍回来用就好,但如果荒地里只有孤伶伶一个鸡窝,会不会不太好?
还是得种些树,最好能在鸡窝旁边种几丛竹子,等竹子长大了可以为鸡窝遮阴挡风挡雨,然后再种些果树?只是什么果树能长在碎石跟黄泥地里呢?
而且买果树苗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伤脑筋……
正在瞎转悠,突然传来了罗家珍惊喜的叫唤声:“爱华,爱华,你在哪里?快回来!”
姜爱华一愣,忙高声应道:“唉,来了来了。”
匆忙地赶回家,发现来的是沈秀莲。
沈秀莲站在她家建到一半的厨房里参观了一遍,一边看一边点头:“不错不错,这个厕所是最重要的,自从家里装了蹲厕,我现在看见旱厕就进不去了。”
姜爱华道:“秀伯母,你有事找我吗?”
沈秀莲道:“对,有件好事,你们家的山不是卖给了那个赵老板吗?他最近这几天正在规划种果树的事跟你源伯多聊了两次,原来他还在成华县那边承包了一项修水渠的工程,二三十公里的水渠,招了很多人去帮忙,现在缺两个做饭打下手的,最好要年轻的女同志,15块钱一天呢,就洗洗碗洗洗菜什么的,很简单的,我给你嫂子报了名,想到你现在在家里也没事干,不如跟你嫂子一起去干,不会很长时间,前后也就20天左右,你愿意去不?”
20天,一天15块,能有300块钱呢,但姜爱华有点犹豫:“我这养鸡场——”还没开始动工呢!
沈秀莲道:“嗐,你爸妈都在家,这一百多只小鸡崽还怕照顾不好?这工作抢手得很,我要是在村子里说一声,多的是人想去。”
这倒是!姜爱华知道上社村的人只要有钱赚,什么活都抢着干,要不是自己跟沈秀莲这段日子处好了关系,她也未必会把这个工作的机会给她,她爽快地应下了:“行,秀伯母,谢谢你了,我跟春花嫂子一块儿去。”
这才像话,沈秀莲很满意:“行,那条大水渠跟我们梨花镇相邻,你们两个早上骑自行过去,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傍晚给他们做好了饭再回来,辛苦也就这20天的时间。”
姜爱华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就跟姜兴民的妻子陈春花一起骑自行车去上工。
沈秀莲专门出村口送她们:“去到那里就找一个叫李梅的阿姨,她就是掌勺的师傅,你们两个给她打下手,赵老板都吩咐过了的。”
陈春花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因为公公当村长,日子过得挺滋润的,看着像二十四五的,充满了活力,她对姜爱华像对妹妹一样,很和气,见婆婆叮嘱,她还笑着跟姜爱华道:“我婆婆就是爱叨叨,这话都跟我说了一百遍了 。”
姜爱华一笑:“那是嫂子命好,婆婆处得跟亲妈似的。”
这话谁都爱听,沈秀莲跟陈春花也不例外,两人对姜爱华的态度更和气了。
第18章
修水渠这活是赵老板承包的,他招了三十多个民工,一路从靠近梨花镇的方向往成华县的方向修,请了李梅做掌勺的大厨,而姜爱华跟陈春花就帮忙打下手,买菜、洗菜、择菜、切菜,把炒菜前期的所有工作准备好让李梅直接炒,等他们吃完饭后再收拾桌凳,把碗洗干净了再回家。
其实加上她们厨房这三个人,修水渠的总共也只有38个人,按说是不用招两个帮厨的,但是修水渠是一路往北去的,每天的午饭晚饭姜爱华她们都得搬着厨房辎重一起跟着大部队前进,相当于是一个移动的厨房,所以赵老板才多叫了两个帮手。
同时因为人多,修水渠的速度还挺快的,过了七八天的时间,已经修了快十公里出来了,姜爱华跟陈春花每天早出晚归的就有点赶不赢了,好几次回去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现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到处都有路灯跟监控,没有月亮的晚上是真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而且两个单身女人骑自行车走在路上也很危险,怕遇到劫财又劫色的人。
姜爱华还是很警觉的,她跟陈春花商量:“嫂子,现在天亮得早,我们早上骑车去成华县就算了,路上能一直碰见人,但晚上回来我感觉太不安全了,不然我们跟梅姨说一声,以后提早一个小时回家?”
其实陈春花心里也有点发毛,现在修渠的工作近半,离他们上社村也越来越远了,而且最近还修到了山坳里,她们就算踩得飞快,赶回家也要一个半小时,继续往下修的话回家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而修渠的工人包括李梅全是成华县的人,他们回家的方向跟她们是完全相反的,根本没可能同路,所以听姜爱华这样一提,她立刻就同意了。
两人去跟李梅提了,李梅也很通情达理:“行,那以后你们就提前一个小时走,剩下的碗筷我来收拾就好。”
两人对李梅谢了又谢,心里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现在她们五点钟做完饭就可以马上出发回家,走快一点回到上社村的时候也就六点半左右,虽然太阳已经完全下山了,但还能看清人脸,不算太黑,而且只要进了上社村的范围就安全了。
两人又去了八九天的时间,此时工程已经快到尾声,而离梨花镇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饶是姜爱华跟陈春花已经五点钟就出发往家里赶,但那多出来的十多公里山路特别难行,一个半小时已经完全不够她们赶回上社村了。
但她们已经提早了整整一个小时离开,李梅多干了许多活也没有跟她们计较,但如果此时再要求提前走,那就是不识好歹了,毕竟她们两个一起走了,三十多个人的碗碟全要李梅一个人收拾,她们没脸再提。
姜爱华只能祈祷这渠快点修好,每天回去都提心吊胆的,特别是最近这两天,五点钟出发,六点半才刚刚骑出成华县的山坳,还没到梨花镇天已经黑了,从梨花镇到上社村那八公里的路,简直是摸黑走的,手电筒照不了多远的位置,她跟陈春花都不知道摔了多少跤。
上工的最后几天,姜爱华直接要求姜成才到梨花镇上去接她,否则她就不去了。
为了15块钱天天吓得小命都快没有了,不值当,她一个重生的哪里就赚不到15块钱了?
姜成才也怕女儿出事,所以姜爱华一提,他立刻就答应了,每天都等在梨花镇的路口,伸长脖子等女儿下班回来。
第一天看见姜成才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路边的时候,姜爱华高高吊着的心终于放下,最后是坐在父亲的后座上回家的。
姜成才过来壮胆,陈春花也是大松了一口气,要求姜兴民也来接她,但姜兴民不愿意:“成才叔不是去接爱华了吗,你跟在他的车后面回来就好了,哪里就需要两个人去接了?矫情。”两人结婚七年了,孩子都生两个了,姜兴民对老婆自然没有刚结婚时的体贴了。
陈春花很不满意,但姜兴民不愿意去她也没办法。
幸好姜成才很听姜爱华的话,有他在,她跟在后面不用这么担惊受怕。
上工的最后一天,姜爱华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习惯性地带上了她自制的辣椒水。
自从发现自己回家会晚后,她就自制了一瓶辣椒水天天装在裤兜里以防万一,就算用不上,她心里也有个安慰。
最后一天的收尾工作是最多的,赵老板验收完工程后坐下来一个个结算工钱,姜爱华本想跟陈春花排第一个去领钱赶紧离开,却根本挤不过那些牛高马大的民工,被挤到了最后面,等拿到钱再出发回家的时候,已经五点四十了。
眼看着就要天黑,但她们今天是离梨花镇最远的,足足有二十多公里,而且还有一大半是山路,陈春花走在前面,姜爱华双脚跟灌了铅似的沉重,却一点儿也不敢落下,两人骑得飞快。
但令人绝望的是天还是一点点地黑下来了,到了七点钟,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两人不得不打开手电筒照着前面的路,此时她们离梨花镇还有近五公里的路程。
陈春花骑在姜爱华的前面,心里特别害怕,一边暗骂赵老板一点儿也不体贴她们两个宁安县的,工钱为什么不上午发,非要等到五点钟再发,她们现在身怀巨款,天又完全黑下来了,身边一个壮胆的人都没有,路也看不见只能靠着两个不亮的手电筒照着路,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
真是越害怕什么就来什么,她们拐过一个山拗刚要下坡,路边一丛黑乎乎的东西突然动了一下,海拔猛地升高,变成了一个黑黑的人影跳到了路中间拦住了陈春花的车。
陈春花惊得魂飞魄散,一个急刹车,那突然跳出来的男人已经欺身上前一把拉住了她就往草丛里拖。
“啊~!救命啊!有流氓!救命啊!”陈春花胆子都快吓破了,拼命地打着那个一直拖着她的人,一边尖叫一边流泪,但她的拳打脚踢都像是踢在了铁板上,女人的力气对于一个成年男人来说还是太弱了。
姜爱华吓得啪地一声就摔到了地上,手电筒也摔破了,那点荧火般的光亮破碎,她仿佛坠入了万丈的冰川,浑身瑟瑟发抖。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春花嫂子!
她顾不得摔痛的脚,立刻就要上去帮忙,但没想到第二个一直藏着的人朝她扑了过来。
第19章
姜爱华被往草从里拖的时候都快绝望了,如果此时还有第三个,第四个人在,她跟陈春花就没命了。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重活一回,会是这种死法。
但幸好,对方只有两个人,跟陈春花尖叫挣扎、死命厮打不一样,她确定没有更多的人后就没怎么挣扎。
她知道自己的力气比不过男人,越是挣扎,只会让自己伤得更重。
而且她作为一个近五十岁才从现代穿回去的成年女性,对男女之间的那档子事早就嗤之以鼻,对于“贞*操”的观念更不像这时代的女人一般看得这么重,跟命比起来,贞*操又算得了什么?
她得先确保自己活下来。
因为对于这两个精*虫上脑的男人来说,发*泄*欲*望是目前最重要的事,他们考虑不到其他,等他们冷静下来了,就会发现自己犯了多严重的罪,特别是面对一个被蹂*躏过、正满腔仇恨、恨不得把他们生吞活剥了却又完全处于弱势的女人,很容易激发他们杀人灭口的念头。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深山野岭,杀人灭口后随手把她们往山里一扔,谁知道是谁害了她们?
所以她必须冷静下来,给自己寻求活下去的机会。
因为她乖乖就范不挣扎,准备向她施暴的男人也愣了一下,准备好的暴力制服手段一个都没派上用场,因为怀里的女人竟然没怎么挣扎。
他不由大喜,难道竟然遇上了一个知情识趣的?特别是小妞还来了一句:“你轻点儿,弄痛我了……”更让他
心花怒放,没想到自己看上的竟然是这样性子的……
他早听过有一种女人,只要男人一挨边,就浑身发软,天生就是做那行的命,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竟然在这里遇上了。
既然对方也是同道中人,那他就完全没必要施暴了,这种事么,硬来的哪有心甘情愿的享受?看他那兄弟,估计都要被挠死了吧?
他嘿嘿笑着凑近姜爱华:“别急啊小美人,等哥哥把裤子脱了……”
姜爱华娇滴滴道:“你脱你自己的就好了,我的我自己来……”手真的放在了裤头上。
他**着凑了上来就要亲,突然觉得有几滴水珠喷到了自己的脸上,他一愣,还以为下雨了,然后更大的水流突然直直地喷进了他的眼睛里。
他愣了不到一秒,眼里突然爆发出剧烈的疼痛,他发出了一声惨叫,完全不可控制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啊!你!你在我的眼睛里放了什么?”
辣椒,是辣椒水!他的眼睛里从来没有受过这么强烈的刺激,这股剧痛让他觉得自己的眼睛可能已经瞎了,眼泪不停地从他脸上滑落,带着辣椒水流进了他的嘴巴里,他的嘴巴也立刻就火辣辣一片。
他捂着眼睛倒在地上翻滚,姜爱华恨极,狠狠地对着他的下*体踢了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