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兰皱了皱眉,长叹一声:“这还真是她会说的话。”
“是吧,所以这事不用说,”孟繁笑了下,“算了,不提她,你什么时候去玩啊?”
“过两天就去,”孟玉兰说着要去玩的事,又高兴起来,“自从知道我考上了普高,我妈高兴的不行,说是帮她省了不少钱,所以等我去玩的时候,还能从她那里多拿点零花钱,我跟你说……”
两人开心聊着天,往学校里走去。
走进学校后,路过厕所,孟玉兰突然想到要去上个厕所。
孟繁正想着东西太多,要全部搬着走不方便,听到她这么说,连忙点头:“那你去吧,我在宿舍等你。”
“我很快过去。”
“不用,刚才我们在车站不是看到了去县城的车次时间么,下一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慢点也来得及,正好我要理一理东西,把重的东西放进箱子里。”
孟玉兰听着,不再着急,点头缓步往厕所走。
孟繁则快步回了宿舍。
这时候学校里的人比早上更少,宿舍里更是没有人和东西。
她到宿舍之后,便立即唤出学习小屋,二话不说将最重的书丢进去两大摞,随后将学习小屋回收,从床底下拉出行李箱,将略轻的衣服拿出来,然后将剩下的书放进去。
要带去县城的东西包括她在学校的所有家当。
书、衣服、热水瓶、脸盆、床褥、被子……即便她已经往学习小屋里倒腾了两大摞书,剩下的东西依然很多,除了一个行李箱的东西之外,还有一袋子被子和床褥、一袋子衣服鞋袜,以及一袋子装着脸盆和热水瓶等东西的麻袋。
这些东西都不能少,不然孟玉兰得怀疑她的这些东西到底去了哪里。
等孟玉兰上了厕所过来,她的行李箱已经立了起来,剩下的东西七七八八也都装了袋,她看不到袋子里到底装了什么,只看这么些东西就觉得没问题,帮着把剩下的东西也都装了袋之后,拎着装衣服的袋子和装脸盆等东西的袋子往外走。
孟繁则拉着行李箱,将塞了被子等东西的麻袋放在行李箱上,穿过狭窄的床铺过道,走出了宿舍。
站在门口锁上宿舍门。
“待会儿到教学楼的时候要停一会儿,我把宿舍的钥匙和教室的钥匙还给老师。”
“嗯,那你去还,我帮你看着行李箱。”
孟繁费力拉着行李箱,扶着上面的棉被袋子,一步一步往教学楼的方向走,到了教学楼边上的时候,拿着钥匙去还给老师,又跟老师们道了别,随后重新走到通往学校大门的走道,跟孟玉兰一起离开学校。
“这么多东西,到了县城你要怎么搬啊?”
孟繁发愁了一秒,很快找到办法:“我到时候可以在县城汽车站附近找个三轮车,让三轮车拉我去住的地方。”
孟玉兰愣了下,随即笑了:“差点忘了那里是县城,什么都比镇上方便,那我就放心了,不用担心这么多东西你不好拿。”
因为手上带着东西,两人这次往汽车站走的速度很慢。
但还是走到了车站。
学校里的学生已经早早走了一波,这时候停靠在车站的客运汽车上并没有多少人,据售票员说等到出发去县城,路上也上不了太多人。
孟玉兰帮她把东西拎上车,得到售票员许可之后,一人占了后排的两个座位。
又因为车子还没到出发的时间,孟玉兰一直坐在车上跟她聊天,直到回村的客运汽车缓缓从远处开来。
“我走啦,”孟玉兰快步走到门口,回头与她挥手,“你要跟我联系啊,我们回头见。”
“我会联系你的,再见。”孟繁也冲着她挥了挥手,看着她走上回村的班车。
班车开走,孟繁依然将头伸出窗外看着。
“初中毕业了?”售票员问道。
“嗯,毕业了。”孟繁将头收回来,看向售票员。
售票员微笑:“你们现在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呢。”
孟繁眨了眨眼,随后笑开,再次看向窗外,见到了班车转弯前的屁股:“我们都努力考上了普高,未来一定会更好。”
再收回视线时,她心里已经没有了离别的伤愁。
她不能天天在学习小屋里看小说了,还是得抽出一些时间来,看看专业的书籍,哪怕只是看作文书,也不能一天到晚看小说。
孟玉兰离开没多久,她这趟通往县城的客运汽车也出发,往县城走去。
果然如售票员说的一样,这趟车的客人并不多,从出发到抵达终点站,车上的座位也一直没有坐满,所以孟繁一直都能占着两个座位。
下车的时候,售票员还帮她把东西搬了下去。
“这些东西你要怎么拿?有亲戚过来吗?”
“我想喊辆三轮车。”孟繁守着面前的东西,一个箱子,三麻袋东西,她思索着要怎么处理。
“那你在这等着,我帮你把三轮车喊进来,不然你自己拎出去,要费不少力气。”售票员说着,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随后就去了车站外,没多久就喊了辆三轮车进来。
孟繁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连声道谢。
“谢什么,这对我来说就是举手之劳,”售票员帮她把东西搬上三轮车,又跟三轮车师傅叮嘱,“师傅,这是我侄女,你把人送到之后,可得帮她搬搬东西,这么些东西,她一个小姑娘可不好搬。”
“没问题,这都是小事,姑娘你去哪儿啊?”师傅问道。
孟繁报了地址,又报了楼层,主动道:“可以多加钱。”
“浪费钱,你爸妈给了你多少钱啊?”售票员拍了拍孟繁的手背,很快就往下说,“不过师傅辛苦,加一块两块也是应该的。”
师傅立即报了一个价格,随后看向售票员。
孟繁立即掏了钱出来,顺着售票员的话往下接:“我爸妈给了钱,不用姑姑给。”
“那你自己给,到家了给我来个电话。”售票员冲着孟繁眨了眨眼。
孟繁笑了,也冲她眨了眨眼,随后将钱交给三轮车师傅。
有了“大人”撑腰,三轮车师傅果然一点不敷衍,不仅将她送到,还帮她把最重的行李箱和棉被等一路拎到大门口,这才算完成这单,转身下楼。
孟繁竖起耳朵听了听,确定听到了下楼的脚步声,才从背包里拿出钥匙,打开房间大门。
行李箱推进去,装棉被的麻袋拎进去,装衣服的麻袋和装琐碎日用品的麻袋也拎进去。
锁上门。
然后连肩上的背包都不摘,直接唤出学习小屋,扑了进去。
感受着学习小屋里凉意,趴在地上眯上了眼睛。
张开双手双脚在地上滑动两下,整个人从心情到身体都静了下来。
滑了一会儿,她侧头,看了眼自己背着的书包,又动了动姿势,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背着龟壳的小乌龟。
唔……算了,小乌龟就小乌龟吧,反正没人看到。
她双手撑着额头,贴着地面,让地面的凉意透过手掌进入她的额头,两只脚开心地抬了起来。
——好舒服啊!
第63章
孟繁在学习小屋里趴了一会儿,直到身体和心里的热意都散去之后,才从地上爬起来,将背包放下,随后出去洗澡。 :=
刚走出学习小屋,又是一股热意袭来,但这就好像是她从一个开着空调的房间走到卫生间,热归热,倒也可以忍受。
洗完澡,又手洗衣服。
这套房子里有淋浴有马桶,但没有洗衣机、空调和冰箱等大件电器,衣服都得她自己手洗,好在夏天的衣服薄,也不脏,只要稍微揉搓就能洗完。
衣服洗完晾好,她看了眼还都放在客厅地面上的东西,直接拎着它们进了学习小屋。
学习小屋的温度适宜,不需要盖厚被子,但她在地上睡,还是稍显硬实,便把垫被和被子都拿出来,摊开铺在地上,全当垫被用。
然后把冬天的衣服都塞进袋子里,拎着出去,连衣服带袋子一起塞进柜子里。
之后又回学习小屋,将所有从学校带出来的书籍都一一整理,放到书架上。
事情做了不少,但每每看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太多时间,全部整理好之后,她满意地环顾四周,突然发现自己脚趾上凉凉的,低头看着自己脚上的袜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大脚趾破了个洞,脚趾头从袜子里伸了出来。
唔……
她动了动脚趾,看着手腕上的时间,带上钱包出门。
这会儿天气炎热,她不愿意走远,便只是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市场里,买了一打棉袜,买了一本可撕的日历,不然在学习小屋待久了,她怕自己忘了到底是哪一天,别的倒无所谓,万一错过开学时间,那就完了。
买完琐碎的东西,她又跟附近的人打听了一下县里图书馆的位置。
在她楼下坐公交车,只要三站路,就能到图书馆门口,办好相关证件,每次都能借三五本书出来。
不过三五本书她肯定是不够看的。
孟繁特意到公交车站牌的位置看了看,发现上面写了去图书馆的公交车到达这一站的时间,心里换算了一下时间流速情况,随后看了眼手表。
没关系,她按手表上的时间来就可以,它是跟现实时间一致的。
离开站牌,她又去买了足够吃好多顿的饭菜,拎着饭菜回了住处。
晚上的时间,她一直都在学习空间里待着,看书、吃饭、写字……写文章……孟繁握着笔坐在桌子边,开始思索着这个文章的脉络。
未必非要投稿《读懂》,她也可以投稿别的杂志。
相对于《读懂》偏现实向的风格,她的文章风格更偏向于故事类型,所以与其跟《读懂》死磕,不如多尝试别的。
正好因为上次《读懂》被退稿,她一口气买了好多其它类型的杂志,这段时间几乎都全部看完,对这些杂志的风格多少有些了解。
也不一定非得写长篇,平均两千多字的短篇可能会比较合适。
孟繁构思了几个悬疑故事,都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开始写起,比如说楼上总是传来的弹珠声,比如雷鸣电闪时,某些建筑墙壁上出现的诡异影像……既然是故事,自然可以纯属虚构,还可以故弄玄虚。
把握好节奏,她落笔的速度要比写之前几个偏现实向的故事都要来的快些,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能写出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
而这一个多小时时间,在外界只过了二十多分钟。
所以学习小屋的三倍时间,用来写故事也好爽!
写完一篇故事之后,她没有立即去修改润色,而是借着还有不少灵感,很快就开始写下一个故事。
直到她一口气写完三个故事,才回过头来,从
第一篇开始看,将故事进行润色,着重增加了一些诡异氛围的描写,和一些偏实际的描写内容,让故事看着更真实,也更有代入感。
全部润色完,又抄录一遍,花了她八个多小时时间,困得直打哈欠,但一看手表,现在才晚上八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