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她这边,八个多小时相当于是从晚上六点到凌晨两点,怪不得她都开始犯困了。
孟繁又打了个哈欠,实在是撑不住,立即从座椅上起身,踉跄着走到今天铺好的床褥上,倒下就睡。
今天的床铺铺了一层床垫,又铺了一层厚被子,躺着软乎乎的,她睡的格外香甜,一直到自然醒来,迷迷糊糊地看向手表。
.23:18
半夜……
不对,她现在在三倍时间里,是八点多开始睡的,那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多,差不多是睡了八个多小时,怪不得她觉得自己睡够了,原来是真的睡够了。
想着,她又埋头在被褥里躺了一会儿,清醒之后才爬起来,坐着伸了个懒腰。
起床洗漱吃饭。
深夜十一点多,外面一片漆黑,孟繁走出学习小屋,打开屋里的灯后,看了眼拉紧的窗帘,这才走进卫生间,洗脸刷牙。
该有的流程还得有。
洗完脸、刷完牙又上完厕所,她这才重新回了学习小屋,从昨天,不对,傍晚买的盒饭里挑了挑,拿了一份炒面吃。
这里的时间并不停滞,不过对她、对食物、对手表上跳动的数字,都有不同的停滞时间,所以盒饭在这里放久了,也是会坏的,她不敢一次性囤太多。
脑海中一瞬间闪过自己会不会老的更快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即便真是这样,她在学习小屋里待着的时间也属于她,并没有浪费这些时间,即便是老的更快,那也是她的人生。
所以念头一闪而逝,她很快又重新看向时间。
明天往图书馆方向去的公交车七八点都有,七点四十或八点二十左右,现在十一点二十多,到明天那个点差不多八小时,也就是还有24小时的时间。
正好是“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从现在到明天出发去图书馆,她还能在玩一天的同时睡一觉。
她坐在座椅上,拿出昨天写的文章,找到某本专门刊登悬疑小说故事的杂志,将杂志上写的投稿地址抄录到信封上,再将三个故事分别折好,塞进里面。
然后再拿了空白的纸,写了自己过往投稿给《读懂》的情况,添加过稿的筹码。
写完又黏上邮票,将信放在桌子的一角。
随后开始这“一天”的学习流程。
先练字,再背一遍单词,然后看小说……看小说的时间走的飞快,“一天”的时间自然也很快过去。
凌晨将近五点,又到了她要睡觉的时间。
……
“哈——”
孟繁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后,眯着眼看了眼时间,又眯了“五分钟”,折合现实的时间是一分多钟,这才起床穿衣服,然后离开学习小屋去洗漱。
随后回了一趟学习小屋,将之前写好的投稿信拿出来。
夏日的清晨略显凉快,洗漱完之后,她背上背包,带上钥匙出门,将信件投进邮筒,在楼下等了一会儿,很快就等到了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上,她看向窗外的景色,眯了眯眼。
虽然学习小屋里时间走的慢,但偶尔也要出来走走看看,还是不能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小屋上。
她双手撑着车窗边缘,吹着迎面而来的,微热的风,闭着眼睛,靠在手臂上趴了会儿。
“下一站,市图书馆,要到图书馆的请提前按铃。”
孟繁睁开眼,起身快步走到门边,抓着栏杆,按了一下上面的下车按钮,伴随着叮咚的声音,公交车的速度缓缓降低,直至停在市图书馆的站点。
车门打开,她快步下车,抬头看了眼偌大的图书馆,笑着拉了拉背包的肩带,轻快地走进了通往图书馆的台阶。
拿到图书馆证的条件不高,很快,她就拿到了图书馆证,但就如同之前打听到的一样,每次借书最多借五本。
这样的话,她估计很快就能把书看完,甚至没准还得每天来一趟。
思索着时间,她拿着图书馆证进了里面。
市图书馆里面的书目品类极多,大到各种专业书籍,小到不同类目的小说和儿童绘本类书籍,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才刚刚出版不久的小说。
甚至她还在其中看到了之前在书店里看过的一本小说。
图书馆里的人不少,但因为图书馆很大,所以只在书架中走动,并不能看到许多人。
孟繁摸了摸鼻子,小心翼翼环顾四周,见周围的人不多,从书架里抽出两本感兴趣的小说,抱着它们小心翼翼走出书架。
在偌大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人更少的地方,也就是安全楼梯间。
图书馆里的楼梯很多,在内部就有上下的楼梯,边上的这个楼梯间是消防安全楼梯,她特意站着等了一会儿,都没见任何人过来走动,这才抱着书走上顶层,小心打开这边敞开靠墙的大门,整个人躲到门背后,然后将学习小屋的入口覆在这扇门背后。
再通过这扇门,进了学习小屋里。
回到自己的地盘,孟繁立即脱了鞋和背包,将它们放在门口,只穿着袜子快步走到椅边,坐上去躺了下来。
长出一口气后,她满足地拿起从图书馆拿来的书,躺着开心看起来。
第64章
“咕噜噜……噗……”
孟繁站在图书馆的卫生间里,低头将嘴里的清水吐出来,又掬水洗了把脸,这才直起身,站在原地伸了个懒腰。
她早上八点多到图书馆,找到了书之后就进学习小屋去看,现在十二点多,看似只过去了三个多小时,实际上她已经在图书馆里看了将近十二小时的书,这会儿出来,只觉得脑袋都晕乎乎的。
看书看太久了。
还是不能一直待在学习小屋里。
她再次张开双手撑了撑全身筋骨,动了动脖子。
左右从她现在的住处到这里,也就三站公交车的路,且在这里也能进入学习小屋,那她每天来一趟也没关系,不然一天到晚待在屋子里,她怕是会发霉。
简单漱口,又洗了把脸,她走出图书馆,到附近的小饭馆里吃饭。
这个点已经过了吃饭高峰期,小饭馆里的人不多,她点了一碗凉面,吃面的时候坐在小饭馆里看了会儿电视。
一定要说的话,她对电视的兴趣其实比对小说要大,但现在播的这些电视节目不管是综艺还是普通电视剧,她前世都看了个遍,实在是没有新鲜感。
小说却不一样,她前世初中毕业后就没怎么看书,别说是专业书籍,小说也是不看的,偶尔看着,还会觉得犯困,是这辈子需要专心学习,才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而对比相对枯燥的专业书籍,小说有趣得多。
所以现在她看小说,不仅不会犯困,还格外兴致勃勃。
吃过面,她回了图书馆,这时候也没有着急进入学习小屋,而是在图书馆的一些展览室里闲逛欣赏,打发时间消食的同时,也活动一下看了一天书的身体。
又走过一个馆,她听到热闹的声音,便好奇过去凑热闹。
没能挤进人群,她只看到前面的脑袋,好奇询问身旁的人:“这是在做什么?”
“在送字,据说是市里书法协会的一次活动,”边上的人说道,指着不远处挂起来的字幅,“那些就是书法协会的人写的,别说,写的是真好看。”
孟繁踮了踮脚尖,也看到了挂在上面的字,“哇”了一声:“真的哎,写的好好啊。”
看了一会儿,前面的人散去一些,她总算是挤进了人群,看着正在写的字,也跟身旁的人一样,伸手去讨。
正在写字的人写完手上的一张,递给其中一人后,抬头笑着询问:“有没有人感兴趣,也要来试试的?写完可以拿走哦。”
“我我我。”
“我来我来。”
孟繁身旁很快有人举手,她看过去,发现说话的人明显是小学生,立即跟其他人一样都露出了笑容,看着小学生被选中,有模有样地握住毛笔。
别说,小学生写的字是真不错。
可惜她虽然学了一阵练字,但主要练的还是硬笔字,毛笔字她大概知道握笔的方法,只能说她能写,不能说她会写。
光是这一笔一捺,估计她落笔能跟小学生都差出十万八千里。
“诸位要是喜欢练字,这里有练毛笔字的套装,包括书法协会编写的练字技巧,还有墨块、砚台和毛笔……”
孟繁走出人群,看着手上拎着的毛笔字套装,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
突然恍然大悟。
她还说呢,这什么书法协会怎么这么好心,还在这里免费送字,原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卖东西。
就这些东西,花了她188块钱。
她从袋子里拿出书法协会特推的练字技巧,翻开看了看,用手指代替毛笔,在空中练了练,感觉还真有点用处。
可算是有点用的,不然她肯定要回去退掉。
算了,她重新拎好袋子,大不了带回去练练毛笔字,左右她这段时间除了看书也没别的事,抽出点时间来练毛笔字,可以放空大脑,那也行。
不过有了这一次的“强制推销”,她不敢再继续在图书馆闲逛了,直接拎着袋子去了之前拿过书的图书区,又拿了两本小说,到了图书馆上层楼梯间的老地方,进了学习小屋里。
之后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保持一致的节奏。
清晨走出学习小屋,第一时间先去洗个澡,然后出门坐公交车到图书馆,拿了书偷偷溜进学习小屋。
在小屋里看书、练字、背单词、吃饭……偶尔出来上个厕所、吃个饭,顺便还能在白天的时候,睡上完整的“八小时”觉。
傍晚离开图书馆,买上足够吃三四五六顿的饭菜,坐公交车回去,到家之后继续进学习小屋忙碌。
一天24小时,虽然不能当72小时用,却至少能翻个倍再多一些时间。
时间多,她做任何事都不着急,不管是看书还是练字,都慢悠悠来,争取把书看透,同时写字的时候也尽可能写透。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她虽然一直在每天早上出门前撕着日历,却逐渐忘了一些事,只顾着规律地过日子。
直到又一天到图书馆时,听到了有人在讨论录取通知书的事。
录取通知书!
之前回校时,她把自己在这边的地址给了班主任,却没有给联系方式,所以就算录取通知书已经从班主任那边寄出来,她也不知道。
这些天来去匆匆,她完全没时间去看楼下信箱里的东西。
不过现在知道这件事,她也不好回去,一直等到了傍晚回去时,才打开住处楼下的信箱,从里面拿出了两封信。
一封是班主任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封则是她之前寄出的稿件,人家寄回来的回信,里面薄薄一层,打开后果然是汇款单。
这次她寄出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就两三千字,对方杂志给了她千字七十的单价,七千多字凑了个整,寄了五百块过来。
比《读懂》少,但有比没有要好。
看完汇款单,她又打开班主任寄的信,打开后果然看到了她的录取通知书,和一应入校事宜。
要求在8月17号到校,查看分班名单,携带录取通知书、缴费单,办理入学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