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抬眸之后,目光依旧平静,给以一个标准微笑,“晚安。”
莫伦凝视这双波澜不兴的眼睛,暗道一声可惜。
可惜一块石头投掷下去,没能溅起多少肉眼可见的水花。
无妨,下次还能继续玩「打福尔摩斯心湖版水漂」。
这,很有趣。
莫伦回以一个微笑,慢悠悠地转身,走出了起居室。
起居室内,沙发上。
麦考夫神色如常,端起了陶瓷杯,认真而缓慢地喝完杯中牛奶。
这才转头看向大门方向。
他的眼神依然平静。在暴风雪来临之前,一切总是格外的平静。
既然让他听到了一则绝佳提议,就不可能把它当作过耳清风。
麦考夫把杯子稳稳地放到茶几上,站了起来。
今夜就先回房休息,势必能睡个好觉。
*
*
1月8日,星期四,纽约多云。
莫伦与麦考夫按照计划,上午去往百老汇。
十三天前来到这里,是去『兰格剧院』观看火山相关戏剧,尚未从头到尾仔细地观察这条长街。
1874年的百老汇街,已经汇集了十几家纽约著名剧院。
这条街却很长,足足有二十四公里。它不只艺术气息浓厚,也是另一个重要场所。
第42街以北的百老汇大街一段,汇集了马车工场、买卖马匹的商人与各式马具店铺。
更有全美马匹交易所,矗立在朗格克广场中。
莫伦望着这栋二层楼建筑物。
如今,火车运输快速兴起,但仍未彻底取代马车。
马匹交易所的人声鼎沸程度,堪比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
它所处的位置也是纽约的繁华地段,在后世这里变成了广为人知的纽约时代广场。
“昨晚雷欧说,编剧阿什顿消失前,在他身上闻到了一股很臭的味道,就像是他整个人掉在粪坑里了。”
莫伦微微扬起下颚,点了点面前来来往往好不热闹的贩卖马匹人群。“这里有可能就那个臭味来源。”
麦考夫闻着空气里弥散着的浓郁马粪与皮革制品气味,“找人问问,去年春天是否发生马粪相关事件。”
马粪相关,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
五年前,美国闹出过马粪官司,为了谁捡马粪找法官裁决。
纽约越发繁华,马车数量越多,马匹排泄物的问题也就越棘手。
百老汇街有美国马匹交易所,不会找不到百事通一般的马匹买卖掮客。
两人寻觅一番,找上了机灵的艾默生。
艾默生听到客人不是买马,而是打听马粪消息,反正给他咨询费,也是非常热情地招待起来。
“哈哈,两位真是找对人了。这种奇闻轶事,整条街没人比找我了解更多。说到去年春天的马粪事件,真有一起有意思的事——情人节那天,有人炸粪坑玩。”
去年的2月14日。
黄昏时分,就在马匹交易所准备打烊的时候,附近轰然一声巨响,然后爆臭传出。
艾默生心有余悸:“还好我在交易所内,要是提前五分钟回家,就会路过爆炸地段,被马粪淋头。”
他指向交易所北侧的那栋一层楼建筑。
“那里紧挨着交易所马厩的马粪堆积处。爆炸发生时半面墙被屎糊了,「舒适马具私人定制店」还被炸出一个大裂口。”
莫伦与麦考夫随着艾默生的引路,走向事发地点。
这家订制店的大门紧闭。
门上嵌着营业时间牌:「每周日营业09:00~18:00」。
它有一面外墙格外整洁,是重新装修过。
麦考夫问:“爆炸怎么引起的?有人受伤吗?”
艾默生:“一位买马客人带着三个儿子一起来交易所,当天街上又有售卖情人节烟花。那三个男孩闲得无聊,往马粪坑里放了个烟花,就炸了。还好接近打烊时间,没人受伤。”
“但有一个倒霉蛋,他从「舒适马具私人定制店」门前路过,被马屎浇了一身。”
艾默生伸手在头顶比划了一下,“当时听到他的怒骂,说要把这件事写到舞台剧里控诉炸粪人。后来,听说倒霉蛋是一位编剧,但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剧院的,也没看到相关桥段的剧目上演。”
麦考夫与莫伦对视一眼。
从时间线看,那个倒霉蛋像是编剧阿什顿。
莫伦又问掮客,“三方之间怎么协谈赔偿的?炸粪男孩们的父亲也要给马具店铺赔一大笔钱吧?这家店的老板是谁?没有吵起来?”
艾默生:“店铺是被损坏了,但当场没吵起来,事发那天是工作日,马具店没开门。
他家的总店在萨拉托加温泉市,那里是赛马胜地,纽约这家只在周日接单。我不太清楚怎么谈的赔偿,应该处得不错。没两天,店铺的新墙就砌好了。”
这倒是巧了。
莫伦正准备去泡温泉,可以顺势去找一找马具店的总店。
艾默生不清楚炸粪人姓谁名谁,但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必有人知道详情。
他向交易所打听了去年的买卖记录,获知三个男孩的父亲名为亚当怀特,是德克萨斯州人,做牛肉生意。
当时怀特订购了五匹运货马,远程送往休斯顿市的「怀特牛肉场」。
不过,那个被马粪波及的路人编剧是谁,马市里还真没人知道。
莫伦与麦考夫没有找到更多线索,先坐车离开。
或许抵达温泉小镇后,能从另一个受害方「舒适马具私人定制店」的相关人员口中,确认倒霉蛋编剧是不是阿什顿。
午餐,按约前往侦探社。
今天上午,平克顿侦探去确认了两件事。
“我问了百老汇的朋友,确认没有哪家剧院雇佣编剧阿什顿。不只没有他,也没有别的下等剧院的演员顺利跳槽百老汇。
业内的潜规则,一朝在下等剧院讨生活,就被烙上了粗俗低等的印记。被上流剧院排斥,几乎不可能逾越那条鸿沟。”
平克顿又提起第二件事,“昨夜,警察突检黑熊剧院,确实是有人举报。说不好与妨碍我调查安全套黑市的那个家伙是否有关系。”
莫伦:“怎么说?”
平克顿:“举报人是一个13岁的男孩。他攒了一个月的钱买了《挖心人》门票,但在昨夜去剧院的路上,被人从背后敲了闷棍,他的门票被抢走了。气不过,索性向警方举报黑熊剧院在搞安全套大宗买卖。然后就发生了昨晚的突击搜捕。”
男孩之前没有搅乱黑市调查,但抢他门票的人就不好说了。
平克顿:“如果抢票人真是背后搞鬼者,我祝福他被警犬追着逃。他活该的。”
第124章
昨夜狼狈逃窜,堪堪躲过纽约警察追捕,避过了看守所半月游的遭遇。
莫里亚蒂却没有就此放弃打劫捕梦社的计划。
他已经死了两个手下,也已经被狗追了一路,更要抢夺足够的钱财,开启缔造“犯罪界的拿破仑”的宏伟篇章。
不能放弃,否则之前苦都白吃了。
月沉日升。
1月9日,莫里亚蒂不顾身体疲惫,继续跟踪诺斯克。
他有预感,这个富商之子就是解开捕梦社谜团的重要突破口。
在查证捕梦社首领前,要避免打草惊蛇。
不然的话,他才不会费神费力地尾随监视,而是直接绑了诺斯克逼供。
今天,诺斯克去接了莉莉,两人一起去看雕塑展。
莫里亚蒂没选择再次随机敲人闷棍抢票,而是去售票处,自掏腰包买了一张。
今天,他先去打探了警方夜袭黑熊剧院的起因,居然是被他抢票那个小子搞的虚假举报。
这个原因让莫里亚蒂顿觉后背剧痛。
他曾经向纽约警方虚假举报黑市安全套的售卖现状,他也抢了年轻人的演出票,回旋镖竟是来得这样快,把他后背都扎出血坑了。
今天不想节外生枝,还是自己买票入场。
进入展馆,与诺斯克保持了一定距离,着重观察这人对哪些作品感兴趣。
雕塑展一共三层楼,以“人”为主题。
莉莉对此兴趣不大,只为维持与诺斯克家的友好往来,她才来陪同看展。
面上不显,她的心里其实藏着一件事。
在六天前的晚宴上,在表哥莱蒙的别墅卫生间,捡到一只未使用的粉色外包装安全套,那东西是谁的?
虽然在纽约使用安全套犯法,人们还是会偷摸着购买使用,但都很小心地不让外人发现。
卫生间的那一只是哪位客人不小心掉下的吗?
或是当夜闯入别墅的浣熊偷窃的?还是存在什么栽赃陷害的陷阱?
这些问题,她不好意思向莱蒙询问。
当场把安全套冲入马桶下水道毁去了不安因素,但疑惑在心底盘旋久久不散,反而令她更加不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