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随意糊弄过去,把杯子给他自己躺下。
宋逢林也没细究,只觉得这么晚了,是该睡了。
第85章
第二天一早,宋逢林去实验小学给女儿交入学材料,顺便线下看分班表。
表是刚贴出来的,百八十号人挤着看。
他肯定是挤不进去的,只能隔着人头攒动一个班一个班看过去,到中间的位置才发现,先掏出手机拍张照发在群里并附文:【星星读六班】
孩子奶奶第一个回:“六六大顺好,吉利。”
宋逢林本来没想到这个,这么一听也觉得不错,给岳母回了个竖大拇指的表情包,然后找到一年级六班的遮阳篷,在别的家长身后排起队。
大概是觉得未来六年有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能,又或者是光站着实在无聊,前面的家长转过头跟他搭话:“你们家男孩女孩?”
宋逢林:“女孩。”
又礼尚往来问她:“你们家呢?”
老太太:“是个孙子。”
怎么听起来有点像骂人,宋逢林只能接一句:“哦,男孩啊。”
顺着队伍移动往前挪一步,绞尽脑汁琢磨再搭句什么话好。
好在老太太很健谈,自己一个人就能撑住全场。
宋逢林只要在旁边发出些语气词,就足以让她源源不断地输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儿子儿媳在哪上班都竹筒倒豆子。
说的人不觉得有什么,宋逢林听着都有点不合适。
但他得在这儿排队躲不开,又不好意思直接冷淡处理,脚心仿佛有蚂蚁爬过,咬得他抓心挠肝的,又往前挪一步。
这么一点一点往前走,好不容易到宋逢林。
他把要交的资料从档案袋拿出来,给老师看自己在女儿的证件照后面写着的名字,签字确认分班结果和校服尺寸,扫码缴费后加入班级群,把备注改成“陈星月爸爸”。
就这么几件事,对他来说是行云流水,对有的家长可以说是麻烦一堆。
有的忘了照片,有的纠结校服尺寸,有的把班级群的名字改来改去。
以宋逢林的耐心,都觉得比起坐着的几位老师自愧弗如。
不过老师的脾气好,对女儿总是有好处的。
毕竟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当爹的每件事也都是跟着她第一次经历,完全没有经验可参考,却又事事想替她周全。
因此办完正事,宋逢林还在学校里溜达着看看环境,要不是实在不方便,连女厕所都想进去踩踩点。
实验小学够宽敞,校园设施也多,一圈转下来刚好到午饭的点。
宋逢林走路到的咖啡店,路过某家餐厅打包了两份牛肉面。
陈韵早知他要来,半点不惊讶,说:“我做两单外卖,你先吃。”
宋逢林把午饭先放桌上:“你做,我打包。”
也行,不然高峰期的外卖员催得厉害,陈韵不想耽误人家的事,毕竟她爸平常也在跑外卖。
她嗯一声没多分神,把手上几个单子一一送走松口气。
宋逢林才想到店里应该还有个人才对,左右看看:“潇潇呢?”
陈韵:“说‘突发恶疾,要去烤肉店看医生’。”
她这个规模的小店,给不起太高的工资,能招到方方面面都合适的员工不容易,平常她在店里的时候就让咖啡师自由点,工作时间不做太多限制。
宋逢林这人,某些方面是很老派的,比如听不得人家整天死啊病啊的挂嘴边,觉得说多了实在不吉利。
他道:“那也不用说自己突发恶疾。”
陈韵:“最近网上流行这么说。”
怎么不
流行点积极正能量的东西,宋逢林显而易见的不理解。
但他最多在心里嘀咕两句而已,说:“吃吧,快凉了。”
陈韵跟他打听早上交材料的情形,重点关注班主任看着是否面善。
宋逢林特意观察过:“许老师看着挺斯文的。”
又说:“一面也说不出来好坏,你不是说让星星先上着再说。”
为女儿分班这件事,陈韵还琢磨了好几天。
她对一年级的几位老师都有所了解,知道人家学历和能力都不差,只是教学风格略有不同。
哪怕是亲生的娃,一时半会也说不出来哪种更适合她。
因此夫妻俩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先顺其自然。
可有选择,又没人规定不能后悔。
陈韵开始发愁:“太斯文会不会镇不住学生?”
宋逢林不止一次进出过女儿的幼儿园参加活动,深深觉得不管什么样的老师都很难完全管得住这些有活力的小苗们。
他道:“七八年的工龄,比咱俩当爸妈的时间都长,肯定有经验。”
这话说的,还真是叫人无法反驳。
陈韵不再杞人忧天,只是看一眼手表:“你跟小张约的几点?”
宋逢林:“没定,我过去他就溜号出来。”
陈韵跟他这位发小并不熟,毕竟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但对他的事迹耳熟能详。
她道:“怎么说得跟逃课一样。”
宋逢林细品:“是有点像。”
又不自觉地笑:“他以前是逃课专业户。”
需要笑成这样?陈韵莫名有点酸溜溜的,不过也没说什么。
宋逢林倒是又提两句张振声这个人,吃完饭把垃圾收拾干净,看一眼手机:“我先走了,晚上来接你。”
陈韵挥挥手说“再见”,看着他打到车才把店里的投影仪打开看电视。
那边宋逢林坐着车拐过三个路口,在一家五星级酒店门口停下。
他来宁江这么多年,还是没习惯一些高档场所周到的服务,有人帮他开门他都带点局促,路过每个服务员都得到一句“你好欢迎光临”更是让他不安,仿佛不在这儿消费一笔就过意不去。
因此张振声刚找到合适的溜号机会从会议现场跑出来,就发现发小点了个下午茶套餐,三层的不锈钢架子上每一层都摆着小巧玲珑的甜品。
他道:“早知道你吃这玩意,我偷点茶歇给你。”
宋逢林:“咱能不说偷吗?”
张振声:“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算偷?”
又批评:“你这人,还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
宋逢林承认没有,说:“这也不要钱的,吃吧。”
张振声来参加这些名字好听的学术会议的最大收获就是点脂肪回去,一点不客气,边吃边说:“也就是我没空,不然晚上得敲你一顿鲍参翅肚再走。”
其实从性格上,两个人几乎是南辕北辙的类型,但二三十年的交情已经让他们忽略这些差异性,即使久不见面也不生疏,坐下来就能天南海北地聊着。
聊没几句,宋逢林的手机响。
他从口袋里掏出来看:“我老婆。”
张振声给嘴巴上拉链,眼神里散发着“我倒要听听说点什么”的光明正大。
宋逢林没起身,接通后第一声“喂”,第二声“是吗”,第三声“行,我待会拿过去”,第四声“好,拜拜”。
统共四句话,还让他一脸春风荡漾的。
张振声没忍住吐槽:“你看看你那一脸不值钱的样。”
宋逢林随手把手机倒扣在桌上:“你没结婚,你不懂。”
张振声漫不经心扎回去:“你老婆就懂你?”
噎得宋逢林哑口无言。
张振声也没有吹响胜利的号角,把不知什么做的看上去花里胡哨像饼干的食物丢进嘴里,含糊不清:“你就跟她直说能怎么样?”
宋逢林坦坦荡荡:“我怂,我害怕。”
他自己都这么说,张振声反而不好意思骂,又拿一块甜品,评价:“不怎么好吃。”
宋逢林:“那你还吃这么多?”
张振声:“不浪费食物是我们搞学术的良好品德。”
宋逢林:“我看你也不是来搞学术的。”
张振声压根不想来,大吐苦水一百句。
或许是涉及到他人隐私的话,陈韵才回过神来。
她把刚揉好的面团放一边发酵,伸出小拇指把还在外放的通话中挂断,洗完手在围裙上擦擦,重复着这个动作想:宋逢林,原来你觉得我不懂你吗?
第86章
结婚十年,陈韵一直自认为还算了解宋逢林,从没想过有一天会从他人口中听到自己不懂宋逢林的评价。
也许她更震惊的,是宋逢林居然默认了这个说法。
要知道,宋逢林这个人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以维护老婆为第一位,哪怕别人是开玩笑和调侃也会一板一眼的纠正。
新婚那会,父母偶尔以“我骂了你就别说她”的手段来替女儿开脱,但宋逢林每次都是很坚定地站在她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