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欣龙继续说:“昨天她傍晚五点钟下班,和闺蜜黎晓霜一起到附近的商场逛了两个半个时,并且在商场吃了晚餐,还购买了一支品牌口红。大约在八点钟左右,两人走向商场附近五百米不到的停车场,这个停车场离受害者谭芸夏的公司比较近,谭芸夏有自己的私家车,她平时都是将车停在这里,也经常下班逛商场。”
“据她的闺蜜黎晓霜说,谭芸夏平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父母都很忙,没时间做晚饭,大多数时间谭芸夏都是在外面吃。两人前往停车场要经过两段街道,第一段街道商铺比较多,路面比较亮,行人也比较多,第二段街道店铺少,平时行人也不多,凶手就把劫持谭芸夏的地点选在了第二段路上。由于昨晚下了雨,街道上的人就更少了。”
这时,幻灯片上出现了一张新的照片,是一家名叫甜度奶茶店的近景照,不过是晴天拍的。
邓欣龙说:“昨天晚上八点二十多分,两人路过这家奶茶店,彼时雨下得还是有点大,黎晓霜提出去买两杯奶茶,谭芸夏在奶茶店门口的路边等她,黎晓霜买完奶茶付完钱后,正要转身,就看见谭芸夏被人抱住,手上的雨伞掉到地上。街道比较暗,她没有看清歹徒长什么样,就知道穿着一身深绿色雨衣,大概一米七多一点。”
“歹徒将谭芸夏抱到了摩托车上,速度非常快,黎晓霜发现谭芸夏当时没有了意识,任人摆布。我们推测,凶手应该是使用了致幻违禁药物注射进受害者体内,完全可以导致受害者在几秒钟内瞬间昏迷,被凶手控制带走。这一点等待法医的检验。”
现在尸检报告还没出来,案子这么紧,应该下午就有结果,想必能这么快控制受害者,李疏梅也认为是某种致幻违禁药物所致,也许是凶手趁谭芸夏不注意,猛地在她身上某处扎了一针,致使谭芸夏根本没时间反应就陷入了昏迷。
一张新的照片出现在幻灯片上,是一张十字路口监控拍下的画面,画面中的摩托车疾驰而去,画面比较模糊,但依稀可以看出,骑摩托车的人身穿深绿色雨衣,他背后是一名失去意识的白裙女子。
邓欣龙说:“这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的歹徒身影。之后他的出逃路线比较诡异。大家看,这是他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我们视线当中的身影,他去的是闹市方向。”
新的照片替换了上一张照片,不过仍然是摩托车背面照片,看不到人脸。
“歹徒的意图是想把大家引向闹市,如果我们相信了他的意图,我们就完全扑空了。也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闫支根据闹市方向监控,未发现新的歹徒身影,他果断做出判断,认为歹徒是虚晃一枪。事实证明,歹徒确实是迷惑警方,他并没有去往闹市,而是调转车头往南边开,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张路线图。”
没想到邓欣龙把闫岷卿夸了一番,当路线图放出来的时候,大家也惊讶了一下,这张路线图很明显,就是绕了一个大圈。
犯罪嫌疑人费尽心思,拖延了警方的追捕,的确堪称高明。而闫岷卿作为这次追捕行动的总指挥,在如今受害者已经遇害的情况下,按理说他的指挥是失败的,但现在看来,他曾经却是做了相当正确的决定。
所以李疏梅在路上也收到了多次改变路线的指令,只可惜的是,就差一个红绿灯。
她有些自责,但又不想多想,她担心会把不好的情绪带给祁紫山,在追捕失败以后,从桥洞里走出来,她就明显发现祁紫山脸上出现了愧疚的色彩,虽然并不明显,但她知道,他心里一定很难过。
邓欣龙说完,周宁坐到了会议桌前,演示幻灯片,他说道:“闫支,各位领导同事,时间比较紧,技术报告还需要时间,我这里提出几个关键信息,供大家参考。”
周宁早上带领痕检科同事马不停蹄赶到案发现场,收集完信息回来后,没一个小时就开会,技术报告起码需要半天以上才能赶出来,所以他现在肯定捡重要的信息汇报。
第一张照片显示是闪光灯拍下的画面,画面里的场景肮脏、杂乱,几只空易拉罐横七竖八地摆着,一份没吃完的半碗米粥在照片的中心,米粥也并非全是米粥,而是由米粥、菜叶混合的食物,颜色呈暗黄,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霉斑。
李疏梅有印象,这照片里的场景就来自于案发现场,但当时光线极暗,很多细节她没看清,但里面馊臭的味道挥之不去。
周宁说:“你们看到的这张照片就来自于案发现场,这半碗已经霉变的食物,说明这里曾经住了一个拾荒者,他常年住在这里,但他突然离开了,霉变的食物我们还在检测,但肉眼看,应该存放了十天半月,这说明拾荒者离开了半月左右,他离开的原因我在这里不做分析。”
周宁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今天李疏梅在洞口就发现了堆积的空瓶和纸板,她也判断这里住着拾荒者,由此她将凶手和拾荒者进行了联系,但这份霉变的食物证明拾荒者早已离开,是什么原因离开?和凶手有关吗?这都是需要考察的,如果和凶手有关,或许是寻找凶手的突破口?
周宁继续说:“我们提出的第二个关键信息,请大家看一下。”
随即幻灯片上换了一张照片,照片里出现了捆绑受害者的灰色麻绳。
周宁介绍说:“这款绳索和上次水泥屋女尸案的绳索很相似,基本可以确认为同一款绳索,和朱丞星家阳台上的绳索样式一致。在桥洞内我们还发现一把木梯,我们初步推测凶手是先将受害者四肢捆绑,然后借用木梯将受害者挂到洞顶,从而吊起受害者。我这边的汇报就到这里。”
周宁汇报完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邓欣龙和周宁提供的信息比较密集,而且几乎都是一个晚上发生的事,每个人都在咀嚼这些信息里的关键要素。
不一会,闫岷卿声音低沉,做起总结道:“大家也看到了,又一名受害者,又一名年轻女性遇害了,这已经是我们发现的第三起强.奸杀人案,凶手十分猖狂,而且他作案的时间间隔缩短了……”他有意停顿了片刻。
是啊,凶手大大缩短了作案时间,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凝重了几许,第一起案子发生在去年五月份,第二起发生在今年七月初,两起命案相隔十二个月以上,而第三起,却发生在第二起案子的十天后。
闫岷卿厉声道:“凶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要缩短犯罪时间?他患了疾病,必须要加快速度?还是察觉到警方介入,他要挑衅警方?还是他饥渴难耐,等不及要侵犯下一个受害者?他现在在哪,他是不是已经在寻找新的猎物?”
闫岷卿以一连串重重的质问声,将寂静的会议室激荡起层层叠叠的惊涛骇浪。
会议室陷入一阵鸦雀无声,李疏梅忽然想起在十字路口,朱丞星回头一瞬间,金色流光在他脸上快速勾勒出一张线条,那是非常奇怪的构图,那到底是什么?她必须要尽快画下来。
在闫岷卿新的一轮悲天悯人、连珠带炮的质问声中,李疏梅紧紧握住笔,在纸上画下了几笔。
-----------------------
作者有话说:感谢大家的灌溉营养液,爱你们!最近身体状态有点差,但一定坚持更新,争取以一个最好的状态完成这个案子!
第104章 京剧脸谱。
李疏梅的印象中,金色流光勾勒到眼眶部位,就停息了,因为那时候朱丞星转过了头。
但她又仿佛觉得,那也是金色流光的极限,因为当时正好有一辆车的灯光在朱丞星脸上一闪而过,那一闪而过应该只照亮了朱丞星的脸庞上半部分,所以这是金色流光的极限,也是人类眼睛的极限。
总而言之,李疏梅认为金色流光不是万能的,它或许就是放大了她的感官能力,绝不可能远远超越她的感官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是她的感官所触及到的,所以那快速闪过的线条,仍旧复刻在头脑里,并没有像高中课本里的文化课知识那样顷刻遗忘,她对画面的敏感度越来越强烈了。
按照印象中的画面,她用圆珠笔画下了一张奇奇怪怪的构图,构图中心是一个玻璃弹珠那般大的圆圈,左右是一对完全对称的平躺下的“S”字符,又从圆圈上下长出两只钩子,或者说鱼钩。
简而言之,一个圆圈的左右上下四个点延伸出四条线。
在这个构图的下面是比较模糊的红色飘带,再往下,就是金色流光并未勾勒出的区域。
当她把这一副构图画下来后,并不确定是什么,她又给旁边的祁紫山看看,祁紫山看了后也直摇头。
这到底是什么?
这时,高谈阔论的闫岷卿似乎注意到她和祁紫山的小动作,他正说到“一定要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在细上,落在小上,落在实上”,话刚说完,他就直接问:“李疏梅,你刚才和紫山说话,是不是有什么要分享的?”
李疏梅愣了一下,这就好像在上课时开小差被老师抓现行,她的确没怎么听闫岷卿讲话,他莫不是要在会上“批斗”她。
祁紫山和她一样尴尬,但好在他没有表露明显,只是朝她递来安慰的眼神。
这时,全会场的人都朝她投过来看戏的目光,唯独费江河、马光平和曲青川的眼神有些微微的担忧。
这个时候还是尽量避其锋芒吧,现在案子这么急,她不想影响大家,于是回道:“我没说什么。”
她向来不笑时语气就有些冷,这番话听起来就像是回怼的语气。
有个人却当即搭了腔,是贾向东,他笑眯眯道:“闫支也不要发火,这一天一夜,大家都没有休息,工作不好干,年轻人开开小差很正常。”
贾向东这老狐狸,一番话说得真是“漂亮”,外表看来是为李疏梅解围,实则就是“落井下石”,李疏梅真想骂一句脏话。
这下,全场的人,几乎就是在等李疏梅遭殃了。
闫岷卿却缓缓别过头,瞟了贾向东一眼,带着几分讥讽的语气道:“老贾,你要觉得累,回去休息吧。”
贾向东顿时脸就垮掉了:“……”
全场的人还没反应他到底是唱的哪出戏,闫岷卿再次望向李疏梅说:“每次在这种案情讨论会上,大家都喜欢畏畏缩缩,我向来鼓励每个人畅所欲言,这才是有劲往一处使。疏梅,有什么想法,分享出来,错了又没关系,年轻人谁不犯错,年轻人要不犯错,那要这些老古董做什么。”
李疏梅越发看不懂了,她认为闫岷卿这是正话反说,等着她犯错往火坑里跳。
全场看不懂的不止是她,但是他们的目光却有所改变,费江河却给了她胆儿:“疏梅,有什么想说的,怕什么,对谁有意见也可以提,我们都在这,你放心大胆说。”
“我们都在这”,这话让李疏梅有些感动,这一路走来,费江河还有二队的同事恰恰就是她的坚强后盾。
不过今天,她并非对谁有什么意见,她之所以还有些犹豫,只是因为画下的图形她并不确定有什么价值,她本来还想回去再验证下,和二队同事再讨论讨论,但是此刻,她恐怕不说出来都有些难了。
她拾下笔记本里的一页纸,将画下奇怪构图的这张纸,直接递给祁紫山,请他帮忙交出去,她边做解释:“我今天和紫山在追踪犯罪嫌疑人时,偶然看到了这半张面孔,是犯罪嫌疑人的额头和眼眶上部分,我在他的额头上看到了一副奇怪的构图,就是我画下的,你们看看。”
一页纸由祁紫山手里传到了费江河、曲青川和马光平手里,他们快速浏览了下,马光平没有给别人,而是起身,直接递给闫岷卿。
闫岷卿拿在手里,看了半晌没说话,他又递给旁边的罗砺锋和贾向东,“你们看看,这像什么?”
罗砺锋摇了摇头,贾向东拿在手里却问:“昨晚光线那么暗,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这幅图?”
李疏梅没想到贾向东竟然质疑她,的确在黑夜里那片昏暗的灯光下,任凭谁都不可能清楚看清犯罪嫌疑人的脸,但李疏梅不便把金色流光的事说出口,刑侦人总是喜欢质疑,她不认为贾向东这是挑刺。
“啊,不好意思啊,”贾向东看了闫岷卿一张冷脸,笑了笑,“我不是怀疑小李的能力,我只是想说,万一这幅图不是在犯罪嫌疑人脸上的呢,是某种灯打在他脸上?”
李疏梅觉得贾向东也并非“无理取闹”,她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她自信说:“贾队的问题很好,昨天我是在十字路口面对面看到了他的半张脸,在那个十字路口,没有这种特殊的灯,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看到的构图是实打实贴在嫌疑人肌肤上的,我可以确认。”
贾向东却仍满脸疑色,正要开口,罗砺锋连忙拉住他的胳膊,小声对他说:“贾队,你忘记了,疏梅上次可是看清了车牌。”
贾向东顿时悟出什么,只是笑了笑:“那好,那好。”
“老贾,你别光顾着问,你看出什么了。”闫岷卿盯着贾向东。
“闫支,这个图确实很奇怪,生活里很少见,像是道观里的云。这会不会就是一种贴纸,毕竟现在热播电视剧有许多贴纸卖,我女儿就喜欢买这买哪,你知道还珠格格吧,我女儿就买了好多小燕子帖纸。”
“行了,给大家都传传吧。”闫岷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一页纸在会议室里传了起来,然而最后没有一个人认得。
一页纸再次回到闫岷卿手里,他又端详了会,刚要说话,门口走进一个人,正是夏祖德。
大家立即肃起神色,纷纷站了起来,哗啦啦的声音里,闫岷卿率先叫了一声:“夏局。”
“好,大家都坐,案子进展怎么样了。”
闫岷卿直接迎了过去,将一页纸交到夏祖德手里,“夏局,正好要和你汇报下案子的进展,不过在此之前,有一幅画,请你过目一下,这是李疏梅同志在犯罪嫌疑人脸上看到的,我们没有认出来。”
夏祖德拿过一页纸,却没有第一时间看画,而是看了看坐在靠后位置的李疏梅,然后再次回到画里,缓缓说:“这图我倒是见过。”
“啊,师父见过。”闫岷卿惊喜道。
会议室的所有人并没有坐下,却都露出好奇的眼神,李疏梅也一样,她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
夏祖德说:“你们看过《闹天宫》的京剧没,我猜大家都没看过,你们对京剧了解不多。但生活里也是能见到,这是齐天大圣额头上的佛珠。”
齐天大圣额头上的佛珠?几乎一瞬间,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谁也不理解,犯罪嫌疑人在额头上贴这个做什么?
“齐天大圣京剧脸谱,除了额头的佛珠,还有火眼金睛和脸中部的倒栽桃……”夏祖德提示坐在电脑前面的女警,“网上有图,找一张出来。”
女警连忙操作了起来,很快她就将图片投影在幻灯布上。
这是一张齐天大圣京剧脸谱,李疏梅几乎可以确认,她从朱丞星脸上看到的就是齐天大圣的京剧脸谱,眼眶部分并不是红色飘带,是“倒栽桃”的上半部分。她也在心里暗暗夸起老夏,回家一定要好好捧他一番。
闫岷卿感叹道:“果然师父一出马,这难题就解决了。师父,我认为这很有可能就是本次破案的关键,李疏梅同志观察力非常出色。”
“好,”夏祖德不露声色道,“大家都坐下,我听听你们接下来的想法。”
随着夏祖德落座,众人都坐下了,这时,祁紫山给她竖了个大拇指,马光平和曲青川也朝她投来赞扬的目光。费江河就坐在祁紫山隔壁,这时快要压到祁紫山身上,就是要对她说一句:“替我们长脸了。”
李疏梅都收下了,心里幸福感爆棚。
接下来,闫岷卿和曲青羽、贾向东把重点工作介绍了一遍,最后闫岷卿提议:“夏局,我们建议重点从犯罪嫌疑人出逃的方向做一次排查,犯罪嫌疑人如果画了齐天大圣京剧脸谱,他应该很容易会被人看到,我们很有可能摸到他的踪迹。”
“嗯,”夏祖德缓缓点头,“可以按照这个方向排查一轮,另外,对朱丞星的社会关系还要做深入调查,一个人在势弱的时候,会优先考虑熟悉的地方。而且,他为什么画京剧脸谱,生活中谁会画京剧脸谱?千万不要听到京剧脸谱就想到京剧院、戏剧院。”
“是,夏局。”闫岷卿郑重道。
第105章 钟楼小镇。
任务布置下去,李疏梅跟着费江河祁紫山一组,对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的其中一条路线进行走访调查。
这条路是通往一个小镇,也是费江河主动要求调查的方向,他认为犯罪嫌疑人优先会往人多的地方去。
在市局大院准备出警时,贾向东却当场“提点”起费江河:“老费,你说朱丞星会在什么情况下跑去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