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白姐姐为什么和夏祖德吵架,因为她也想当一名刑警,也想探索十六前的真相,她也想为彼此的母亲讨回公道。
不仅于此,她渐渐地感觉到,这两年来,姐姐眉眼里多了一丝忧郁。
她猜测,姐姐或许是因为江原的牺牲。江原是老夏最爱的徒弟,也是最阳光的徒弟,他经常来家里,给姐姐和她带很多礼物,而姐姐从小就对江原很爱戴,在她心里,江原就是最好的大哥哥。
江原牺牲的噩耗传来时,李疏梅很悲伤,她那时候还在警校,对市局认识的人也就是江原,可能因为年龄和性格的关系,她和江原关系远远比不上姐姐和江原的关系。
她那时候就知道姐姐一定很伤心,江原的葬礼,她和姐姐都没有参加,不过在江原安葬的那天,姐姐回来了。
那天,姐姐就坐在这家饭店的屋顶,趴在她的怀里哭得稀里哗啦,哭着问她,“为什么好人会死?为什么,秀秀你告诉我为什么?”
李疏梅无法给出答案,姐姐说的好人不仅仅是江原,还有她们彼此的母亲。而姐姐更想表达的是,那些陷害母亲陷害江原的坏人为什么还好好活着?
是啊,为什么好人都死了,坏人却活着,这给了李疏梅灵魂一击。
这也成为她执着要当警察,努力成为刑警的其中一个原因。
此时此刻,临近黄昏的阳光正盛,掠过电线杆,在姐姐脸上劈开一道明暗分明的分界线。她半张脸浸在光里,皮肤细腻,白而热烈,令人感叹;另半边脸藏在暗处,如黑蛾的翅膀,光斑跳跃。
她微微仰起脸,无论光明的还是黑暗的光,都沿着她圆润优美的下颌线向下倾泻。
她从姐姐的脸上看到了坚韧,也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光芒。
李疏梅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彼此的母亲,还有江原,找回真相。这些都是姐姐心心念念的执念,她要为她去完成。
“秀秀,”夏忍冬慢慢转过脸,微笑面向她,李疏梅也和她注视,她们互相看着对方,“你当刑警已经一年了吧,感觉怎么样?”
李疏梅心里面千头万绪,但是在表面上绝不能让姐姐看出她的心思,她不想让姐姐知道,她是为了十六年前的真相,她也不是为了江原的真相,她就是因为老夏才当了刑警,她莞尔一笑:“挺好的,从小到大就觉得爸爸很帅气,就想当刑警。”
“真好。”夏忍冬伸出手,纤细的手指慢慢地触碰她的脸庞,李疏梅迎了上去,姐姐的手在她面庞上轻轻摩挲,她笑道,“秀秀,姐姐真的好开心,你长大了,你不但成了大姑娘,而且成为了我理想的样子。”
李疏梅没有收起弯弯的嘴角,但在内心深处,她却有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她又想起上次春节姐姐和老夏吵架的情景,姐姐曾说她也想当刑警,所以她现在的样子就是姐姐理想的样子吗。
当天晚上,夏忍冬照样和她住在一起,她洗漱后,回到卧室发现姐姐正在看她的画。
一张照片从画里慢慢地飘了出来,落在了床上,夏忍冬弯腰,慢慢地拾了起来。
“姐,你又在看我的画?”李疏梅一边擦拭头发一边在她背后问她。
夏忍冬慢慢转过身,把照片插进了画本里,那是“白皇后”的照片。
最近李疏梅一直在试图画下白皇后,可是并没有一丝成效。
夏忍冬脸色有些微微的苍白,李疏梅忙问:“姐姐怎么了?”
她笑了一下,但明显看得出来,笑得有些勉强:“秀秀,你是不是想念亲生母亲了?”
李疏梅一惊,她明白夏忍冬为何会脸色苍白,因为她最近为了画白皇后,总是无法回避母亲的死,因此她在纸上画了许多抽象的东西,例如刀和鲜血,还有扭曲的呼叫的嘴巴,狰狞恐怖的人脸,充满十分悲沉的意象。
但这一切还是被姐姐看了出来,她不想姐姐担心,连忙努力笑了笑:“姐,我最近因为一个案子有些轻微失眠,这些画都是我胡思乱想的,你别当真,也和母亲没关系。”
夏忍冬慢慢地露出笑容,那是十分温暖和蔼的笑容:“没事,我相信秀秀一定会好起来。”
“姐,你也会越来越好,我们都会的。”
夏忍冬从她手里拿过毛巾,在她湿漉漉的头发上揉了揉,小时候她们一直这样,姐姐总是给她擦干头发。
第二天一大早,夏忍冬就坐车走了,不过这一次,李疏梅一直把姐姐送上车,每次离别就如同诀别,她非常伤心,这种状态要大半天才能恢复过来。
不过姐姐说,她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会常回市里,她们还会常见面。这是疏梅唯一的安慰。
第136章 普鲁士蓝。
姐姐走后,李疏梅又将投入紧张的工作当中。和姐姐相聚,心里面紧张的弦原本是该放松的,但是很奇怪,这次和以往不一样了。
也许背负太多,也许是害怕看到姐姐伤心,她心里面始终都是紧绷着,无论是十六年前的真相还是江原的真相,都是她们之间无法放下的羁绊。
在幸福老街街口,李疏梅上了祁紫山的车,一上车,祁紫山就从她扁平的嘴巴、发呆的眼睛看出她的心情。
他将车开出一段路,在车窗镜子里观察她的表情,微微含笑:“怎么了疏梅,舍不得姐姐了。”
李疏梅朝他淡淡一笑,摇了摇头道:“没,可能没休息好。”
祁紫山没再说什么,而是认真开车,偶尔会偏头看她一眼,似乎是在等待她恢复状态。
李疏梅吹着车外的凉风,渐渐地心情变得平静,她见车子去往的方向并不是市局,便问:“对了紫山,我们去哪?”
“我约了一位教授,是研究欧洲美术史的教授,他对梵高和毕加索都有一些研究,我们可以和他聊聊。”
正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在死者雷立轩和佟志广两人的胃内,留下了梵高和毕加索的谜语,所以梵高和毕加索一直以来都是他们追踪的重心。假设犯罪嫌疑人是白皇后,她选择梵高和毕加索作为和警方对话的媒介,那一定有她的原因。
走访欧洲美术史方面专家也许会帮助他们找到这其中的奥秘,但是李疏梅也有自己的担忧,她想起上次唐梨音案里,他们最初无法理解朱丞星为什么自杀时,曾找过一位心理学方面的教授交流,但结果不尽人意。
不过祁紫山或许有自己的想法,她会始终支持他。
“对了,我找人调查了五年来秦东市,梵高和毕加索‘出场’过的展览。也收集了在展览里展出的全部梵高、毕加索作品。”
这些作品当然指的是梵高和毕加索的模仿画、临摹画,在许多公共或个人画展里,通常会展示著名的世界名画仿画,展览者的目的当然千差万别,有的固然是为了提升画展吸引力,也有的是为了提升画展品质和知名度,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例如个人喜好之类。
祁紫山一手握住方向盘,一手打开扶手箱盖,“里面都是我们对画展里出现过的梵高、毕加索作品的复印版,你可以看一看。”
扶手箱里叠着厚厚一摞画,都是黑白色的,尺寸A4纸大小。
李疏梅将之从扶手箱内抱出来,非常厚,大概有三十四张,这说明五年来秦东市有不少画展展示过梵高和毕加索的模仿作品。
第一张画是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这是毕加索非常著名而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中五名裸体少女姿态各异,色块使用大胆而夸张,散发着十分奇特的视觉效果。
由于是黑白色,画的冲击力减弱许多,但是就算失去了色彩,仍然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吸引。所以这样的画也很自然成为画展、艺术展等招牌的“广告”。
在画下面,有人用彩色笔标注了画名和展览信息,这副画是两年前在市中心视觉博物馆,展示的一个名叫“大写艺术联盟”的画展,展览时间、展览地点都做了标注,紫山他们调查得很清楚。
第二张画是梵高的作品,同样标注了展览信息,她继续往下翻,从这些画可以得出,秦东市曾经在不同场合展示过许多梵高和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仿制作品,他们的作品受欢迎度比较高。
而白皇后选择这两位画家的名言,和这几年的画展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正当她仔细思忖时,一道微弱的金色流光像是从窗外飞入,在她手中的画作上轻轻飞舞流逝而去。
这幅画一定隐含着某种奥秘,金色流光从未失手,这次也不例外,李疏梅紧紧盯着画,她一定要从中发掘秘密来。
车子缓缓地在一间画室前停下来。李疏梅一抬头,就看到了画室里面挂着的一副画,和她手中的画是同一幅画,色彩丰富,是梵高的一副名作。
“疏梅,我们到了。”祁紫山提醒说。
李疏梅在车窗外和手里的画里面来回换了目光,祁紫山也察觉出了不对,她像是有沉重的心思,眉头紧蹙,好像是有一道难题紧紧困扰着她,他仔细看着疏梅手里的画,这幅名叫《橘子,柠檬和蓝色手套》的画,或许是正使疏梅困扰的作品。
他问道:“疏梅,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要不我们晚一点再约易教授?”
“等等,紫山,我们进去吧。”李疏梅想了许久,仍然没有什么参悟,她担心耽误了正事,于是微微一笑,“我没想到什么,可能我对画太敏感了,就会胡思乱想。”
她慢慢放下画,“依依不舍”的眼神从画中离开,两人下车后径直走向“月明”画店。这家画店并非是一间小房子,而是这条名叫停云街上的一间偌大的商铺。
这条街也有几分文化特色,有书店,画店,咖啡店,也有小吃店,不过西餐居多。来这里的年轻人明显多一些,但也并不热闹,倒像是市里的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招牌,因此不痛不痒地存在着。
两人走进画店,画店里的画琳琅满目,墙上挂着,地上架着,桌上摆着,让人一时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李疏梅快速打量着画店,这画店就像书店,展示了许多画,都有署名,许多应该都是美术学院老师或学生的作品。
在正对门的墙上,挂着几副临摹名画,其中一副就是梵高的《橘子,柠檬和蓝色手套》。
李疏梅的视线再次被那张画吸引,这幅画的色彩并不鲜艳,画中事物,橘子、柠檬和蓝色手套,以及背景当中的箩筐、绿色树枝,都呈现淡淡的冷调色,反而衬托出一种沉寂的美感,它让人有种呼吸变慢的感觉。
“你们随意看看。”一个男人的声音从画店的小门传过来。
李疏梅一侧头,画店老板是年约四十的中年男人,正打探着进门的客人。
“你好,我姓祁,和易教授约好了在这见面。”祁紫山道。
“噢,两位到了。”画店老板笑脸相迎,“易教授已经在里面等你们了。”
由画店老板带路,李疏梅跟着祁紫山穿过走廊,一起走进画店后方,画店老板还介绍说,易教授是他朋友,平时经常来这里品画。
后面是一座很宽敞的茶厅,陈设简单,窗明几净,十分雅致,墙上挂着几副十分应景的欧洲风景画,而因此,大家的视线都会第一时间被色彩斑斓的欧洲油画夺走注意力。
李疏梅的视线并没有落入画中,而是被坐在靠窗一张桌前坐着的男人吸引。
这个男人正在煮制咖啡,他的身前是煮制咖啡的设备,他手掌纤长,动作优雅,咖啡的香味已经飘入李疏梅的鼻中。
他应该就是易景行教授,但是李疏梅却有些好奇,因为这个男人顶多也就三十岁,但实际年龄李疏梅看不出,他穿着笔挺黑色西装,梳着工整的头型,脸色很白,鼻子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显得矜贵,这也是显不出具体年龄的原因。
就像祁紫山,他实际上二十九岁,但看上去也就二十六七。
当他们走到桌前,在画店老板的提醒下,易教授才抬起头来,他适时地打量着祁紫山和李疏梅,末了,十分温和的目光在李疏梅脸上逗留着。
“你们好,想必是祁警官和李警官,两位请坐。”易教授微微欠身,做了一个欢迎的手势。
祁紫山微笑着表达来意:“很高兴能见到易教授本人,你很年轻。”
他示意李疏梅一起坐下。画店老板表示有事先行离开。
易教授在画店老板踱出一段路后,嘴角才微微一弯:“你们也很年轻,更应该说是年轻有为。两位,咖啡习惯吗,这是我特意给你们煮的咖啡。”
祁紫山看了看李疏梅,李疏梅微笑点了点头。
易教授动作十分优雅,给两人倒了热烫的咖啡,还询问要不要加咖啡伴侣,他说他喜欢喝苦咖啡,入味,但是也会听客人的意思。
李疏梅也不想太麻烦,就随意道:“我都行。”她很少喝咖啡,她一直觉得喝手工咖啡很麻烦,所以也就喝过一些袋装咖啡。
咖啡好了以后,易教授慢声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李警官就是市局的画像师吧?”
李疏梅一愣,她望了一眼祁紫山,以为是他告诉对方的,但紫山也是第一次和易教授见面。
她回答:“对,您怎么知道?”
“我自幼喜欢画画,特别是油画,当然对本市一些比较有名的画家都比较感兴趣,但李警官,我是从报纸上了解的。”
李疏梅恍然大悟,市局确实报道过有关她的新闻,她虽然没有接受采访,报纸上也没有实名,但是只要一打听,或许就能知道是她。这说明易教授的社交范围比较广。
他是市美术协会副主席,因此如果认识一些体制内的人并不难。他其实大可不必说这些,但是李疏梅觉得他仅仅是在拉近彼此的关系。
“实际上对我们这些画家来说,画出一副值钱的作品并不难,但是我最钦佩的还是你们刑侦画像的人,你们不图名利,为民除害,值得我们尊敬。”易教授优雅地伸出右手,指向疏梅身前的咖啡杯,意思是请用咖啡。
李疏梅很感激他的夸奖,说了声“谢谢”,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就这一口,李疏梅差点吐掉,太苦了,她拼命装作镇定,绝不能让自己变得窘迫。
易教授的目光在李疏梅的脸上停留了几秒,他似乎看出什么,但脸色并无一丝变化,目光微微转向祁紫山,和他对视时,微微一笑。
祁紫山说:“易教授,很高兴能和你见面,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任务,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客气,既然见面了,我们就随意点,祁警官,关于画这块,我自信能回答一二。”
祁紫山早做准备拿出一张纸来,打开后递给易教授,“请你过目。”
易景行接过,拿在眼前阅读了一番。李疏梅期许着他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为案情带来帮助。易景行目光很平静,并没有任何波动,他心里的反应,李疏梅几乎很难看到。
这时候,她也打量起他的五官和面相,他谈不上五官精致,但却十分立体,结合他优雅矜贵的气质,让人冷不丁会对他敬意几分,更加上一张冷白的面孔,一对冷峻的眼神,给人感觉有几分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