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紫山伸出一只手,想扶她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在村民们的赞叹声中,李疏梅却特别想哭,但这多么不合时宜,她弯了弯唇,朝祁紫山轻轻笑了笑。
紫山听不到声音,但却像是明白了她的情绪,他也微微含笑。
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他们彼此间的心声!
紫山宽宽的手掌握起她的手,将她拉起,掌心因为一直做心肺复苏而十分温暖。
村民们越发热心起来,吵着闹着要护送李疏梅和祁紫山去家里取暖。
突然人群外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叫,曲青川钻不进人群,但对外面的情况一览无余,一个大人正罚跪打那个小男孩,手里捏着竹条鞭笞,口中骂道:“谁叫你把玲玲带河边,谁给你胆,你去死,死去!”
这样打真要打死人,曲青川忙上前劝解,说自己是警察,这样打罚小孩是要犯法的,那大人说打自己小孩犯什么法,两人磨了半天,终于有老人上来劝解,这事才告一段落。
闹剧过后,曲青川发现,李疏梅和祁紫山已经远远地在村民拥护下走向村屋了,
他长吁了一口气,心里又舒坦,却又很不是滋味,百味杂陈。
疏梅是一瘸一拐,被紫山搀扶着,回到了屋里。祁紫山担心她的伤情,被李疏梅一笑置之了。
她大腿的疼痛缓解了许多,可以正常行走了,村民们以为她是奔跑肌肉拉伤,给她准备了膏药,但她知道,用不上,她这腿疼,是骨子里的,高强度动作就会疼,疼完一段时间也能好。
村民家没有热水器,村民用铁锅烧了热水,李疏梅是在木桶里洗的热水澡,里里外外的衣服也是村里的女孩穿的,连穿搭也是大妈们撺掇的。
红袄子,黑裤子,黑棉鞋,有一点像喜儿。
“大妈,这衣服是不是你小时候穿的?”李疏梅觉得这个年代起码穿的是羽绒服。
“是我闺女过年穿的。平时舍不得穿。”
“噢,挺好看的。”
她到堂屋时,才发现祁紫山已经换好了衣服,他是在隔壁家换的衣服。一身黑羽绒服,大概是衣服大了,整个身材鼓了起来。
两人相似一笑,祁紫山说:“挺好看的。”
“是吧,还是大妈家女儿过年才穿的衣服呢。”
屋里来了好几位妇女,个个很热心,给他们备了火桶,问了他们名字,又自顾自介绍起自己,李疏梅听不明记不得她们名字,只能用外貌特征来区分她们。
坐在火桶里取暖时,李疏梅终于心里暖暖的,一种雨过天晴的感觉让她想要流泪。这个火桶能坐进她整个人儿,比家里的空调还要舒服。
“结婚了没?”一个大妈热心在问祁紫山问题,还不断递热粑粑、片糕给他吃。
祁紫山坐在那儿有一遭没一遭地回答,他不是不回答,他好像用力在听别人说话,他助听器不在耳朵上。
“紫山,你助听器呢?”李疏梅问。
祁紫山望着她,像是没听清,他们就隔了一张桌子。
李疏梅指着他的耳朵说:“我说你助听器呢?”
“哦哦,在兜里呢。”祁紫山笑着道,“跳河时忘记取下来,进水了,回去修一修。我还能听得见。”
李疏梅有些心疼,她记得祁紫山说过,即使没有助听器他还是能听见,只是听力没那么好,所以戴了一只助听器。
当时她根本没多想,怎么想着叫他一起去救人呢。
“我知道了,回去修一修吧。”
祁紫山望着她,“你说什么?”
她摆了摆手,笑了笑。
不一会,曲青川和马光平来了,就好像接待英雄一样,一个劲说李疏梅和祁紫山干得好。
马光平忽然感叹说:“疏梅,老马这次真得夸你一句,当年小看你了。”
“当年”也不过几个月前吧。李疏梅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刚进二队时,马光平对她态度很不好,她印象很深,但是她也早就遗忘了,没想到他突然提了起来。
“你们年轻人比我想象的强多了。”马光平又感叹道。
李疏梅真不知怎么回应,她知道马光平是真心夸赞她和祁紫山。
天快黑了,大妈们正在准备晚饭,说晚上做好吃的给李疏梅和祁紫山,让他们准备好肚子。
李疏梅问曲队他们要不要留下吃饭。趁着没外人,曲青川说:“疏梅,你不见他们对我们还是爱理不理,我们就不吃饭了。”
的确刚才曲队他们进来,没一个村民和他们说上一句话,这说明村民们依旧认定死理,分得清清楚楚的。
他们只对李疏梅和祁紫山好。
“那你们晚餐怎么解决?”李疏梅问。
“没事,何队说路修好了,他和田阳送玲玲到镇医院检查,顺便回镇里买吃的。”
“曲队,你这意思,我们待会不回镇里。”
曲青川笑笑:“现在事情有了转机,趁晚上吃饭的时候,你和村民们好好唠唠。”
原来曲队还惦记着任务,李疏梅笑笑:“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曲青川和马光平正欲离开,李疏梅指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铝锅说:“吃块热粑粑吧,没事的。”
祁紫山会意,将桌上的铝锅端起来,里面是热腾腾的粑粑。
“这是荞粑,是好东西。”马光平笑着拿起一块,提醒说,“老曲,咱们回车上吃吧。”
“好好。”
一天都没吃,两人兴高采烈捧着热粑粑就出了门。待曲青川和马光平离开,李疏梅就在想,怎么和村民们聊这个事,虽然现在大家对她好,但不等于在案子这件事上他们会信任她。
这时候手机响了,李疏梅一看是家里的电话,这个点局里还没下班,肯定是李新凤打过来的。
电话一接通,信号滋滋啦啦不太好的情况下,李新凤的温柔声音一响起,她就抹了眼泪:“妈,我掉河里了。”
-----------------------
作者有话说:快月底了,求求营养液!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本书的案子可能会曲折一些,我一定努力更新。如果喜欢稍短一些的案子,也可以关注作者的完结文《刑警本色[九零刑侦]》。
第42章 “山里头有狼不知道?”……
本来李疏梅打算报喜不报忧,但没想到,这趟旅程太艰难了,今天淋雨了不说,还冻得人全身发麻。
“怎么了秀秀?”李新凤的语气担心坏了。
听到了担心的语气,李疏梅忽地眼眶就红了,她把今天的遭遇三下五除二说了一遍。
李新凤一个劲说女儿吃了苦,她心疼死了,一听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她又说要叫人送衣服送吃的过来。
李疏梅说这边村民对她很好,一会就开饭,也有衣服穿,还是人家过年穿的新衣。
两人絮叨了半天,信号断断续续,后面就直接断了。恰在这时,玲玲妈妈托人回来传话,说玲玲在镇医院检查了,没什么事,医生让住院观察一天。李疏梅也吁了口气。
*
曲青川和马光平捧着热粑粑回到车前,发现前方泥路走来一个人,天还没黑,来人身材高大魁梧,步伐矫健,马光平撇了撇嘴角:“是老费。”
“老费怎么过来了?”曲青川问。
“我也不知道啊。他没开车啊?走来的?”
费江河迈着大步走到车前,整个鞋子和裤脚上都是泥,他拉下冲锋衣的帽子,露出一张结实又被风吹红的脸颊,一伸手拿下背包说:“老曲,你们也真行啊,听说陷在村里出不去,连吃的也弄不到。什么时候遭这罪!”
“谁说没吃的,”马光平手里还拿着半块荞粑,伸手递给他,“尝尝,味道还不错。”
费江河揶揄:“这是顺的吧,我不吃。我给你们带了面包饼干,上车。”
三个人上了车,曲青川就问:“是不是紫山告诉你的。”
“我要不问,都不知道你们在这吃苦。”费江河将面包递给他们,“现在情况怎么样?”
马光平说:“你就专门来送吃的?还是那边没有调查方向了,悬崖勒马?”
“我说你,不骂你两句你还来劲了,我不来,你们就冻死饿死这里了。”
马光平笑笑:“所以你千里迢迢走过来,想感动我们一把,路不是已经修好了?”
费江河道:“我来时还没修好,我把车撂半路了,疏梅他们呢?”
“话说回来,你来不来都没干系,疏梅他们搞定了一切。”马光平带着一丝傲娇说。
“什么情况?”费江河来了兴趣。
马光平兴致勃勃把下午的情况说了一遍,费江河频频点头,欣喜道:“我没说错吧,老曲,我们二队就是捡到宝了。你们现在是不是觉得我最英明,要不是我死活都要留她下来……”
“啧啧!”马光平吃了一口面包说,“你最英明!”
“英明英明。”曲青川吃着面包问,“有水吗?水带没?”从费江河手里接过一瓶水,他急忙喝了一口说,“你那边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线索?”
“有线索早就给你打电话了。但是老曲啊,我还是坚持把重心放在农药厂,大坪村摸排工作不能拖太久。”
曲青川缓缓点头,“行啊,等今晚疏梅的消息吧,看看村民配不配合,如果配合,说不定明天就可以回去。”
*
下午四点多,闫岷卿刚刚回到办公室就被人唤:“闫支,夏局叫你去趟办公室。”
闫岷卿放下工作本,快步走到局长办公室,敲了门。
“进。”
闫岷卿进屋,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师父,夏祖德就说:“大坪村的摸排工作了解多少?”
“听说不太顺利。”
“什么叫不太顺利?”
闫岷卿发现夏祖德脸色不大好,他对夏祖德很了解,平时很和气,但关键时候也会发脾气,千万不能惹,此刻,他脸上的信号让他意识到,要顺着他。
“村民不太配合,师父你也知道,去年大坪村农药中毒事件,中心人物就是罗向松,如今罗向松死了,村民们心里面的想法肯定是很复杂的……”
“到现在,案子竟没有任何进展!”夏祖德冷声道,“归根结底,你们没有真正了解案子。你马上去一趟大坪村,务必把情况了解得清楚再回来,如果方向不对,得马上换。”
“是,师父,我马上过去。”闫岷卿吞咽了下,他感觉师父有些生气,显然这件案子的进展目前就是一团雾水,他自己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回来。”
他出门时,夏祖德叫住了他,他转身问:“师父还有事?”
“我听说他们连吃的都弄不到,也不知道曲青川是怎么干活的,你给他们带点食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