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漪笑。
陶骏望着远处,笑意也加深了,唇边的笑纹都深了些。
静漪手中正握着相机,看着他微笑的样子,举起相机来,对着他按了下快门。
相片子转换的声音不大不小,陶骏听见了,不过静漪抓拍的时候,他并没有打扰她。只是随后转过脸来看她,并没责怪。
静漪把相机放好。
和陶骏的聊天渐渐地自然多了……
女孩子们的笑声隔着水传过来,静漪转头去看,尔宜和皎皎她们几个墨色的身影,在对岸假山上出现了。
静漪一看,这画面构图极美,忙站起来,拍了几张相片。
“也许照不到她们。”静漪轻声说。
“没有问题的。这小相机没有惠尔达大相机那样,能拍个至少八层楼,这点距离还不在话下。”陶骏看她担心,微笑着,“当年我们兄弟几个,有了第一架相机时,别提多高兴了,扛着四处拍照,还搞了个暗房,自己冲印。虽然拍得相片一塌糊涂,冲印的更是一塌糊涂,想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大少爷,该回去了。”福顺过来轻声提醒陶骏。
静漪看到福顺,想起他被白狮咬过的,打量一下福顺。这个沉默的硬汉,明知道她在打量自己,看都不看她,像块沉默的石头。她很知道福顺是只对陶骏一人恭顺有加的。这一点倒是像极了之忓。在谁身边,眼里就只有一个主子……她攥住相机,本想问一句福顺是不是伤都好了,没有问出口。
“大哥,七嫂。”尔宜走近了,很有些惊讶地看着陶骏问道:“大哥怎么会在这里?”她看看静漪,似乎更是惊讶这两人会在一处闲聊。
陶骏微笑道:“难道在你心里,大哥是要在屋子里朽烂的木头么?真岂有此理。”
福顺过来推起他的轮椅。
尔宜也笑,说:“我不是难得看到大哥出来么?”她说着,让福顺闪开,自己推了陶骏。她对静漪眨眼。听静漪说她“明明是闹着要来照相的,倒丢下照相这回事,只管去玩了”,就笑个不停,“我带皎皎她们去看西洋景儿了,哪知道把七嫂给漏了呢……才想起来找你,不想你竟来了这边。”
“糊涂。”陶骏轻声呵斥尔宜。
尔宜低低身子,道:“我是糊涂嘛,七嫂别怪我。我要知道七嫂往这边走,是无论如何都要看紧了你的……”
“尔宜。”陶骏开口打断尔宜,“让福顺来吧。”
尔宜被陶骏冷冰冰的语气弄的一怔,连一旁的静漪和皎皎等人也觉得不太对劲儿了。气氛一僵,陶骏倒很快脸上浮起笑容来,就又是那副温和的模样,说:“时候也不早,回头老秦该来落锁了,都出去吧。”
“哪有那么早。”尔宜吐吐舌尖。不过陶骏开了口,又有些不悦,她也不敢造次。“七嫂,和我们一同过去吧?母亲要我们照完相过去用茶点。”
静漪已经觉得有些累。她只将相机交予尔宜,也就不过去了。
出了花园,尔宜带着同学们与静漪和陶骏分道扬镳。
静漪看看尔宜高高兴兴地走了,也觉得这大半天没有白费似的。
福顺推着陶骏走得并不快。
静漪同他们一道走了没多远,便看到张妈和秋薇拿着伞出现在前面。
陶骏也看到了,微笑着说:“我正想着也该来人接了。张妈牢靠,真不愧是从前跟着二太太的人。”
静漪怔了怔。
二太太……
张妈和秋薇看到陶骏,忙先请安。
秋薇看静漪额上有汗意,心疼地赶忙给她擦汗,张妈就在一旁打了伞。一路走,张妈还要念叨两句,这下少奶奶要累坏了、回去先要喝碗汤……
静漪被她们这样伺候着,当着陶骏的面,倒觉得不好意思,直说:“快不用这样,难道我是去林子里打猎回来么?”
陶骏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一笑,颇为畅快。连福顺这个呆着脸惯了的汉子,也未免露出点惊奇之色。
“七妹原来是这么幽默的。”陶骏笑着说。
静漪本是无意中说了句话,倒不想惹陶骏如此痛快大笑。
前面就是谭园,门口停了轿子,是符黎贞的,料着正等她出门呢,果然就见符黎贞从门内出来,抬头一望,看到他们,就朝着他们走来。
“大嫂。”静漪先上前去。
符黎贞看看她,点头道:“来得正好!我正要让人去找你呢。”
静漪看她脸上的颜色有些不同寻常,便问:“大嫂找我何事?我刚同八妹去后花园照相,不在屋子里。”
“正是呢,我刚刚摇电话过去,只有月儿看家,说你不在。姑奶奶派人来叫你我过去,不知是为了什么。”符黎贞转眼望着丈夫,声音便柔和了些,说:“我得同七妹先去姑奶奶那里,已经让曹妈把药备好了,你回去先吃了,别耽误了时辰。”
陶骏目光凉凉的,看了眼那顶小轿,吩咐道:“福顺,让人套车。从这到萝蕤堂远得很,难道让七少奶奶走着去吗?”
第200章 易聚易散的云 (八)
静漪不想陶骏是吩咐这个。
符黎贞也有些意外。不过她极轻快地道:“还是坐车去快些。”
静漪一是不知为何姑奶奶又要召她去萝蕤堂,二是见陶骏夫妇已经如此安排,再拒绝也不合适,干脆等在那里。
福顺做事极麻利,不一会儿便让谭园的车夫将马车备好了。符黎贞和静漪上了车,各自带了一个丫头,朝萝蕤堂去了……
静漪已经有很久没有来过萝蕤堂了。下了车她跟在符黎贞身后走,一路向内堂去,听着下人向内通传大少奶奶和七少奶奶到了……初夏的萝蕤堂在充足的阳光下,倒是没有印象中的阴冷灰暗了。
符黎贞看她脸色苍白,略走几步便有些气喘,伸手扶了她,说:“也不知有什么急事……我回话说你身子不爽快,只我一个来就是了,竟是不许……”
“我没关系。就是天儿有点儿热。”静漪说着。心有些发慌。知道这是有些虚弱的缘故。不晓得等下能不能顺利应对各位姑奶奶的盘问。想到她们齐齐地坐在那里看着她,她心里就打鼓。
符黎贞含笑道:“姑奶奶们都是讲道理的。”
“少奶奶们请里面。”萝蕤堂正房门外,高瘦的婆子李妈朗声道。
静漪看她一眼,忽觉得她就特为地瞅了自己。
她在走上台阶时,转头看了眼身后的秋薇,果然秋薇也皱了眉头,低声道:“小姐,我看……”
静漪轻推了她一把。因听到李妈在说,老姑太太只让少奶奶们进去,符氏已经吩咐小柏等着了。秋薇皱着眉看静漪走开,站在廊下,立于小柏身侧。她倒不是担心别的,只担心静漪的身体是不是吃得消……
静漪原以为这回进了萝蕤堂,也跟先前一样,姑奶奶们必定都在座的,老姨奶奶们也未必不在。因是进深很深的屋子,堂内比起外面来凉爽的多。静漪乍从花团锦簇的花园子里来到这寸草不生的萝蕤堂已经很不适应,进了屋子又是肃杀的气氛,不由得不打起精神来——进了门一看,倒是出乎她意料了。堂上端坐的只有陶因泽一人。她身旁也只有带她们进来的李妈束手而立。
符黎贞和静漪给陶因泽问了安,站在那里等着她发话。
陶因泽点着烟,扫了她们俩一眼。
静漪只觉得陶因泽目光如电,虽是看着两人的,最终却也只落在她身上。她顿时意会到今日的事,恐怕她才是主角。
“叫你们两个来,是有事情找你们。大少奶奶倒是好找,七少奶奶你不是该在房里养病么?怎么半晌找不见人?”陶因泽不阴不阳地问。她吧嗒吧嗒抽着烟。
“回姑奶奶话,八妹和同学要照相,央我帮忙去,只在后花园走了走的,并没去远。”静漪见问,忙回答。
符黎贞在她一旁,此时看看她。静漪全副心神都在应对姑奶奶,并没留意她的神色。
陶因泽听说是去了后花园,便道:“原来是玩去了,这是身子好的差不多了?”
“是。好多了。”静漪说。
陶因泽嗯了一声,说:“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怎么精神到见了短。你屋里的人做了什么事儿,你这个当主子的,都不知道么?”
静漪见陶因泽问得蹊跷,心一动,温和地说:“前阵子静漪在病中,自顾不暇,处事或许有不当之处。不管是静漪还是下人们哪里做得不合适了,还请姑奶奶明示。”
陶因泽看着静漪白瓷似的一张面孔,此时虽然尽量说得气定神闲,也看得出来她是硬撑着的。她示意符黎贞和静漪都坐了,说:“特地叫你们来难道是为了你们打哑谜吗?自然是有事。”
符黎贞此时已经看出来姑奶奶是冲着静漪去的,微笑不语。
静漪既来之则安之,也没有急于弄清楚状况。横竖陶因泽已经把她拎到这里来了,不管什么事,她都得应对下去。
陶因泽命李妈:“把人带进来吧。”
李妈答应着出去,不一会儿,便从外面带了一个人进来。静漪定睛一瞧,竟是草珠——草珠进门便跪在地上,给陶因泽和静漪各磕了头,就不动了——静漪看她缩在地上,同那晚在雪地里畏畏缩缩的模样如出一辙,不禁微微皱了眉,就听陶因泽问:“七少奶奶,这是你屋里的人吧?”
“是,姑奶奶。这是我屋里的草珠。”静漪回答。草珠的身子好像又塌下去一截,静漪眉又皱了一分,“姑奶奶,草珠一向有些笨手笨脚的,整日不是打了这个碗,就是泼了那个茶,都是我素日教导的不当。若有什么冲撞了姑奶奶,还请姑奶奶饶恕……”
“她笨手笨脚的?”陶因泽一听静漪的话,忍不住冷笑起来。“做事笨手笨脚的,偷人可是利落得很。青天白日的就敢私会,还有规矩没有?”
静漪被陶因泽冷酷而毫不留情的话语和冷箭般的眼神弄得一怔。
“草珠,你自个儿跟你主子说。”陶因泽说。
草珠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抬起头来!”陶因泽喝道。
草珠还是不动。
一旁的李妈上前一把将她头发扯住,草珠不得不直起身来。
静漪便看到她那涨红的脸上,明显有伤痕,显然已经被打过了。她的眉立即皱了起来,但忍住没有出声。
“说!”陶因泽又喝道。
“姑奶奶,”静漪压住心头窜起来的火苗,轻声道:“姑奶奶别动怒……”
“不动怒?这是家生崽儿,虽然她老子娘都没了,可是一落草就在陶家门内长的。吃着陶家的、喝着陶家的、用着陶家的……怎么连陶家的规矩都不守了?就算是现在不兴老一套,总不能把陶家内宅闹腾得乌烟瘴气吧?丫头小子混勾搭起来,内宅如何安宁?这种脏事儿,我不知道就算了,知道,眼里断然揉不得沙子。”陶因泽简直是震怒。
静漪听到这里总算明白陶因泽在说什么。
陶因泽过于生气,说到这,示意李妈代为讲述。原来上午陶因泽姐妹也是一时兴起,一同约了出去逛逛。若是像往常一样出门乘了轿、下轿上了车也就没有下面什么事儿了,偏偏陶因润最爱蔷薇花。萝蕤堂后院里一架蛋黄色的蔷薇开的锦绣一般还不说,从萝蕤堂后院出去,一路往陶府侧门去的小路都满布着蔷薇。陶因泽姐妹几人便一路赏花而去,偏偏就在蔷薇架下,撞到了与人私会的草珠——只是那男人跑得快,草珠又死命地拦在前面,几位老太太和老婆子哪里追得上年轻力壮的男人,只好眼睁睁看着人跑的不见踪影……原想着把草珠逮住,自然问得出来。不料这个丫头竟是个嘴硬的很的,几个婆子轮番地拷问,她半个字不吐。直气的陶因泽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把她主子给叫来。
陶因泽一边听着底下人叙述,一边留心看着静漪和符氏的反应。静漪固然是凝神细听,那符氏却也不错神……她见李妈说完,静漪和符氏都没有立即发声,下面跪着的草珠又伏在地上了,曼声道:“大少奶奶,我怎么想着,底下人犯了这种事,是有个什么法子整治的?太太这两年忙,内宅好多事都是大少奶奶你处置,想来是知道规矩的。这事儿,你看呢?”
符黎贞想了想,便说:“这两年原也没出过什么大事儿。只是我想,姑奶奶,虽说草珠是家生子儿,可是父亲民国元年便废了奴才们的死契,都是拿月钱的呢。”
“这个先不论。拿月钱的佣人,也是得守规矩的。乱纪偷人养私孩子,这可不是能容的事儿……传出去,好说不好听。”陶因泽声色俱厉。
符黎贞说:“是,姑奶奶说的是。是不能容得这样的事情。从前的规矩么……”她似是有些不忍心说,顿了顿,“孩子当然是留不得的。不单孩子留不得,大人也得撵出去。当然,姑奶奶,如今民国了……这处置嘛,就不知该不该用府里的老法子。”
草珠这时候猛地抬起头来,泪流满面地看着静漪,说:“少奶奶,我不离开陶家……”
“离不离开陶家,可不是你说了算的。”符黎贞声音很轻。她看着草珠,“老姑太太问你话,你可要把话说清楚,那人是谁、什么来历、怎么就胆子这么大,居然敢在陶家兴风作浪?”
“陶家从来容不得这些脏事儿。民国了……民国了又怎样?民国也还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陶家坎院是干什么的?关人的!主子犯了错都有惩有戒,何况奴才?我倒不信了你这个小贱人,在这里不开口,进了坎院你还不开口。”陶因泽阴狠地说着。
静漪还是没有出声。姑奶奶这话,别说草珠听了浑身颤抖,就是她听着也心惊。孩子不给留,那就是要逼着堕胎了……她看向陶因泽。
第201章 易聚易散的云 (九)
陶因泽虽是语气阴狠,目光却并不令她觉得恐惧。她没有急着开口,显然老姑奶奶也在等着什么似的。一时这屋子里静极了。静漪觉得此时吹口气,羽毛飞起来的声音都会被听到的,更别说外面那脚步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