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云胡不喜(精修版)_分节阅读_第240节
小说作者:尼卡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72 MB   上传时间:2025-11-15 18:39:54

  果然这天晚上她回到临时司令部,衣服已经堆满了炕。这些东西里,有的是照陶骧的意思置办的,还有的是人送来的礼物。静漪把礼物盒子上的名片子收起来,一一地打开看着。一旁的周太太是听她念一个、叹一句,说:“太太,这些都是平时见都见不着的主儿啊……”

  静漪微笑着把卡片收了,预备空出时间来回信以示谢意。这一来一往,就算接上了头。

  当日决定来,想得倒简单。既然来了,碍于身份,也虑及陶骧,她当然不得不出席些需要她应酬的场合。幸好这些都是这几年她做惯了的,不过是换了一拨儿新人来交际而已……都是看在陶骧面子上的事情,她再没兴趣,也得打点好了。是否能出风头不在她的筹谋范围内,能不能受到他们的认可、尽量能使陶骧无后顾之忧,才是她要考虑的。只希望她所做的这些,能对陶骧有所帮助。

  只是在哈密日久,尽管静漪的行踪是被司令部和医院上下很有默契地保着密的,陶司令的太太正在哈密城中的消息也渐渐散播开来,得知的除了当地的名流,还有无孔不入的记者。好在马行健做事得力,静漪几次被拍到出入医院,都被他巧妙地解决了。直到一日,中央日报的随军记者将她大幅的照片登在头版,与陶骧部队的战报并列一处,她的行踪才算彻底地曝光。静漪原本是担心替陶骧招来麻烦,不想见报之后,好评如潮。随后几日,陶骧前线捷报频传,陶太太千里驰援,反而传为美谈……自那之后,静漪索性也不再躲避记者。

  她继续白天在医院里做着义工,上上下下地跑着,从早到晚,比医生和护士还忙似的。晚间常常会有应酬,她从医院回来,换过衣服去出席宴会。这样的忙碌除却身体略感疲惫,倒有一样好处,就是让她没有很多空闲去想其他。马行健总不远不近地跟着静漪,履行他守卫的职责,免她受到打扰,也随时向她汇报最新的战况,有时候一天几次报告,有时候几天也没有一点消息。消息也并不确定,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好的坏的,她都得慢慢消化。

第300章 百转千回的路 (二十二)

  每日回到住处总是很晚,静漪虽已经累了一天,却也很难睡着。于是她就常常会在半夜里起床,到厨房里一碗又一碗地练习蒸蛋……陶骧还没有回来,她做的香油蒸蛋,临时司令部留守的所有人都已经吃腻了。

  周太太说这样下去,要找医生给她开药方了。周太太说吃汤药可以治疗失眠,静漪自己心中有数,这恐怕是无药可医的。这几年前添的失眠症,只是这阵子过于担忧,有些严重罢了。能让她觉得轻松些的,除了陶骧偶尔特地给她的发回的寥寥数字报平安的电报,还有辗转多日送到她手上的家信。不管是陶老夫人的,姑奶奶的,还是雅媚、雁临或是无瑕尔宜的,都能给她带来片时的愉快。此外医院的忙碌和不时的宴请,都不能让她快活起来。前者是因看到了太多伤亡和生离死别,后者则是因想到前方还在作战、她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在享受着奢侈和安逸,总是于心不安。

  时间一日日地过去,距离陶骧离开已经半个月有余。天气越来越炎热。静漪的心情也像这天气,在一连数日都得不到陶骧的消息、又不得不对外作出一切安好的样子来时,变得越来越急躁。

  医院派遣到前方去轮换的医生和护士已经有两批,加上从前方送回的重伤员,每个人对于局势的观察和判断都不同,带回来的消息便五花八门。静漪每日听着,一会儿精神振奋,一会儿又忐忑不安,十分煎熬。她时常暗暗劝说自己不必如此,以陶骧和麾下将士的能力,此次作战一定会得胜,大可不必一有什么消息便心浮气躁……道理她都明白,只不过关心则乱,做不到而已,也就由着自己的心去了。

  这一日马行健照旧从医院护卫静漪回住处。他依旧没有收到前方传回来的战报,也就没有确凿消息能够转给静漪。静漪算一算,已经有一个礼拜没有得着陶骧的信儿了……报纸上的消息看上去千篇一律,毫无疑问是统一发布的新闻稿件;私下里谣言四起,对战况的猜测五花八门。静漪虽然忐忑,但她每日在医院里的见闻,都能帮助她对战局有自己的判断。至少从前线输送下来的重伤员在日渐减少,甚至近几日,已经没有重伤员送下来救治了。这起码说明伤亡的情况在好转,或者她往最好的方向猜测,伤亡的减少甚至没有,意味着战况的胶着或者停滞,则转折点即将到来……马行健沉稳,且像极了陶骧的平时的做派。他总不肯对此多发表一句话的意见,也不肯证实静漪的猜测。这让静漪也很是无奈。不过除了马行健,她也没有更合适的对象去讨论战事。

  静漪同马行健出来医院大门预备上车离开时,没有看到每日在这里蹲守采访的记者。她不禁有点好奇。

  马行健解释道:“特使费玉明先生今晚抵达。记者们恐怕都去他下榻的饭店了。”

  静漪皱眉。

  费玉明自从受命来慰问平叛的西北军将士,就始终停留在兰州,慰问也仅限于口头。此时竟肯大张旗鼓地来到哈密,也已经算不小的进步。静漪虽对他作为大大不以为然,仍问道:“可查到他在哈密的行程?是不是有进一步安排?”

  马行健沉默片刻才说:“此等文官,惯会纸上谈兵。我看他未必有这个胆量,在迪化还没拿下时,冒险上前线。”

  静漪听了一怔。以小马的沉稳,甚少如此直截了当地评价人,足见他对这位特使的行径同样不以为然。她忍了笑,道:“恐怕他一来,本地一些人也少不了同他接触。”

  “这些人么……没有七少在前方平定叛乱,这儿哪还有太平日子可过?就别说有心思巴结这上面来的权贵了。”马行健说着,倒笑出来。听上去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静漪心情有点复杂。费玉明其人她只有耳闻,并未见过。他既然来了这里,见面应该是迟早的事……果然第二天,她就收到请柬。是本地行政长官吴天派人送来的。请柬上写明于次日晚在官邸设宴,邀请陶司令夫人出席。

  静漪近日已经推掉所有的宴请和活动,这一个却不能不去,于是她特地向医院告假一日,精心准备一番,当晚准时赴宴。

  静漪自从到了哈密,凡出席本地名流的聚会,因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影响,装扮从来以大方简朴为准则,绝不肯轻易出风头,以至显得招摇。今晚也是一样。只不过她天生丽质,当她以一袭简单的白色旗袍配以素珠出现在吴府大厅时,仍足以使在场浓妆艳抹的女子们齐齐黯然失色。

  吴天得到通报,亲自出迎。

  静漪与他是早已相熟的了,见了面寒暄一番,几句话吴天便向她探听陶骧的消息。

  “听说是顺利得很,想必这几日就会有好消息回来。”静漪含着笑,说。

  吴天目光中略有迟疑,被静漪发觉,正要说什么,就见吴天的夫人陪着一位年过五旬、看上去儒雅斯文、戴着眼镜的先生走了过来。静漪猜这位应当就是费玉明了,于是她微笑。果然吴夫人提醒吴天,向她郑重介绍费玉明。

  “费先生,您好。久仰大名。”静漪面上肃然,同费玉明握手。

  费玉明说:“陶太太好。陶太太不远千里,随夫出征,已然是一段佳话。费某佩服陶太太勇气,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自当如是。”

  他握了静漪的手,一时没有松开。静漪虽有些不快,并没有表露出来,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客气一番,不着痕迹地抽手。自此便同他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再不肯接近了。

  费玉明是议员出身,非常健谈。且今日他是主客,吴天对他特别照顾,晚宴开始,特地安排他演讲。此一举正是投其所好,于是费玉明侃侃而谈,从古到今、由时局到战局,无不发表一通意见,只听得在座的人昏然欲睡。

  静漪与吴天夫人邻座,她心中不耐烦还能忍住,吴夫人却是个爽直的女人,听着费玉明连篇累牍的发言,干脆转脸对静漪低声道:“要是七少也这么多话……”

  静漪听她开了头,便笑着伸手按住她的手臂。

  吴夫人看了静漪明艳动人的笑脸,有心同她开开玩笑,手指绕了一周,低声笑道:“那爱慕他的人可要大大减少了!”

  静漪握住她的手,但笑不语。

  吴夫人常同她说笑的,爱讲陶司令俘获了这里女人们的心、陶太太俘获了这里男人们的心、贤伉俪一同俘获了全部的心……静漪听了就总是笑。

  两人正说着话,忽听外面有人通报“陶司令到”!

第301章 百转千回的路 (二十三)

  宴会大厅里霎时间安静下来,仿佛在座的各位都被这一声通报吓愣了,没有人及时地作出反应,就连正在发表演说的费玉明也顿住了,望着宴会大厅门口的方向——紧接着又一声“陶司令到”,比先前更加的响亮。

  这一回,人们终于像被惊雷震醒了。

  静漪座位正对着门口。大门一开,戎装的陶骧果然出现在那里。今晚吴府灯火辉煌,里外的灯都亮极了,陶骧挺拔英武的身姿,在明亮的灯火中,神兵天降一般,焕发着夺目的光彩。而宴会大厅里的人,此时像是被点燃了的爆竹,不知由谁先开始,噼里啪啦地鼓起掌来。

  吴天第一个起身离席,一路疾走来到陶骧面前。他没有同陶骧握手,二话没说上前同陶骧拥抱。

  陶骧见他是动了感情的样子,不禁也有些动容,但他比吴天更能控制情绪。他看了眼仍在主位上坐着的费玉明,示意吴天。吴天会意,忙携了他的手,一边走,一边问道:“司令这会儿回来,可是迪化已经……”

  他眼中闪着光,紧盯着陶骧。

  陶骧点头,从容一笑,道:“迪化已于三日前收复。叛军首领已被击毙。”

  片刻的沉寂之后,宴会厅内的客人们纷纷起立,向陶骧表示敬意。

  吴天不由得振臂,虽没有呼喊出声,但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高声道:“好!好好好!司令果然名不虚传,神勇无敌……诸位,诸位!”

  吴天站到席上,面对众位宾客,转脸对满面笑容的费玉明点点头,道:“陶司令,特使阁下,诸位来宾,请端起您的酒杯来,让我们为陶司令的凯旋干杯!陶司令,请!”

  早有人给陶骧端了酒来。托盘里是大碗的烈酒。吴天端起一碗来,敬给陶骧。陶骧也不客气,接过酒碗来,对在座的各位道:“多谢各位!”

  他将碗中酒一饮而尽,亮了碗底。一连三碗烈酒,他面不改色。

  费玉明笑道:“陶司令海量。费某借吴主席美酒,敬陶司令一杯。”

  他拿了酒杯过来,向陶骧敬酒。

  陶骧接了,也微笑道:“费先生不远千里替索长官前来慰问,陶骧代表西北军全体将士谢过索长官。费先生辛苦。迪化既已收复,秩序正在恢复当中,费先生若愿意,陶骧愿同费先生一道,自此向西,一观战果。不知费先生意下如何?”

  “费某正有此意。迪化收复,新疆平定,此处民众重获安宁,是陶司令大功一件!费某亲历,也乃三生有幸之事。故此在兰州得到消息,便赶来,提早为陶司令庆功。”费玉明笑着对陶骧拱手,两人各自干了杯。费玉明却接着说:“只是费某来西北目的是替长官慰问西北军将士,此目的既已达成,也该早日回南京向长官复命。陶司令与麾下将士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十分辛劳,自不待言,费某会向长官如实报告,请长官予以嘉奖。”

  “此次奉命进疆,历时两月有余。费先生自抵西北,陶骧始终未有机会尽地主之谊,还请见谅。平叛之事,望费先生向索长官将所见所闻据实上报。”陶骧说着,向一旁立着的侍者手中拿起酒壶来,斟了酒,“陶骧敬费先生一杯。”

  费玉明见他如此客气,笑着将酒喝了。陶骧请他坐了,转身看到始终在自己身旁站着笑嘻嘻的吴天,也敬了吴天酒,道:“自陶骧抵达此地以来,沛文兄对陶骧是鼎力协助,提供诸多方便。此间种种,陶骧铭记在心。”

  “司令这是说哪里话来?还不是应该的么?”吴天笑容满面,满饮了杯中之酒,携着陶骧的手,走到桌边,“别说是平叛这等大事,日后司令若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尽管开口。”

  “沛文,你就别啰嗦了吧?七少自打进了门儿,你就没停了讲这讲那,只让七少左一杯右一杯地喝酒,七少和少奶奶都没捞着说句话呢。”吴夫人及时打断了丈夫,高声笑道。

  静漪坐在她身边,微微仰头望着面前的陶骧。

  陶骧看了她,目光中有笑意。他向吴天与费玉明一点头,走过来,在静漪身旁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静漪看着他,微微笑着,将自己那杯茶递给他,低声说:“才来就喝了那么多酒……快吃一点东西垫垫,等下有的喝呢。你要吃什么?”

  陶骧看她碟子里有几块点心,拿了她的毛巾擦擦手,直接将点心拿起来吃了下去。静漪笑笑,心知他一定是饿了,不然以他的挑嘴,怎么肯就这么吃。这么想着,又觉得心酸,看他肩头有一点浮灰,拿手帕轻轻拂了去。

  陶骧侧了下脸,待要说什么,见吴夫人同几位夫人端着酒杯过来了,忙微笑着起身。

  吴夫人虽说批评丈夫一味让陶骧喝酒,自己纠集了一众夫人过来给陶骧敬酒时,却也毫不客气。

  静漪要起身,吴夫人按下她,笑着说陶太太且只管坐,不用同我们客气的,看了陶骧,笑道:“庆功不庆功的话,我们也不懂,也不说那些个场面话。七少倒是得好好儿地喝了我们的酒——七少人不在城中,留了娇滴滴的美夫人独个儿在这儿,多亏了我们,替七少哄好了太太,七少才心无旁骛,得胜而归。七少是不是得有所表示啊?”

  吴夫人说着,众位夫人也附和。陶骧转脸看看静漪。静漪微笑着,并不开口。于是他很干脆地,一一将夫人们敬的酒都喝了。

  陶骧人物本来就漂亮,此时亲切和气又有风度,一众夫人们借着敬酒同他交谈,自然是喜笑颜开。她们同静漪又是熟悉的,见她坐在一旁,也只管拿她和陶骧取笑,一时间这里便其乐融融。

  晚宴之后还有舞会,陶骧却没有久留,借口还有事,便向吴天夫妇和费玉明告辞,携静漪一道离开吴府。

  吴天夫妇直将他们送至大门外,待陶骧和静漪上车离去,才回去应酬其他宾客。

  吴夫人笑着说:“七少两口子,真是琴瑟和谐。让人瞧着心里就舒坦。”

  吴天也笑,道:“自古美人配英雄,不过如此。七少这次,两千骑兵大败迪化九万叛军,当真是奇迹……难怪当初叛乱一起,索长官一听王大胡子兵败而逃,接着就下令让七少进疆。现如今能坐镇西北,牵制各方的,除七少外,不做第二人想啊。”

  “王大胡子还躲在四川,这下看他要如何。”吴夫人说。

  “他再如何,也没那么容易回来了。七少精明,自己撤出迪化,留回回部下马仲成带兵驻扎城外,不是控制,也是控制。”

  “七少打仗厉害,做事也清楚。那时青海平叛,他事后的作为,也很得民心。如今手腕越发圆熟……”吴夫人说着话,竟笑起来,回头望了望,陶骧夫妇乘坐的车子早已不见踪影。“看到七少奶奶没?她今晚才放下心来似的。这些日子当真是牵肠挂肚。新来乍到时真是娇滴滴的一个美人儿,如今人眼看着就瘦了许多,七少看了,不知道该怎么心疼呢,啧啧……”

  “七少奶奶不简单。”吴天笑道。

  “当然不简单。她同我们这些没念过几天书的深闺妇人到底有些不同。那日我们一班太太约了去医院探望伤员,她带我们参观时,我们亲眼看到她给护士帮忙换药。你想想那样子,又是血又是脓,李太太只看了一眼转身出门就吐了,七少奶奶泰然自若,毫不介意……我心想,呀,只听说七少娶了个家世了得、风华绝代的美人妻子,没想到还另有过人之处,那些溢美之词,倒真没有十分夸张了。我们就是没瞧着这个,想着单单能随着七少来前线,已是难得。”吴夫人笑着,“今晚夫人们都看七少,先生们可是都得了空儿看七少奶奶了。”

  吴天听了,不禁大笑起来,说:“看样子他们在哈密不会久留。你留意下,看七少奶奶都喜欢什么,早早打点……”

  “那么快?七少才刚回来。”吴夫人惊讶。

  “七少恐怕另有打算。他也不会让太太在此处久留。”吴天边说,边抬眼看到费玉明正同人交谈。他与夫人低语几句,便笑着朝费玉明走去……

  陶骧和静漪还在回去的途中,果然就要静漪这两日便先返回兰州。

  “好。”静漪轻声答应着。

  陶骧听她答应得痛快,倒沉默下来。借着汽车灯光,看着她。今晚从他进了吴府,看到她静静地坐在众多宾客当中,纷繁华丽中,如一朵雪白睡莲,反而显眼……她安稳沉静地陪在他身边,从那时起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说过几句话。可不知为何,他却觉得他们已经说了很多话了,此时反而不需要再开口。

  静漪见陶骧这么专注地望着自己,不禁抬手捋了下发梢。

  陶骧拉了她的手,攥在手心里,吩咐司机停车。

  下了车,静漪才看出来这里离他们的住处还有好长一段路,不禁看了陶骧——他回头吩咐马行健,不用跟着下来,他想散散步——天还没有黑透。夏夜天长,这里又比兰州天黑得更晚些。她仰头可见天空,晴朗,暗蓝的天幕上一绺绺火红的云,有种热烈而奇异的美。

  “那你呢?什么时候能回去?”静漪问道。

  陶骧说:“晚几日而已。这里的事情需略做处置。趁这次机会,再去几个地方考察一番。”

  静漪听他说着,明白这是他的公事。她只是看了他两眼,没有再出声询问,心想仗才刚刚打完,他就不能喘口气么……虽没有说出来,眼神想必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因为她接着便听陶骧说:“我很快回兰州的。部队拉出来这么久,人困马乏,上下也要休整了。”

  “嗯……省身呢?”静漪问起来。

  “仲成留守迪化,省身与阿图带人追击余党,往伊犁方向去了。恐怕还得些日子才能回来。”陶骧慢慢地说。他今晚喝了不少酒,到此时被夜里清凉的风吹着,酒意渐渐上来了。

  静漪听了,好一会儿不说话。

  陶骧对逄敦煌的信任,显然超出了她的预计。

  她看看陶骧。他也正看着她,说:“是不是……”

  “沙依木被击毙,段奉先不知所踪。”陶骧语气凉凉的。

  “嗯。”静漪知道陶骧说到这里,她便也不能问了。虽然有些担心逄敦煌,也明白他这一步必须要走。“省身对奉先大哥,可谓仁至义尽。”

  “如今世道,此等人少见。我乐意成全。”陶骧说。

  静漪站下,看了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9页  当前第2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0/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云胡不喜(精修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