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王冕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2 KB   上传时间:2025-05-14 11:59:46

  ④《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0,天聪八年闰八月癸丑条,《清实录》,第2册 ,第266页。

  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20册 ,第705页。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8册 ,第1017页。

  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8册 ,第1063—1065页。

  ⑧《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嘉庆六年正月,档案号:03-0197-3622-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廷在发音上有“s”(汉语拼音s)和“š”(汉语拼音sh)音混淆的习惯;二来是因为当时满文的“s”(汉语拼音s)和“š”(汉语拼音sh)在书写上亦经常混淆。

  根据康熙朝《奏销档》记载,康熙五年三月十六日,康惠淑妃突然患病呕吐,太医表示虽然病情尚不大要紧,但康惠淑妃年纪已大,可能会有危险。①其后,康惠淑妃的病情逐渐加重。康熙六年六月初十日,康惠淑妃薨逝,内务府为其办理丧仪。②从相关档案来看,康惠淑妃在病重时应该亦按照当时的习惯被移至隅房,并在隅房薨逝。③

  康惠淑妃由蒙古归附清廷之时,携来有一位女儿,其身份不明。④崇德五年(1640年)正月,这位女儿嫁给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在康惠淑妃薨逝后,清廷处理康惠淑妃遗物时,将其所遗留的物品和使女中的相当一部分,赏赐给一位名为淑德的格格⑤,她应该即是那位由康惠淑妃携来的女儿。

第三节 清太宗的两位侧妃

  一、侧妃叶赫纳喇氏

  [简介]

  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原嫁与乌喇纳喇氏喀尔喀玛为妻,生有二子。后因喀尔喀玛获罪伏诛,入太宗内院,被纳为侧室。天聪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第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不久,改嫁与内大臣詹土谢图为妻。詹土谢图亡故后,改嫁与哈达纳喇氏轻车都尉达尔瑚为妻。后于达尔瑚家薨逝。

  [概述]

  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出身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星恳达尔汉系叶赫纳喇

  ——————————

  ①《绿头牌及无印本章口奏事务底簿》,康熙五年三月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六年六月初十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七年七月二十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④谨按,有学者推测这位女儿可能是康惠淑妃的养女或者是与前夫林丹汗所生的幼女。

  ⑤《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氏),关于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可以参考太祖孝慈高皇后条。叶赫国主系叶赫纳喇氏之始祖星恳达尔汉的曾孙珠孔额生有三子,依次名为太杵、台坦柱、尼雅尼雅喀。孝慈高皇后一支所属之叶赫国主嫡系为台坦柱后代,而阿纳布则为尼雅尼雅喀后代,故而阿纳布是叶赫国主家族的旁系远亲。从堂亲的辈分来看,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是孝慈高皇后的族侄女。根据谱牒显示,阿纳布至少有一子二女,独子名为黄,后来被編入镶蓝旗满洲。二女之中,除一女为太宗侧妃叶赫纳喇氏之外,还有一女嫁与太宗之兄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为二继妻。①

  康熙年间,对于侧妃叶赫纳喇氏的具体情况,圣祖曾经专门询问过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之孙大学士明珠。他问道:

  原任包衣佐领阿明阿、博尔赫图、吴努春系何人之子?吴努春之母如何得进大内②生育承泽王③,后令其(从大内)出去,与汝族中何人,朕将其名忘却。④

  明珠则在回折里详加回忆,记叙道:

  乌喇之彻辰、喀尔喀玛兄弟系乌喇贝勒族人。……喀尔喀玛于乌喇生有萨壁图、阿明阿、钦台吉。后乌喇与我国交兵战败,布占泰贝勒败走叶赫东城。喀尔喀玛逃至我城中,奴才之祖父将喀尔喀玛豢养,以原任都统额赫讷族中女子妻之,生有博尔赫图、吴努春。太祖灭叶赫后,下旨将喀尔喀玛诛杀,送吴努春之母入太宗皇帝庭院,生有承泽王。生承泽王数年后,令其(从太宗皇帝庭院)出去,嫁与伊苏特之原任内大臣詹土谢图。詹土谢图随猎遭虎抓伤而死,吴努春之母则嫁哈达孟格布禄贝勒族人镶黄旗之轻车都尉达尔瑚,后即于达尔瑚家亡故。⑤

  ——————————

  ①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②谨按,此处“大内”原文为“dolo”,意为“里面”“内部”,后来明珠回折原文则作“huwa”,意为“院子”“庭院”,均是对太宗后宫(内宅)的称呼。

  ③谨按,承泽王即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

  ④满文奏折,康熙朝,档案号:04-02-002-000068-007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原档案为满文,书中所用为作者自译。

  ⑤满文奏折,康熙朝,档案号:04-02-002-000068-007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原档案为满文,书中所用为作者自译。

  由此可知,侧妃叶赫纳喇氏为叶赫国主远族尼雅尼雅喀之后代。①万历四十一年,乌喇部破灭,乌喇国主布占泰与其堂弟喀尔喀玛逃往叶赫东城。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豢养了他们,并将同族的阿纳布之女嫁给喀尔喀玛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天命四年,叶赫部破攻灭,喀尔喀玛被杀,阿纳布之女则被送进太宗的内廷,后来得到太宗的恩宠,在天聪二年生下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寒.并获得侧妃的地位。但是,生下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没有几年,侧妃叶赫纳喇氏就被改嫁给内大臣詹土谢图。天聪六年十月初六日,官书记载:“(太宗)猎于费德里山。上驰马独前,有御前侍卫詹土谢图,距上二十步许前行。突遇一虎,詹土谢图以射鹰矢射之,中虎。虎扑詹土谢图坠马,将噬之。上大呼直前,虎惊却。詹土谢图幸未及大伤,其虎随为众侍卫射死。”②随后,詹土谢图因此伤而亡故,守寡的侧妃叶赫纳喇氏又改嫁给哈达国主之同族轻车都尉达尔瑚③为妻,最后在达尔瑚家中薨逝。

  故而侧妃叶赫纳喇氏至少生育过三个儿子。第一子博尔赫图和第二子吴努春是与第一任丈夫喀尔喀玛所生,姓乌喇纳喇氏。④博尔赫图仕至郎中,获封骑都尉。其去世后,爵位由吴努春承袭。第三子是与第二任丈夫太宗所生的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后来形成和硕庄亲王这一支世袭罔替的宗支。

  二、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

  [简介]

  太宗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图戴清之女。天聪六年二月,嫁与太宗为东宫福晋,亦称第三福晋。天聪七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第六女固

  ————————

  ①谨按,档案原文所谓“原任固山额真额赫讷”是尼雅尼雅喀第一子延住之曾孙,侧妃叶赫纳喇氏之父亲阿纳布则是尼雅尼雅喀第三子雅林布的第四子,他们都是尼雅尼雅喀的后代,在同一“族”内。

  ②《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2,天聪六年十月庚午条,《清实录》,第2册 ,第172页。

  ③谨按,达尔瑚是哈达国主孟格布禄三兄萨穆哈图之孙,在哈达部诸贝勒、台吉之中归附清廷较早,获封为二等轻车都尉,约在康熙三年或四年去世。其身后没有留下男嗣,爵位由其侄巴达克图承袭。

  ④谨按。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那氏宗谱》记载,博尔赫图和吴努春均为彻辰之子,而非喀尔喀玛之子。若依此说,则侧妃叶赫纳喇氏第一任丈夫应为喀尔喀玛胞弟彻辰。此处权依明珠奏折记述。

  伦公主。天聪九年九月二十六日,生第九女。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因不合太宗之意,被改嫁与叶赫纳喇氏南褚为妻。其后不明。

  [概述]

  太宗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出身旧喀尔喀五部之中的扎鲁特部,是达延汗的后代,其父名为巴雅尔图戴清,亦作“色本”。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的兄弟名为桑噶尔,后来承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贝勒之爵位。另外,她有一位堂姐妹嫁给太宗的兄长莽古尔泰,亲姐妹则在侧妃出嫁的第二年七月嫁给莽古尔泰之子阿喀达。①

  天聪六年,清廷大臣们认为:“汗已立有中宫福晋、西宫福晋,唯东宫未立福晋。故选其优,遣人往聘此福晋。”此处所谓“其优”即指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其后,太宗派人对巴雅尔图戴清说:“我召来观之,中则留于宫内,不中则遣之还。”遂让侧妃到城外暂歇,太宗“亲率从者数人往观之”,最终“迎人内廷”②,并且在二月十二日举行册封筵宴。被封为东宫福晋的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位次在三宫之中排第三位,因此亦被称为“第三福晋”。

  嫁入宫中之初,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宗的关系尚为融洽,三年内接连生育两个女儿。结果在第九女刚刚诞生仅十余日的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③,官方档案内记录道:“汗的第三福晋是扎鲁特部的巴雅尔代青的女儿,因不合汗的意,给了叶赫的德尔格尔台吉的儿子南褚。”④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改嫁之原因官方档案中并未提及,目前之研究一般认为,由于天聪朝末期“崇德五宫”纷纷进入清廷,对后宫位次进行重新排序势在必行。原本排位便次于孝庄文皇后的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面临着排位进一步居后的窘境。这可能是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宗失和、“不合汗意”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被改嫁与南褚之后,其父巴雅尔图戴清依然与清廷交好,这种情况或许说

  ——————————

  ①此段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钦定外藩蒙回部王公表传》《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蒙古世系》。需指出的是,杜家骥在《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一书中统计扎鲁特氏在入关之前共与清廷有十一次联姻,但限于资料有限,目前只能复原很小一部分的谱系关系。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20册 ,第618页。

  ③谨按,根据《玉牒》,太宗第九女生于天聪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戌时。

  ④《汉译《满文旧档》》,第135、136页。

  明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宗的分离是相对平和的。①至于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所改嫁的第二任丈夫南褚,是正黄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之长孙。南褚承袭其父德尔格尔之男爵和世管佐领,其子穆占曾任征南将军,乌丹曾任建威将军,是八旗内的世家名门。②

第四节 清太宗的庶妃及其他

  一、庶妃纳喇氏

  [简介]

  太宗庶妃,纳喇氏,英格布之女。嫁与太宗为妾室,属小福晋级。天聪九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第十女县君。崇德二年二月十六日,生第六子奉恩镇国怒厚公高塞。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初七日,生第十三女。顺治十一年七月薨逝。疑奉安昭陵贵妃园寝。

  [概述]

  纳喇氏是太宗的庶妃之一,她为太宗生育一子二女,可能是比较受宠的一位妾室。根据《内国史院》档案记载,庶妃纳喇氏在顺治十一年七月薨逝,世祖在七月二十三日遣官前往盛京赐祭,祭文中说:“尔为皇考之小福晋,忧勤年久,于内廷谨慎小心,忠勤敦厚,尤为可嘉。”③是官方对她的评价。原档中,“小福晋”一词为“buya fujin”④,可知其生前身份为小福晋级。

  二、庶妃奇垒氏

  [简介]

  太宗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寨桑额尔济图固英之女,名德恩。嫁与太宗为妾室,属格格级。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日,生第十四女恪纯和硕公主。后于顺治、康熙朝屡次提升待遇,服二十匹缎。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寅时薨。

  ——————————

  ①杨珍:《关于清初后妃改嫁问题的考察》,《明清论丛》第7辑。

  ②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下册,第320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满文内国史院档(缩微胶卷)》,第3盘。

  [概述]

  太宗的庶妃奇垒氏名为德恩,满文作“den”。①她出身蒙古察哈尔部,其父为察哈尔部的寨桑。寨桑一词亦作“宰桑”,是蒙古各部首领手下的大臣,地位颇高。庶妃奇垒氏的父亲是察哈尔部的寨桑之一,可能是在太宗平定察哈尔部前后归服清廷。庶妃奇垒氏的母亲享有高寿,康熙三年(1664年)时已经八十余岁,孝庄文皇后特地传旨由宫廷配给其服用等物。②康熙十四年,察哈尔部叛乱,当时庶妃奇垒氏之母已经九十余岁,与庶妃奇垒氏的兄长萨麻地住在察哈尔地方,孝庄文皇后特地传旨,让圣祖敕命军前“弗加掳掠”。③

  根据康熙朝《奏销档》记载,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内务府奏称:“十三日奏。慈宁宫之德恩格格患病,昨夜痰气上涌,于五更钟④时薨逝。”并且奏请按照“服三十匹缎以下、二十四匹缎以上之格格”的等级办理丧仪。此时,圣祖对庶妃奇垒氏的位分记忆出错,想要将她按照顺治十七年时薨逝的一位太宗的小福晋的旧例办理丧仪。但是内务府旧臣以及苏麻喇姑等人均明确指出:“太宗时之小福晋系呼为小福晋,德恩格格系呼为德恩格格,(二者)并不相符。”“德恩格格非系福晋,系称格格。小福晋者,系自太宗时已呼其为小福晋,福晋⑤之管领下有人三十对,服三十匹缎。德恩格格虽已分有管领,(却只有)人二十对,服二十匹缎。起居服用均未及福晋,只系格格等级。”⑥由此可知,虽然生育有恪纯和硕公主,但是庶妃奇垒氏的位分却只是格格级。到顺治、康熙两朝,作为仅存的太宗后宫主位之一得到优待,才分得内管领⑦,而身份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一位服二十匹缎的格格级庶妃。最终,圣祖下达旨意,按照服三十匹缎的格格例办理丧仪。庶妃奇垒氏是最后

  ——————————

  ①《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②《绿头牌无印本口奏档案》,康熙三年五月初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③《圣祖仁皇帝实录》卷55,康熙十四年五月壬戌条,《清实录》,第4册 ,第708页。

  ④谨按,此处时间满文原文写为“gcrendcrc tanggu ging”,直译为“亮百钟”,指的是天将亮的时候要打的更鼓,即民间所谓的五更。

  ⑤谨按,此处“福晋”应为“小福晋”的略称,而并非指位分上高于“小福晋”的“福晋”。

  ⑥《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三十年三月十三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⑦谨按,根据当时的制度,庶妃中只有福晋级才能分得专属内管领,小福晋及以下等级则无法分得。庶妃察哈尔奇垒氏作为格格级庶妃,康熙朝已经获得专属内管领,已经是特殊的优待。

  一位薨逝的太宗的后宫主位。

  三、庶妃颜扎氏

  [简介]

  太宗庶妃,颜扎氏,布颜之女。嫁与太宗为妾室。天聪元年(1627年)十月十八日,生第四子奉恩辅国公叶布舒。其后不明。

  [概述]

  太宗的庶妃颜扎氏出身于叶赫地方颜扎氏。根据谱牒的说法,她的祖父名为铺堪,父亲名为布颜,自己有三位兄弟,分别为衮达什、那沙拉哈以及安达理。其家族被編入正黄旗包衣。其中安达理因功封为骑都尉,在太宗崩逝的时候,安达理为之殉死,从而被追晋为三等男。太宗第六子奉恩镇国忍厚公高塞的嫡妻则是安达理的孙女,亦即庶妃颜扎氏的侄孙女。①

  颜扎氏是太宗的庶妃之一,可能是太宗早期的妾室。

  四、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简介]

  太宗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安塔锡之女。嫁与太宗为妾室。崇德二年四月十九日,生第七子奉恩辅国公品级常舒。其后不明。

  [概述]

  伊尔根觉罗氏是太宗的庶妃之一,可能是在崇德建制前后成为太宗妾室的。

  目前对于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的出身没有确切的资料。从名字的转音进行推测,其父安塔锡可能是《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穆溪地方伊尔根觉罗氏的阿尔塔什。这位阿尔塔什世居穆溪地方,国初率七村归来,被編入正蓝旗满洲,太祖妻以宗室之女,设世管佐领令其世袭。阿尔塔什第一子阿三封为一等子,第二子阿达海为十六大臣之一,第三子济尔海仕至都统,第四子噶

  ——————————

  ①此段颜扎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杨原:《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及内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叶赫颜扎氏家谱》,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年;《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赖仕至副都统。不过,这种猜测尚需史料的进一步证实。①

  五、庶妃

  [简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