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夜引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松下有鹤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4 KB   上传时间:2025-05-14 12:44:37

  “嫂嫂。”李琪瑛出声。

  清蕴一直在关注产房里进出的动静以及宫人神色,被她一唤,回头就瞧见小郡主红通通的鼻头。

  应该是记着“不能哭”的教训,她努力抑制住情绪,“我能握你的手吗?”

  清蕴一言不发地伸手,转瞬就被李琪瑛用力握住,像是要从她身上汲取力量。

  忽然,李琪瑛看向她小腹,“嫂嫂不会很快也要生孩子吧?”

  她知道女子生育艰辛,以前只是听说,今天却在姐姐这儿感到了真切。姐姐身为贵妃,周围有上百号人伺候,吃穿用度无不精心,还有太医随时候诊,都能出现这种状况,其他人可想而知。

  大嫂和姐姐很像,看着都美丽却柔弱,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应该不会。”

  成婚前,清蕴告诉秦夫人自己有旧疾,子嗣艰难。这话半真半假,她没受过重伤,但确实不易有孕,这是大夫当初的诊断。

  大夫说,她是天生如此,可以调理,但要和寻常女子一样会比较难。这对身体没影响,她就放平了心态,加上嫁给李秉真后,谁也不会在子嗣上催她,她就更不在意了。

  李琪瑛松了口气,继续专心看向产房。

  给李贵妃准备的产房位于承乾宫偏殿,这儿没有住嫔妃。但李贵妃执掌凤印,宫内大大小小的嫔妃都不敢在她生产时若无其事地待在住处,纷纷赶了过来,不敢高声喧哗,就在位上窃窃私语,猜测贵妃安危。

  李琪瑛无意间扫过去几眼,发现竟有妃子在此刻妆扮得格外用心,当即脸色铁青,意外得没有当场爆发,而是暗暗记住嫔妃模样姓名,准备择机再让母亲出手教训。

  又过小半时辰,建帝仪仗姗姗来迟。

  他下了辇,对一众请安的人摆摆手,步履匆匆,倒真像是忙碌国事而来,“贵妃如何?”

  女官被唤出来,回他话,“娘娘虽然发动得早,但太医说腹中皇子安好,如今产婆正在推腹助产。”

  “怎么没有声音?”

  女官道:“还未到正式产子的时候,太医说不宜叫喊,免得后继无力。”

  建帝虽有了三个儿女,但女子生产的事,他依旧不大清楚,点点头,就坐到一旁等待。

  同样听到这些话的嫔妃们也跟着松了口气,至于内心是庆幸还是失望,就只有她们自己清楚。

  陛下很少临幸后宫,宫中有孕者极少。原本她们还在庆幸贵妃也一直膝下无子,今天她要是生下一位皇子,不会被当场册封为后罢!

  这些心思,建帝自然懒得琢磨,他内心其实有些复杂。

  李贵妃是他的表妹,也伴了他十年,再怎么不喜外戚势力过大,他也不会希望她一尸两命。可当初太医也说过,这胎是皇子的可能极大。

  朝堂本就有人在催他立太子,大皇子生母地位低微,如果贵妃诞下二皇子……

  如今齐国公势头稍降,若是立了贵妃之子,之前那些功夫岂不又化为灰烬。

  想到曾经看过的那则预言,建帝眯起眼眸,各种情绪在胸口()交织。

第43章 窥视

  建帝登基五年时, 钦天监有人夜观天象,观出荧惑守心之象。十年之内,天子驾崩,杨家江山将会易主。

  推演一番, 篡臣贼子极有可能出自外戚。

  建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柳、李两家。

  柳文宗侄女和齐国公长女都为后宫嫔妃, 外戚之中, 也以他们两家势力最大, 一文一武,各占鳌头。

  他想知道预言当中更详细的指向, 那人却无法给出答案,建帝左思右想,将那人秘密处死了。

  当然不是因为不信这则预言,反而是因为太信了,不希望走漏风声。

  此后, 他一直在观察两家动向, 看他们是否会在暗中积蓄势力。

  经历过李家军一事,建帝认定齐国公府威胁更大,毕竟他们手握兵权, 自己的姑母大长公主也日益张狂,让建帝十分不喜。

  多疑的他,甚至想到齐国公是否早有不轨之心,故意让长子装病, 于是也对李秉真百般试探。从太医口中得知李秉真身体确实羸弱后仍没有打消警惕, 多次试探这位表弟对仕途的想法。

  最初, 他越是试探, 齐国公越不敢放权。建帝表面放任他和柳文宗制衡,实则更为信任柳家, 在蒙古再起异动时,甚至想过借此机会让李家失势,随后清算。

  李审言当然也是对付李家的一把好刀,没有什么能比父子反目更精彩的戏码。可惜齐国公不知是隐藏太深,还是终于决定急流勇退,在这种当口辞去统领之位,让建帝许多布置当即成了一场空。

  建帝没有彻底放松,但确实因此有了疑惑,只能着李审言和锦衣卫私底下观察齐国公动静。

  他有些后悔杀那人杀得太早,现在都没人能够为他观测天象是否发生了变化。

  想起十年内自己将会暴毙的预言,他时刻让太医调养身体,边到民间寻找延年益寿之法。

  杨家皇室确实都短寿,最长寿的也不过活了四十来岁,建帝如今已三十多,不得不谨慎。

  旁人眼中的寒食散,实际是经过改良的方子,里面增添了各式药材。此外,还有能人异士在暗中为他炼制长寿丹,传授他采阴补阳之法。

  建帝这段时日感觉精气神前所未有得好,朝事都暂时放在了一边。

  李贵妃提前生产,让他瞬间记起所有。

  放在往常,建帝坐在这儿,李琪瑛早就小蜜蜂般围上去。此刻她记恨建帝对长姐的不上心,愤愤不满,格外冷淡的模样惹得建帝扫来一眼。

  这一扫,就扫到了同在旁侧的清蕴。

  周围有诸多宫妃,她依旧美得出众,让人心痒痒,和以往相比,还有了种不一样的娇艳。这阵子完全放纵欲望的建帝几乎瞬间就想起了曾经对她的念头,喉头紧了紧,转回目光。

  夜色深重,明月高悬,女官让人奉上茶水点心,但基本没人享用。

  李贵妃生产持续了七八个时辰,期间一度传出血流不止的消息,险象环生。众人听得心惊胆战,再困都不敢请辞,掐着大腿保持清醒。

  建帝不用一直陪,他在主殿休息了一个时辰,醒来后得知小皇子还没生出来,且李贵妃极有可能难产而亡时,步伐瞬间快了起来,准备进产房一看。

  依旧被人拦住了,宫人们跪地说着“产房不吉利”的话,请他避让。

  一声瓷盏碎裂的脆响惊醒众人,产婆捧着血水盆踉跄而出,话音未落便被内殿尖叫打断。

  产房内,大长公主执刀的手腕稳如弯弓,刀锋割开皮肉的闷响混着李贵妃的惨叫,惊飞了檐下栖鸦。

  “发生了何事?”万云第一个高声质问。

  有宫女脸色煞白地跑出门,跪地道:“殿下,大长公主殿下取刀剖开了娘娘的肚子。”

  一阵倒抽冷气声,建帝也被骇得退了两步。

  李琪瑛瞬间握紧清蕴的手,力道之大几乎把她手腕捏断,听到清蕴的痛嘶才回过神,“对不起,娘她……姐姐她……”

  已是语无伦次了。

  她松手想冲进产房,就在这时又有人冲出报喜,“陛下,大喜!小皇子平安!”

  这一瞬间,清蕴没有转头,也仿佛听到了许多人内心的遗憾。

  建帝只顿了一下,就笑起来,像是为此高兴。

  唯有李琪瑛大声问,“贵妃娘娘呢?她如何了?!”

  那人哆嗦了下,“娘娘失血过多,伤口又大,情况危急,太医正在全力救治。”

  李琪瑛再忍不住,撞开人就冲了进去。

  李贵妃状况确实牵动人心,但随着刚出生的小皇子被抱出门,所有人都不受控制地看了过去。

  建帝象征性地抱了下刚出生的幼子,让奶娘宫女们好生照料他,没有做其他表示,而是转身对其他嫔妃道:“你们无事就都回去罢。”

  从昨晚跟着熬到天亮,许多人确实支撑不住,不管心情如何,纷纷告退。

  建帝再看向唯一留下的清蕴,“你就……”

  “臣妇在这等娘娘消息,待娘娘安好了就即刻出宫,不给宫中添麻烦。”

  “……也好。”

  清蕴自然也是又累又困,她本来和李秉真说好,等晌午一起出宫回家。到这个时辰了,李贵妃仍旧没脱险,她心中有不妙预感。

  又喝下两杯醒神茶,清蕴自己也掐了掐掌心以免犯困。

  昨晚没带上白兰白芷,她连个可以说话转移注意力的人都没有,只能在心中默背佛经。

  炎炎烈日逐渐攀升,承乾宫被日光笼罩,清蕴周身渐出一身薄汗。宫女请她到内殿等候,被拒绝了。

  好在这回没再等待太久,佛经背诵至第三遍时,宫人报喜,道贵妃伤口已被缝起,止住血,暂无性命之忧了。

  清蕴松了口气。

  由于贵妃不便探望,她就继续等大长公主出门,再提出先离宫的请辞。

  大长公主很干脆应下,感念儿媳一直在外陪着女儿,“你辛苦了,我和琪瑛应该会在这住几日,先回去歇着吧。”

  清蕴惭愧,她本来受命来看望贵妃,陪伴大长公主,结果两件事都没做成,全程都在旁观。倒是这位殿下,极为果断地出手,救下了女儿和外孙。

  清蕴真心敬服她。

  被小公公一路引至东华门,李秉真果然还等在那儿。

  他已经得知小皇子平安,只不清楚长姐状况,清蕴人还未至,就远远朝他点头。

  李秉真领会其意,沉静地站在原地等待。

  宫门前不好议论,上了马车,李秉真才开口:“娘娘虽然身体柔弱,但也健康,一直在宫中精心养胎,为何会早产?”

  清蕴轻声道:“郡主昨晚也问过承乾宫女官,她们说娘娘在养胎期间连宫宴都很少去,基本只在承乾宫内走动,吃穿用度一应都提前查过,没有问题。昨日下午也没发生意外,是在院中慢走时突然发动的。”

  这样看来,似乎的确是贵妃运气不好。

  清蕴略作停顿,还是没把自身的感觉说出口。

  当时建帝抱起小皇子时,她总觉得,那盯着小皇子的眼神,像在看件刚出土的陪葬玉器。

  然而提起来过于毛骨悚然,她身处这个位置,也不该说这种话。

  李秉真微叹,“希望娘娘一切安好。”

  清蕴跟着嗯了声。

  对话几句,她就因困顿靠在了李秉真怀中,在马车摇晃中浅浅歇了一觉。

  刚进门,果然见齐国公等候在那儿,问她宫内情形。

  清蕴一一答了,安抚齐国公,“父亲放心,虽有意外,但可谓有惊无险,娘娘与皇子均安好。母亲仍在宫中陪伴,更无需担忧。”

  齐国公问,“陛下可有说什么?”

  “母子均安,陛下自是高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夜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