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通房她又娇又甜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十颗糖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4 KB   上传时间:2025-05-16 12:06:14

  一行人到二楼厢房入座,品茶赏戏的,倒也自在。虽错过前半场,但仔细听上一会儿,也大致能明白这其中的故事。

  前情不明,但这后半场为民请命的故事倒编得很好,跌宕起伏的。听戏这类消遣,于苏苏而言是全然陌生的。以往徐老夫人请过几回戏班子,那时苏苏都忙于差事,生怕出差错得罪贵客。

  这戏好坏她是辨不出来,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小厮又换了壶新茶,往外退去时步子放得很轻。他正要退出去时,一道尖利的碎裂声响起,小厮肩膀一缩,打了个寒战,他急忙抬头往屋内一望,他送来的那壶茶水稳稳当当停在桌面上。

  不是这间发出的响声。小厮呼出一口气,朝往来的绿莺点点头,将门轻轻带上。

  红鲤进门后没出去过,听隔壁也没出现打斗声,好奇地偏过头问绿莺:“你出去过。有看见隔壁是什么客人?怎么来看戏都这般暴躁。楼下那么多人都坐得稳稳当当的,也没谁招惹呀。”

  绿莺凝神听了下隔壁动静,才压低声音说道:“我打门前过的时候,只听了一耳朵。隔壁不知是谁家的小姐。”

  绿莺想了下那捧着点心进去哄人的丫鬟,觉得那小姐顶多就十二三岁,气恼了稍微发发脾气,也就过去了。

  果然,到这出戏结束,隔壁都没再有摔杯碎盏的迹象。

  座中数人看得津津有味,苏苏偶尔还能听到他们在底下悄声议论。

  苏苏不怎么看戏,却也知道像这样颂扬官吏还能满座的情形是少有的。后半段也不算过于精彩,想来应当是前半截有意思得多。

  下楼时外面飘起小雨,一行人只能在屋檐下暂时躲一躲。红鲤以手遮脸跑去马车上取伞,苏苏在茶楼大门外的角落,望着丝丝细雨发怔。

  入了三月,京城这等干燥的地方都开始落雨。不知南方四五月又是何模样。还是吩咐青木多备些鞋履为好。

  这茶楼并不气派,在一楼听戏的客人是那种手上有点闲钱来此消遣的,但也爱惜银钱,若是桌上的花生米、糕点之类的还剩的多,戏台上没人了,他们照样坐得稳稳当当,和旁边的人攀谈起来,就着茶水把盘中的东西吃下肚。

  等红鲤取伞的这空当,又有几个客人走出来,一瞧这绵绵雨丝,有的不管不顾地就走了出去,有的也不急,跟着挤在屋檐下头。不一会儿,苏苏便又往边上挪了几步,给他们让出位置。

  有闲人的地方,总少不了热闹,一群人没站多久,又有人就地聊起来了。不认识也没关系,他们就聊起方才台上的一场戏。

  苏苏从他们三言两语中,才知道这戏本是写的一个活例子。

  这戏在京中演着,就有久居京城的老人说,这戏怕是宫中的皇帝老爷都看过!

  但论起见识,还得是走南闯北的行商之人,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就说:“这事就在我们县发生的!老大爷没说错,哪能胡编出这种戏本来。我在外面跑,当时没见过曲大人,但听乡亲们说,他一道折子保住了我们县好多顶乌纱帽哩。”

  柔婉的劝解声响起。

  “主子别生气。他们哪知道内里详情,嘴上谈论的不过是有心人编出来的。实乃荒谬。”

  苏苏循声望去,见到一个精致纤弱的小姑娘。她打扮得华贵精致,腕上一环玉镯便很是不俗。小脸瓷白,下巴尖尖,双眸漆黑圆润。

  苏苏有些惊讶。这小姑娘一看就很乖巧,和她想象的摔杯碎盏的人有些对不上。

  那小姑娘听了丫鬟的话,粉唇抿了抿,轻轻点头。是不与他们一般见识的意思。

  抬眸时恰好对上苏苏的目光,小姑娘气鼓鼓地瞪了苏苏一眼。当她目光移到苏苏手中拎着的东西时,又将头撇开,哼了声:“罢了。”

  先前小厮听得她们之后要去筑云寺,便好心地提醒她们筑云寺除了初一十五都不供斋饭,最好是在附近用了午膳再过去,又说楼下小摊卖的板栗很好吃,可以称一些带上,到时垫垫肚子。

  苏苏很喜欢热乎乎的板栗,在摊贩那儿买的总比自己弄出来的更好吃。跟着紫云是饿不着她的。但……想到朝宁院的大人和小孩儿,就买了一些,两个网兜装着颗颗饱满的板栗,正被她拎在手上。

  发觉对面的小姑娘打量板栗,苏苏不自觉地缩了缩手,有些不好意思。一个人买两包,好像是有些多。

  但转念想到加上绿莺红鲤,她们可是有三个人。这一点尴尬也就散了。

  或许,小姑娘是想问她在哪买的?

  恍神间,苏苏往四周一扫,发觉那位小姑娘已经被奴仆簇拥着上了马车。

第54章 往昔

  应棠今日心情不是很好。

  云清一看就知道主子还在生气, 从茶楼出来,上了马车就递了杯茶水给她。

  见应棠接了过去,云清缓了口气, 劝道:“还有十余日,将军就回来了。国公夫人差人递了信,说是南园已经让人打理过了, 姑娘若在家闷得慌, 可以去散散心。带几个玩伴陪同, 也是可以的。”

  应棠脸颊圆乎乎的, 纵是生气也吓不着常侍身边的丫鬟。她这会儿嘟着嘴,双颊泛粉,抱怨道:“爹爹就是个大骗子。去跟他的战马过一辈子吧, 我一个人可以的, 没人管也死不了。再说,还有姑姑见我可怜,总顾着我。”

  云清已经习惯了,只垂眸听着主子吧嗒吧嗒说话, 不置一词。

  应棠喝够了水,将杯盏一放, 又想起另一事来:“姑姑的南园景致不错, 但我一个人过去怪没意思的。哪里能寻到陪我的玩伴?族里的几位堂姐就算了, 姑姑说的该不会是江家那几个吧?”

  云清暗叹一口气。看着主子明亮的眸子, 蓦地心疼起来。

  她们家大将军战功累累, 对唯一的女儿也很是疼爱, 无有不应。但唯独就是陪女儿的时间太少, 又没迎进继室夫人。镇国公夫人与去世的将军夫人是故交, 又与大将军有些亲缘。她们一个儿子远在千里之外, 一个父亲常年驻守边疆,国公夫人对应棠就多了几分疼爱,在应棠小几岁的时候,常把她带在身边。

  应棠的几位堂姐早就被父母嘱咐过,对她要让着点。后来见她又与镇国公府来往密切,更不敢随意待她。应棠觉得没趣,若非必要是不和堂姐凑在一起玩的,反而和父亲几位同僚的儿女来往多些。

  想起那几位小姐,云清觉得自己的头又开始疼了。她实在不明白,这些养在闺中的娇小姐怎么一个比一个胆大,面上看着乖巧得不得了,背地里气势汹汹,连架都敢打。要说乖巧,大概也只在征战归来的父亲面前勉强乖一点。

  云清又叹了口气。她们大将军再不回京,府里就没人能管得住小姐了。

  至于国公夫人。那位是纵着宠着的。

  应棠无聊地揉着锦帕,回忆道:“我只是参宴的时候凑巧和江家几位姑娘坐在了一起。喏,那个最小的,遇事就知道掉眼泪,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样的小孩子。爹爹前些年还说我娇气,他就该去看看她。至于江二,年纪是比我大些,但性子也没那么好,在我跟前,那都是忍着脾气呢。”

  高门贵女之间的往来并非全看喜恶,应棠心情不错时还能和她们坐坐,但觉得烦了也不会委屈自己。

  应棠想到最近的传闻,撇了撇嘴:“那江二难得胆子大一回,却撞上块硬骨头。”

  云清倒茶的动作一顿。最近江二小姐被江夫人拘起来不得出府,显得传闻更真了两分。

  “那徐家三公子有什么好?值得她闹成这样。”应棠又抿了口茶,“等简哥哥回京,她才知道什么是天人之姿。不过,她也配不上简哥哥。”

  .

  将板栗交给绿莺,让她们带回去。苏苏挽着紫云,说着话往筑云寺走去。

  说来也奇怪,不年不节又没斋饭的日子,筑云寺人还挺多的。

  苏苏看了眼挤挤攘攘的沿街小摊,拍了拍紫云的手,语气轻松:“你看你挑了多好的日子。就是吉日,才会有这么多人嘛。”

  紫云转头在苏苏脸上捏了一把,叹道:“你这么贴心,我都不舍得放你回去了。”

  苏苏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哄人哄惯了,差点说出“那就不回去”。苏苏咬住嫣红下唇,忍住了。

  他离京之前,她还想多和他待一会儿。

  好在紫云没在意,两人在人群中靠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踏入筑云寺。紫云很快便给完香火钱从殿中出来,她一出门便捂着肚子,说道:“我饿得不行了。快,你想吃什么,咱们赶紧去。”

  紫云大概真是饿的厉害,从石阶上下来时就趁着站在高处的优势四处张望,还没踩到平坦的地面上,紫云便找好了目标。

  “我去买两个小馅饼,等我买回来,我们再去吃馄饨。等我,不要乱跑。”

  苏苏哭笑不得,朝她挥挥手:“去吧。丢不了。”

  京城中最安全的地方除去官府,就属寺庙了。多年前有异国贼子借着交流佛法藏匿在寺庙中,生出不少是非,加上今上对于一些歪门邪道颇为厌恶,之后在寺庙周围巡逻的人手都添了两成。

  在慈济寺烦扰章大娘的那人,也是被山下官差押走的。比青木亲自送去要快得多。

  站在这筑云寺门口,和立在大理寺门边上区别也不大。说起来严查寺庙中滋生是非的提议,还是大理寺提出来的。说是到寺中烧香拜佛之人,多受疾苦困扰,找麻烦找到这样的人身上,实是恶性极大,令人发指,后来就改了罪罚轻重,在那以后几乎没有会在寺庙内外闹事的人,醉汉莽夫都不敢一试。

  因此,苏苏很安心地站在墙边上。当有一个体型壮硕的男子朝她走来时,她也只是看了一眼,没十分在意。

  当那人停在两步远的位置不动,苏苏这才发觉不对,又偏过头细细打量。

  王琦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站在苏苏面前,黝黑的脸微微泛红。他攥了攥手,手心都出了一层汗。

  王琦知道自己再无可能娶她为妻,但仍止不住地感到紧张。

  苏苏今日粉黛未施,一身淡绿色衣衫,青竹一般清雅动人。这一身和那年夏天她回村穿的衣裳有些像。王琦不禁回想起那个下午,一时沉浸在思绪中,当再次与苏苏看来的视线对上,他才回过神来。

  苏苏第一眼没认出王琦。当时他虽搭手帮了忙,但也在那一两天内见过。王琦走近,又停在两步远的位置不动,她细细一看,才从记忆中扒拉出他的名字。

  “王大哥,你找我有事?”

  王琦脸上又红了一层,然后重重地点了下头。他往旁边的摊子看了眼,压低声音:“是有事。”

  .

  苏苏一直知道舒二和林氏不是好人。也没想到他们没良心到这个地步。

  王琦说舒二他们收了聘金。苏苏没想过他们还能惹出这种麻烦,当场就愣住了。王琦又道,知道她在徐三公子身边,林氏的保证是不作数的,而且徐弘简已经派人寻到他,按他给舒二夫妇的数目翻倍还了他。

  若说她乍然得知此事是措手不及,惊讶非常,王琦后面讲给她的消息,则让苏苏生出不可遏止的怒气。

  他们竟将她父亲留存下的书籍一一变卖了。

  母亲去世时,苏苏才五岁上下,依稀记得娘亲温柔的面庞,和哄她入睡时哼唱的小曲。除了苏苏那时经常捏在手里玩的小铃铛,娘亲留下的其他物件,苏苏是一概不知。

  长大后回想起来,娘亲带着她在舒家借住,不过是因为六月山洪阻断了进城的必经之路,那时应该不算穷困潦倒,大把的银钱都是在娘亲卧床后花出去的。

  苏苏回忆起一个天光和暖的下午,她泪眼朦胧地窝在娘亲怀里,不住地掉眼泪。

  那时娘亲疼惜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苏苏记得,娘亲细瘦见骨的腕子上还有两个精致漂亮的细手镯。那时候她身子已经不行了,林氏那一年的面貌还不似如今刻薄,从旁劝她再变卖一些物件换两副药来吃。

  娘亲虚弱无力,苍白如纸,捧着苏苏脸颊的手心却很暖和。她只是笑了笑,用指腹小心地擦去苏苏的眼泪,叹了口气,“总要留些东西的。”

  是爹爹送给她的,所以娘亲想留着它们吗?

  苏苏很久之后才明白,娘亲是想到她走后,无父无母的小苏苏从此没了依靠。那是留给她的。

  就这两条细细的镯子,苏苏都是在娘亲下葬后好些天才想起来,哭闹了一场,才使得林氏把东西拿出来。

  至于父亲,苏苏几乎不能回想起他的面容。只记得,他还活着的时候,是个邻里都称赞的好大夫,对她们母女俩极为温柔。

  他总是伏案忙碌,娘亲虽不认字,也看得出他写的字歪歪扭扭,经常笑话他。苏苏记得自己稚气地指使他,让他放下书,多陪陪她们。

  爹爹丝毫不生气,笑眯眯地在她脸上捏了捏,“就是写得丑,才要多练呀。我们苏苏,以后多看多做,一定什么事都做得好。”

第55章 私欲

  短短一场会面, 苏苏彻底换了心境。紫云捏着两包小馅饼回来,兴致冲冲地要喂给她时,苏苏也只是勉强吃了两口。

  原本说从筑云寺出来, 晚些时候到紫云她们的新宅子去坐坐,但今日这般遭遇,苏苏也没了心情。

  爹爹还在时, 她们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留下的书籍自不会是价逾千金的孤本, 苏苏从王琦那儿听来的消息, 也是说舒二像集市卖菜的贩子一样, 是自个儿拿着四处找买家的。

  回府的路途中,苏苏垂眸敛眉,脸色罕见地冷落下来。

  来接她的红鲤颇为担心地偷偷瞧她, 心知是出了事。一路无言。

  苏苏心里存了事, 对外物的反应就比平常慢些。当她在园中被人拦下,苏苏无波无澜地听云寿堂出来的丫鬟说了好几句,才偏头看过去。

  “……老夫人已把人扣住,分开审问。也发了话, 这大概是场误会,和娘子您是无甚干系的。但既然人找上门了, 也不必找其他日子处置, 索性今日就把话说开。所以, 还是得劳烦娘子往云寿堂去一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通房她又娇又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