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这样的哭法,又做如此发问,偏生赵明枝欲要安慰,却又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若他只是“赵弘”,她自是千般安抚,因晓得弟弟性情、品性,便是任其纵性而为也绝不会有半点担忧。
偏偏他此时再不单是“赵弘”。
赵明枝实在难受,良久,只把人抱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肩膀,低声道:“不怕……不打紧……”
她一声才出,赵弘眼泪流得更厉害了,不独如此,本来还做压抑,抽泣几下之后,却是再忍不住,一时把头埋下,放声哇哇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呜呜喊叫“阿姐”、“姐姐”不停。
第215章 做错
赵明枝有心叫弟弟把胸中气郁发散出来,只给他抚着背顺气,纵其放声大哭,足足过了小一刻钟,等人慢慢平静下来,才轻声道:“渴不渴的?阿姐给你倒杯茶水润润嗓子好不好?”
赵弘一回神,面上就露出羞臊之色,只把头低着,口中含糊应了两声。
赵明枝直起腰来,挽着弟弟的手往一旁交桌椅处走,落座之后,自捧了熟水,探过冷热后给赵弘倒了半盏在桌上放着,又去一旁寻了架上水盆端来。
盆中水凉沁沁的,她拧了方湿帕子搭在盆沿。
赵弘一口气咕嘟嘟把水喝干了犹不足够,又倒了个满杯,等喝到一半,忽的抬头看了一眼,连忙新挪了杯子过来倒水,候得赵明枝回来,双手托着递到她面前,仰着脸道:“阿姐也喝水。”
殿中一个旁人也没有,极为安静。
赵明枝挨着弟弟坐下,接过茶盏抿了半口。
赵弘不用交代,主动便拿起帕子去擦洗面上鼻涕泪痕,擦完之后,还不忘起身垫脚在铜盆里把帕子洗净,只是这些动作都做得极快,甚至在洗脸的时候,还有好几回透过帕子偷觑赵明枝,仿佛在确认她人还在不在一般。
等到他重新端坐回座位上,右手下意识就攥住了赵明枝的袖子,本就通红的眼眶复又湿了起来,小声道:“我还以为再见不到阿姐了……”
一面说着,他上半身已是不自觉倾靠过去,才靠到一半,不知想到什么,慢慢又强自坐正,只是那手欲要放开,却放得十分挣扎,满脸都是不舍得。
弟弟年龄尚幼,独自一人在蔡州许久,全无可信亲友在旁,前有虎视眈眈狄兵,后有心思难测长辈,更莫说北面尚苟且一个时时打发信使回来讨金讨人,强令当今称臣投降,偏偏占着辈分的太上皇。
如此危难情形,肩担之重,便是成人也未必能够承受,更莫说一个小儿,中间会吃多少苦不问而知。
赵明枝索性将座椅挪近些许,两两相靠,又把弟弟小手握在手中,不用他再去犹豫,应声接道:“阿姐在外也时时惦记你,怕你性情太和善,年纪又太小,更怕你担忧我在外头,反而因此被人拿捏欺负。”
赵弘稍作迟疑,复又摇头道:“没甚人来欺负我,只是日日听得前线乱七八糟的消息,我虽不甚懂,但也晓得全无一个好的,又想着阿姐在外头危险,总睡不好觉……”
赵明枝低头仔细去看赵弘面色,只觉虽无多少血色,脸上也无二两肉,幸而精神并不算差,便柔声问道:“晚间用了膳食么?身上还有没有哪里难受?刘大夫如何交代的?今日要不要吃药?”
如此一个一个从无关紧要事情开始问。
赵弘见她不做追问,便似放下心来一般,慢慢回答,说自己简单吃了点东西垫着,本来也不饿,一日两顿药,苦得很,吃了就不正经吃饭,常拿糕点压一下恶心云云。
又说课业,把而今正读什么书,谁人讲授经筵,都教了些什么,自己听不听得懂,学得如何,更喜欢听谁人讲课等等,一一都报了出来。
赵明枝也不催促,认真听其细细讲述,等到感觉弟弟情绪平复得七七八八了,才问道:“在蔡州好好的,怎的忽然回了京?这主意是谁人拿的,路上可有遇见什么不好?”
她话一问完,就察觉到弟弟的手抖了一下。
赵弘整个人像是要跳起来似的,却又强自镇定,沉默了两息,仿佛下了什么大决心似的道:“阿姐莫怪其他人,是我自己要来的……”
赵明枝怔了怔。
她方才在后殿时已是召来几人问过话,晓得大体发生了什么,只几个宦官宫人所知所察,同此时弟弟回答,却是不尽相同。
赵弘既然已经坦白,便不再藏着掖着,又道:“前些日子杨中丞他们说,狄人要打过来了,兵马数字都不知道,只晓得少说也有十数万、数十万……”
他报了两个囫囵不一,甚至相差悬殊的数目。
“知道贼人要来,朝中日日都在吵闹,咱们府里八月份池子当中的蛙儿都比不过他们,说什么根本不能敌得住狄人,又个个闹着要往南边逃,还说要迁都,好厚一堆折子都拿出来了,杨中丞他们还来喊我选地方,只说跑得慢了,不只性命要交代,便是一朝社稷也要交代。”
“我不肯走,他们就跪着不肯走,后头太妃也来日日哭,叫我快点降……”
“我人也蠢……”赵弘停顿了一下,“他们一堆人围着,总拿百姓、江山、社稷来说事,又说若我不去,人人跟我一同死,我就信了,只是想着阿姐从前同我说过,也看过几位枢密、官人往日奏章,里头都说只要往南退,不止北面全数保不住,人心丢了,再没有法子的,或许能再顶几日,最后还是没有好果子,就不肯答应。”
“他们都不高兴,官人们来‘谏言’,还有要‘撞柱’的,听说寻常宫人黄门私下个个哭,外头百姓也骂我不好……”
说到此处,赵弘仿佛回想到当日场景,微微打了个寒颤,声音也低了几分。
赵明枝将他双手紧握。
赵弘却是摇了摇头,似乎想要把当日场景从脑子里挥走,道:“幸而王署同墨香从外头探了消息进来,才晓得原来阿姐早去了京城,一直在城中困着,只是送来的信都堆在银台司,我一封都没有收到,他们还哄我说阿姐说动了裴节度,叫他守看北面,过不了几时,你就会南下同我会合……”
“那时候京城已经被围了许久,人人都说这一回必定守不住了,我知道若是跟他们说我要来京城,肯定一个都不答应,又要说没有兵力,又要说什么‘飞蛾扑火’、‘螳臂当车’……”
赵明枝道:“蔡州并无多少兵丁在,几位官人也是稳妥为上。”
赵弘闷声道:“我晓得,但我只想来找阿姐,当日便想,这皇帝我不做了,去哪里都不能自己做主的,大不了把衣帽脱了,他们谁爱穿谁穿去,我自从蔡州走来京城,同阿姐死也死在一起。”
赵明枝拍责罚地打了他一下头,手中却又不舍得用大力,本想骂几句,更不知道应当怎么骂才好。
赵弘连躲都不躲,甚至还拿头去贴着赵明枝的手,瓮声瓮气地道:“我只说说罢了,爹娘一向教我,阿姐也再三嘱咐,为人应有担当,尤其又坐了这个椅子,虽不是我自家选的,死也要剩脊骨在,总不能同北边那个一样吧?我自家被人在后头吐唾沫就罢了,万一连累爹娘同阿姐……”
“我实在按捺不住,同孙平章几个说了要来京城的事,结果个个跪着要死谏,我拿他们没办法,他们也拿我没法子——我不愿意,终究不能强压着一国皇帝走吧?”
“后来接连收到阵前急报,说是裴节度来信催要援兵,朝中几位官人叫我不要理会,围在一起讨论了七八次,只是翻来覆去,引经据典的,一会说他‘其心可诛’,一会说他‘狼子野心’,来回也只是吵闹,谁都想不出个能用的法子,最后还是只把事情晾着,好似在干等贼人来打一样。”
“闹了几天,孙平章他们又来催我先迁都南下,我问北边怎么办,贼人怎么办,京城怎么办,他们单拿话来搪塞,说什么其余事情路上再议,又说裴节度奏报里头‘不尽不实’,要使人去查问一番……”
“结果信使才发出没两日,前头急报又来了。”
“这一回中书吵做一团,后来才有人告诉我那裴节度奏报里头说‘事态切峻’,要请天子北上亲临,鼓舞兵士。”
“范舍人、孙平章几个都气得不行,坐在一起连着骂了好久,最后由中书起草行文,叫人捧着着去做申斥,还问我要不要差使者过去传口谕训斥。”
“我原本就一心要来京城,难得有人帮忙,急忙要了折子过来细看。”
“孙平章他们说的话自是有些道理,可我认真看了,只觉得折子里说的更有道理,索性拿折子去同两府商量,又想了许多法子,全不管用,官人们总能说出许多顾虑,我说不过,也不能应付,那时候实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进进出出,外头里头,都自有主意,无一个肯听我的……”
“我气不过,只能不吃不喝给他们看,硬挺了一日,当真都快要受不住了,谁晓得……”
赵弘语气一直闷闷的,可自说到“谁晓得”三字,语调忽的上扬,脸上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像是激动,又像是得意。
“阿姐,你猜怎的?”
他根本等不及赵明枝说话,已是自问自答,高声道:“谁晓得那节度使裴雍竟是自行到了蔡州!”
“他说收到中书去信,又得了我的口谕,应诏面圣,当面自辨……”
“我早听阿姐对那裴节度许多赞誉,又说此人可信可用,那日不过叫使者试探一句,谁晓得……谁晓得他竟是当真来了!”
此时此刻,赵弘几乎是眉飞色舞。
“裴节度一来,两府就跟被点了炮仗一样,当朝对他喊打喊杀,他脾气倒是极好,怎么被骂都不生气的,可人却是厉害得很,不管谁扯什么大道理,全都应答得上来。”
“另还有一个跟来的偏将,十分会哭,从开朝哭到退朝,说前线百姓疾苦,说北面生灵涂炭,说若有天子亲至,北边还有活路,若是连我……连朕都南逃,半面江山都没了,一半百姓都没了,以后如何有脸面见列祖列宗,满朝文武,今后怎能有脸面去对父老乡亲,父母兄妹……”
“我见有人帮忙,便当面应允说要北上助力守城护土,几个御史惊诧莫名,当场便磕头要去撞柱,那偏将、那偏将不磕头,却是当先一个去撞柱,撞得一头血,居然还能站得直挺挺的,被许多人拉着也拉不动,他还要喝叫道‘难道只你们会撞柱,北面死的百姓便亏在见不得陛下,撞不到柱子,我替他们撞,若能把陛下撞去京城,一百根柱子撞断都不够我一个人的,我便是做鬼也要撞完才肯下那十八层地下!’”
那偏将不知什么姓名,当日行事显然给赵弘留下极深印象,此刻将其人所说话语复述一回,竟是绘声绘色,后来还忍不住站立起来。
“他撞得满地都是血,还抱着柱子要撞,把旁人都骇得不敢放手,另几个要撞柱的看他龇牙咧嘴模样,也不敢挨近。”
“范舍人叫裴节度管好下属,如此御前失仪将来必要治罪,裴节度就问他,‘舍人莫非以为只台上御史能舍却性命来做死谏,本官便惜命守身,撞不动柱子?’”
“阿姐,你不晓得范舍人当时什么面色!孙平章他们几个又是什么模样!朝中那些个闹得最厉害的,一个个都同哑巴似的!”
赵弘冷笑一声,道:“我当时也不知怎的,一下子就开窍了,就跟着叫,叫即刻启程,有几个御史跪在地上磕头,磕得头都破了,我就又问他们,难道只臣子会撞柱,天子就不会了?”
“我便没再管他们,当时就同裴雍说此刻就要出发,他竟是一口应下,同那偏将当面开路,我就跟着这般出了殿。”
“我一出发,范舍人就追了上来,其余人也跟了上来,禁卫黄门也来了,然后仪仗就慢慢到了,等我一路北上,有前军开路,大大小小也打了十几仗,一路杀过来,只要我车驾到的地方,虽有时候胜得十分艰难,可个个兵丁见到我,百姓看见我,都欢喜鼓舞,还有个兵士同我说,听说天子亲身驾到,他挥刀时候都更有力道了……”
赵弘说到此处,声音里头都有几分哽咽:“阿姐,他们说今日京城能守住,都靠我来了,虽是里头多许多夸大,其实全亏将士用力,但我今日过来,不全算做错事罢?”
第216章 安睡
这一番话,端的叫赵明枝听得心酸。
她伸手去揽赵弘的肩膀,只觉得掌中薄薄一片,即便隔着还没有来得及脱换的重重礼服,那嶙峋骨架的触感依旧清晰,忍不住同他道:“今日要不是你来得及时,京城必定失守,一城生灵涂炭就在旦夕之间。”
“你才登位多少时日?素来手中无人可使,无兵可用,众人各有立场,时时与你相悖,即便如此,你还能硬顶着两府官人意思,自行决意北上,最后果能成行,其中艰难,除却你自家,根本难与旁人分说——便是阿姐也只能凭空想象,不能真正体会,如此行事,已经极是厉害。”
“你这样能干,任谁看了——便是爹娘还在,也只会骄傲,哪里又来的什么‘错了事’说法?”
她轻声道:“我晓得你心中念着百姓……”
赵弘把头伏在赵明枝身上,却是没有掉泪,半晌才道:“阿姐,我路上想过许多回,当日能一心向着京城来走,其实最要紧的只是阿姐,要是阿姐不在,我也不活了,虽也有想着一点子北面百姓,可……”
他安静几息,复才道:“我有这样的私心,只会顾念自己亲人,不记着天下百姓,是不是、是不是不配做皇帝?”
赵明枝一时沉默。
弟弟自小就被教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这些品性放在寻常人身上自然极好,可如今地位,此刻形势,却是祸福难料。
总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他如此单薄双肩,又能撑得了多重,撑得住多久?
可按道理去论,这又是天子本就该要负担责任。
赵明枝不想把他当皇帝,至少今夜今时,她只想叫他做一个不用多思多虑的孩童。
她打起精神,认真道:“难道阿姐就不是百姓了?”
赵弘茫然直了直身。
赵明枝道:“天子也是人,自有天地宗亲,亦有师长,长幼孝悌之道本是天伦,若是天伦都能抛到一旁,再无人性,又做什么天子?如何体会百姓苦楚欲求?”
“生死存亡时候,你若不记得阿姐,只把旁人尽数看得比阿姐更重,凡事先想其余人、事,我便是半夜掉泪,也无人来管看了……”
赵弘慌忙抬头去看,果见赵明枝眼眶微红——却是先前掉泪时候未能消退颜色,只他一时根本不能联想得到,只以为她听得自己此刻所说,心中难过,故而落泪,于是急忙去抓方才那帕子,又给她擦按眼角,慌乱道:“我从来是这样想的,只、只是经筵时候总有先生来说一又说二,啰啰嗦嗦的,念叨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叫我时刻警惕,又说‘天下之天下,非一人私有之物’,我做皇帝,应该要‘为天下人治天下’,又同我说许多外戚、宦官干政,致使江山亡灭旧事……”
“要是按着他们说法,我今次所做所为,正是把这许多兵力钱物,当做一人独有,其实‘人主之职在论相而已’,先皇时候,便是轻信乱用……”
赵弘两条眉毛皱得紧紧的,撅着嘴巴再道:“我听来听去,总觉得好似又有道理,又没道理,可又说不过他们……”
自姐弟二人坐下来说话,拢共也不到半个时辰,赵弘已是提了好几回自己说不过台阁诸人的话语。
赵明枝并不去追问谁人说的这些话,她未身临其境,但想到杨廷等人性格与行事,大概也能猜到每每经筵时,这一众大臣究竟会向小皇帝灌输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内容。
如此熏陶数月,赵弘本就明辨是非,心善懂事,又惯于自我约束,此时心中生出几分所谓“天子规矩”的挣扎,倒是不怎么奇怪。
可天子也是人。
这天子到底应该怎么当,又如何评判优劣,谁能说了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