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日常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东边小耳朵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9 12:18:52

  摊主人的女儿实在会说道,又扯上了徐承儿,元娘遂不再犹豫,利落递上两文钱。

  总算是开张了,摊主人的女儿愈发粲然,拿着缠了红线的剪子仔细挑拣,嘴上还道:“我挑两朵鲜嫩些的给您。”

  “多谢。”也许是对方同龄,元娘难得腼腆,说话声都轻了些。

  元娘和徐承儿一人手上拿着一朵,互相给对方别到耳边,素磐花不大,也就不到一寸长,耳边别这么朵小花,的确是显得人娇美些,说不出的芙蓉春色,姿容姣好。

  别的不说,至少戴着花的人心里就是不同的感受,好像一举一动都文雅起来了。

  “元娘真好看!”

  “徐姐姐也是!”

  两个小娘子娇笑连连,互相逗乐夸赞。

  又稍稍逛了会儿,元娘停在了一个卖橘的摊子上挪不开眼,金黄与翠绿两色交织的橘如堆塔一般堆满小车,显得很是好看。

  但吸引元娘的是上头立着的木牌。

  “六文一斤”

  六文一斤?

  这可是橘!!

  许是元娘原先待的乡下地方水运不便的缘故,这些果类都奇贵,而当地栽种的水果又价贱,农人都买不上好价。橘就属于得靠走陆路波折运来的水果,到了她们县上卖得极贵,一颗要二三十文。

  二三十文呐!

  还未有拳头大的橘,哪家好穷人舍得买?

  当时日子过得不富裕,元娘自然是攒不到那么多钱的,又听去叔父家吃席的桃娘讲述过,馋得梦里都在喊。

  后来,阿奶带她去县里赶集,恰好买了一个橘。她还记得,一共有九瓣,为了嘉许她主动陪着去赶集卖菜,阿奶分给她三瓣,剩下六瓣被阿奶阿娘和犀郎平分了。

  不过,她当时和犀郎吵架,为了求和,犀郎主动上贡了一瓣,从而达成姐弟讲和的局面。

  时至今日,元娘回想起来,口中似乎都萦绕着橘甜滋滋的味道,尤其是咬开的时候,果肉多汁,细腻橘香。

  呜呜,她馋了。

  而现在,橘只要一斤六文,如此低价,若不能把她勾得走不动道,那就是她不识抬举了。

  “我要一斤橘!”元娘昂首挺胸,声如洪钟,语气掷地有声。

  知道的知道她在买橘,不知道的怕是以为她是战前将领在信誓旦旦的表忠心呢。

  徐承儿看着青绿色占据上风的橘皮,欲言又止。

  也许,元娘喜欢吃酸些的橘?

  她那叔父家的妹妹就喜欢吃酸的,什么青梅山里果,都是最爱,徐承儿喜甜,站在旁边都嫌弃酸味。

  但元娘的话……

  “给!”还没等徐承儿想完,眼前就多了一颗绿油油的橘,迎面而来的是元娘灿烂甜美的笑脸,“徐姐姐你尝尝,橘可好吃了,我最是喜欢。”

  忽略牙齿酸倒的滋味,徐承儿利落接过橘,也信誓旦旦的道:“好!!”

  那声坚定洪亮得简直像要去赴死。

  徐承儿只觉得心头汹涌彭拜,激荡无比,元娘喜欢,她也要喜欢。

  这!

  就是姐妹情谊!!

  再酸的橘,她也要自己全吃掉。

  就这样,两人满载而归,榻上了回三及第巷的小路。要是元娘自己的话,肯定不敢在巷子里绕来绕去,怕迷路,有徐承儿这个自幼大街小巷乱跑的人就不同了。

  两个人走在巷道里说说笑笑,想着顺路去窦家阿姐那送东西,没料到刚拐到窦家宅子的墙后,就听见了说话声。为了显热情,说话的人特意把声放得很大,即便不刻意去听,也清晰入耳。

  “李伯父实在客气,上门看望不说,还带了这许多,舍妹来日嫁过去,能得您和伯母这般慈爱的翁姑当着是有幸。”说这话的声音年轻,应当是窦家兄长。

  另一道局促些的声音老迈,言语做派里透着点老实本分农人的惶惶,恐怕就是窦家姐姐未来的阿家,“贤侄说笑了,不过是自家种的东西,不值几个钱,不嫌弃就好,不嫌弃就好。”

  窦家兄长热切又会来事,“瞧您说的哪的话,这些蔬果个个个大新鲜,汴京都不好买,难为您记挂着我们家。”

  那位李家伯父不会接茬,只一味不尴不尬的堆笑,说着下回还来送之类的话。

  窦李两家的做派实在是大为不同。

  眼看李家伯父走了,躲在墙角后的元娘和徐承儿算是瞥见半边真容,挺厚实黝黑的长相,当最要紧的是身上穿的衣裳,上着褪色近白的蓝色短褐,下穿松垮灰裤,虽出门前刻意擦拭过,可鞋面一干还是显出尘土浮灰,鞋底缝隙沾着泥和草屑。

  尽管他身上的衣衫没有打补丁,但瞧着就是农人打扮。

  这……和能住在三及第巷里人的家资似乎不大搭。

  还没等元娘疑惑完,目送李家伯父走了的窦家人就开始变脸。

  窦家嫂子嫌弃道:“连盒像样的糕点都舍不得买,你自己进去瞧瞧,都是些几文钱能买一堆的蔬果,何必费那功夫挑到汴京来,随便摸个十几二十文,我能买两担!

  “真是,你都不知我方才多丢人,他就在人前把我叫住了,不晓得的还以为是我雇的挑夫。”

  “好了好了,少说些话,叫二娘听见该伤心了。”窦家兄长有些不耐烦。

  窦家嫂子还在喋喋不休的骂,“呸,我偏要说,就他们家哪配得上你妹子那般金闺花柳质的人儿。在家娇养着,不说攀个王公贵胄、官宦人家,好赖也得有些家资吧?如今倒好,要被你爹嫁去郊县做农妇。”

  “你少说几句吧。”窦家兄长心烦意乱,求告妻子别再说。

  窦家嫂子压低声量,冷哼一声,“你爹为了报恩毁了你妹子的亲事也就罢了,来日若再有什么阿猫阿狗上门,想耽误我家珠姐儿的亲事,我是断断不依的。你倒是说句话啊,瞧瞧你爹做的事,难道为了你女儿不应当未雨绸缪?在外头多能言语,怎到家就不吱声了?

  “呵呵,我告诉你,真要是有那一天我也是不怕的,珠姐儿的几个舅父可不是吃素的。真要来了拎不清的,我就喊她舅父把人打出去!”

  不理会夫婿的沉默,窦家嫂子还在继续,“你说,要不如今就定下来吧,我嫂子没个女儿,待珠姐儿倒是不错,我二哥说了,三个儿子尽给珠姐儿挑。我觉得明德那孩子就不错,在学堂也上进。”

  窦家兄长听得耳朵快起茧子了,心烦甩袖,“珠姐儿才七岁,你急什么,何况明德已经十三,难道能好好等她大不成?”

  两个人吵吵嚷嚷地进了院子,声渐渐消了。

  元娘和徐承儿这才敢冒头,一不小心听了人家家里的事,倒是叫人手足无措。

  但还有比这更叫人心绪难安的。

  那便是这位窦家阿姐的亲事。

  原来看似喜庆的亲事背后,有这么多无奈,是不能为外人道的心酸。

  比起元娘这个外来没几日的,徐承儿自幼在三及第巷长大,和巷里住的人家大多关系不差,姐姐妹妹一块长大,多少有些不一样的情谊。如今听到亲事背后的不堪,整个人都不好了,肉眼可见的沮丧低落。

  元娘扶住徐承儿的手,小声提醒,“今日……便不送了吧,我们先回去。”

  徐承儿缓不过神,只含糊应道:“也好。”

  元娘虽然也觉得那位素未谋面的窦家姐姐可怜,但也只是可怜而已,不比徐承儿情绪波动大,看看到家门前那条道时,徐承儿突然停了下来。

  她一把抓住元娘的手腕,神色仍然松怔,可眼神里已多了坚定,“元娘,我们一定不能落到那个地步!”

  徐承儿比元娘要大,更能体会亲事的紧迫和重要,方才窦家的事委实给她带去不小震撼。

  元娘倒是还好,可她和徐承儿关系好,所以也跟着一块坚定,“一定不能!”

  虽说下了决心,但窦家事情带来的冲击还未能散去,而且她们一时半会也做不了什么,索性各归各家去了。

  元娘目送徐承儿真的进去了,才捧着橘回家。

  时候还早,陈括苍自然还未下学。

  但万贯却已经收拾好了,换上元娘的旧衣,头发用药水泡过,虱子大多死在水里了,现在正在太阳底下晒头发,还拿着篦子反复梳,筛除可能剩余的虱子。

  还别说,洗干净以后,万贯还算能看。

  但也只是能看,她脸黑唇色深,看着土气,比寻常汴京城里的小娘子缺两分气韵。这也是为何会被卖来当婢女而不是做妾的缘故,她不美。

  岑娘子在屋里,王婆婆在灶上不知道捣鼓什么。

  元娘打进门看见的就是万贯,她不大适应家里多了个大活人,因而有些尴尬,只冲其点头笑了笑,就想回自己的阁楼。

  她一边脚都迈进堂屋的门槛了,又退了回来,思虑再三,还是走到万贯面前,分了一个橘。

  “给,这是橘,能吃,很甜!”

  元娘怕万贯没吃过,还极好心的解释了一下。

  万贯双手捧着,仍是拘谨,“多谢小娘子。”

  元娘友善的笑了笑,活泼明媚得像是晴日盘旋在空中的燕雀,张开翅膀,肆意飞扬。

  她蹦蹦跳跳的去找岑娘子和王婆婆,挨个把橘给分发了,兴高采烈的说着自己关扑省了八文的事,又炫耀瑞香好看,又侧头特意让她们看自己的耳侧,想被夸好看。

  至于窦家的事,元娘没有提,虽然知道阿娘阿奶不是多话的人,可她还是觉得事关旁人的声誉,少一个人知道便少一份风险,否则传出去被人肆意谈论,未免可怜了,本来那门亲事就不如意。

  元娘压下心头的异样,专心讨阿奶的喜欢。

  她口若悬河的夸赞自己如何眼利,如何一眼看到才一斤六文的橘,那上扬的下巴,骄傲的神情,实在叫人忍俊不禁。

  为了哄阿奶开心,从而吃上丰盛的饭食,元娘甚至帮着剥开橘皮,想要亲手喂阿奶。

  王婆婆看了眼青绿占据上风的橘皮,抿了抿嘴,难得的好脾气、说话软,哄着元娘道:“你买的,我怎好先尝,快,乖儿,你先吃。”

  要不说王婆婆厉害呢,元娘被哄得晕头转向,真的自己先尝了。

  下一刻,眉毛眼睛嘴巴全皱在一块,好好的白净净的小娘子成豆腐皮了,满脸痛苦,酸得眼睛都睁不开。

  王婆婆被元娘的惨状给逗的捧腹大笑,边捶灶台,边笑弯了腰,什么皮啊骨啊都给笑得舒展开了。

  很少见王婆婆有这么乐的时候。

  果然,还是捉弄自家孩子最有意思。

  反倒是岑娘子出来给元娘倒了碗水,让她喝了缓缓酸劲。

  王婆婆觉得没逗够,还在说风凉话呢,“愚儿,愚儿,怎么买橘的时候不知晓多思量一会儿?

  “如今的月份尚早,橘大多又酸又干,六文一斤不可能在这个月份买到好橘,何况,你怎么忘了我上回带你买的橘可是通体浅红的。像这样青绿夹杂黄色的橘,少说也是酸甜的。”

  王婆婆说的直摇头。

  元娘缓过来以后,瘪着嘴,不大高兴,“那我还买了一斤呢,如今剩下好几个可怎么办,总不能不吃吧?”

  不吃的话,她心疼!

  至于送人呢,岂不是坑人?

  “哼,也就我老婆子能给你收拾烂摊子。”王婆婆把她手里的橘全都接过,耷拉的眼皮掀起,“方才隔壁的方婆婆和我说了,今日有卖牛肉,你去买一斤,正好能和橘一块做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