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市井日常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东边小耳朵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9 12:18:52

  连馒头都能被如此厚待,但是眼前的小娘子却只是穿着夹襦,里头即便穿再多的衫,也不及一件皮毛油光水滑的大氅来得避寒。

  即便穿得臃肿,可是她人生得好,只显得憨态可爱。

  就是……

  寒风吹来,她的鼻尖红通通的,手也不断磨搓,想暖和一些,可指甲还是被冻得发紫。

  活脱脱像是一只狮子猫,炸起毛,在雪地里,学着成人的模样,故作严肃世故,可却不自觉动鼻子左右嗅嗅。

  想到这样的情形,魏观眼底的笑意深了些,比今儿一整日的笑容都要真实。

  “你还有多少馒头?”他问道。

  “啊?”元娘惊讶仰头看他,心里升起不妙的预感,有些犹豫道:“嗯,这,二十个。”

  “我全买了。”

  魏观看着元娘,眼神柔和,没有一丝刻意,好似是真的需要,并且实心感谢她,温言道:“方才,母亲还同我说樊楼的点心虽好,但过于繁复,倒是想吃些简单的蒸饼馒头。

  “不曾想,正好遇见你。一块买了,也好叫其他人也尝尝。”

  瞧瞧,不愧是魏观,即便是好心也绝不叫人心生负担,他总是能把方方面面都顾到。

  但是!

  这可是她用来掩饰用的,若是一口气都被买走,她等会儿还怎么找借口在旁边游荡,很容易就被发现目的。

  元娘为难了。

  若是拒绝……也很不合理,文修可在里面呢,要是被发现端倪可如何是好?

  元娘一时想不出说辞,免不得慌乱了两分,不敢直视魏观,目光落在了旁边的柱子上,张口欲言,又闭嘴,好半晌才道:“我,嗯,这……”

  她眼睛眨得快了一些,犹豫着是直接给他,还是找什么借口,但这借口一时半会又想不到。

  元娘目光不自觉盯着雅间紧闭的窗子,错落有致的窗格,隔着浆纸映出里面翻动的人影。

  魏观始终看着她,她的面容,注意到了她的慌乱,以及她下意识望去的方向。

  他很快收回了目光,眼神深了一些,闪过猜测与了然。

  元娘感觉不能再拖下去了,她看到有影子在动,而且是朝门前的方向,想来是文修快出来了。比起不能继续有借口在附近徘徊,还是徐承儿被发现比较严重。

  “好!”

  “还是算了。”

  在元娘心一横,答应的时候,魏观的声音同时响起。

  元娘愣住,疑问地抬头看他。

  却见魏观面色歉然,“是我思虑不周,看时辰,母亲应与家中姐妹去了界身巷,若要送到跟前,馒头怕是已经凉了。恐怕不能尽数买完,你看,我买八个可否?”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元娘怎么可能不答应?

  她欣喜得笑出一口白牙,应得十分爽快,“自然自然。”

  说话间,文修已经推开雅间的门,又阖上,朝二人走来。

  文修身量较魏观要低一些,但不意味着矮,与其他人比起来还是中上的,但他祖上应该有江浙一带的血脉,面容要秀气一些,五官锐角少,温敦斯文,脸型也是偏向鹅蛋圆润。

  就是有点……瘦弱?

  但作为文人,这也不算什么缺点,大部分寒窗苦读都是消瘦的。想遇到一个身体比武将还好的,那才是异类,又或得是崖州、黔邕等偏远州地来的科考的举子,因为身体不好就死路上了。

  而汴京本地的举子,相对来说,还是没有那么严苛的条件。也算是祖宗庇佑吧。

  总之,他人整体还行。

  非要说什么的话,元娘觉得他看起来不太像会打人的,承儿一瞪眼,都比他要凶。

  还成!

  单看容貌,承儿舅父的眼光甚为不错。

  不过,当他走到魏观身边时,到底是逊色了些,原本瞧着不错的五官,稍显寡淡,很难叫人将目光再落到他身上。

  其实也不单是魏观容貌更深邃貌美的缘故,明明魏观待人也算亲切,可他的气势就是无端要浑厚些,让人潜意识里隐隐忌讳,不太敢失态。

  元娘很难形容这种感觉,她来汴京三四年了,可接触的到底都是市井小民,最多有几个富户。

  倘若王婆婆在,就能说出个究竟。

  这是前呼后拥,奴婢成群,膏粱锦绣,用钱财权势生生堆出来的贵气。

  所谓贵人,不怒自威,便是这般。

  不管他再和颜悦色,有些不同也是改不了的。

  文修一见眼前的场景,便不由问道:“这是怎么了?”

  魏观不着痕迹地挡在元娘身前,他胸膛宽阔,身形高大,将她遮得严严实实,连片衣角都不曾露出来。

  他依旧是温和有礼的模样,但相比对着元娘的时候,脸上少了笑意,面色平淡,“恰好遇上有人卖馒头,我买了些,你帮我一道分予其他人吧。”

  里头的人吃的可是山珍海味,要什么馒头?

  这馒头是金子做的不成?

  能比得上缝在羊肚子里烤出来的鱼味美?

  但谁叫魏观是魏相公的独生子呢,他别说是在饕鬄盛宴里分给众人馒头,就是掺了砂砾的粥,众人也会边喝,边笑呵呵夸赞。

  文修是不多话的人,没什么奉承,否则魏观也不会与他走得近。

  闻言,他二话不说,应道:“好啊。”

  半点也不计较文章才找到,为何不立刻去寻魏相公,还要先分馒头。他的脸上更是寻不出半点介意,显然是真的不觉得有什么,是个天生的好性人。

  魏观这才转过身,他看着元娘,先是温和一笑,接着才问道:“如何算钱?”

  “我这是玫瑰豆沙馅的馒头,玫瑰酱做不易,所以要稍稍贵些,一个得四文,八个是三十二文钱,您买的多,我算三十文即可。”

  在商言商,一提起卖东西,元娘说话可算盘珠子似的,可顺了,每个字和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往外蹦。

  他微笑,“不必,元宵还要出来叫卖,委实辛苦,不涨些价已是好的了。”

  魏观说着,从锦囊里取出四十文钱,递给元娘。

  元娘收了钱,捡出八个馒头放进油纸里头,交给魏观。

  魏观又转手给了文修,文修自然要先进门,他则在后走。

  进去以后,门自是要阖上的。

  不能瞧见里面的情形,元娘和徐承儿不约而同的失望蹙眉。徐承儿已经走到元娘身边,两个人相视摇头,决定先躲边上。

  还未动呢,只见原本紧闭的窗扉忽而呀吱一声,被人打开。

  窗户正正好映出胜逾周遭泱泱灯火的面容,似美玉,如舜华,叫人难以移开双目,一眼沉沦。

  美貌的可怕,并不拘泥于男女,而在它本身。

  难得的是他身上温文尔雅,从容不迫的气质,他与元娘四目相对,却不慌乱,而是微微一笑。

  他身后有人询问为何开窗,他亦是不疾不徐的缓缓回应,“炭气重了些,散散浮热。”

  如此作答,合情合理,没有人会好奇计较。

  魏观开了窗,很快便回座位,不挡着视线,元娘和徐承儿得以窥见全貌。

  很好,里头干干净净,没有歌伎舞乐。

  桌边放在壶,还有散落的箭,想来他们之前正玩着投壶,而有人正吟诗,得益于开着的窗户,里面的声音更清晰了,原来是改玩飞花令了。

  元娘凑近徐承儿,小声道:“那个穿蓝色衣衫,头绑灰色儒巾的男子就是文修,我刚刚看得清清楚楚。”

  徐承儿也伸脖子探头,仔细打量,对外貌还是颇为满意的,“打眼一瞧,还算不错。”

  “不过,他们看着都没有醉意,倒是见不到他酒后失态的模样。”

  两人看了一会儿,等到他们二人有出来迹象的时候,便躲到拐角去。

  直到看着他们二人走远,才算放下心来。

  既然要看的人先走了,万贯又在外边等着,不好再耽搁,元娘和徐承儿一商议,不若先回去,横竖见过他长什么样,下回去魏府外出要经过的地等等看,总能瞧见,到那时再观察他每日都做些什么,会不会流连录事巷等地方。

  没想到,才走出廊下,她们二人就被一个着白布罩衫,带青花布手巾的小儿子给拦下了,他端着托盘,恭敬询问,“您二位里,可有位贵姓陈的小娘子?”

  被拦下,二人原本都有些慌,闻言,又定了定心,元娘站了出来,尽量不露声色,“我姓陈,但应与你无交集,莫不是寻错了人?”

  小儿子能在樊楼打杂,自然是圆滑灵巧的人,当即笑嘻嘻道:“怎么会,您可认识魏官人?”

  魏官人?

  魏观?

  想来是他,否则不至于这么巧,总不能恰好二人的姓都对上了吧?

  元娘思虑了一瞬,才点头,“嗯,可是有何事?”

  小儿子听到没找错人,放下心,笑得更讨好一些,“是魏官人吩咐的,让我们来寻您二位小娘子。这是他点的吃食,您二位可以在廊厅用,也可带回去用,过几日再还盘子与壶也可。

  “魏官人还嘱咐了,天冷,若是事情办完了,不妨早日归家。”

  这是魏观点了送她们二人的?

  他处事周到,的确像是他会做的,照拂旁人。

  元娘看向小儿子手上的托盘,是一个银制酒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还有两盘糕点,都冒着热气。

  小儿子很有眼色,立刻解释道:“这是玫瑰牛乳,最是解乏驱寒,吃一杯便暖和了。”

第49章

  元娘是很喜欢吃玫瑰味的一切食物,譬如樊楼的玫瑰酥饼,便一直都深受她喜爱。

  王婆婆年年除夕祭祀都买,就连她今日出来卖的玫瑰豆沙馅的馒头,其实也是王婆婆看她喜欢才做的,就是一连做的多了些。

  本就不打算卖,是给元娘吃的,做多了便是打算分予邻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市井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