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船上的被褥,王婆婆买的可要暄乎乎许多,一摸就晓得定然暖和,只是也不大好看,是暗蓝色的。
但也很好了。
元娘把装了自己所有行李的木箱打开,取出自己的破旧被褥,铺在了床面上,然后再铺上新买的铺盖。她手脚麻利,很快便收拾好了。
看着整齐的床榻,元娘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满意点头。
谁说她什么破烂都带走没用?
这不是就用上了吗!
她夜里睡得肯定最好。
接着,她又大摇大摆地视察起周遭的摆设。
固定在窗边的三足面盆架,摆了个木盆,上面用来放布巾的方框架子是空的。而旁边是个矮桌,瞧着像是梳妆用的,还有抽屉呢,但并没有铜镜。这可真是矛盾,若无铜镜,要梳洗打扮的桌案做什么?
还有隔绝内外卧房的半圆拱门,后面还有几个钩子,应当是用来挂帘子的,但如今空空如也。大抵是大户人家出行,才能带得如此齐全,若不是大户人家,又岂会在乎区区一道帘子是否存在?
所以船家理所当然的偷工减料了。
再进去些,便是放衣裳的衣箱,还有空荡荡的多宝阁,这些搬不走的东西倒都是齐全的,而且木板凹陷了点,严丝合缝的放着,如此一来,即便船颠簸有风浪,这些笨重的大件也不会满船跑。
而且比起她家的土墙,舱房内是平整的木板,不再会忽然掉土块,更不必担忧自己的衣裳被蹭脏。
她兴冲冲的上前左右摸着,感受木隔板的平滑,兴奋不已。
她得想个说辞,不着痕迹的和桃娘她们炫耀!
元娘脑海里下意识闪过这个念头,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忽然愣住。
自己已经离家好远好远了,想来是不大可能有炫耀的机会。她也不是秀才,莫说读书,便是字都不识得,想写信都不成,但写信炫耀也没用,因为村里没有一个小娘子是识字的。
元娘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灰蓝水面,白鹭展开双翅,曲线纤细优美,盘旋在水面,许多说不出名字的鸟类跟着打旋飞翔,似大大小小的黑点、长线。
这场面宏大,望着该是心旷神怡的,文人会沉醉其中,直觉心胸开阔,挥墨作诗,但在元娘看来,心里酸酸的,有点悲伤。
她脸上的笑不见了,闷闷地盯着窗外,有些失神。
她决定暂时不讨厌桃娘了,她想三娘,想二丫,想其他的小姐妹,也想……桃娘。
第9章
好在元娘只是难过了一瞬,很快又恢复活力,继续探索屋子。
旁边正收拾衣物的王婆婆和岑娘子瞧见了,纷纷摇头。
王婆婆眼里尽是不满意,十分不快,“到了汴京,若还在人前这般毛躁,要遭人嗤笑的。”
“她还小呢。”岑娘子要温和许多,轻轻笑着宽慰道:“元娘知道分寸,想是不会在人前露怯。”
“哼,她呀,一肚子小聪明,又知晓自己生得好,总撒娇卖痴。幼时瞧着娇憨可爱,大了还是如此,来日到了汴京,与人相看,怕要觉得她骨头轻。”王婆婆透过屏风,瞧着元娘在暄乎绵软的榻上打滚的模样,不忍直视地收回目光。
她索性叮嘱起面前的儿媳,“你莫觉得一味护着她是为她好,从前也就罢了,往后到了汴京,怎么也得给她寻一户好人家。
“哪户好人家会要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正头娘子?
“她是会浆洗衣物,播种插秧,上山砍柴,下河捞鱼,可这些在汴京用得着吗?又不是嫁到下九流的贱民家中。虽说我们家已经没落,没个出仕的人,但依照如今的家底,少说也得是门富户,家风清正,亦或是中了举子的读书人。”
王婆婆凑近岑娘子,小声道:“这些财物毕竟是因元娘的婚事才得的,我打算除了祖宅,其余的大多做嫁妆让她带走。有这门嫁妆,纵使我们家如今身份稍低些,寻个好人家不是难事。这两三年,该学的,都得预备起来。”
岑娘子是个没主见的,但她深知王婆婆说的没错,此刻也满眼迷茫的点头,“娘,该如何做,我听您的。”
婆媳俩一番小声密语,定了元娘的事宜。
而耳聪目明的陈括苍坐在角落上的矮脚凳上,状似在认真地玩千千车,但余光却瞥向婆媳二人。他倒不至于连后面那一番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可有前面只言片语的铺垫,他多少能猜出来。
他拨弄转动千千车的手逐渐用力,心中却坚定了要崭露头角的决心。
他唯有足够出众,才能做到对阿姐有益。
对于阿奶阿娘,还有弟弟的打算,元娘一无所知,她正翻滚在榻上呢,满面笑意,舒服得喟叹起来,她是过上了什么神仙日子呀,都能坐上船了,还住得这么舒服。
她喜欢这样的日子,多多益善!
然而,不足两刻,她便开始后悔了,甚至想回去抽自己嘴巴子。
呜呜。
因为,船开了。
而她晕船!
“呕……”元娘抱着木盆,吐得连眼泪都出来了。
岑娘子坐在她身旁,帮她拍背顺气,眼睛片刻不离,担忧不已。
待到元娘吐完,岑娘子端起粗陶碗,递到她唇边,“漱漱口,对,再喝点。”
岑娘子絮絮叨叨,照顾元娘喝了小半碗水,才扶着她躺下。
然而,不足两息,元娘猛地坐起,抱着木盆又吐了起来,憔悴得脸都白了,岑娘子看着心疼得直掉眼泪,却无主意,只能帮她擦擦额角的喊,柔声哄着,“吐完就舒服了。”
另一边,王婆婆匆匆进门,摸了摸元娘的额头和脸,皱眉道:“吃了药丸子,也不见效。”
她把一个小瓷瓶打开,倒了点似油似水的玩意在指尖,接着往元娘的太阳穴上涂,边涂边揉。王婆婆干惯了农活的手,都是豁口和厚茧,磨在娇嫩的脸上很是粗粝,但奇异的叫人安心。
随着油被抹开,一股清清凉凉的滋味直冲天灵盖,元娘虽觉得眼睛有些辣,可晕眩的脑袋却好受了些。
她暂且不吐了,岑娘子帮她漱过口,擦拭唇角,扶着躺下。
眼见元娘面虽白,发丝散乱憔悴,可人好歹是静了。
王婆婆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叹道:“这薄荷油还算有点用,不枉费我给船家的一百二十文。”
然而她们没高兴太久,元娘人虽舒服了些,夜里勉强用了点清粥,偏又遇上风浪大,船有些颠簸,元娘又开始吐了起来。
且较白日更为厉害。
她吐得面色惨白,身上直冒冷汗,到最后只剩苦水。
陈括苍提着壶热水,往木盆里兑,直到水变得温热,才捧到榻边。岑娘子把木盆里的布巾拧干,给元娘轻轻擦拭额头,又抬头红着眼眶看向王婆婆,“娘,这可如何是好,接下来一路都坐船,少说得行上一月有余,元娘如何受得住?”
王婆婆也叹气。
走水路快不说,也平安些,陆路免不得遇见山匪贼人,沿途提心吊胆,哪有水路好?
可真要是让元娘坐上一个多月,指不定命就折在路上了,到那时,纵有财物又如何,王婆婆到底是妥协了。
“即便要下船,一时半刻也是不成的,少说得过两日到了码头。”王婆婆爱怜地摸着元娘微湿的额头,温热的大手握轻颤的直冒冷汗的小手,哄道:“好孩子,再忍忍,阿奶知道你最乖最厉害。”
元娘吐得眼里都没了神,可她还是抬起头,努力扬起一个笑容,试图宽慰阿奶阿娘和弟弟,“我没事,只是还不适应罢了,说不准明日便好了呢。”
她用发颤的手帮岑娘子擦泪珠子,“阿娘别哭,我、我也不是很难受,只是一点点不舒服……”
话还没说完,船一个颠簸,她禁不住低头,任由胃翻江倒海,吐到脱力。
固定在桌面上的油灯,灯身虽不动,可烛绳轻晃,连带着昏暗灯光下的影子也被拉长,述说着无力。
隔壁厢房中,魏观依照姑母交代,看着表弟读书做完功课,才披着夜露回房。
江上湿冷,他进了洒满暖黄光辉的卧房时,还能感觉到敞开薄披风裹挟的寒意。进了舱,风吹不到身上,寒意自然就慢慢散了。
只是停留在门扉前,他依稀听见了什么动静。
等到他解下披风,于三足面盆架前净手,再点灯走到桌前,整理书册时,在门口听见的微弱动静才清晰起来。
因为被他充当书房的这一隅,恰好与隔壁舱房相连,什么动静都听得清清楚楚。
恐怕是有人晕船晕得太厉害了。
听着像是不及笄的小娘子,已虚弱至极,连气力都要没了。
清俊少年对此倒是颇有经验,他祖父是商贾巨甲,家中几代经营船运。如今,家中虽已不再经商,可他也曾在老家待过一段时日,耳濡目染,比常人知道的要多许多。
纵使身强力壮的人,晕船也有可能出事,何况对方听着声年纪尚小。
他想起白日曾撞见在隔壁舱房出入的老妪,表弟闲话时提过这户人家,她家小娘子生得有八九分颜色,身世也惨,说是一屋子孀妻弱子雇了几个镖师去汴京投亲,说不准同船多日,就叫小娘子动心了……
当时表弟说的话过于轻浮不堪,他便板着脸令其罚抄论语中的几篇,这也是为何今日会耽搁如此之晚的缘故。
念及此,清俊少年放砚台的手一顿,招手唤正蹲角落,一边用炭烧壶水,一边渐渐阖起眼打盹的随从,“平直,去把老家带来的止呕丸拿出来。”
第10章
唤作平直的小厮瞬间瞪大眼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清醒精神。说来也奇怪,这小厮明明长得端正顺眼,但随意两个睁眼的动作,就莫名显出一股滑稽。
他弯腰点头,连声应道:“诶诶,郎君可是晕船了?”
刚说完,小厮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他家郎君还曾经跟着出过船,在船上比陆上还轻便呢,跟回了家似的,哪能晕船啊。
小厮小心翼翼抬头偷望主子的神色,内心紧张。
清俊少年不会计较这等小事,面色依旧,“你送去隔壁舱房。”
小厮立刻出声响亮地应下,他是后来被主母拨到郎君身边的,不似郎君身边原本就跟着的端直踏实可靠,也不够知晓郎君的脾性,若非端直被郎君派出去了,今日也轮不着他来办事。
平直牟足了劲,这回定要把事情办得漂亮。
于是,他敲响隔壁房门时,连用的力道多重都在手上反复掂量过。
王婆婆隔着门窗,声音狐疑的问是谁的时候,纵使无人能瞧见,平直也是笑容满面,“老人家,我是隔壁厢房客人的下人,听闻贵家娘子晕船,恰好手里有药,特命我送来的。”
平直的声音的确耳熟,王婆婆依稀有印象,白日隔壁和苦力说话的小厮的确是这个声。
她小心的打开门闩,露出丁点缝隙,刚好够眼睛打量,确认了面貌,的确是这个人,不是不怀好意之辈假冒。
也得亏她家带着镖师,就住在旁近,夜里也会轮换着守,只是她刚刚托那守门的镖师去船上的灶房里端了些热水,这才没在门前,否则说破天去王婆婆也是不敢开门的。
面对素昧平生的外人的东西,王婆婆是不敢收的,但对方是好意,所以她沟壑纵横的脸上硬是扯出笑来,昏黄虚晃的灯光从背后照来,衬得她僵硬的笑容有些诡异。
“小兄弟代我谢过主人家好意,只是市面上卖的止呕丸我已经给她服下了,仍不见效。”
平直本是被吓到了,但随着王婆婆开口,慈眉善目的岑娘子又举着油灯上前来,照得人明晃晃有了个人样,他总算把心放回肚子里,继续热情卖力的道:“这可和市面上卖得不一样,是我主人家的秘方,极有效用。”
王婆婆和岑娘子对视一眼,王婆婆“哦”了一声,主动询问,“不知要多少……”
还不等她说完,就被变了脸的平直打断,他忿忿不已,既委屈又生气,“您且莫羞辱人,我们郎君叫我送药来是好意,郎君堂堂参……举人老爷,能瞧得起这几个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