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门票几价——”
闻杨的音区偏高,而主歌部分以低音为主,他唱起来不符合年纪的沉稳,却因音色透亮带来反差。
副歌则突然高了八度,编曲加入大量反拍。电子琴跟架子鼓的节奏越来越快,音量变大。歌手在灯光频闪时开始大蹦大唱,听众也跟着跳。
“可是暗夜太长,
塔尖会断,
黑发成霜,
塔基倾塌!”
唱到一半,闻杨忽然举起左手,纵身一跃,跳入观众席!
听众瞬间沸腾,争先恐后举起手,高高托起他,撕扯他的外套,大喊他的名字。
热闹的气氛与越来越燃的伴奏融为一体,歌曲也进入音高最高的部分。
闻杨躺在人潮中,高指天花板,全程半卧着,唱完一个小节。
挤回主舞台时,闻杨头发凌乱,衣服要掉不掉的。他深吸一口气,跪在一束光里,没再用太多技巧,拿真声硬顶最后两句,嘶哑地拖着长音。
“他只面向山脊,
坠下——!”
音乐骤停,乐池寂静。
光中飘着细小的浮沉,它们笼罩在举手对天的年轻人周围,组成一幅有些落寞的画。
然而听众的热情势不可挡,伴奏还未结束,席中便爆发出热烈的鼓掌和尖叫。
闻杨还没从歌中走出来,听到掌声愣了一下,这才站起来,朝听众飞吻,退场。
许见深默默听着人群呐喊,直到最后一个音符停止,才高高举起手鼓掌。
这首歌的基调是上扬的,像少年的不羁和恣意。可是收尾收得戛然而止又撕心裂肺,让它听起来多了几分孤独跟悲凉。
许见深拿起酒杯,轻轻抿一口,居高临下地看着退场片区。
刚才大放异彩的年轻人正在暗处坐着,静静擦拭着自己的麦克风。他手指比常人长一点,骨节清晰好看。
许见深朝那儿抬抬下巴,问桑田:“你说的歌手,就是他?”
“没错!太厉害了是不是?我们真是淘到宝了!”桑田还没从歌里回神,兴奋地说,“走吧,陪我去见见!”
许见深嘴上应着,但没立刻行动。
他一手搭着栏杆,一手晃着高脚杯,皮鞋轻叩,眼睛始终望着闻杨那个方向。
这时被盯着的人忽然抬头,透过昏暗层叠的光,精准地、捕猎者似的,回望上来。
许见深隔着人海,礼貌地朝闻杨举起酒杯,算是打招呼。
闻杨也朝楼上点点头,钻进黑暗里。
他们花了点时间,才在更衣室旁找到闻杨。
年轻人已经换下演出服,穿着工装裤和牛仔外套,帮场务搬箱子。手臂发力,肌肉线条明显,藏在宽松的衣服下若隐若现。
桑田捧着花,往闻杨怀里一放:“恭喜啊,演出太成功了!”
花是许见深买的,让桑田转送,他觉得第一次看人演出,带点见面礼比较好。
闻杨看着花束,应完“谢谢”后,继续帮场务递音响,还嘱咐后边人快点。他脸上出了薄汗,手背一抹就是道黑印子,被他用纸巾擦去。
许见深就在桑田身后不远,这个距离看闻杨,对方比自己还要高半个头。优越的山根和鼻梁显得人硬朗锋利,但鼻梁上一颗小痣又弱化了锐气。许见深再次意识到,当初那个稚气未脱的高中生,是真的变了。
桑田侧身,让出许见深,介绍道:“这位是兖港的老板,许见深,你叫他许总就行。”
许见深正要说“不用这么客气”,闻杨已经从高处跳下,饶有意思地伸出手:“许总?”
许见深无奈说:“别,叫我深哥就行。”
二人握手,室内空调温度低,酷热的天还给许见深冻得手脚冰凉,而闻杨手心湿热,不知道是因为演出还是别的。
许见深能感受到右手滚烫的、不属于自己的体温。
闻杨收回手:“又见面了。”
桑田奇怪道:“你们认识?”
“认识。”
“见过。”
闻杨跟许见深同时开口,答的话却不同。
桑田自动合并同类项,松口气:“太好了!本来还担心你们尴尬呢,没想到,我才是那个电灯泡。”
许见深对这位甲方的开玩笑方式难以招架,无奈道:“桑姐。”
桑田意识到自己刚脱口而出的话有失偏颇,毕竟许见深是有对象的,赶紧道歉:“噢,说错话了,别介意啊许总。”
许见深笑着摇头,转身对闻杨说:“以前只见过你弹钢琴,没想到,歌也唱得这么好。”
桑田震惊道:“什么,小闻还会钢琴?!你在伯克利不是学的声乐吗?”
“嗯?”许见深差点以为自己的记忆出现岔子,他明明记得闻杨寄宿在陈家就是为了练琴。
闻杨轻轻咳了下,回复桑田:“不是专业的。”
“啊……那你很厉害了。”桑田说。
闻杨看了许见深一眼,把话题岔开:“上次的demo,还有要调整的吗?”
桑田便切换成工作模式:“嗯……怎么说呢,词曲都很好,但我还是觉得缺点儿起伏。”
许见深见状,主动起身道:“你们聊,我先回避。”
“你回避什么,一起参谋啊!”桑田拉住他,“要不然叫你来干什么?”
虽然三人现在是合作关系,但照常来讲,词曲、编曲远在制作流程的上游,许见深即便作为这首歌的混音师,也不需要参与前面的步骤。而且,在歌曲创作阶段,有的歌手或制作人会忌讳让太多人知情。
许见深哭笑不得:“你们也不怕我给漏出去。”
闻杨接话:“漏出去我可以再写。”
也就是这个年纪才敢讲这些,无条件信任一个半陌生的人,还自认灵感不会枯竭。
许见深解释道:“我恐怕给不了什么意见。”
“为什么?”闻杨问。
许见深轻轻说:“我一个学技术的,干点混音、后期的活儿倒还行,别的真不擅长。”
许见深对兖港的定位是音频编辑服务。在音频轨道融合与平衡方面,他拥有业内称赞的效率,甚至点石成金的手艺,但也仅此而已。更多的、创作性的内容,不在他的服务范围,这钱他赚不了。
闻杨不管,从背包里拿出一副耳机,把它戴到许见深的耳朵上。
许见深忽然被柔软的皮质包裹住,周遭环境音变得闷闷的,但他感受到后背贴着的、温暖的、有力的心脏跳动。
“深哥,”闻杨居然真的叫他“哥”,还是用一种轻且温柔的语气说出来,像只湿漉漉的杜宾犬,“帮帮忙吧。”
【作者有话说】
小狗会撒娇,______
第6章 他很想你
耳机重低音效果一流,降噪也不错,至少身处嘈杂的室内,许见深也能沉浸其中。
耳机中在播放桑田说的demo,它跟《塔底》风格类似,随性洒脱,但曲调更加柔软。
许见深在商业场合软硬不吃,绵里藏针,可被一个小年轻叫“哥”,居然说不出拒绝的词。他认真听了两句,给出作为听众的第一感受:“歌是很有画面感,像上个世纪的故事。”
桑田跟闻杨对视一眼,开心地拍许见深肩膀:“没错,是想要这效果。”
闻杨把他头上的耳机摘下来,挂在自己脖子上,蹲在他面前,托着下巴问:“有什么建议吗?”
“四分钟基本都是1625和弦,可能有点单调。”许见深直言不讳,“不过,我不清楚这首歌的用途,还是得看制作人怎么把关。”
制作人表态:“就是拿来做宣传曲的,要配合电影画面,我也觉得有点单调。”
闻杨为难:“它的故事性大于技巧性,所以,我不想改得太复杂。”
“也不用复杂。”许见深多年工作,练就了绝好的记性跟耳力,不用复听demo也能说出一二,“四五个小节都做成三三拍,反拍进,副歌部分加上鼓点。混音的时候,我做好声道转换和动态效果,这样层次就丰富了。”
座位有限,闻杨一直站着,听到这才走到许见深对面,单膝蹲下,趴在箱子上把它当桌板,问:“有本子吗?我记下来。”
许见深有随身记的习惯,抬手示意:“我带了。”
深灰色皮套上夹着黑色钢笔,纸张右下角印着兖港的logo。闻杨接过笔记本,翻开发现它已用了大半,前页密密麻麻。
“副歌用鼓点,会不会太杂?”闻杨翻到空白页,边写边说,“换成吉他切分呢?”
许见深闭眼模拟了一下,点头道:“可以,切分跟整体更搭。”
桑田见状,也拉了个箱子在旁边坐下,参与讨论:“我回头和乐队沟通一下,这块做个停顿和渐强。”
“停顿和渐强选一个就可以,这首歌不适合太满。”许见深提议。
闻杨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做了多处标记,三个人围在一块聊到深夜,终于对得差不多了。
闻杨合上本子,说:“那我改一版,先录音。”
桑田揉着酸麻的小腿,说:“行,就这样吧,我去个洗手间。”
高跟鞋声越来越远,许见深也站起来,拍拍皮鞋上的灰,无意识地托着手腕,打着圈在摁。
闻杨见状,问:“手不舒服吗?”
“趴久了,有点麻。”许见深无所谓地说。
闻杨拿出自己的杯子,递过来给他当热水袋:“温的。”
许见深没接:“小事儿,不用,一会就好。”
闻杨握着被拒绝的温水杯,轻轻捏了下,把它放回包里。
“其实,你明明擅长的。”闻杨突然没头没尾地说,“比很多人都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