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件事不急,楚九辩打算等殿试结束后再与秦枭聊聊具体章程。
而随着殿试日期越来越近。
楚九辩每日也忙得脚不沾地,不仅是忙着殿试当日的事,也准备着殿试结束之后的“夸官”,也就是俗称的“打马游街”。
不过这件事,他并未告知学子们,只叫人带着学子们练习骑马,便是秦枭和百里鸿也并不知道他整日里都在忙什么,问就是“到时候就知道了”。
因此,这两人对殿试之日越来越期待。
京中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便是江湖人士也都来凑热闹。
秦川瞧见了许多好友,也瞧见了一些风评不好的,便会转告给秦枭,秦枭就叫安无疾多注意些。
随着殿试的日子越来越近,学子们也除了去城防军军营练习骑马之外,基本都不出青云楼了,整日都互相聊着可能会出的题,可能会有的考试形式等。
因为都确定了进入国子监,且其中不少都是楚九辩卡牌中出现过的备选信徒,品性都有保证,所以学子们互相聊起天来就格外投缘亲近。
不知不觉间,他们这六十五人,还没正式成为“同窗”,就已经建立了情谊。
就这般忙中有序。
景瑞二年,三月初一。
期待已久的殿试终于到了。
第83章 殿试开始
早间天还未亮,奉天殿中就已经点起了灯,烧起了炉子。
偌大的大厅内,此前站着文武百官也只觉得空旷,今日却一反常态,竟瞧着满满当当。
三层高台之上的龙椅,以及下面两层的宁王座椅都没变。
但再往下的大厅内,距离高台较近的地方,却摆了九张红木宽椅。
左边四张,右边五张,中间留着很宽的过道。
椅子上铺着软垫,是为今日到场的七位藩王和剑南王,还有身为主考官的太傅楚九辩准备的。
按理说楚九辩与六部尚书都是一品,他这般特殊地与亲王并列其实有些不妥,但朝中上下却无一人觉得有问题。
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间,将楚九辩与普通的官员区别开来,认为他的地位就该高出他们。
再往后,此前百官站立的地方已经摆满了桌椅,足足六十五张,井然排列,是给学子们准备的。
这六十五张桌椅两侧,各有一米多宽的过道。
两侧过道之外,各摆着三排高背宽椅,是为大臣们准备的坐席。
今日不比早朝,众人这一站就不知道要站到什么时候,所以楚九辩就命人准备了椅子。
不过也只是备了座椅,至于茶点之类就还是算了。
人家学子们考试,如此严肃的场合,这些人可别太惬意了。
除了这些,殿中还有其他变化。
比如此前百官与皇帝在的时候,宫人们不能进奉天殿,只有在大家都离开之后才能进来打扫。
但今日宫殿内两侧的阴影处,不仅站了许多宫人,还有两排御林军。
与平日里处处不同,显出这场合的肃穆和盛大,也更叫人知道楚九辩他们有多重视这次的殿试。
==
宫门处,百官的车马渐渐行来。
官小些的为了让着前头上官们的车马,所以来的都比较晚。
待他们下了车站定之后,前头那些高官才会从车里下来,站到众人前头。
今日是个难得的大晴天,一大早的天气虽还是生冷,但没有寒风刺骨,倒是叫人好受许多。
百官整齐列队,各个都穿得厚实。
百里鸿是个仁慈的帝王,大冬天的怕臣子们在外头冻着,便叫他们穿厚一些来上朝。
若是披了披风的,也可以进了殿后再脱下来。
因而此刻这些官员们各个都穿得够厚,还捧着手炉,倒也不算特别冷,甚至还有闲情低声闲聊。
不过后面的小官们都不敢聊得太明目张胆,只前头的高官们放肆些,聊得也不过是今日殿试之事,话里话外未说什么坏话。
众人最前头,六部尚书都没开口,只一个个抱着手炉,凝视着面前紧闭的朱红大门。
礼部尚书王致远本就瞧着年轻,近日因为瞧出了少主王其琛的本事,以及自家亲孙子王朋义的造化,身上的重担卸下来不少,瞧着便更是精神矍铄。
反观站在他身侧的吏部尚书萧怀冠,本就佝偻的背更弯了些,整个人双颊凹陷,眼眶犯青,双眸也浑浊迟钝,说是老态龙钟都是轻的。
若是一些不知事的孩童瞧见他这幅模样,或许都会觉得是见了鬼。
王致远一日日瞧着对方的变化,又听着探子们汇报来的不知真假的消息,心里多少有了些猜测。
想来这老东西,是真活不久了。
只是不知对方还能挺到什么时候,如今这朝中,萧家的话语权可就在萧怀冠一人身上。
若是此前他能借着礼部员外郎蔡鹏“护送军饷”一事,想办法给其寻了个更好的差事,那身为萧怀冠门生的蔡鹏,也就是萧家的人。
萧家在朝中也能找回些话语权。
可偏偏那日萧怀冠犯了糊涂,从始至终都神游天外,没抓住这个顶好的机会。
王致远瞥向身侧的萧怀冠,神色难辨。
若是当朝吏部尚书忽然死了,那朝中格局就会变得更复杂。
可这,或许就是楚九辩和秦枭他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与其说萧怀冠不知何时会死,倒不如说,是秦枭与楚九辩需要对方什么时候去死。
王致远目光深沉地望向朱红宫门。
宫门缓缓打开。
那一日该是不远了,他想。
与此同时,一行车队也从锦绣坊中缓缓驶出。
因为知道今日是殿试之日,所以很多人都早早起来守在西市,守在青云楼附近想看看热闹。
这一瞧还真不得了,只见那长长的车马队伍,还有御林军护卫,端的是气派非常。
而那些学子们,今日也都换上了楚九辩之前叫人做好的国子监学子服。
天青色的锦缎上绣有银色暗纹,白色领口处还用天青色的丝线绣着“国子监”三个字。
男子们着长袍,腰挎佩带,女子们身着长裙,腰间也是同男学子一样材质和样式的腰带,众人还都得了楚九辩用棉花填充过的厚实披风,允许他们每日穿着。
所以这些学子间唯一的不同,恐怕就是发型。
男学子们无一例外,无论及冠与否,都将长发用玉色发冠束起,干净清爽。
女学子们则都梳着最轻简的发髻,用翠玉簪子做点缀,一个个更显亭亭玉立,疏离清冷。
围观众人瞧见学子们身着一样的服饰,从楼中出来的时候,只觉得应接不暇。
此前他们也都见过这些学子,可没有哪一次,如此刻般觉得自己与他们之间有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也是到了这时候,他们才隐隐意识到,“科举”是怎样的一次机会。
它给了这些原本穷乡僻壤中的普通学子来到京城的机会,给了他们接近皇帝,接近那些权贵的机会,更给了他们未来获取更大权势地位的机会!
众人看着那被御林军护送着一路远去的车马长队,脑海中纷纷涌起一个念头——
此一去,这些人便与他们彻底不同了。
陆尧按照会试名次排名第一,便坐在最前头的车厢内。
他闭着眼,呼吸均匀,显然是在睡觉。
秦川抱臂坐在他对面,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
因为大祭司说过要他睡够时辰,所以陆尧今日起早后,便争分夺秒地想要再多睡一会。
秦川还以为他就是说说,却不想对方竟真睡得着。
不过秦川并不怎么意外,什么离谱的事情发生在陆尧身上都可以理解,毕竟对方是为了试验人能多久不正常睡觉,而真的好几个月不睡觉的狠人。
不知今日殿试,对方表现如何。
秦川朝车外看了眼,勾唇。
好在这宫里他熟悉,也提前叫秦朝阳帮他在奉天殿的宫人中留了个位置。
于是待到学子们下了车架之后,秦川就身形一晃,入了宫去。
并从后殿进了奉天殿,换了衣裳后就跟着其他宫人一起,堂而皇之地走入大殿,站到了大殿一侧的阴影中。
他站的位置刚刚好,没有柱子遮挡,可以一眼看清殿中场面。
百官们已经与高坐上的皇帝见了礼,退至各自的位置前站定,却并未坐下。
洪福公公站在高处,扬声道:“亲王入殿!”
言罢,殿外也有了转达声。
随即便有八道身影先后入殿,绕过大殿中央的桌椅,一路到了最前头,躬身朝皇帝见礼。
百里鸿嫩生生的嗓音叫了起,八位亲王便起身。
“坐吧。”百里鸿又道。
众人齐齐谢恩,而后藩王们才都落座,与他们同排的楚九辩也同时落座,之后才是百官依次坐下来。
楚九辩的位置就在靠近秦枭的这一侧,因而他一抬眼,便与秦枭对上视线。
二人四目相对,又移开。
虽都没刻意表现出什么,但有心人却一眼就瞧出他们之间那微妙的感觉来。
而这有心人,除了隐在暗处看热闹的秦川之外,便是那距离楚九辩最近的剑南王百里海,以及隔了一个安淮王之后的定北王百里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