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98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小老儿年轻时,曾数次搭乘泉州的远洋商船,游历南洋西洋,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了若指掌,知道哪国人可以打交道,哪国人要避而远之。还知道应该把货物买到哪里,在哪里能买到国内抢手的俏货。”

  “真假?”老六瞪大眼问道:“那伱去过哪些国家?”

  “小老儿去过琉球、三岛、麻逸、无枝拔、龙涎屿、交趾、占城、民多郎、宾童龙、真腊……”汪德福便如数家珍报起地名来。

  朱桢被那些拗口的地名搞得头晕,忙摆手道:“停停,你就说最远到过哪儿边?”

  “小老儿最西到过西洋极南的加将门里国。”汪德福便答道:“那加将门里国在个大岛上,男女皆是黑肤卷发之人,四季都是夏天,还有像塔楼一样高大的巨树。”

  蔡斌听了直撇嘴,心说这姓汪的也真能瞎掰,是不是看我们殿下年纪小,就信口开河?

  却没想到朱桢两眼放光,激动的抓住那汪德福的手掌道:“你去过非洲?你不叫汪德福,你其实叫汪大渊吧?!”

  ()

第310章

  封舟上,听楚王殿下道出‘汪大渊’这个名字,那汪家父子齐齐瞳孔一缩。

  “殿,殿下怎么知道……汪大渊的?”汪德福瞠目结舌问道。

  “我就是知道。”朱桢道出一句口头禅,然后笑道:“其实是本王师父看过你的《岛夷志》,对你非常推崇。你一说自己去过非洲,本王就一下想起伱来了。”

  “殿下的师父是?”

  “家师刘伯温。”朱桢便自豪道。

  “原来是青田先生!”汪德福露出恍然之色,然后跪地谢罪道:“殿下恕罪,小老儿确实是汪大渊,汪德福是我在海外的化名。”

  “你为啥用化名呢?”朱桢问道。

  “唉,这……”汪大渊羞赧道:“一来,在海外云诡波谲,很容易招惹仇家,所以海商们一般都有很多的化名。二来,老朽本系南昌人士,家中本是书香门第,家父对我寄予厚望。故取《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中,‘焕章’二字为我表字。老朽却不务正业,漂泊海上,不想让先考失望,故而用了化名。”

  “哎,汪先生此言差矣。”朱桢却大摇其头道:“你的航海事业可是光宗耀祖的,日后你一定最有名的姓汪的……之一。”

  “托殿下吉言了。”汪大渊眼圈有些湿润,他虽然一把年纪,却也需要有人认同啊!“青田先生真的很推崇小老儿么?”

  毕竟在读书人眼中,下洋出海的都是利欲熏心的亡命之徒。

  “那当然,本王还能骗你不成。”朱桢眼都不眨的‘假刘基言’道:“我师父常说,元朝百般不好,但拥抱大海的心胸是值得学习的。未来大明要想永远富强,就要学习宋元大搞海外贸易,所以像汪先生这样卓越的航海家,就是大明最宝贵的财富。”

  “青田先生……真这么说么?”汪大渊的眼泪夺眶而出。

  “当然是真的啦。”朱桢点点头道:“不信的话,就跟本王一起回南京,当面问问他就是。”

  “不不,小老儿信了,绝对相信。”汪大渊垂泪道:“我只是以为朝中诸公都支持海禁呢,没想到还有青田先生,是支持开海的。”

  “你不要沮丧,如今朝廷暂时海禁,是为了消灭倭寇,待到海上平静了,还是会重开市舶司的。”朱桢虽明知道不是这回事儿,依然安慰他道。

  “原来如此。”汪大渊点点头,鼓起勇气道:“可恕小老儿直言,朝廷越是海禁,倭寇就越是猖獗。”

  “我知道,越是海禁,走私的获利就越丰厚,所谓‘倭寇’自然就壮大。”朱桢了然的点点头。

  “正是如此……”汪大渊震惊的看着这位少年殿下,不禁赞叹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殿下一语就道破天机。”

  “呵呵,那是。”朱桢矜持一笑,心说这些事儿上,我才是我老师的老师好么。

  “不过呢,现在朝中也是有些保守的声音,在不停鼓吹全面海禁。”朱桢又叹口气,半真半假道:“我父皇也是摇摆不定,所以派本王来海上瞧瞧……”

  “这样啊。”汪大渊自以为明白,堂堂亲王为何在海上出现了。

  “本王希望回去后,能拿出个方略来,说服父皇不要海禁,不知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朱桢虚心求教道。

  “容老朽想想。”汪大渊早胸有成竹,略一思索便道:“以老朽愚见,可有三策。”

  “哦?”朱桢大喜道:“先生请讲。”

  “一是,主动出击,倭寇来自海上。如若只在陆上防守,就太被动了。所以应该组建强大的水师出洋、剿灭贼船、捣毁贼巢,御敌于国门之外,方可保国境平安。”

  “说得好!”朱桢拊掌大赞道:“海防海防,必防之于海,先生见识高明!”

  “二是,断其根源。其实倭寇一直都有,但在之前并没有那么强的破坏力。是自从张士诚、方国珍的旧部,还有江浙土豪逃亡出海后与倭寇联手,倭患的危害才一下子严重起来。”

  “嗯。”朱桢点点头。

  “对此,可以剿抚结合、双管齐下。在坚决剿灭罪大恶极的倭寇团伙的同时,派出使者招安愿意归顺者,还可将其编为水师,攻打其余倭寇。”

  “此外,倭寇来自日本,如果我们能让日本的朝廷禁止他们的人出海为寇,严厉打击倭寇,倭患自然就会如釜底抽薪,日渐消弭。”汪大渊接着道。

  “但是听说,那日本国对我们很不友好啊。”朱桢摇头道:“国初时,他们还杀了我们的使者。”

  老六说的是朱老板刚登基时,下诏书命周边的藩属国向大明称臣。什么高丽、安南、占城之类都很快遣使前来称臣纳贡。唯独日本曾侥幸击退蒙元两次入侵,所以自认为可以与天朝平起平坐,于是理都不理。

  这让朱老板很生气。加之沿海闹起了严重的倭患,让朱老板认为这都是日本造成的。便又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像老子训儿子一样,把日本天皇训斥了一番,说什么:

  ‘如臣则奉表来庭,不臣则修兵自固,朕当命舟师,假报帆诸岛,缚其王。’

  你要是愿意臣服,就赶紧来奉表称臣;不愿意就赶紧厉兵秣马,等着咱派水师到岛上把你抓起来。

  这话太霸道了,气坏了日本的怀良亲王,就把使者给杀了……

  那怀良亲王还回了朱老板一封信:

  ‘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

  得知使者遇害,又看到那封嘲讽拉满的信,朱元璋自然异常气愤,准备发兵攻打日本。

  但刘伯温以元朝攻日,两次铩羽而归的例子,劝谏朱元璋攻日一定要谨慎。而且当时王保保还活着,四川、云南都没平定,怎么能跑去海上打日本呢?

  朱老板是什么档次的军事家?冷静下来之后,也意识到眼下显然不是攻打日本的时候。这才愤愤作罢。

  “其实,那是因为我们的使者找错人了。”汪大渊淡淡一笑道:“日本国现在类似我国南北朝,有两个天皇,两个政权。使者出使的南朝政权,正是倭寇的后台,自然不会有好结果了。

  “不妨再找北朝政权看看,只要能削弱南朝政权,他们一定很乐意的。”

  ()

第311章

  朱桢对古代日本的了解,都是从《信长之野望》、《太阁立志传》之类的战国游戏中来。对之前的南北朝时代,不能说完全不了解吧,也可以说是一点不知道了……

  不过若是如汪大渊所言,日本正好的南北两个政权的话,那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朱桢便暗暗决定,回去后就设法收集日本的情报,看看有没有可乘之机。

  “还有第三策呢?”他又问汪大渊道。

  “第三策就是重设市舶司,大力开展海上贸易。”汪大渊沉声道:“只要合法的贸易不受限制,走私便会消失。倭寇失去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自然也没法招兵买马了。

  “此外,海上贸易还会给朝廷带来巨额的收入,足以供养一支强大的水师,保护大明永绝倭患!所以老朽才说,海禁反而会让倭寇壮大,开海才是消灭倭寇的良策!”

  “好!”朱桢拊掌大赞道:“汪先生这三策皆乃真知灼见,本王一定会转达给我大哥和父皇的。”

  “老朽惶恐。”

  “汪先生,可愿意随我入京,以备召见啊?”朱桢笑眯眯邀请道。

  汪大渊神情一振,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重重点头道:“老朽愿意。”

  ~~

  接下来几天,朱桢便让汪大渊给自己讲述海外见闻解闷。

  汪大渊见多识广,又读过书,口才极佳,讲起自己的经历来绘声绘色,就连李芳远和高达都顾不上吵架,听得入了迷。

  他们听汪大渊讲,自己二十岁时从泉州出海,过琼州、穿西沙,经交趾和占城,到达吴哥王朝统治下的真腊。那里有与中土迥异的诡异佛寺,还有立着金象的华丽宫殿……

  “吴哥窟啊……”朱桢顿时恍然,有一种历史照进现实的感觉。

  通过汪大渊的讲述,他大体了解了此时亚非大陆的主要玩家,把那些国家一一对上了号。

  他知道了,此时中南半岛最强的国家,是民风彪悍的暹罗。

  南洋最强的则是满者伯夷王国。

  印度还是在德里苏丹的统治下。

  中东则是马穆鲁克王朝的天下。

  以及,蒙古人的势力在海外依然很强大,他们控制着从中亚到波斯高原的广袤地界。

  此外,在汪大渊的讲述中,奥斯曼帝国尚未崛起,他甚至更没听过帖木儿帝国的名号。

  当然,距离汪大渊上一次去西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那里现在到底什么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不过通过跟汪大渊的交谈,以及此番高丽之行,还是大大开阔了朱桢的眼界,让他忽然意识到,以前很多自以为无解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太拘泥于眼前这一亩三分地,一旦把眼界拓宽,放眼海外,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

  数日后,封舟抵达南京城。

  朱桢惊喜的发现,太子居然带着大侄子来接自己了。

  待到舷梯架好,他便迫不及待冲下船来,先叫声大哥,然后抱起胖乎乎的朱雄英亲了又亲。

  “哈哈,雄英叫六叔!”

  “六父……”憨态可掬的皇长孙,便奋力的含混叫道。

  然后朱桢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个拨浪鼓来,转一转,嘣嘣嘣。

  “喜欢吗?”

  “喜……欢。”

  “亲六叔一口。”

  “叭。”雄英就很听话,然后接过拨浪鼓,嘣、嘣、嘣……的转起来。

  “雄英从小就亲你,等长大点儿,你带他。”朱标从旁看着,露出一抹姨母笑。

  “好嘞,没问题。”朱桢一口答应,抱着皇长孙,跟大哥上了太子车辇。

  上车后,朱标上下打量着朱桢,笑道:“还好,这次出去没瘦,倒是又壮实了。”

  “嘿嘿,这回又不是去吃苦的。”朱桢嘿嘿一笑,见顿吃牛肉,哪能不强壮?

  “他们几个呢,都还好吧?”太子又问道。

  “好,都很好。吃得好,睡得好。”朱桢笑道:“尤其是睡得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1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8/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